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63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流电气化铁路列车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组试验一般按照不同专业(如车辆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弓网受流、牵引、制动等)进行测试分工,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采集列车数据,并对采集的列车数据进行分析,目前,车载数据显示系统,各专业只显示本专业采集的列车数据。

然而,各专业在对列车进行测试时,只能参考本专业的列车数据,缺乏对其他专业的同步列车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各专业在对列车进行测试时,只能参考本专业的列车数据,缺乏对其他专业的同步列车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数据显示系统,设置于交流电气化铁路的列车内,通过综合数据服务器汇总各个实验平台的采集的列车数据,并将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到各个实验平台的综合显示终端,以便各实验平台在进行列车测量时参考其他实验平台采集的列车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数据显示系统,设置于交流电气化铁路的列车内,所述车载数据显示系统包括多个实验平台、综合数据服务器和多个显示器;

其中,所述实验平台,包括采集设备、数据采集终端和综合显示终端;

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列车的各个所述实验平台的列车数据,并将所述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终端;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列车数据,并将所述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

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实验平台发送的列车数据,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汇总后的列车数据;

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还通过以太网与各个所述实验平台的所述综合显示终端相连,用于将所述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综合显示终端,并通过所述综合显示终端显示所述汇总后的列车数据。

可选的,所述实验平台包括动力学实验平台和/或弓网实验平台和/或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和/或牵引实验平台和/或制动实验平台和/或动应力实验平台和/或列车MVB总线数据实验平台。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动力学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车轮处的测力轮对、轴箱上方的构架上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车体地板面上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轮轨间的作用力以及所述车体的横向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弓网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受电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燃弧传感器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受电弓的接触力、硬点、加速度和燃弧率。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车头司机室侧窗、司机室车门、车间风挡及中间车体侧窗处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第四压力传感及第五压力传感,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车头司机室侧窗、所述司机室车门、所述车间风挡及所述中间车体侧窗处的压力。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牵引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变压器车、动力车的主回路的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流传感器以及位于变压器车、动力车的辅助回路处的第二电压传感器和第二电流传感器,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变压器车、动力车主回路和所述辅助回路的电压和电流。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制动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制动缸第六压力传感器、位于空气簧的第七压力传感器和位于总风缸处的第八压力传感器,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制动缸、所述空气簧和所述总风缸的压力。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动应力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位于所述列车的机械部件上的形变传感器,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机械部件的机械应力。

可选的,当所述实验平台为所述列车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数据实验平台时,所述采集设备为车载无线传输WTD装置,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设备工作状态、牵引/制动级位、牵引力/制动力和牵引系统温度。可选的,所述车载数据显示系统还包括时钟同步设备;

所述时钟同步设备,通过以太网与各个所述实验平台的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采集设备相连,用于向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和所述采集设备发送时钟脉冲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各个实验平台的数据采集终端和采集设备接收时钟同步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信号,在统一的时间下采集各个实验平台的列车数据,之后通过综合数据服务器汇总各个实验平台的采集的列车数据,并将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到各个实验平台的综合显示终端,以便各实验平台在进行列车测量时参考其他实验平台采集的列车数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动力学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弓网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牵引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制动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动应力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列车MVB数据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各专业在对列车进行测试时,只能参考本专业的列车数据,缺乏对其他专业的同步列车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提出了一种车载数据显示系统。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施方式一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车载数据显示系统包括多个实验平台100、综合数据服务器300和多个显示器400。

其中,所述实验平台100,包括采集设备110、数据采集终端120和综合显示终端130。

所述采集设备110,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相连,用于采集所述列车的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的列车数据,并将所述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300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列车数据,并将所述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300,数据采集终端120可以通过RJ45网线或者光纤线缆与综合数据服务器300相连,也可以选择满足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其他类型的线缆,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300,与所述显示器400相连,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发送的列车数据,并通过所述显示器400显示汇总后的列车数据,综合数据服务器300可以通过HDMI线缆或者VGA线缆与显示器400相连,也可以选择满足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其他线缆,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所述综合数据服务器300,还通过以太网与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的所述综合显示终端130相连,用于将所述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给所述综合显示终端130,并通过所述综合显示终端130显示所述汇总后的列车数据,综合数据服务器300可以RJ45网线或者光纤线缆与综合显示终端130相连,也可以选择满足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其他线缆,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一的具体实施中,通过综合数据服务器300汇总各个实验平台100的采集设备110和数据采集终端120采集的列车数据,并将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到各个实验平台100的综合显示终端130,以便各实验平台100在进行列车测量时参考其他实验平台110的列车数据。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所述实验平台100包括动力学实验平台140和/或弓网实验平台150和/或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160和/或牵引实验平台170和/或制动实验平台180和/或动应力实验平台190和/或列车MVB总线数据实验平台20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动力学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动力学实验平台14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车轮处的测力轮对141、轴箱上方的构架上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42和车体地板面上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143,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轮轨间的作用力以及所述车体的横向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弓网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弓网实验平台15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受电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51、燃弧传感器152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153,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受电弓的接触力、硬点、加速度和燃弧率。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16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车头司机室侧窗、司机室车门、车间风挡及中间车体侧窗处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61、第三压力传感162、第四压力传感163及第五压力传感164,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车头司机室侧窗、所述司机室车门、所述车间风挡及所述中间车体侧窗处的压力。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牵引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牵引实验平台17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变压器车、动力车的主回路的第一电压传感器171和第一电流传感器172以及位于变压器车、动力车的辅助回路处的第二电压传感器173和第二电流传感器174,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变压器车、动力车的主回路和所述辅助回路的电压和电流。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制动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制动实验平台18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制动缸第六压力传感器181、位于空气簧的第七压力传感器182和位于总风缸处的第八压力传感器183,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制动缸、所述空气簧和所述总风缸的压力。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动应力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动应力实验平台19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位于所述列车的机械部件上的形变传感器191,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所述机械部件的机械应力。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列车MVB数据实验平台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当所述实验平台100为所述列车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数据实验平台200时,所述采集设备110为车载无线传输WTD装置201,所述列车数据为所述列车的设备工作状态、牵引/制动级位、牵引力/制动力和牵引系统温度。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数据显示系统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所述车载数据显示系统还包括时钟同步设备500。

所述时钟同步设备500,通过以太网与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的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和所述采集设备110相连,用于向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和所述采集设备110发送时钟脉冲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时方式二的具体实施中,时钟同步设备500向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的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发送NTP时钟脉冲以及向所述采集设备110发送DCF77时钟脉冲,保证各个所述实验平台100的所述数据采集终端120和所述采集设备110在统一的时间下采集各个实验平台的列车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个实验平台的数据采集终端和采集设备接收时钟同步设备发送的时钟脉冲信号,在统一的时间下采集各个实验平台的列车数据,之后通过综合数据服务器汇总各个实验平台的采集的列车数据,并将汇总后的列车数据发送到各个实验平台的综合显示终端,以便各实验平台在进行列车测量时参考其他实验平台采集的列车数据。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