机动车中的壳体装置以及用于在仪表板中导引壳体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977684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中的壳体装置以及用于在仪表板中导引壳体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中的壳体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在仪表板中导引壳体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从DE 31 28 785 Al中已经知道一种仪表板挡板,该仪表板挡板在与仪表板一体地成形的情况下如此包围着转向柱并且遮盖所述仪表板的下侧面,从而从所述转向柱的侧面与所述仪表板之间看不见所述仪表板的下侧面。所述仪表板挡板拥有由一系列缝隙或者由至少一道槽构成的预定断裂线,沿着所述预定断裂线,所述仪表板挡板在所述转向柱的侧面例如由于车辆的相撞而引起的碰撞时折断并且由此减轻驾驶员的胸腔冲撞到方向盘上的程度,其中所述方向盘柱的侧面保持完好无损,以便不会由于所述转向盘柱的破碎而产生可能伤害驾驶员的尖锐的棱角和边沿。

【发明内容】

[0003]所述按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壳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成形的、用于借助保持器件来将所述壳体装置固定在所述机动车的仪表板的里面或者上面的保持圈环并且在所述保持圈环与显示装置之间具有预定断裂点,该预定断裂点用于在施加规定的力时断开所述保持圈环与所述壳体装置之间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装置上的器件,该器件以下述方式用于将所述壳体装置活动地支承在所述仪表板中,即在所述预定断裂点断裂时在继续施加力的情况下沿着预先给定的路线来导引所述仪表板中的壳体装置。通过在保持圈环与所述壳体之间使用预定断裂点这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能够通过在所述圈环与所述壳体之间构造由此相当小的预定断裂点这种方式来相当精确地定义力的施加。此外,可能是尖棱的断裂边沿的长度能够通过所述预定断裂点的面积的降低来进一步减小到通向保持圈环的过渡区上。此外可能的是,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其他位置上的支承结构在继续向所述壳体施加超过所述预定断裂点的破碎程度的力时规定了所述壳体朝所述仪表板中的规定路线。由于沿着所规定的路线来进行导引,例如能够在继续施加力时避免所述壳体的、未预测到的卡住现象或者避免歪斜现象,从而能够以所期望的方式将所施加的力通过所述壳体来导出,而没有过于剧烈的力作用于所述壳体本身上,以便所述壳体本身尽可能不破碎。
[0004]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措施,能够实现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说明的壳体装置的、有利的拓展方案和改进方案。特别有利的是,在所述壳体装置的、背向车辆的驾驶员的一侧上布置器件,所述器件如此吸收动能,从而在沿着所述预先给定的路线导引所述壳体装置时由所述器件尤其通过塑性变形来接收动能。由此可能的是,由于沿着所述预先给定的路线来有针对性地导引所述壳体而能够可靠地吸收由于所述力的施加所引起的动能。由此能够有针对性地导出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力,而没有出现过高的、作用于所述壳体的力。由此能够极为有效地防止壳体的破碎或者碎裂以及由此引起的伤害危险。因为预先给定的所述壳体的路线,所以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有针对性地在所述仪表板中在所述壳体上或者在所述壳体的环境中设置用于减缓所述壳体的运动的器件。为此,特别有利的是,为了吸收动能而在所述壳体装置的背侧上设置薄膜铰链、缝隙或者所述背侧的、波形的结构。通过所述壳体装置的、背侧的这种结构可能的是,所述壳体装置的背侧能够进行塑性变形。如果在所述预定断裂点断裂之后在所述保持圈环上继续向所述壳体装置施加力,那么所述壳体装置就朝所述仪表板的里面运动。在沿着所述预先给定的路线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导引时,所述壳体装置而后碰到处于所述仪表板中的止挡、例如仪表板横梁。由于所述壳体背侧的、尤其借助薄膜铰链、缝隙或者波形来实现的、能够塑性变形的结构,而后能够通过所述背侧的至少首先塑性的变形来吸收动能。通过所述壳体装置的、背侧的这种结构,借助所述至少首先塑性的变形,不仅引起更高的能量吸收效果,而且也能够避免所述壳体装置的背侧的破碎以及由此引起的碎裂效果。
[0005]此外,有利的是,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如此设置用于将所述壳体装置与所述仪表板连接起来的弹簧元件,从而在沿着所述预先给定的路线导引所述壳体装置时所述弹簧元件被压紧或者拉长。通过相应的有弹力的元件,能够实现额外的能量吸收效果。通过沿着预先给定的路线来进行导引的方式,所述弹簧元件在此能够有针对性地与这种路线变化相匹配。
[0006]尤其有利的是,如此构造所述用于对壳体装置进行活动的支承的器件,使得所述支承器件的至少一些部件在所述预定断裂点断裂时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得到固定,也就是说保持不动,而其余的壳体装置则执行所定义的运动,也就是例如围绕着通过所述支承器件来确定的旋转轴线进行的转动。因此,此外有利的是,在所述壳体装置上如此设置具有旋转轴线的铰链,从而在所述预定断裂点断裂之后在继续施加力的情况下使所述壳体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绕着所述铰链转动。由此可能的是,将所述壳体装置在一侧如此固定在所述仪表板中,从而避免所述壳体装置在其所有侧壁上完全挤入到所述仪表板中。由此避免在所述仪表板上在所述壳体装置的环境中产生尖锐的边沿。此外,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对于旋转轴线的规定在所述仪表板中设置对于所述壳体装置的有针对性的导引,而不必为了这种沿着预先给定的路线的导引来设置太多的结构空间,因为对于旋转运动来说所需要的空间比对于类似地线性地将所述构件导引到所述仪表板中的情况少。
[0007]此外有利的是,将所述铰链构造为薄膜铰链或者变形轴,因为铰链的这种形状对于尤其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壳体装置来说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来实现,而不需要额外的构件,因为这些铰链能够与所述壳体装置一体地构成。
[0008]此外,有利的是,借助规定处于所述壳体装置的壁体与所述保持圈环之间的变细部的厚度这种方式来调节对于所述预定断裂点的断裂来说所需要的力。由此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情况在所述预定断裂点的致断力的方面对在其他方面同样地构成的壳体装置进行调整。
[0009]对于具有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的仪表板来说,也获得按照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所述仪表板来说在所述壳体装置的背向车辆的驾驶员的一侧上设置了空腔,该空腔用于在出现相应的力的施加时在该空腔中在预先给定的路线之内导引所述壳体装置。
[0010]对于按本发明的、用于在施加力时沿着预先给定的路线对尤其机动车的仪表板中的壳体装置进行导引的方法来说,获得了相应的优点,其中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仪表板上的保持圈环与所述壳体装置之间的预定断裂点在规定的力的作用下破碎并且在继续力的作用时借助至少一个导引器件沿着所述预先给定的路线在所述仪表板中导引所述壳体装置。
[0011]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沿着所述路线导引时设置了用于进行额外的力的吸收的缓冲器件。
【附图说明】
[0012]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得以详细阐述。
[0013]附图中:
图1示出机动车中具有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的按本发明的仪表板的视图;
图2示出安装在机动车的仪表板中的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按照图2的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详细示图连同具有预定断裂点的保持圈环的俯视图;
图4示出按照图3的保持圈环的侧视图;
图5示出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的正视图;
图6示出形式为薄膜铰链的、用于将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固定在仪表板中的器件的详细示图;并且
图7示出按照图2的按本发明的壳体装置的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