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营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819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车营运方法,属于铁路轨道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铁路系统的列车站均为固定式,通过列车的到站停靠来上下旅客,达到输送旅客的目的。但这种运作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如火车到站停靠后再上下旅客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火车的运行效率,旅客排队上车浪费时间,其次,从高速制动到再启动加速的过程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另外,为了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列车的高速运行,只能尽可能的降低停靠频次,导致火车站点覆盖面积小,乘客出行站点选择较远,出行时间安排上受限,为此改变传统列车营运模式显得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铁路交通停靠频次高、营运时间合理、乘客上下车自然错峰、站点及候车厅等基础设施简化的火车营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车营运方法,包括列车及轨道N,所述列车包括车头、车尾及串联在两者之间的车厢,所述车头和车尾均具有独立的动力和制动系统,按照以下步骤营运:

A)、在原有火车站内完成购票及对乘客进行分类,将乘坐同一班次的乘客安排至带有车头或车尾的同一上客车厢;

B)、在列车本体行进至站点X前,将需要下车的乘客集中安排至一个或多个下客车厢,所述下客车厢与列车头或列车尾连接;

C)、在轨道N上至少有一条附轨道M,附轨道M与轨道N相交于分道点及并道点;

D)、在列车行进至分道点时,下客车厢与车头或车尾一起脱离列车,列车沿附轨道M继续前行,下客车厢继续沿轨道N行进至站点X停车,下车乘客下车,同时可对车厢及车头或车尾进行检修,当做之后的上客车厢备用;

E)、当行进列车通过并道点时,步骤A中的上客车厢加速追上行进中的列车,且并入列车往下一站点行进。

作为优选,在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可以在轨道交通与火车站之间设置专用列车轨道。

作为优选,步骤C中可以根据需要建设一条不进城区的铁路轨道作为附轨道M。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上、下客车厢分点脱离与并入,主行列车保持持续行进,能有效、自然的缓解站点上下客集中而带来的拥堵,减少站台、候车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列车在行进中只需合理减速,但不需要制动,减少列车能耗,节省时间,提高利用率,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火车营运方法,包括列车及轨道N,所述列车包括车头、车尾及串联在两者之间的车厢,所述车头和车尾均具有独立的动力和制动系统,按照以下步骤营运:

A)、在原有火车站内完成购票及对乘客进行分类,将乘坐同一班次的乘客安排至带有车头或车尾的同一上客车厢;

B)、在列车本体行进至站点X前,将需要下车的乘客集中安排至一个或多个下客车厢,所述下客车厢与列车头或列车尾连接;

C)、在轨道N上至少有一条附轨道M,附轨道M与轨道N相交于分道点及并道点;

D)、在列车行进至分道点时,下客车厢与车头或车尾一起脱离列车,列车沿附轨道M继续前行,下客车厢继续沿轨道N行进至站点X停车,下车乘客下车,同时可对车厢及车头或车尾进行检修,当做之后的上客车厢备用;

E)、当行进列车通过并道点时,步骤A中的上客车厢加速追上行进中的列车,且并入列车往下一站点行进。

在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可以在轨道交通与火车站之间设置专用列车轨道,用于接待列车乘客,步骤C中可以根据需要建设一条不进城区的铁路轨道作为附轨道M,使得主列车不进城区,降低城区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

本发明中上、下客车厢分点脱离与并入,主行列车保持持续行进,能有效、自然的缓解站点上下客集中而带来的拥堵,减少站台、候车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列车在行进中只需合理减速,但不需要制动,减少列车能耗,节省时间,提高利用率,适宜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