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9218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田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
【背景技术】
[0002]水稻种植面积大且稳定并会有所提升。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养育着全世界近1/2的人口,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稻谷收获面积约1.45亿hm2 122个国家和地区栽植水稻,90%的栽植面积和总产量集中在亚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栽植面积约为0.3亿hm2占世界水稻栽植总面积的20%,总产居世界第一,单产仅次于澳大利亚。作为基本的粮食作物和稳定农业基础与农民收入的基本手段,水稻栽植面积将进一步趋于稳定并会有所增加。
[0003]种植地块大而集中,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种植地块大而集中。
[000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能力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由于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他们的劳动能力非常有限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非常迫切。
[0005]水田运秧机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益,还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得以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具有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0006]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平整机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
[0007]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包括车身、车轮和动力系统,所述车身包括装载框架和车头,所述装载框架是由纵横交错的钢梁焊接形成的网格形框架,所述装载框架的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车轮支架,所述车轮安装在车轮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液压栗和液压马达,所述柴油机与液压栗安装在装载框架的上方,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车轮支架的内侧。
[0008]具体地,所述车头上安装有驾驶室。
[0009]具体地,所述装载框架的前端具有下沉部,所述车头与下沉部固定连接。
[0010]具体地,所述车轮的表面间隔地设有薄片形轮齿。
[0011]具体地,所述水田运秧机具有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所述液压马达是与车轮一一对应的四个,与前车轮联接的两个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第一同步阀,与后车轮联接的两个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第二同步阀。同步阀可以同步两个车轮的扭矩,一方面可以在行驶中保持两轮扭矩同步,避免跑偏,另外即便一只车轮下陷,另一只车轮的液压马达也能使整车正常驶出,非常适合水田的特别环境。
[0012]使用时,柴油机将机械能提供给液压栗,液压栗将由柴油机提供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过滤器对液压油进行过滤保护液压系统能正常运转,溢流阀通过限定系统的压力来保护系统,手动式三位四通换向阀通过手动杆来控制阀芯从而控制液压马达的正转、反转、制动和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液压马达驱动轮子转动和液压缸控制前轮偏转来控制水田运秧机的行走和转向。
[0013]行走驱动液压系统能使水田运秧机前进、后退并且制动,并能达到所设计的最高时速。其驱动方式为:柴油机驱动液压栗,通过换向控制阀来变换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通过液压马达来驱动水田运秧机轮。
[00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采用液压传动替代机械传动,通过液压传动和各车轮独立的液压马达,车身上各部件的布置不受机械传动的制约,将车头下沉设计,在提高整车通过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装载能力。可以将液压系统布置在可以在运秧及平台的水线下方,为水线以上留出更多的载物空间或水田作业设备安装空间,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紧凑性和可靠性,长期浸泡在水和泥沙中也可以正常工作。
[0015]除了上面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实用新型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7]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9]图中:装载框架I,车头2,柴油机3,车轮4,轮齿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21 ]本实施例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车身由装载框架I和车头2组成,装载框架I是由纵横交错的钢梁焊接形成的网格形框架,装载框架I的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车轮支架,车轮4安装在车轮支架上,动力系统由柴油机3、液压栗和液压马达组成,柴油机3与液压栗安装在装载框架I的上方,液压马达安装在车轮支架的内侧。车轮4的表面间隔地设有薄片形轮齿5。
[0022]其各项指标如下:
[0023](I)机重I吨,载重0.5吨;
[0024](2)转向方式为前轮偏转转向;
[0025](3)最高速度为 40km/h;
[0026 ] (4 )车轮沿用插秧机使用的棘爪轮,棘爪轮直径为Im,轮宽180_;
[0027](5)选用四缸水冷卧式的柴油机ZSl 100作为水田运秧机的动力来源。
[0028]车身的结构形式首先应该满足运秧机总布置的要求。运秧机在复杂多变的行驶过
[0029]程中,固定在车身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该发生干涉。运秧机在凹凸不平的田地中行驶时,车身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纵向平面内弯曲变形;当一边车轮遇到障碍时还可能是整个车身扭曲成菱形。这些变形将会改变安装在车身上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车身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故选择网格装的焊接车架,可以提高整车的轻量化水平,并使其质量尽可能小。此外由于运秧机是在田地中行驶的,所以应布置的尽量离地面远一些以防止车身陷入泥地中。
[0030]故选择车身的整体形状为矩形,240cmX180cm的装载框架部分用来装载秧苗。因为秧苗不是什么大型物品且可以重叠放置,所以用这么大一部分可以运送的数量也比较多。车头部分则是180cmX60cm的长方形主要用于座椅、方向盘及油箱的放置。运秧机长期在水田里工作由于田里的土质比较泥泞以及疏松,轮胎比较容易陷入泥里,所以在轮胎表面增加轮齿。具体是在轮胎表面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块薄片,使其与地面接触,可以有效的提尚运秩机如进的动力,避免打滑。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包括车身、车轮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装载框架和车头,所述装载框架是由纵横交错的钢梁焊接形成的网格形框架,所述装载框架的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车轮支架,所述车轮安装在车轮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液压栗和液压马达,所述柴油机与液压栗安装在装载框架的上方,所述液压马达安装在车轮支架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上安装有驾驶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框架的前端具有下沉部,所述车头与下沉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表面间隔地设有薄片形轮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包括车身、车轮和动力系统,车身包括装载框架和车头,装载框架是由纵横交错的钢梁焊接形成的网格形框架,在装载框架的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车轮支架,车轮安装在车轮支架上,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柴油机与液压泵安装在装载框架的上方,液压马达安装在车轮支架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运秧机的传动结构,优化了车身的布局并增强了其装载能力,提高了可靠性。
【IPC分类】B60K17/14
【公开号】CN205220364
【申请号】CN201521123343
【发明人】朱为国, 胡晓明, 谷振
【申请人】淮阴工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