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319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用座椅上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公知一种如下的儿童座椅(专利文献I),其在使婴幼儿乘坐轿车等时使用,并具有被安装在车辆(例如汽车)的座椅上的承受座、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承受座上的座椅主体。
[0003]通常,为了将婴幼儿安全地约束在儿童座椅上而使儿童座椅具有相当于车辆的座椅所具备的座椅安全带的幼儿安全带。幼儿安全带被配置于儿童座椅的左右两方,且左右的幼儿安全带在婴幼儿的躯体正面处被结合在一起。左右的幼儿安全带从落座的婴幼儿的左右肩附近处起贯穿靠背部并向前方延伸,且被固定在朝向下方而贯穿了落座面的座椅主体的下方的部分处。作为幼儿安全带的固定方法而使用由板金形成的调节器。作为调节器的一个示例而在矩形的较薄的主体上并排形成有两个细长的长方形的开口。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012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由于这种调节器由板金形成,因此其表面积较大,从而为了将调节器与幼儿安全带一起进行固定而需要一定程度的空间。此外,由于由板金来形成,因此原材料费也并不廉价。因此,优选为能够以更加小型且廉价的方式来将幼儿安全带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主体上。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廉价的能够对幼儿安全带进行固定的儿童座椅。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幼儿安全带,其一端上形成有环部;安装部分,其形成有使该幼儿安全带的所述一端插穿的贯穿孔;固定部件,其为棒状,通过在使所述幼儿安全带插穿所述安装部分的所述贯穿孔之后,使所述固定部件插入到所述环部中,从而防止所述幼儿安全带的脱落。
[0012]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承受座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而被支承在该承受座上的座椅主体,所述安装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座椅主体上。
[001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4]发明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会取得能够以结构简单且廉价的方式来对幼儿安全带进行固定这一共通效果。
[0016]以下,根据附图和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记载而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概要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座椅整体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儿童座椅的朝向前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9]图3为儿童座椅的朝向后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4为儿童座椅的承受座的立体图。
[0021 ]图5为图4的承受座的俯视图。
[0022]图6为儿童座椅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7为儿童座椅的座椅主体的底面的立体图。
[0024]图8为儿童座椅的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立体图。
[0025]图9为儿童座椅的通过横向中央的纵剖视图。
[0026]图10为儿童座椅的与横向中央相比靠左的放大纵剖视图。
[0027]图11为儿童座椅的座椅主体的内部的放大立体图。
[0028]图12为对儿童座椅的倾斜机构以及旋转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29]图13为对儿童座椅的倾斜机构以及旋转机构进行说明的其他图。
[0030]图14为对儿童座椅的倾斜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0031 ]图15为对儿童座椅的旋转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0032]图16为对儿童座椅的操作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33]图17为对儿童座椅的操作机构进行说明的其他图。
[0034]图18为对儿童座椅的操作机构进行说明的其他图。
[0035]图19为儿童座椅的背面的放大立体图。
[0036]图20为儿童座椅的幼儿安全带的高度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分解组装图。
[0037]图21为对儿童座椅的幼儿安全带的高度调节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0038]图22为对儿童座椅的幼儿安全带的高度调节机构进行说明的其他图。
[0039]图23为表示儿童座椅的最高位置的调节带的立体图。
[0040]图24为表示儿童座椅的最低位置的调节带的立体图。
[0041]图25为儿童座椅的背面的放大立体图。
[0042]图26为儿童座椅的背面板的立体图。
[0043]图27为幼儿安全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44]图28为图1的幼儿安全带的伸长状态的侧视图。
[0045]图29为图1的幼儿安全带的弯曲状态的侧视图。
[0046]图30为儿童座椅的幼儿安全带的主视图。
[0047]图31为儿童座椅的上部的立体图。
[0048]图32为儿童座椅的篷机构的旋转卡止机构的分解组装图。
[0049]图33为儿童座椅的支承腿的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0050]图34为图33的定位机构的与中央相比靠左的纵剖视图。[0051 ]图35为图33的定位机构的通过中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共同的参照符号。
[0053]图1为概要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儿童座椅I整体的立体图,图2为儿童座椅I的朝向前方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儿童座椅I的朝向后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4]儿童座椅I具有儿童座椅主体10和以相对于儿童座椅主体10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于儿童座椅主体10上的支承腿100。儿童座椅主体10具有安装于车辆(例如汽车)的座椅上的承受座20、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承受座20上的座椅主体30。此外,虽然儿童座椅I的包括落座面等在内的座椅主体30如图1所示被具有缓冲性的罩11所覆盖,但在其他的附图中,为了明确地表示结构而进行了省略。
[0055]在本说明书中,在各个结构部件的说明中,在将儿童座椅I设置于车辆座椅上的状态下,将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规定为“前”,将与其相反的一侧规定为“后”。另外,将图1以及图2所示的座椅主体30的状态称为座椅主体30的“朝向前方的状态”,将图3所示的座椅主体30的状态称为座椅主体30的“朝向后方的状态”。特别是,在对座椅主体30进行说明时,有时将从落座的婴幼儿观察时的前方设为“前”,将与之相反的一侧设为“后”来进行说明。并且,“右”方以及“左”方是相对于“前”方而确定的O
[0056]座椅主体30通过后文叙述的旋转机构,从而能够在朝向前方的状态(图1以及图2)和朝向后方的状态(图3)之间,相对于承受座20而选择性地进行旋转。另外,座椅主体30通过后文叙述的倾斜机构,从而能够变更相对于承受座20的倾斜角度、即对多个倾斜位置进行选择而倾斜。
[0〇57] 参照图4以及图5,对承受座20进彳丁说明。图4为儿童座椅I的承受座20的立体图,图5为承受座20的俯视图。承受座20具有整体被形成为中空,并被装载于车辆座椅的座部上的基部21、和从基部21的后部起向上方延伸并且面对车辆座椅的背部的竖立部22。承受座20通过将硬质的塑料、例如聚丙烯按照每个上下半部分或左右半部分进行成型,且使这些构件嵌合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0058]为了收纳座椅主体30的下部,在基部2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椭圆形的开口、即主体接收开口 23。在主体接收开口 23的周边,沿着主体接收开口 23的形状以环状而形成有向下方延伸预定长度的支承壁23a。在主体接收开口 23周围的基部2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在基部21的上表面上且朝向中央而缓慢倾斜的接收支承面24。在接收支承面24的表面上,形成有按列配置的多个凸曲面状的突起24a。在主体接收开口 23中、即基部21的底面的内侧,形成有从底面隆起的圆筒曲面25,且圆筒曲面25经由基部21的上表面的主体接收开口 23而露出。
[0059]圆筒曲面25为,由中心轴线在左右方向、即横向上延伸的圆筒面的一部分构成的凹曲面,且与前端相比后端被配置在更靠上方(图9)。在圆筒曲面25中,儿童座椅I的通过横向中央的中央线H上,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等间隔地形成有三个锁止孔25a。并且,在圆筒曲面25上,在从中央线H向横向偏移的左右的平行线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锁止槽25b。
[0060]在形成于承受座20的竖立部22的中间部并朝向前方倾斜的斜面22a上,形成有朝向内部空间贯穿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细长的引导槽22b。如后文所述,引导槽22b对上部连接杆43的前后方向上的滑动进行引导并且限制横向上的移动。另外,在承受座20的竖立部22的上部前面22c上形成有矩形的开口 26(图3)。如后文所述,在承受座20的基部21的左右的后部、即承受座20的竖立部22的左右的下部,形成有在横向上突出的安全带卡合突起27。
[0061 ]参照图6以及图7,对座椅主体30进行说明。图6为儿童座椅I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儿童座椅I的座椅主体30的底面的立体图。
[0062]座椅主体30具有座椅下部31和从座椅下部31的后部向上方延伸的靠背部32。座椅主体30通过对硬质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座椅下部31的外观由朝向下方顶端变细的圆锥台部31a、和从圆锥台部31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更小径的圆筒部31b形成。圆筒部31b的下端部被圆形的座椅底面33封闭。在座椅底面33的中央处形成有圆形开口 33a,在座椅底面33的圆形开口 33a的中心向左方偏移的线上,形成有两个圆形开口 33b。
[0063]在靠背部32的前表面上,安装有左右朝向前方弯曲起到头枕的功能的头靠板60(图2)。如后文所述,头靠板60能够通过相对于靠背部32而在上下方向上滑动从而调节位置。此外,头靠板60通过对硬质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0064]参照图6、图8、图9以及图1O,对儿童座椅I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进行说明。图8为儿童座椅I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的立体图,图9为儿童座椅I的通过横向(左右方向)中央的纵剖视图,图10为儿童座椅I的与横向中央相比靠左的放大纵剖视图。
[0065]在座椅主体30的下表面、即座椅底面33的外侧面上,作为被卡合部而一体地安装有圆盘状的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的直径d大于圆筒部31b的直径。特别是参照图10时,在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下表面的外周边缘附近形成有环状的卡合槽40a。在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的卡合槽40a上,作为卡合部而从下方卡合有下部连接杆41的一端。即,下部连接杆41在其一个端部上具有朝向上方弯曲成钩状的卡合钩41a。此夕卜,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是通过对硬质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0066]下部连接杆41的另一个端部41b(图10)被连接于杆连接部件42的下部。杆连接部件42通过对例如聚甲醛等进行一体成形而被形成为与基部21的内部空间的后方上部的角部相适应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9所示,在通过后文叙述的倾斜机构而将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配置在最后方的状态下,杆连接部件42与基部21的内壁抵接,并嵌合于内部空间的后方上部的角部。其结果为,在通过倾斜机构而使下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0移动至最后方的情况下,即在使座椅主体30以更直立的状态进行倾斜动作的情况下,杆连接部件42与基部21的内壁抵接,从而起到吸收座椅主体30移动时的冲击的缓冲部件的作用。另外,下部连接杆41以在该状态下不会与基部21的内壁干涉的方式,沿着内壁形状而弯曲形成。
[0067]在杆连接部件42的上部的左右,作为卡合部而连接有一对上部连接杆43。上部连接杆43的每一个经由形成于承受座20的竖立部22的引导槽22b而向外部突出(图10)。向外部突出的上部连接杆43的部分由向上方延伸的直线部分、从直线部分的顶端朝向前方弯曲的半圆部分、从半圆部分的顶端略微向下方延伸的直线部分形成。即,向外部突出的上部连接杆43的部分呈将字母“J”上下翻转这样的挂钩状。
[0068]在座椅主体30的圆锥台部31a的外侧的圆锥面上,作为被卡合部而安装有环状的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具有沿着其环状的形状而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引导壁44a。如图8所示,在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的引导壁44a上,从上方卡合有上部连接杆43的各个顶端。另外,在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的外周面的下部,形成有以环状而形成的凸曲面、即碰撞支承面44b。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通过对硬质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0069]此外,对于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而言,为了在上部连接杆43和引导壁44a的卡合中对引导壁44a进行加强,也可以具有由碳素钢等金属形成的加强部件44c。加强部件44c可以跨及引导壁44a的整个圆周而配置,也可以如图6所示,以特别是在座椅主体30的朝向前方的状态以及朝向后方的状态下进行卡合的方式而配置。
[0070]上部被卡合引导部件44被环状的罩部件45从上方覆盖,以使得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