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支撑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3705发布日期:2019-12-11 00:4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支撑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箱支撑腿。



背景技术:

轮对是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轮对上安装有齿轮箱,起到变速的作用。在城市轨道车辆检修行业中,尤其在地铁车辆行业,动车轮对在推动过程中,需增加齿轮箱支撑。轮对一般情况下均在地面上进行推动,使用直立型轮对齿轮箱支撑腿。该种工艺装备应用较为广泛。

轮对一般在轮对涂装厂房中进行喷涂,这种航情况下,普通直立型轮对齿轮箱支撑腿能够满足需要。但是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建设专门的轮对涂装厂房,这时就需要借用车体涂装厂房进行轮对的喷涂。车体涂装厂房中设置有地沟,普通的直立型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只能在地面上行走,不能在地沟上行走。

现有技术中的也存在一些可以在地沟上行走的齿轮箱支撑腿,但是由于齿轮箱支撑腿偏心受力,齿轮箱支撑腿内部受到较大的弯矩作用力,现有的齿轮箱支撑腿一般设置为l形,在齿轮箱支撑腿的转角处受到集中应力,非常容易出现变形、损坏等情况,而且齿轮箱支撑腿的滚轮容易从轨道上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地沟上行走、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滚轮不易从轨道上脱离的轮对齿轮箱支撑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轮箱支撑腿,包括支撑架、固定装置和轨道轮,支撑架的下端与轨道轮连接,轨道轮与轮对的其中一个车轮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支撑架远离轨道轮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轨道轮上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位于轨道轮的内侧。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轮对齿轮箱支撑腿的轨道轮与轮对的车轮行驶在同一个轨道上,使得轨道轮避开地沟位置,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在地沟上也能够对齿轮箱进行支撑,在车体涂装厂房中也能够对轮对进行喷涂,不必建设专门的轮对涂装厂房,节约了成本,挡边位于轨道的内侧,能够限制轨道轮的横向位移,防止在弯矩的作用下从轨道上脱离,而且挡边能够抵消部分弯矩作用力,使轮对齿轮箱支撑腿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倒直角三角形。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支撑架的刚度更大,避免了支撑架内部应力集中,轮对齿轮箱支撑腿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或损坏。

优选的,所述轨道轮中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中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轨道轮行驶过程更加顺畅,行走轮对的过程更加省力,而且能够减缓行走过程中齿轮箱受到的冲击,防止齿轮箱损坏。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的截面为空心的矩形,固定装置的侧面设置有防脱螺栓孔。

齿轮箱与固定装置连接的部位有螺栓孔,将齿轮箱连接部位穿入到固定装置内部,使所述螺栓孔与防脱螺栓孔重合,再穿入螺栓就能够防止固定装置与齿轮箱脱落,而且截面设置为矩形能够抵抗弯矩的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的侧面设置有数个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内设置有螺纹。

为了固定装置与齿轮箱安装方便,齿轮箱连接部位与固定装置之间有缝隙,在行走过程中容易晃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在固定螺栓孔中拧入螺栓,使螺栓与齿轮箱顶紧,这样就能够防止晃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轮对齿轮箱支撑腿的轨道轮与轮对的车轮行驶在同一个轨道上,使得轨道轮避开地沟位置,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在地沟上也能够对齿轮箱进行支撑,在车体涂装厂房中也能够对轮对进行喷涂,不必建设专门的轮对涂装厂房,节约了成本,挡边位于轨道的内侧,能够限制轨道轮的横向位移,防止在弯矩的作用下从轨道上脱离,而且挡边能够抵消部分弯矩作用力,使轮对齿轮箱支撑腿更加稳定。

2.支撑架设置成三角形,支撑架的刚度更大,避免了支撑架内部应力集中,轮对齿轮箱支撑腿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变形或损坏。

3.轨道轮中设置轴承,轨道轮行驶过程更加顺畅,行走轮对的过程更加省力,而且能够减缓行走过程中齿轮箱受到的冲击,防止齿轮箱损坏。

4.固定装置侧面设置有防脱螺栓孔,能够防止固定装置与齿轮箱脱落,而且截面设置为矩形能够抵抗弯矩的作用力。

5.固定装置侧面设置固定螺栓孔,在固定螺栓孔中拧入螺栓,使螺栓与齿轮箱顶紧,能够防止行走过程中轮对齿轮箱支撑腿晃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轨道轮,3-轴承,4-螺栓,5-固定装置,6-挡边,7-防脱螺栓孔,8-固定螺栓孔,9-轮对,10-齿轮箱,11-轨道,12-地沟。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轮对由左右两个车轮和一根车轴组成,车轴上安装有齿轮箱。车轮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凸起,防止车轮从轨道上脱离。在厂房中,一般设置带有凹槽的轨道,车轮的凸起与凹槽配合,实现车轮在轨道上行走。

一种齿轮箱支撑腿,包括支撑架1、固定装置5和轨道轮2,支撑架1的下端与轨道轮2连接,齿轮箱10安装在轮对上,轮对9在轨道11上行走,轨道轮2与轮对中靠近齿轮箱10的车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支撑架1远离轨道轮2的一端与固定装置5焊接连接,固定装置5用于与齿轮箱10连接。所述轨道轮2上设置有挡边6,所述挡边6位于轨道轮2的内侧。挡边6与所述车轮的凸起在一个平面上。由于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偏心受力,使得支撑架1靠近固定装置5一侧有绕支撑架1远离固定装置5一侧转动的趋势,因此轨道轮2具有向轨道11外侧运动的趋势,挡边6设置在轨道11内侧,与轨道11接触能够限制轨道轮2向轨道11外侧运动,同时能够抵消一部分弯矩的作用,使得轨道轮2不易从轨道11上脱离,轮对齿轮箱支撑腿更加稳定。

所述支撑架1的形状为倒直角三角形。这样设置使得支撑架1强度和刚度更大,能够承受偏心受力引起的弯矩作用,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轨道轮2中设置有轴承3,所述轴承3中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与支撑架1螺栓连接。这样设置,轨道轮3行驶过程更加顺畅,轮对行走过程中更加省力,而且能够缓冲行走过程中齿轮箱10受到的冲击,防止齿轮箱10损坏。

所述固定装置5的截面为空心的矩形,固定装置5的侧面设置有防脱螺栓孔7。由于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偏心受力,易造成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内部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部位(固定装置5与支撑架1连接部位、支撑架1的各个节点)加固焊接。齿轮箱10与固定装置5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螺栓孔,将齿轮箱10连接部位穿入到固定装置5内部,使所述螺栓孔与防脱螺栓孔7重合,再穿入螺栓防止固定装置5与齿轮箱10脱落,所述螺栓还能够抵抗轮对齿轮箱支撑腿受到的弯矩,而且固定装置5截面设置为矩形抵抗弯矩的效果更好。

所述固定装置5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孔8,所述固定螺栓孔8内设置有螺纹。由于齿轮箱10连接部位与固定装置5之间有缝隙,在行走过程中容易晃动,在固定螺栓孔8中拧入与之匹配的螺栓,使螺栓与齿轮箱10的连接部位顶紧,这样就能够防止行走过程中的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