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375发布日期:2018-11-16 23:0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

背景技术

目前最为常见的轨道交通主要为高铁,地铁等,这些轨道交通在建造的过程中,轨道的占地面积大,需要破坏路面,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量,而且建造的过程中还会影响路面交通。在轨道车辆进站等待乘客上车时,后面的轨道车辆需要减速或改换别的车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可以使车辆正常通行的,而不会造成拥堵的停靠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和用于引导车辆停靠的辅轨道,以及运行在轨道上的轨道车,轨道车有两个行走机构,在主轨道上行走时,通过一侧行走机构行走,在辅轨道上行走时通过另一侧行走机构,在并道时通过双侧行走机构行走,所述辅轨道的起始端设有与主轨道平行的分轨轨道,辅轨道的终点端设有与主轨道平行的并轨轨道,所述分轨轨道与并轨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停靠站的停靠轨道,在停靠轨道段设有用于上下行人的站台。辅轨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用于降低车辆高度改变车辆运行方向,是将主轨道上需要停靠的车辆导向站台的位置进行停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减速和降低垂直高度的第一过渡轨道,并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加速和将小车上升的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的结构与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面。这样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侧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下面。这样不仅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而且还减少了站台的占地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下方。这样也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在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还降低了站台的高度,提高了安全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轨道架空设置,这样在建造的过程中,无需破坏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的日常出行,而且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本发明在主轨道的侧面设置了用于停靠的辅轨道,这样当轨道车辆在上下乘客的时候,后面的车辆无需变道,这样可以增加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辅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侧下方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辅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下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轨道车并轨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轨道车在主轨道行走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轨道车在辅轨道上行走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多条主轨道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a-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4中c-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辅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侧面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主轨道

2、辅轨道

3、分轨轨道

4、并轨轨道

5、停靠轨道

6、第一过渡轨道

7、第二过渡轨道

8、站台

9、轨道车

10、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1和用于停靠车的辅轨道2,将主轨道通过支架架设在空中,这样不仅无需破坏道路,还不会影响路面上的车辆行驶。轨道车9有两个行走机构10,在主轨道1上行走时,通过一侧行走机构10行走,在辅轨道9上行走时通过另一侧行走机构10,在并道时通过双侧行走机构10行走,所述辅轨道2的起始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分轨轨道3,辅轨道2的终点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并轨轨道4,所述分轨轨道3与并轨轨道4之间设有用于停靠站的停靠轨道5,在停靠轨道5段设有用于上下行人的站台8,分轨轨道3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减速的第一过渡轨道6,并轨轨道4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第二过渡轨道7。辅轨道2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小车停靠的作用,是将主轨道1上需要停靠的车辆导向站台的位置进行停靠。所述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减速的第一过渡轨道,并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的结构与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的结构相同。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下方。这样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在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还降低了站台的高度,提高了安全性。

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1和用于停靠车的辅轨道2,将主轨道通过支架架设在空中,这样不仅无需破坏道路,还不会影响路面上的车辆行驶。所述辅轨道2的起始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分轨轨道3,辅轨道2的终点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并轨轨道4,所述分轨轨道3与并轨轨道4之间设有用于停靠站的停靠轨道5,在停靠轨道5段设有用于上下行人的站台8,分轨轨道3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减速的第一过渡轨道6,并轨轨道4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第二过渡轨道7。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下面。这样不仅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下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而且还减少了站台的占地空间。

如图10所示的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停靠站,包括架空的主轨道1和用于停靠车的辅轨道2,将主轨道通过支架架设在空中,这样不仅无需破坏道路,还不会影响路面上的车辆行驶。所述辅轨道2的起始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分轨轨道3,辅轨道2的终点端设有与主轨道1平行的并轨轨道4,所述分轨轨道3与并轨轨道4之间设有用于停靠站的停靠轨道5,在停靠轨道5段设有用于上下行人的站台8,分轨轨道3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减速的第一过渡轨道6,并轨轨道4与停靠轨道5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第二过渡轨道7。辅轨道2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分流的作用,是将主轨道1上需要停靠的车辆导向站台的位置进行停靠。所述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减速的第一过渡轨道,并轨轨道与停靠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的结构与分轨轨道与停靠轨道的结构相同。所述停靠轨道设置在主轨道的侧面。这样可以便于乘客在主轨道的侧面进行上下车辆,同时不影响后面的车辆正常通行。

本发明与将轨道架空设置,这样在建造的过程中,无需破坏道路,不影响地面交通的日常出行,而且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本发明在主轨道的侧面设置了用于停靠的辅轨道,这样当轨道车辆在上下乘客的时候,后面的车辆无需变道,这样可以增加通行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