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299发布日期:2019-02-19 19: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道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跨座式单轨交通关节型道岔控制系统大都主要由主控柜、多个驱动电机、台车以及若干传动轴构成,在每个道岔梁下设置台车,对应每个驱动电机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其中,主控柜设置在基轴附近,且主控柜与位置检测装置直接通过电缆连接以获取对应的检测信号,进而主控柜根据检测信号对相应的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如图1、图2所示,以五开道岔为例,五开道岔总共有五条道,分别为L2道、L1道、 N道、R1道、R2道,轨道车辆可以为从一条道通向五条道。道岔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柜1、线槽2、道岔梁3和位置检测装置(即现场传感器)4,其中,主控柜1设置在基轴附近,且主控柜1与位置检测装置4直接通过敷设在线槽2的电缆连接。然而,对于该道岔控制系统,由于位置检测装置的数量较多,而且离控制器的距离也较远,所以需要敷设很多电缆,施工非常不便,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岔控制系统,以减少通信电缆数量,节约成本,且方便现场施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道岔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转辙电机,每个所述转辙电机的每个目标停止位置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每个所述转辙电机用于驱动道岔梁,以转换道岔位置;多个第一I/O模块,每个第一I/O模块与一个或多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通过电缆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I/O模块获取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对应的转辙电机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控制系统,通过距离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较近的第一I/O模块,实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的通信,由此,减少了电缆的数量,既节省了成本,也方便现场施工。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锁闭电机,每个所述锁闭电机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锁闭电机用于执行解锁和锁定动作,以对道岔梁进行解锁和锁定;多个第二I/O模块,每个第二I/O模块对应多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设置,每个所述第二I/O模块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通过电缆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I/O模块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其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每个所述第二I/O模块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所述第二I/O模块获取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对应的锁闭电机进行控制。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和每个所述第二I/O 模块进行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每个所述第二I/O模块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采用快速接头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第一I/O模块和每个所述第二I/O模块上均设置有指示灯,以监控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为五开道岔,所述五开道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道岔梁、第二道岔梁、第三道岔梁、第四道岔梁和第五道岔梁,其中,所述第二道岔梁、所述第四道岔梁和所述第五道岔梁下均设置有一个转辙电机,所述第二道岔梁、所述第四道岔梁和所述第五道岔梁下的凸台上,对应每个道岔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道岔梁、所述第二道岔梁、所述第三道岔梁、所述第四道岔梁和所述第五道岔梁下均设置有一个锁闭电机,对应每个所述锁闭电机设置有四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

在一些示例中,靠近所述第二道岔梁、所述第四道岔梁和所述第五道岔梁的地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I/O模块,在所述第三道岔梁和所述第五道岔梁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I/O模块。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靠近基轴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每个道岔梁的长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采用行程开关、光电开关或者非接触式感应开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五开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五开道岔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的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的道岔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3所示,道岔控制系统100包括多个转辙电机110、多个第一I/O模块120和控制器130。

其中,每个转辙电机110的每个目标停止位置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每个转辙电机110用于驱动道岔梁,以转换道岔位置,其中,每个目标停止位置即为道岔梁转换到每个道岔时,转辙电机110的所处位置。每个第一I/O模块120与一个或多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对应设置,每个第一I/O模块120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通过电缆连接,且每个第一I/O模块120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其中,第一I/O模块12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的数量。控制器130与每个第一I/O模块12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控制器130通过第一I/O 模块120获取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的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对对应的转辙电机110进行控制,如检测到转辙到位后,可控制对应的转辙电机110停止动作。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30靠近基轴设置,电缆敷设线槽2(如图5所示)中,第一 I/O模块120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之间的距离即两者之间的连接电缆的距离,该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其中,预设距离可根据道岔梁的长度进行设置,为减少敷设的电缆,可设置预设距离小于道岔梁的长度,如道岔梁的长度为6.4米时,可设置预设距离为5米。其中,电缆的规格可为4x1.5mm2。

由于无线网络通信只要无线网络和一根电源线即可,且通过将第一I/O模块设置在第一位置检测装置附近预设距离内,这样就减少了电缆的数量,既节省了成本,也方便现场施工,且使得线槽的型号也将变小,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道岔控制系统100还包括多个锁闭电机 150和多个第二I/O模块160。

其中,每个锁闭电机150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锁闭电机150用于执行解锁和锁定动作,以对道岔梁进行解锁和锁定。每个第二I/O模块160与多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对应设置,每个第二I/O模块160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通过电缆连接,且每个第二I/O模块160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其中,电缆的规格可为4x1.5mm2。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30还与每个第二I/O模块160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连接,控制器130还通过第二I/O模块160获取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的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信号对对应的锁闭电机进行控制,即控制锁闭电机解锁和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30可通过以太网与每个第一I/O模块120和每个第二I/O模块160进行通信,即控制器130与每个第一I/O模块120和每个第二I/O 模块160均通过一根网络线和一根电源线即可实现通信。其中,电源线可采用为2x1.5mm2 电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和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均可采用行程开关、光电开关或者非接触式感应开关,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用于检测位置的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第一I/O模块120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 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每个第二I/O模块150与对应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60采用快速接头连接,以方便维修。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I/O模块120和每个第二I/O模块150上均设置有指示灯,以监控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和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的状态,且可实现实时监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图6所示,道岔为五开道岔,五开道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道岔梁1#、第二道岔梁2#、第三道岔梁3#、第四道岔梁4#和第五道岔梁5#,其中,第二道岔梁1#、第四道岔梁4#和第五道岔梁5#下均设置有一个转辙电机110,且第二道岔梁1#、第四道岔梁4#和第五道岔梁5#下的凸台上,对应每个道岔位置(即每条道) 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第一道岔梁1#、第二道岔梁2#、第三道岔梁3#、第四道岔梁4#和第五道岔梁5#下均设置有一个锁闭电机150,对应每个锁闭电机150设置有四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即言,道岔控制系统100包括十五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 和二十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现场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和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

其中,每个道岔梁下都有一个台车(图1中未画出),台车上没有动力源,用于支撑梁的重量。每个台车上装有一个锁闭电机150,用于道岔转换到位后,固定道岔梁,即对道岔梁进行锁止。

在该示例中,参照图图5、图6,靠近第二道岔梁2#、第四道岔梁4#和第五道岔梁5# 的地面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I/O模块120,在第三道岔梁3#和第五道岔梁5#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I/O模块150。即言,该示例中,道岔控制系统100包括两个第一I/O模块120和三个第二I/O模块160。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现场I/O模块包括第一I/O模块120和第二I/O模块160。

具体而言,靠近第二道岔梁2#的地面上设置的第一I/O模块120用于连接第二道岔梁 2#下凸台上安装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靠近第四道岔梁4#的地面上设置的第一I/O模块120用于连接第四道岔梁4#下凸台上安装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靠近第五道岔梁5# 的地面上设置的第一I/O模块120用于连接第五道岔梁5#下凸台上安装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其中,每个第一I/O模块120与对应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14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第五道岔梁5#上设置的第二I/O模块160,用于连接第五道岔梁5#和第四道岔梁4# 下锁闭电机150上的所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在第三道岔梁3#上设置的第二I/O模块 16,用于连接第三道岔梁3#、第二道岔梁2#和第一道岔梁1#下锁闭电机150上的所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170。

相较于图1、图2所示的道岔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参见图5、图6),能够节省很多电缆和人工成本,方便施工,且便于后期的维护,同时可预留系统的升级空间。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控制系统,通过距离第一位置检测装置较近的第一I/O模块,实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的通信,以及通过距离第二位置检测装置较近的第二I/O模块,实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的通信,由此,减少了电缆的数量,既节省了成本,也方便现场施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