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763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驱动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现有车辆是由内燃发动机来驱动的,内燃机固有的缺陷是低速小扭矩和高速大扭矩,与车辆曲线牵引特性低速大扭矩和高速小扭矩的要求恰恰相反,从而,需要用变速转动装置来配合驱动车辆行驶。且变速传动装置越做越复杂,发动机的转速也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复杂,制造越来越困难,材耗和能耗明显增大。所以,造成现有车辆能耗大的缺陷是现有车辆的驱动方式所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更有利于节能的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包括集束电机、用于叠加力矩的转矩合成器和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包括车桥壳、差速器体和减速器,所述差速器体包括差速器壳和安装在差速器壳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和轴承。
[000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转矩合成器与减速器通过齿轮啮合进行传动。
[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集束电机包括一台位于圆心的中心电机和环绕所述中心电机设置的若干行星电机,所述转矩合成器包括一根位于圆心的中心轴齿轮和与所述中心轴齿轮均嗤合的若干行星轴齿轮,位于集束电机的输出端和\或者中心电机和行星电机的输出端均连接一转矩合成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通过集束电机和转矩合成器取代现有车辆的内燃机和变速传动装置来连接驱动桥,集束电机和转矩合成器能有效提高输出力矩,且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与车辆驱动的特性曲线相匹配,且更有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桥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集束电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包括集束电机1、用于叠加力矩的转矩合成器2和驱动桥3,所述驱动桥3包括车桥壳、差速器体和减速器,所述差速器体包括差速器壳和安装在差速器壳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和轴承。
[0013]此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通过集束电机I和转矩合成器2取代现有车辆的内燃机和变速传动装置来连接驱动桥,集束电机I和转矩合成器2能有效提高输出力矩,且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与车辆驱动的特性曲线相匹配,且更有利于节能。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转矩合成器2与减速器通过齿轮啮合进行传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束电机I包括一台位于圆心的中心电机和环绕所述中心电机设置的若干行星电机,所述转矩合成器2包括一根位于圆心的中心轴齿轮和与所述中心轴齿轮均嗤合的若干行星轴齿轮,位于集束电机I的输出端和\或者中心电机和行星电机的输出端均连接一转矩合成器2。
[0016]由集束电机I和转矩合成器2组成的力矩输出装置,可通过任一输出轴连接驱动桥3,集束电机I能实现低速大转矩和高速小转矩的特性曲线,从而可与汽车行驶过程中要求低速大转矩和高速小转矩的特性相匹配,从而更有利于节能。
[0017]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束电机、用于叠加力矩的转矩合成器和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包括车桥壳、差速器体和减速器,所述差速器体包括差速器壳和安装在差速器壳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和轴承,所述集束电机包括一台位于圆心的中心电机和环绕所述中心电机设置的若干行星电机,所述转矩合成器包括一根位于圆心的中心轴齿轮和与所述中心轴齿轮均嗤合的若干行星轴齿轮,位于集束电机的输出端和\或者中心电机和行星电机的输出端均连接一转矩合成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合成器与减速器通过齿轮啮合进行传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包括集束电机、用于叠加力矩的转矩合成器和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包括车桥壳、差速器体和减速器,所述差速器体包括差速器壳和安装在差速器壳内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和轴承。此集成集束电机驱动桥通过集束电机和转矩合成器取代现有车辆的内燃机和变速传动装置来连接驱动桥,集束电机和转矩合成器能有效提高输出力矩,且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与车辆驱动的特性曲线相匹配,且更有利于节能,此实用新型用于车辆驱动桥装置领域。
【IPC分类】B60K1/00, B60K17/04
【公开号】CN204659427
【申请号】CN201520277315
【发明人】徐少波
【申请人】徐少波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