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旁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037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旁承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转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旁承体。包括压板和至少两块筋板,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筋板为与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相同的U形板,将各筋板均衡焊接在所述压板空间内,形成至少一个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设计专门的铸造模具,且减低小批量车型的生产成本,也方便调整不同车型的旁承与心盘面的高度距离。
【专利说明】一种上旁承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转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上旁承体。
【背景技术】
[0002]铁路货车用上旁承往往由上旁承体、磨耗板、调整垫板加连接件组成,铁路货车有 很多种类的车型,由于每种车型匹配的转向架不一样,导致上旁承与心盘面的高度距离不 一样,每种车型就必需需要有相配套的上旁承体,现有的上旁承体通常采用铸造法生产,为 一体式框架结构。对于一些小批量的车型,上旁承体也采用铸造的型式,需要设计专门的铸 造模具,生产成本很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小批量生产成本的上旁承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上旁承体,包括压板和至少两块筋板,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筋板 为与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相同的U形板,所述各筋板与所述压板高度相同,将各所述筋板 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左侧安装一块所述筋板,在 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右侧安装另一块所述筋板,形成至少一个框架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开两个通孔。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设计专门的铸造模具,且减低小批量车型的生产成 本,也方便调整不同车型的旁承与心盘面的高度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旁承体的主视结构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旁承体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上旁承体,包括压板I和三块筋板,压板I的纵向截面为 U形,筋板为与压板I的纵向截面相同的U形板,各筋板与压板I高度相同,第一筋板21将 焊接在压板I空间左侧,第二筋板22将焊接在压板I空间中间,第三筋板23将焊接在压板 I空间右侧,三块筋板均匀分布,与压板I共同形成两个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压板I底 部还开两个通孔,在压型板下侧可以与调整垫板3、磨耗板4相叠加,并通过连接螺栓螺母5 穿过压板I底板的通孔相连成为一个上旁承。
[0012]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上旁承与心盘面的高度距离,改变压板的高度尺寸, 得到符合合适高度的上旁承体。
[0013]本上旁承体制造时采用焊接方式,不需设计专门的铸造模具,减低小批量车型的生产成本,也方便调整不同车型的旁承与心盘面的高度距离。
[0014]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上旁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和至少两块筋板,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为U 形,所述筋板为与所述压板的纵向截面相同的U形板,所述各筋板与所述压板高度相同,将 各所述筋板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左侧安装一块所 述筋板,在所述压板内部空间右侧安装另一块所述筋板,形成至少一个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旁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部开两个通孔。
【文档编号】B61F5/14GK203450136SQ20132058590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晓军, 佘江平, 姜宝良, 徐冬华, 张金发, 林量才, 崔红, 汤楚强, 姜强俊, 刘凤伟, 王宝磊, 刘文亮 申请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