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8753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智能汽车空调有很多种,主要为手动式和自动感应式。其中,手动式的操作较为不便,需要自行开关、调整功率和风向,影响行车安全,一般在较为低端的车型中使用。自动感应式通过各种感应元件对车内的情况进行监控,并自动开启空调设备,这种装置一般设置在配制较高的车型中,价格较高,同时该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用户不想打开空调的时候将空调打开,此时需要用户手动关闭,因此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包括MCU模块,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语音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空调驱动模块、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北斗/GPS定位模块;
[0005]所述空调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源、摆动框架、转动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内侧的推杆,一端固定于摆动框架上、一端通过调节弹簧与推杆连接的调节螺钉,与所述推杆抵触的转轮,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上方的支撑弹簧和触点,以及与触点电连接的离合器线圈;所述摆动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该波纹管的一部分与毛细管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感应模块为LHI954。所述湿度传感器为HIH-3605。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智能方便,能够防止误判,且升级改造的成本比较低,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主要包括MCU模块,以及与所述MCU t旲块连接的语首t旲块、红外线感应t旲块、空调驱动t旲块、触?旲显不屏、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北斗/GPS定位模块;
[0011]所述空调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源1、摆动框架10、转动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内侧的推杆6,一端固定于摆动框架上、一端通过调节弹簧8与推杆连接的调节螺钉9,与所述推杆抵触的转轮7,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上方的支撑弹簧2和触点,以及与触点电连接的离合器线圈3 ;所述摆动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5,该波纹管的一部分与毛细管4连通。红外线感应模块为LHI954。湿度传感器为HIH-3605。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如果车内有人,则温度位于预定温度之外也不会打开空调。同时,通过语音模块可以直接开启空调,从而无需手动操作,降低操作难度,保证行车安全。当车内有人且温度超出预期时,波纹管内的液体膨胀,推动框架摆动,使触点闭合,接通离合器线圈,使其通电产生电磁吸力,启动压缩机,对车内温度进行调节。
[001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模块,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语音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空调驱动模块、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北斗/GPS定位模块; 所述空调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源(1)、摆动框架(10)、转动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内侧的推杆(6),一端固定于摆动框架上、一端通过调节弹簧(8)与推杆连接的调节螺钉(9),与所述推杆抵触的转轮(7),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上方的支撑弹簧(2)和触点,以及与触点电连接的离合器线圈(3);所述摆动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5),该波纹管的一部分与毛细管(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模块为LHI95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为HIH-360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装置,包括MCU模块,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语音模块、红外线感应模块、空调驱动模块、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北斗/GPS定位模块;所述空调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源、摆动框架、转动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内侧的推杆,一端固定于摆动框架上、一端通过调节弹簧与推杆连接的调节螺钉,与所述推杆抵触的转轮,固定于所述摆动框架上方的支撑弹簧和触点,以及与触点电连接的离合器线圈;所述摆动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波纹管,该波纹管的一部分与毛细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智能方便,能够防止误判,且升级改造的成本比较低,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IPC分类】B60H1/00
【公开号】CN205097872
【申请号】CN201520868812
【发明人】蒙树森
【申请人】蒙树森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