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9760发布日期:2018-11-14 05:0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设备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炭行业中,随着综采采煤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厚度工艺向大采高发展,导致移动变压器、乳化液泵站等采煤机配套设备重量越来越大。

目前,综采工作面每两天采用绞车拉一次设备列车,拉移设备列车前后需拆轨道、运轨道、铺轨道、挂单轨吊、拆单轨吊等工序,大约需要15人左右,拉移设备列车前后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设备列车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跑车、掉道、误启动绞车、信号传递失误、钢丝绳断列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牵引装置,其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可伸缩立柱、牵引支架、推拉部、用于拉动设备列车移动的第一拉杆、用于拉动设备列车轨道移动的第二拉杆,所述可伸缩立柱和牵引支架通过自身伸缩交替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推拉部安装在所述可伸缩立柱和所述牵引支架之间,所述推拉部推动所述可伸缩立柱移动,且同时拉动第一拉杆移动,所述推拉部拉动所述牵引支架移动,所述牵引支架带动所述第二拉杆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调偏部,所述调偏部包括基座、升降部和调偏油缸,所述升降部带动所述牵引部升降,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调偏导轨,所述升降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偏导轨上,所述升降部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推拉部的推拉方向垂直,所述调偏油缸带动所述升降部沿所述调偏导轨滑动,所述牵引部跟随所述升降部沿所述调偏导轨滑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设在两个所述升降部上,两个所述升降部通过升降所述第一拉杆带动所述牵引部升降。

可选地,所述调偏部还包括与升降部一一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升降部通过所述导向槽升降第一拉杆,并通过导向槽和第一拉杆带动牵引部沿调偏轨道移动。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空;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偏导轨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内;所述调偏油缸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位于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之间;所述调偏油缸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油缸通过所述导向槽带动第二升降油缸移动。

可选地,所述牵引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架立柱、掩护梁、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支架立柱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支架立柱带动所述掩护梁升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底座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掩护梁铰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掩护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掩护梁背离所述支架底座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锚索的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两个支撑部并排设置在支架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拉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牵引部,可伸缩立柱和牵引支架交替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推拉部的推拉实现设备列车和轨道的交替移动,无需人工从事拆轨道、运轨道、铺轨道、挂单轨吊、拆单轨吊等繁重工作,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操作人员数量,节约人力成本,还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绞车拉移设备列车的安全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偏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可伸缩立柱6、牵引支架100、推拉部9、用于拉动设备列车移动的第一拉杆1、用于拉动设备列车轨道移动的第二拉杆11。

可伸缩立柱6可通过自身的伸缩杆的伸缩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可伸缩立柱6可采用单体液压立柱。

牵引支架100通过自身伸缩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支架100可采用液压支架。

可伸缩立柱6和牵引支架100交替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即可伸缩立柱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时,牵引支架100不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牵引支架100可移动。

所述推拉部9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可伸缩立柱6和所述牵引支架1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推拉部9可以采用牵引油缸。

所述推拉部9推动所述可伸缩立柱6移动,且同时拉动第一拉杆1移动。

所述推拉部9拉动所述牵引支架100移动,所述牵引支架100带动所述第二拉杆11移动。

现以拉移滑靴式设备列车为例,说明牵引装置的使用过程。

牵引装置工作时,牵引支架100升起与顶板接触,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设备列车通过其自带的导轨提升机构将设备列车的轨道落地,并将设备列车抬起。可伸缩立柱6收缩,推拉部9推动可伸缩立柱6前移,同时带动第一拉杆1前移,拉动设备列车前移。

设备列车到位后,设备列车通过其自带的导轨提升机构将设备列车的导轨抬起。可伸缩立柱6伸出与顶板接触,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牵引支架100收缩,推拉部9带动牵引支架100前移,牵引支架100通过第二拉杆11带动轨道前移。

通过拉移设备列车和轨道各一次,完成牵引装置的一个工作周期,每完成一个工作周期,设备列车整体向前推进2米。拉移设备列车和轨道的顺序可根据牵引油缸的的初始状态决定,如初始状态为伸出,则先将可伸缩立柱6固定,拉移导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牵引部,可伸缩立柱和牵引支架交替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推拉部的推拉实现设备列车和轨道的交替移动,无需人工从事拆轨道、运轨道、铺轨道、挂单轨吊、拆单轨吊等繁重工作,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操作人员数量,节约人力成本,还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绞车拉移设备列车的安全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如图1-4所示,牵引装置还包括:调偏部8,所述调偏部8包括基座81、升降部82和调偏油缸80。

所述升降部82带动所述牵引部升降,所述基座81上设置有调偏导轨83,所述升降部8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偏导轨83上,升降部8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推拉部9的推拉方向垂直。

所述调偏油缸80带动所述升降部82沿所述调偏导轨83滑动,所述牵引部跟随所述升降部82沿所述调偏导轨83滑动。通过设置调偏部8,可实现牵引装置在拉设备列车前进过程中的实时调偏,从而带动设备列车及其轨道进行实时调整,防止设备列车及其轨道拉移轨迹出现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8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拉杆1的两端分别安设在两个所述升降部82上,且位于牵引支架100移动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升降部82通过升降所述第一拉杆1带动所述牵引部升降。通过设置两个升降部82,可使牵引装置能够平稳地调偏。同时,不仅能够实现牵引装置的同向调偏,还能使牵引部沿其移动方向上的两端能够实现异向偏移,实现牵引部在一定角度范围(例如,10°)内旋转,可带动牵引部的转向,进一步地提高牵引装置的调偏精度。

较佳地,所述调偏部8还包括与升降部82一一对应的导向槽84,所述第一拉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向槽84内,所述升降部82通过导向槽84升降第一拉杆1,并通过导向槽84和第一拉杆1带动牵引部沿调偏轨道83移动。通过设置导向槽84,以方便升降部82带动牵引部升降和沿着调偏轨道83移动,提高调偏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82包括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所述导向槽84的两个槽壁86均中空。

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偏导轨83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84的槽壁内。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油缸位于左侧槽壁内,第二升降油缸位于右侧槽壁内。其中,“左”、“右”均为附图4中的方向。

所述调偏油缸80安装在所述基座81上,位于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之间。

所述调偏油缸80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油缸通过导向槽84带动第二升降油缸移动。通过将升降部2设置为两个升降油缸,可与调偏油缸80、牵引油缸、可伸缩立柱6以及牵引支架100采用同一液压泵站,以节约设备列车的移动成本。

当牵引装置和设备列车在井下巷道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跑偏后,牵引装置根据调偏部8进行调偏。

首先,牵引支架100和可伸缩立柱6全部收缩,调偏部8中的四根升降油缸伸出,将整个牵引部抬起,离开地面约170mm。

两个调偏油缸80同时伸出,带动升降部82向左移动,同时牵引第一拉杆向左移动,从而实现整个牵引装置向左移动。其中,“前”是指靠近可伸缩立柱6的方向。

调偏完成后,升降部82的两个升降油缸收缩后,整个牵引装置落地。调偏油缸82收缩,带动基座81左移,将升降部82与调偏轨道83的相对位置复位到初始状态,即调偏前后,升降部2与调偏轨道83的相对位置不变,以备下次调偏使用。

此外,通过调整两个调偏油缸80的伸出距离不同;或者,一个调偏油缸80伸出,另一个调偏油缸80收缩,也可实现牵引装置的旋转,以使牵引装置转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均通过滑板85安装在调偏轨道83上。

可选地,所述牵引支架100包括支架底座10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架立柱5、掩护梁4、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2。

所述支架立柱5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10上,所述支架立柱5带动所述掩护梁4升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底座10和第二连杆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的第二端与掩护梁4铰接。通过将牵引支架100设置为支架底座10和支撑部组成,可精简牵引支架100的结构,减轻牵引支架100的自重,方便牵引支架100的移动,从而提高设备列车的移动效率。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连接杆均与支架底座10、第二连接杆2的第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伸缩油缸3,所述伸缩油缸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2和掩护梁4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油缸3,可使掩护梁4与顶板完全接触,以提高牵引支架100固定的牢固性,避免牵引支架100出现滑移问题。

优选地,所述掩护梁4背离所述支架底座10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锚索的凹陷部41,凹陷部41的延伸方向与掩护梁4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保护顶板上的锚索不被掩护梁4损坏,提高作业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两个支撑部并排设置在支架底座10上,以保证牵引支架100更加牢固地固定在顶板与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杆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10上,以方便推拉部9带动第一拉杆1移动,更好地拉移设备列车。

如图1-3所示,第一拉杆1由支架底座10内部穿过,第一拉杆1的两端均位于支架底座10的外部。

如图1-3所示,可伸缩立柱6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以保证可伸缩立柱6牢固地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一拉杆1和第二拉杆11的数量也均为两根。两根第二拉杆11通过中间杆连接,两根第二拉杆11可通过中间杆拉移轨道,可方便第二拉杆11跟随牵引部升降和偏移。

进一步地,牵引装置还包括固定座7,可伸缩立柱6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座7上,可伸缩立柱的伸缩杆用于抵靠在顶板上。

牵引油缸通过固定座带动可伸缩立柱6移动,以方便牵引油缸带动多根可伸缩立柱6移动。

第一拉杆1的第一端与固定座7连接,第二端与设备列车连接。第一拉杆1上设置有竖直板,竖直板位于调偏部8与牵引支架100之间,牵引油缸通过竖直板拉移第一拉杆1,第一拉杆1的第一端推动固定座7移动。

在图2的实施例中,固定座7包括垂直连接的横板和纵板,可伸缩立柱6设置在横板上,纵板与第一拉杆1连接。为增加固定座7的连接强度,固定座7上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分别与横板和纵板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加强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加强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横板上设置有套筒,可伸缩立柱6嵌套在套筒内,以方便可伸缩立柱6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拉杆1包括第一水平杆、第一斜杆、中间水平杆、第二斜杆和第二水平杆。第一水平杆的第一端穿过一个调偏部8的导向槽84与纵板连接,第二水平杆的第二端穿过另一个调偏部8的导向槽84用于与设备列车连接。

第一斜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杆的第二端和中间水平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斜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水平杆的第一端和中间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水平杆的高度与第二水平杆的高度相等,均高于中间水平杆的高度,不仅可方便第一拉杆1安装在支架底座10内,而且还可方便第一拉杆1与调偏部8的导向槽84的配合,更好地牵引设备列车移动。其中,竖直板设置在第一斜杆上。高度是以底板为基准进行比较的。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