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S)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个垫板(4)和至少一个导向板(5,6),该垫板具有用于待固定轨道(S)的支承面(20),该导向板安置在该垫板(4)上,并且具有一个用于夹紧部件(8,9)的通孔(38),该通孔从导向板的自由顶面(37)通向其平放在垫板(4)上的底面(44),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夹紧部件通过该通孔(38)引导,并且与基座牢固地相连接,其中,在导向板(5,6)的通孔(38)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卡锁臂(25,26),形成了垫板(4)和导向板(5,6)之间的卡锁连接装置,该卡锁臂通过导向板(5,6)的通孔(38)咬合,并在其自由末端具有卡锁突出部(27,28),该卡锁突出部与在导向板(5,6)上所形成的挡块形状配合地一同工作。为了简化该系统在各个基座上的装配,限定导向板(5,6)的通孔(38)的环面(40)中进行凹座(42,43)的成型,使分别对应的卡锁臂(25,26)安置在该凹座中。
【专利说明】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统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该系统包括:
[0002]-一个垫板,该垫板具有用于待固定轨道的支承面;以及
[0003]-至少一个导向板,该导向板安置在垫板上,并且具有一个用于夹紧部件的孔,该孔从导向板的自由顶面通向其平放在垫板上的底面,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夹紧部件通过该孔引导,并且与基座牢固地相连接,
[0004]-其中,在导向板的孔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卡锁臂,形成了垫板和导向板之间的卡锁连接装置,该卡锁臂通过导向板的孔咬合,并在其自由末端具有卡锁突出部,该卡锁突出部与形成在导向板上的挡块形状配合地一同工作。
【背景技术】
[0005]一种具有上述所列特征的系统,已经由德国实用新型DE 20 2011 050 739 Ul已知。为了建立垫板和导向板之间的卡锁连接装置,对此这样在垫板上形成卡锁臂,即,使卡锁臂通过导向板的通孔咬合,并且与环绕该通孔的、导向板的上边缘相卡合。该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以这种方式,每个已知的导向板都能够与该垫板联结,而不需为此改变各个导向板。但是在实践中,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利用这种优势。这样,在需要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夹紧部件(例如螺钉、螺栓或者钉子)用于在各个基座上固定系统的情况下,对于已知系统的简单以及可靠的装配来说,必须使导向板的孔内径与夹紧部件的外径相匹配,以使该夹紧部件在卡锁臂咬合在孔中的同时,也能够有足够的间隙移动穿过该孔。因为相应的夹紧部件通常不直接支撑在导向板上,而只是直接作用在安置在导向板上的弹性部件上,所以通过导向板的孔咬合的卡锁部件并不会阻碍夹紧部件的功能。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与各个夹紧装置相比,过大的导向板的孔横截面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使导向板相对于夹紧装置或基座的精确定位变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鉴于上述说明的现有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以上所述类型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下,进一步简化在各个基座上的装配。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能够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给定特征的系统来实现。
[0008]本实用新型中有利的设计方案已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明,并后续地进行详细解释(如共同的实用新型思想)。
[0009]按照开头所给定的现有技术,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的系统,包括一个垫板和至少一个导向板,该垫板具有用于待固定轨道的支承面,该导向板安置在该垫板上,并且具有一个用于夹紧部件的孔,该孔从导向板的自由顶面通向其平放在垫板上的底面,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夹紧部件通过该孔引导,并且与基座牢固地相连接。此外,在导向板的孔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卡锁臂,形成了垫板和导向板之间的卡锁连接装置,该卡锁臂通过导向板的孔咬合,并在其自由末端具有卡锁突出部,该卡锁突出部与在导向板上所形成的挡块形状配合地一同工作。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这时在限定导向板的孔的环面中进行凹座的成型,使分别对应的卡锁臂安置在该凹座中。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在为夹紧装置设置的导向板通孔区域内,相应地存在额外的空间,在导向板与垫板卡合时,该空间用来容纳各个从垫板伸出的卡锁臂。因此,该通孔本身就不再需要为夹紧装置额外地容纳卡锁臂了。所以,该通孔的孔横截面能够完美地与夹紧装置的截面相匹配,以使在通孔中紧密地引导该夹紧装置。此夕卜,分别形状匹配地安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导向板的凹座中的卡锁臂作为扭转止动器进行工作,通过该扭转止动器避免了在围绕经过导向板通孔的轴方向上,或在已完成装配的状态下,围绕通孔中插入的夹紧装置的纵轴方向上的导向板的每次较大的转动。
[001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以这种方式,用非常简单的装置来实现对零件“导向板”和“垫板”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固定基座之间的精确定位,需要借助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将各个轨道固定在该基座上。同时,能够轻松地对导向板和垫板进行简单的预装配,因为这两个零件的卡合能够原则上不变地、按本身已知的方法来进行。在施工现场,由至少一个这样的导向板和该垫板所形成的组合部件,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相应已准备好的基座上。
[0012]不管是该导向板和该垫板彼此分开装配,还是在施工现场作为已预装配的组合部件装配,都已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卡锁连接装置在导向板和垫板之间所形成的、形状配合的连接装置确保了,该导向板和该垫板在装配现场彼此之间的正确对齐,而不需要为此特别注意导向板和垫板的定位。由于导向板和垫板的卡合,只是还需要以所要求的方式在固定的基座上定位垫板。取消了导向板相对于垫板的繁琐校准,那么在装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其他零件之前,同样不需要检查导向板的位置是否正确。
[0013]就本实用新型来说,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的系统,该系统的特征在于特别简单的可装配性,并且在该系统下,同时用低廉的费用,以简单的方式保证了在已完成装配的状态下,该系统的单个零件的正确定位。
[0014]关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设置的垫板的可制造性证实是可用的,如果有一个已在垫板中成型的凹座与卡锁臂相对应,凹座侧面地邻接在卡锁臂的一个侧面。一方面,通过凹座提高了卡锁臂到垫板上的连接部分的弹性,以使卡锁臂在使用中拥有用于卡锁连接装置的最佳弹性。不仅在当垫板由塑料材料制成时出现这种效果,而且,当垫板由金属板制成时也出现这种效果。此外,在垫板由塑料材料制成时,凹座区域节省的材料量部分能够用于各个卡锁臂的成型。
[001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例如至少部分限定导向板的通孔的、导向板顶面的边缘区域用作卡锁突出部的挡块。除了易于成型以外,这里的另一个优势是,例如在随后更换导向板时,如果需要松开导向板和垫板之间的连接装置,作为卡锁部件使用的卡锁臂的自由末端是很容易实现的。
[0016]在孔中进行卡合设置时,能够这样优化导向板和垫板的卡合,即设置至少两个共同通过导向板的孔咬合的卡锁臂,分别有一个已在限定孔的环面中成型的凹座与每个卡锁臂相对应,使各个卡锁臂安置在该凹座中。通过在至少两个位置上所设置的导向板和垫板的卡合,导向板在安放在垫板上时自动居中,并且同样自动地保持在各自的最佳位置上。
[0017]正如已经阐述的,在许多已知的轨道固定系统中,这些导向板各自具有一个中心孔,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将形成为螺钉、螺栓或钉子的夹紧部件引导通过该孔。对此,该夹紧部件相对于对应的基座,直接或间接地夹紧支撑在导向板上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向轨足施加用于压紧借助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来固定的轨道所需的力。
[0018]在夹紧部件需要直接与对应的基座相连接的情况下,必须在垫板中设置一个与导向板的孔相一致的孔,以使在装配时,能够引导夹紧部件通过该导向板的孔以及相对应的垫板的孔到达基座。
[0019]特别是结合了在卡锁臂侧旁引入垫板中的凹座,这个至少部分侧面由各个卡锁臂限定的孔,证实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之后能够确保卡锁臂的特别大的弹性,该卡锁臂在这种情况下只是通过根据扭转弹簧的类型作用的的桥形接板与垫板相连接。
[0020]为了使在夹紧装置穿过导向板通孔时有效的、能够使用的横截面不受任何的限制,需要使分别与卡锁臂对应的、在限定孔的环面内成型的凹座的深度至少等于各自对应的卡锁臂的厚度。在该设计方案中,凹座容纳卡锁臂,从而在导向板与垫板联结时,卡锁臂绝不会伸入到夹紧部件能够使用的、导向板通孔的孔横截面中。
[0021 ] 不论是导向板还是垫板都能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由塑料材料制成。
[0022]此外,为了节省材料以及减轻重量,不论在导向板上还是在垫板上,都能够从各个板的底面上进行凹座的成型。通过用肋条将多个凹座相互分隔开,能够达到各个板的最佳刚性。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证实特别具有实用性,如果该垫板具有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侧翼区段,这两个侧翼区段将支承面限定在其间。然后在这两个侧翼区段的每个区段上都能够分别安置一个导向板,将该导向板分别通过卡锁连接装置固定在垫板上。以这种方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装配,并且同时满足了这个条件,即所有用于固定各个轨道所需的其他部件都能够很容易地为其性能找到最佳位置。
[0024]为了额外地支撑后者,在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系统的这样的导向板上,以同样本身已知的方式在自由顶面上形成结构部件,如突出部和凹陷部,用于引导支撑在导向板上的弹性部件。
[0025]也能够这样支撑垫板上的导向板的支撑装置,即该垫板在其两个彼此相对的侧翼末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具有一个凸肩,在该凸肩上支撑着各自对应的导向板。特别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垫板在其每个侧翼末端具有一个凸肩,在每个这种凸肩上分别支撑着一个导向板,这些导向板从侧面限定了在垫板上所设置的、用于轨道的支承面,并且通过卡锁连接装置将每个这种导向板固定在垫板上。
[0026]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和垫板之间的卡合特别适用于这样的系统,即在该系统下,将该导向板形成为角形导向板,该导向板具有平放在与导向板相对应的、垫板的侧翼区段上的导向区段和紧靠在所对应的垫板一侧的导向区段。
[0027]如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固定系统需要在垂直于垫板顶面方向上具有确定的弹性,则能够以已知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个位于垫板支承面上的弹性层来确保该弹性。为了尽可能地简化其装配工作,能够借助与垫板相卡合的导向板将该弹性层固定在垫板上。这能够通过至少部分重叠地设置弹性层和导向板来实现,以使与垫板相卡合的导向板将该弹性层形状配合地固定在垫板上。出于同样的目的,导向板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凹座,使弹性层的突出部咬合在该凹座中。【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以下将根据一个实施例所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
[0029]图1示出了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所形成的轨道固定点,该固定点在已完成装配的位置上,以轨枕的纵向方向上部分截取的视图显示;
[0030]图2示出了以俯视图显示的、根据图1的固定点;
[0031]图3示出了以立体图显示的、一个置入在图1所描述的系统中的垫板;
[0032]图4示出了以仰视图显示的、根据图3的垫板;
[0033]图5示出了以立体图显示的、一个置入在图1所描述的系统中的导向板;
[0034]图6示出了以仰视图显示的、根据图5的导向板。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I固定点
[0037]2轨枕
[0038]3支承面
[0039]4垫板
[0040]5、6导向板
[0041]7弹性层
[0042]8、9夹紧部件(轨枕螺栓)
[0043]10、11弹性部件(应力夹)
[0044]12、13 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
[0045]14垫板4的底面
[0046]14a垫板4的凹座
[0047]15、16垫板4的通孔
[0048]17垫板4的顶面
[0049]18垫板4的肋条
[0050]19垫板4的中间区段
[0051]20垫板4的支承面
[0052]21、22垫板4的窄边
[0053]23、24垫板4的凸肩
[0054]23a、24a 凸肩 23、24 的斜面
[0055]25,26 垫板4的卡锁臂
[0056]27、28卡锁突出部
[0057]29,30垫板4的细长开口的凹座
[0058]31,32 垫板4的桥形区段
[0059]33导向板5、6的导向区段
[0060]35导向板5、6的凸肩区段
[0061]37导向板5、6的自由顶面
[0062]38导向板5、6的通孔
[0063]40通孔38的环面[0064]42,43通孔38中的凹座
[0065]44导向板5、6的底面
[0066]45各个凹座42、43所限定的、自由顶面37的边缘
[0067]区域
[0068]46导向板5、6的接合面
[0069]48导向板5、6的条形突出部
[0070]49,50导向板5,6的横向伸出的突出部
[0071]51导向板5、6的凹座[0072]52导向板5、6的肋条
[0073]53a,53b弹性层7的舌形突出部
[0074]54导向板5、6的支撑区段35的梯段
[0075]55、56垫板4的凹槽
[0076]B垫板4的宽度
[0077]D卡锁臂的厚度
[0078]H卡锁突出部27、28在垫板4的平坦的支承面20
[0079]上方的高度
[0080]L对准轨道S的纵向延伸
[0081]S轨道
[0082]SF轨道S的轨足
[0083]T凹座42、43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84]在图1中所显示的、用于固定轨道S的固定点I包括一个由混凝土所制成的轨枕2 (这里只以剖面图显示),在其顶面上形成为一个平坦的支承面3。
[0085]借助一个系统将轨道S固定在轨枕2上,该系统包括一个平放在轨枕2的支承面3上的垫板4,两个导向板5、6 个平放在垫板4上的弹性层7 ;两个形成为普通轨枕螺栓的夹紧部件8、9 ;两个根据ω形状的应力夹的类型所形成的弹性部件10、11以及两个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12、13。
[0086]该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12、13彼此带有间隔地注入轨枕2中。这里,定位涨管的孔口分别与轨枕2的平坦的支承面3齐平,并且定位涨管的纵轴大体上垂直于支承面3。
[0087]垫板4借助其平坦的底面14平置于轨枕2的支承面3上。将通孔15、16成型在垫板4中,这些通孔分别从垫板4的顶面17通向底面14。将通孔15、16分别这样隔开,即它们分别与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12、13中的其中一个中心对齐地安置在装配位置上。同时,这样设置通孔15、16的形状和直径,即夹紧部件8、9的螺纹区段能够以足够的空隙自由穿过这些通孔。
[0088]将以有规律的间隔分布的凹座14a从底面14成型在垫板4中,这些凹座分别拥有矩形的开口截面,并且通过以有规律的间隔设置的、彼此十字相切的肋条18相互隔开。相对于实心形成的垫板,通过这些凹座14a明显地减小了垫板4的材料量和重量。同时,通过肋条18所形成的肋条结构确保了垫板4的最佳的刚性。[0089]在俯视图中,该垫板4具有伸长的矩形,为了形成扩大了的、用于轨道S的支承面20,将垫板的中间区段19加宽。通常情况下,垫板4在已完成装配的固定点I中,横向地对准轨道S的纵向延伸L。同时垫板的窄侧21、22平行于轨道S延伸。
[0090]在垫板的邻接窄侧21、22的侧翼末端上,垫板4分别具有沿其宽度B上延伸的凸肩23、24。这些凸肩23、24在其面对轨道S的侧面上分别有斜面23a、24a,这些斜面从支承面20出发向垫板4的各个窄边21、22的方向上伸展。
[0091]在通孔15、16的区域中,在垫板4上分别设置了卡锁臂25、26,这些卡锁臂彼此相对地、并且紧挨着各个通孔15、16的边缘安置。这些卡锁臂25、26在其自由末端、在垫板4的平坦支承面20的上方高度H处,分别带有横向对齐的、背离所对应的通孔15、16的卡锁突出部27、28。这些卡锁臂25,26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样这样设定,即夹紧部件8、9的螺纹区段能够分别以足够的空隙自由地移动通过由卡锁臂25、26从侧面限定的空间。
[0092]在背离各个通孔15、16的卡锁臂25、26的侧面上,分别将额外的凹座29、30成型在垫板4中,将该凹座形成为细长开口形状的通孔,并且从侧面直接邻接在各个卡锁臂25、26上。以这种方式,这些卡锁臂25、26分别仅通过细长的、桥形区段31、32与一件式形成的垫板4的剩余主体相连接。
[0093]同样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导向板5、6分别拥有一个导向区段33和一个凸肩区段35,在导向板5、6已设置在垫板4上时,将该凸肩区段支撑在各自相对应的垫板4的凸肩23、24上。
[0094]在导向板5、6的导向区段33中分别进行通孔38的成型,该通孔从各个导向板5、6的自由顶面37通向其与垫板4对应的底面。该通孔的位置与各自相对应的垫板4的通孔
15、16的位置相匹配,以使通孔38在导向板5、6已安放在垫板4上时,与垫板中心对齐。
[0095]这样设定导向板5、6的通孔38的形状和直径,即夹紧部件8、9的螺纹区段能够以略微的空隙移动穿过通孔38,以使在将夹紧部件8、9用螺钉拧进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12、13时,导向板5、6通过夹紧部件8、9紧密地固定在其各自相对于轨枕2和系统I的其他部件的位置上。
[0096]在环绕导向板5、6的通孔38的环面40中进行两个槽形凹座42、43的成型,这些凹座分别从导向板5、6的顶面37延伸至其底面44。对此,这些凹座42、43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个位置上,该位置与各自对应的垫板4的卡锁臂25、26的位置相一致。同时,凹座42、43的深度T和宽度要与卡锁臂25、26的厚度D和宽度相匹配,以使在导向板5、6安放在垫板4上并且邻接在凸肩23、24上时,卡锁臂25、26完全地安置在各自所对应的凹座42、43中。同时,这样设定设置在导向板5、6顶面37上方的卡锁突出部27、28的高度H,即在导向板5、6安置在垫板4上时卡锁突出部27,28,平放在限定各个凹座42、43的、导向板5、6自由顶面37的边缘区域45上。该边缘区域45相应地形成了用于卡锁臂25、26的挡块,以使在导向板5、6已安放在垫板4上时,每个导向板5,6都形成卡锁连接装置,通过该卡锁连接装置,导向板5、6分别形状配合地以及锁死地固定在垫板4上。
[0097]在与轨道S所对应的、导向板的端面上,在导向板5、6的导向区段33上分别有一个接合面46,在已完成装配的固定点I中,在该接合面上从侧面引导轨道S的轨足SF。在接合面的下边缘上,在导向板的接合面46中分别形成为条型突出部48,在该边缘上,该接合面接合到导向板5、6的底面44上。此外,导向板5、6在其短边分别具有从导向区段33向接合面46延长方向横向伸出的突出部49、50,将该突出部设置在距离导向板5、6的底面44的一定间隔处。
[0098]如同在垫板4中一样,为了节省材料以及减轻重量,在导向板5,6中从底面44进行凹座51的成型,该凹座同样如同在垫板4中一样,通过肋条52相互分隔开,这些肋条确保了导向板5、6的形状稳定性。
[0099]在装配位置中,放置在垫板4的支承面20上的弹性层7是由具有确定的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在轨道车辆(这里没有显示出)驶过时,实现了相应地确定的的弹性下沉。对此,弹性层7的形状与垫板4的支承面20的形状相一致,并且这样设定,即除了一条狭窄的边缘区域以外,该弹性层7完全覆盖支承面20。同时,在与导向板5、6对应的弹性层7的窄边上分别模制了舌形的突出部53a、53b,该突出部的位置和形状与导向板5、6的条形突出部48和横向突出部49、50相匹配,以使弹性层7放置在垫板4上以及导向板5,6已与垫板4相卡合时,导向板5、6的横向突出部49、50压在弹性层7的舌形突出部53a、53b上,并且使弹性层7锁紧地固定在导向板5、6之间。
[0100]各个凸肩区段35在导向板5、6的底面44上形成了在导向板5、6的宽度上延伸的、向下突出的矮型梯段54。在已完成装配的固定点I中,导向板5、6的各个梯段54安置在各自的凹槽55、56中,该凹槽从顶面17成型在垫板4的支承面20中。对此,凹槽55、56邻接凸肩23、24的各个斜面23a、24a。
[0101]将用于施加所需的压紧力而设置的弹性部件10、11形成为ω型的应力夹。弹性部件10、11相应地具有一个U型中间区段,在固定点I已完成装配的状态下,各自对应的夹紧部件8、9用其螺栓头作用在该中间区段上。弹性部件10、11的中间区段的支腿接合到各自的支撑臂中,借助该支撑臂,弹性部件10、11在装配位置中弹性地压在分别与其对应的轨足SF的一侧。此外,支撑臂的末端区段弯曲成一条连续的、在弹性部件10、11的中间区段的方向上的曲线,并且在距离中间区段一段距离的地方终止,该段距离小于弯曲成弹性部件10、11的弹簧丝的最小厚度。以这种方式确保了,当弹性部件散装以及杂乱地存放在货运集装箱中时,不会将弹性部件10、11卡住。
[0102]在制造商工厂里,一个组合部件是用一个垫板4和与其相卡合的导向板5、6以及由垫板4上的导向板5、6支持的弹性层7预装而成的。用于装配固定点1,这样的组合部件这样安装在轨枕2的支承面3上,即垫板4的通孔15、16和导向板5、6的通孔38中心对齐于安置在轨枕2中的塑料材料的定位涨管12、13。然后,将弹性部件10、11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预装配位置,安装在所对应的导向板5、6上,在该位置中,弹性臂还没有到达位于导向板之间的、为轨道S设置的区域,并借助拧入在各自的定位涨管12、13中的夹紧部件8、9这样预紧,即这些弹性部件自动保持其预装配位置,但是能够在轨道S的方向上移动。接着将轨道S安装在弹性层7上。在轨道S安置在弹性层7上时,导向板5、6的条型突出部48从侧面咬合在轨足SF下面。这时,将弹性部件10、11在轨道S的方向上移动到最终位置,在该位置上,弹性部件的弹性臂分别压在轨足SF上。然后拧紧夹紧部件8、9,直至弹性部件10、11在轨道S的轨足SF上施加之前所述的压紧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基座上固定轨道(S)的系统,所述系统带有: -一个垫板(4),所述垫板具有用于待固定轨道(S)的支承面(20);以及 -至少一个导向板(5,6),所述导向板安置在所述垫板(4)上并且具有一个用于夹紧部件(8,9)的通孔(38),所述通孔从导向板的自由顶面(37)通向该导向板平放在垫板(4)上的底面(44),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引导所述夹紧部件通过所述通孔(38),并且与基座牢固地相连接, -其中,在导向板(5,6)的通孔(38)区域内,通过至少一个卡锁臂(25,26),形成了垫板(4)和导向板(5,6)之间的卡锁连接装置,所述卡锁臂通过导向板(5,6)的通孔(38)咬合,并在该卡锁臂的自由末端具有卡锁突出部(27,28),所述卡锁突出部与在导向板(5,6)上所形成的挡块形状配合地一同工作, 其特征在于,在限定所述导向板(5,6)的通孔(38)的环面(40)中成型有凹槽(42,43),分别对应的卡锁臂(25,26)安置在所述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型在垫板(4)中的凹槽(29,30)与所述卡锁臂(25,26)相对应,使所述凹槽从侧面邻接在卡锁臂(25,26)的一个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型在垫板(4)中的通孔(15,16)与所述导向板(5,6)的通孔(38)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臂(25,26)以与垫板(4)的通孔(15,16)相对应的侧面邻接在所述通孔(15,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部分限定所述导向板(5,6)的通孔(38)的、导向板(5,6)顶面(37)的边缘区域(45)形成用于卡锁突出部(27,28)的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了至少两个共同通过导向板(5,6)的通孔(38)所咬合的卡锁臂(25,26),并且分别有在限定通孔(38)的环面(40)中成型的凹座(42,43)与每个卡锁臂(25,26)相对应,使各个卡锁臂(25,26)安置在所述的凹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卡锁臂(25,26)对应的、在限定通孔(38)的环面(40)中成型的凹座(42,43)的深度(T),至少等于各自对应的卡锁臂(25,26)的厚度(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6)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是由塑料材料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板(4)上或在所述导向板(5,6)中,从其各自的底面(14 ;44)上进行凹座(14a;51)的成型,通过肋条(18 ;52)将所述凹座相互分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在其侧翼末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具有凸肩(23, 24),在所述凸肩上支撑着各自对应的导向板(5,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的凸肩(23,24)上都分别支撑着一个导向板(5,6);所述的多个导向板从侧面限定了设置在垫板(4)上的、用于轨道(S)的支承面(20);将每个所述的导向板(5,6)通过各自的卡锁连接装置固定在垫板(4)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额外地包括一个弹性层(7),所述弹性层平放在垫板(4)的支承面(20)上,并且在已完成装配的状态下,待固定轨道(S)位于所述弹性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借助与垫板(4)相卡合的导向板(5,6),将所述弹性层(7)固定在垫板(4)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6)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49,50),在已完成装配的系统中,所述突出部盖在相对应的、弹性层(7)的突出部(53a,53b)上。
【文档编号】E01B9/28GK203475241SQ20132020996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温弗里德·博斯特林, 马丁·格纳岑斯盖 申请人:沃斯洛工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