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458发布日期:2019-07-27 11:1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铁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空铁,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是一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的轨道交通发展方向。空铁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空铁是一种新型公共交通,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缓解交通拥堵、载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不占用停车场等众多优点。空铁大都悬挂在高架、桥梁等市政设施的下方以降低成本,或是修建专用的承载柱进行悬挂。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对空铁进行悬挂,都需要新建轨道。对于自然风能充沛的空旷地带,如我国西北部而言,空铁不仅可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还由于其相较于轻轨、高铁、动车等而言较低的投建成本,可以作为城际轨道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现有技术中我国的空铁研究领域内,设计思路上都是使用蓄电池配合燃料电池提供能源;而作为空旷地带运行的城际轨道交通时,这种传统设计思路下的空铁能源供给则不够环保与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空旷地带的空铁运行能源供给方式没有单独进行设计的问题,实现降低空旷地带运行的空铁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本、绿色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包括用于悬挂空铁车体的空铁轨道,沿着所述空铁轨道设置有车站,还包括用于悬挂所述空铁轨道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所述立柱的顶部分叉为悬挂部、安装部,所述悬挂部与空铁轨道的顶部相连,所述安装部上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位于空铁轨道的上方,所有风力发电机均与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于车站内。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空旷地带的空铁运行能源供给方式没有单独进行设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其中空铁轨道用于悬挂空铁车体,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任何现有技术中的空铁轨道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空旷地带而言,没有高架等其余市政设施可供空铁悬挂,因此必然需要新建立柱来实现悬挂空铁轨道。对于空铁而言,空铁的车体悬挂在空铁轨道的下方,因此现有技术中空铁轨道,在运用于风能充沛的空旷地带时,如我国西部、西北部风力较大的戈壁沙漠地区,空铁立柱除了悬挂空铁外别无它用,浪费资源。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在顶部分叉为悬挂部和安装部两部分,其中悬挂部用于悬挂空铁轨道,与空铁轨道的顶部直接相连,确保空铁轨道稳定悬挂。而安装部上用于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均可用于本申请中,在此不做赘述。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除了顶部的风轮外,都需要专门在下方设置用于支撑的柱子,将风轮撑至高处,便于接收更大的风力推动其转动。而本实用新型将风力发电机集成在立柱的安装部上,使得立柱除了用来悬挂空铁轨道外,还能够支撑风力发电机,一举两得,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与材料,对于风能充沛的空旷地带而言,位于安装部上的风力发电机能够在风力推动下进行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所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传输至位于车站内的蓄电池进行储存,即可通过蓄电池为车站用电进行供电;也可在空铁进入车站时,由蓄电池对空铁车体上自带的电池进行充电,以此克服了空旷地带可能存在的电网铺设不足、电力短缺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空铁运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空铁运行的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同时还合理有效的利用了立柱的空间结构,无需再为风力发电机专门设置支撑柱,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中,风力发电机位于空铁轨道的上方,因此不会对空铁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干扰。

优选的,所述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锚固在地面。通过底座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立柱对地面的压强,减小地基沉降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空铁轨道上均匀分布若干加强筋。加强筋起到提高空铁轨道的强度的效果,还能够降低杂物撞击空铁轨道时直接碰撞轨道或车体的风险,提高对空铁轨道与车体的保护,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悬挂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竖直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从与安装部相连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从第一倾斜段的顶端向下倾斜,所述竖直段的底端与空铁轨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设置,使得竖直段和立柱的本体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为空铁车体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通行。同时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会形成尖端向上的拐角,便于破开从上方掉落的物体,进一步保护空铁轨道与车体。

优选的,相邻两个车站之间的所有风力发电机,均通过逆变器与其中一个车站内的蓄电池相连。本申请申请人的母公司所设计的中长距离空铁轨道所设计的站台之间的间距一般为 3~4km,将这3~4km内的所有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量全部输送至一侧的车站内的蓄电池中进行储存,能够实现对电量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与使用,在发生故障时也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排查,极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将风力发电机集成在立柱的安装部上,使得立柱除了用来悬挂空铁轨道外,还能够支撑风力发电机,一举两得,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与材料,对于风能充沛的空旷地带而言,位于安装部上的风力发电机能够在风力推动下进行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所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传输至位于车站内的蓄电池进行储存,即可通过蓄电池为车站用电进行供电;也可在空铁进入车站时,由蓄电池对空铁车体上自带的电池进行充电,以此克服了空旷地带可能存在的电网铺设不足、电力短缺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空铁运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空铁运行的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同时还合理有效的利用了立柱的空间结构,无需再为风力发电机专门设置支撑柱,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车站分布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空铁轨道,2-车站,3-立柱,31-悬挂部,311-第一倾斜段,312-第二倾斜段,313-竖直段,32-安装部,4-风力发电机,5-逆变器,6-蓄电池,7-底座,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包括用于悬挂空铁车体的空铁轨道1,沿着所述空铁轨道1设置有车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悬挂所述空铁轨道 1的立柱3,所述立柱3的底部固定于地面,所述立柱3的顶部分叉为悬挂部31、安装部32,所述悬挂部31与空铁轨道1的顶部相连,所述安装部32上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4,所述风力发电机4位于空铁轨道1的上方,所有风力发电机4均与逆变器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5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6设置于车站2内。本实施例中,位于安装部32上的风力发电机4能够在风力推动下进行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4所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5转换成交流电后,传输至位于车站2内的蓄电池6进行储存,即可通过蓄电池为车站用电进行供电;也可在空铁进入车站时,由蓄电池对空铁车体上自带的电池进行充电,以此克服了空旷地带可能存在的电网铺设不足、电力短缺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空铁运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空铁运行的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的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底座7,所述底座7锚固在地面。所述空铁轨道1上均匀分布若干加强筋8。所述悬挂部3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段311、第二倾斜段312、竖直段313,所述第一倾斜段311从与安装部32相连的一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312从第一倾斜段311 的顶端向下倾斜,所述竖直段313的底端与空铁轨道1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车站2之间的所有风力发电机4,均通过逆变器5与其中一个车站2内的蓄电池6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