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8383发布日期:2021-02-03 14:2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转运车,属于轨道车辆零部件拆卸辅助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下部位所安装的部分设备或零件往往属于大型设备,而这些大型设备的重量有些达到数百千克甚至有些有数吨重,而车辆落车后设备底部距轨面(地面)的最小距离甚至达到165mm,且受设备本身托挂结及其周围其他设备安装的影响,现有的大型设备拆装的安全操作空间极其狭小。
[0003]
在此条件下,一旦设备发生损坏将会发生设备更换困难,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量被占用,车辆解编、架车、周转等作业的工作量增加等问题频繁出现在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现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组合式的拆装转运车,解决轨道车辆下部的重型设备拆装过程中的支撑问题和拆装前后的转运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转运车,包括顶升架、转运车体和顶升小车;在转运车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倒l形的顶升架;顶升架可拆卸且转运车体足够矮,使转运车体能够横向穿入到轨道车辆的下方;顶升小车能够通过顶升架竖向抬起转运车体,以使转运车体托起轨道车辆下方的待拆装设备。
[0006]
可选的,所述顶升小车包括有顶升台、交叉架、顶升车架、顶升套、蜗杆套、方形杆、蜗轮和顶升螺杆;顶升台通过交叉架可升降的设置在顶升车架的上方,蜗杆套于方形杆外且能够同步转动;蜗轮与蜗杆套螺纹配合,顶升螺杆的下端与蜗轮同轴连接,顶升螺杆的上端与顶升套螺纹配合,顶升套连接在顶升台的下方并与其同步升降。
[0007]
可选的,在转运车体上设置有同步传动机构,该同步传动机构包括有同步轴杆、左齿轮、链条和右齿轮;在转运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同步轴杆,在转运车体左侧的同步轴杆上同轴设置有左齿轮,在转运车体右侧的同步轴杆上同轴设置有右齿轮;链条连接在左齿轮与右齿轮之间并使两者同步同向转动;两个同步轴杆的两端分别从顶升架连接处的转运车体上伸出以连接方形杆,当方形杆与同步轴杆同步转动时,各个顶升架处的顶升小车能够同步升降。
[0008]
可选的,在顶升小车还包括有传动连杆、控制轴、控制座、扇形齿和控制盘;控制座固定在顶升车架上,控制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控制座上,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控制轴和方形杆;方形杆能够相对于蜗杆套轴向移动,多个控制盘并列的同步设置在控制轴上,扇形齿可转动的连接在控制座上,且扇形齿的每个齿沟均对应一个控制盘,扇形齿能够通过控制盘控制控制轴前后移动,并带动方形杆与同步轴杆的对接或分开。
[0009]
可选的,在顶升小车的下方设置有小车车轮,在转运车体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车轮,万向车轮通过车轮架连接固定。
[0010]
可选的,所述转运车体包括主托架和副托架,在主托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车轮,万向车轮通过车轮架连接固定在主托架上;主托架呈四边形的框架状,副托架设置在主托架上且可相对于主托架升降动作;顶升架可拆卸的设置在主托架的边沿。
[0011]
可选的,在主托架包括相互垂向连接呈目字形的横向主杆和纵向主杆,在横向主杆上套设有可轴向滑动的第一滑环、压缩弹簧和第二滑环,压缩弹簧抵于第一滑环与第二滑环之间,第一滑环可由插销固定到横向主杆的不同位置;副托架包括横向副杆和纵向副杆,横向副杆平行设置于向主杆的上方,纵向副杆连接在相邻的横向副杆之间,横向副杆的端部通过横向连杆与第二滑环连接,横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横向副杆和第二滑环可转动的连接,副托架相对于主托架平行下移时能够压缩所述压缩弹簧。
[0012]
可选的,顶升架包括横架台和竖向架,横架台和竖向架连接呈倒置的l形;在转运车体的前侧或前侧分别设置两个顶升架,且位于转运车体同侧的顶升架通过支撑轴杆相互连接。
[0013]
可选的,在支撑轴杆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支撑待拆装设备侧面的伸缩撑臂;伸缩撑臂包括第一螺纹杆、伸缩套、第二螺纹杆和支撑头,第一螺纹杆通过支撑套可转动的径向连接在支撑轴杆上,所述支撑头连接在第二螺纹杆的端部,第二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杆分别与伸缩套螺纹连接且两者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4]
可选的,支撑头包括防滑垫、转动板、弹簧条、铰接件、支撑基台和固定销轴;支撑基台一侧通过铰接件与转动板连接,斜向调节螺杆设置在支撑基台并抵于转动板背侧,弹簧条连接在转动板与支撑基台之间,防滑垫设置在转动板上;支撑基台与第二螺纹杆可拆卸连接并通固定销轴固定。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方案中的转运车体环保可靠,使用方便简单,并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车辆车下大型设备拆装作业的安全操作空间需求;降低车体高度,托架通过车轮呈倒l字形的悬臂结构的轮架和连接车轮,进一步降低托架的高度,从而适应了轨道交通车辆下部大型设备的空间尺寸要求;2、在托架的对角处分别采用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的整体配置,从而保证了小车负载后转移以及定位微调的可操作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托架的承载性;3、另外,可以通过增大了车轮直径,并综合车体高度要求整体设计车轮悬挂机构,提高了小车在轨道区域的通过性能;4、顶升器采用独立的四台液压升降装置和小车式的设计,可保证小车通过设备底部进入作业区域的能力仍然具备微调定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顶升架、转运车体、顶升小车三者配合状态图;图2为顶升架、转运车体和伸缩撑臂的组合状态图;图3为转运车体的结构图;图4为横向副杆与横向主杆配合状态图;图5为顶升架的结构图;图6为伸缩撑臂的透视结构图;图7为顶升小车的结构图。
[0018]
附图标记:1-顶升架,101-横架台,102-竖向架,103-支撑轴杆,2-转运手柄,3-转运车体,301-主托架,302-副托架,303-纵向副杆,304-万向车轮,305-车轮架,306-纵向主杆,307-插销,308-第一滑环,309-压缩弹簧,310-第二滑环,311-横向连杆,312-横向主杆,313-横向副杆,4-顶升小车,401-顶升台,402-交叉架,403-顶升车架,404-顶升套,405-小车手柄,406-顶升螺杆,407-对接头,408-蜗杆套,409-方形杆,410-蜗轮,411-传动连杆,412-万向连接器,413-控制轴,414-小车车轮,415-控制座,416-扇形齿,417-控制盘,5-伸缩撑臂,501-支撑套,502-第一螺纹杆,503-伸缩套,504-垂向孔,505-第二螺纹杆,506-支撑头,507-防滑垫,508-转动板,509-弹簧条,510-固定销轴,511-斜向调节螺杆,512-铰接件,513-支撑基台,6-待拆装设备,7-同步传动机构,701-同步轴杆,702-左齿轮,703-链条,704-右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设备拆装转运车,包括顶升架、转运车体和顶升小车;在转运车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倒l形的顶升架;顶升架可拆卸且转运车体足够矮,使转运车体能够横向穿入到轨道车辆的下方;顶升小车能够通过顶升架竖向抬起转运车体,以使转运车体托起轨道车辆下方的待拆装设备。
[0021]
在使用时,先将转运车体前侧的顶升架拆卸,然后将转运车体推入轨道车辆的底部,然后从轨道车辆的另一侧将拆卸的顶升架安装好,将四个顶升小车分别对应推入到四个顶升架下方,然后同步升降将转运车体抬起,直至转运车体的托起支撑在轨道车辆下部的待拆装设备上后,利用工具将这待拆装设备从轨道车辆上拆卸后,顶升小车下降使转运车体落地,然后推动转运车体将待拆装设备移动至维修区或更换区;当需要将待拆装设备重新安装到轨道车辆上时,需要将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0022]
实施例2如附图所示,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顶升小车包括有顶升台、交叉架、顶升车架、顶升套、蜗杆套、方形杆、蜗轮和顶升螺杆等结构。
[0023]
顶升台通过交叉架可升降的设置在顶升车架的上方,蜗杆套于方形杆外且能够同步转动;蜗轮与蜗杆套螺纹配合,顶升螺杆的下端与蜗轮同轴连接,顶升螺杆的上端与顶升
套螺纹配合,顶升套连接在顶升台的下方并与其同步升降。当方形杆转动的时候,蜗杆套与方形杆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蜗杆套同步转动,蜗杆套的外侧壁上具有配合蜗轮的螺纹,两者形成可自锁的蜗杆驱动结构,蜗轮能够通过顶升螺杆驱动顶升套上下移动,同时顶升台能够随顶升套同步升降。
[0024]
在转运车体上设置有同步传动机构,该同步传动机构包括有同步轴杆、左齿轮、链条和右齿轮;在转运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同步轴杆,在转运车体左侧的同步轴杆上同轴设置有左齿轮,在转运车体右侧的同步轴杆上同轴设置有右齿轮;链条连接在左齿轮与右齿轮之间并使两者同步同向转动;两个同步轴杆的两端分别从顶升架连接处的转运车体上伸出以连接方形杆,当方形杆与同步轴杆同步转动时,各个顶升架处的顶升小车能够同步升降。
[0025]
以上结构中,由于设置了同步传动机构,通过简单的同步轴杆、左齿轮、链条和右齿轮等结构能够将转运车体位于同前侧或同后侧的两个顶升小车同步升降。
[0026]
此外,另外,为了使得分别位于转运车体前后侧的顶升小车能够同步升降,可以将前后两侧顶升小车所使用的蜗杆套设置相反的螺纹,将前后两侧顶升小车所使用的蜗轮设置相反的齿纹;另外,还可以将同步轴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然后将一个反向驱动齿轮设置在两个部分之间,使同步轴杆前后两个部分能够以相反方向转动的方式联动。
[0027]
实施例3如附图所示,在实施例2的结构基础上,在顶升小车还包括有传动连杆、控制轴、控制座、扇形齿和控制盘;控制座固定在顶升车架上,控制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控制座上,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控制轴和方形杆;方形杆能够相对于蜗杆套轴向移动,多个控制盘并列的同步设置在控制轴上,扇形齿可转动的连接在控制座上,且扇形齿的每个齿沟均对应一个控制盘,扇形齿能够通过控制盘控制控制轴前后移动,并带动方形杆与同步轴杆的对接或分开。
[0028]
在顶升小车的下方设置有小车车轮,此外,为了方便于转运车体在轨道车辆下方的对位,在转运车体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车轮,万向车轮通过车轮架连接固定,同时,为了保证车轮能够顺利通过轨道车辆的轨道槽,可以采用直径为300mm的车轮。
[0029]
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扇形齿的调节,控制控制轴的位置,并且由于控制轴和方形杆具有联动前移或后移的特点,从而能够使得单个的顶升小车能够单独控制升降,从而轨道车辆底部位置零件的高低位置需要微调的实际需要。
[0030]
实施例4如附图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结构基础上,转运车体包括主托架和副托架,两个托架的高度低于车轮的高度,使得转运车体能够横向穿入轨道车辆的下方。
[0031]
在主托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万向车轮,万向车轮通过车轮架连接固定在主托架上;主托架呈四边形的框架状,副托架设置在主托架上且可相对于主托架升降动作;顶升架可拆卸的设置在主托架的边沿。
[0032]
在主托架包括相互垂向连接呈目字形的横向主杆和纵向主杆,在横向主杆上套设有可轴向滑动的第一滑环、压缩弹簧和第二滑环,压缩弹簧抵于第一滑环与第二滑环之间,第一滑环可由插销固定到横向主杆的不同位置;副托架包括横向副杆和纵向副杆,横向副杆平行设置于向主杆的上方,纵向副杆连接在相邻的横向副杆之间,横向副杆的端部通过
横向连杆与第二滑环连接,横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横向副杆和第二滑环可转动的连接,副托架相对于主托架平行下移时能够压缩所述压缩弹簧。
[0033]
在轨道车辆底部的待拆装零部件进行拆卸时,转运小车被抬升后的状态是主托架直接刚性支撑在副托架下方,而副托架刚性支撑在待拆装零部件下方,此时压缩弹簧和副托架的垂直升降特性无法得到体现;但是,在车辆底部的待拆装零部直在装重装的时候,由于往往待拆装零部的接口的各处的缝隙大小都不相同,并且由于转运车体上的零部件往往处于偏斜状,此时,需要对位连接的时候往往需要多次位置调节,特别是当一侧螺钉位置对齐后,另一侧螺钉无法对位,这时不仅需要对位置调节,还需要避免零部件在移动过程中对螺钉造成径向的冲击力伤害;因此,利用其可升降的副托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零部件的重力,还能够方便于零部件的小幅度位置微调,从而提高零部件的重装速度。
[0034]
实施例5如附图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结构基础上,顶升架包括横架台和竖向架,横架台和竖向架连接呈倒置的l形;在转运车体的前侧或前侧分别设置两个顶升架,且位于转运车体同侧的顶升架通过支撑轴杆相互连接。
[0035]
在支撑轴杆上设置有多个能够支撑待拆装设备侧面的伸缩撑臂;伸缩撑臂包括第一螺纹杆、伸缩套、第二螺纹杆和支撑头,第一螺纹杆通过支撑套可转动的径向连接在支撑轴杆上,所述支撑头连接在第二螺纹杆的端部,第二螺纹杆和第一螺纹杆分别与伸缩套螺纹连接且两者的螺纹方向相反。
[0036]
支撑头包括防滑垫、转动板、弹簧条、铰接件、支撑基台和固定销轴;支撑基台一侧通过铰接件与转动板连接,斜向调节螺杆设置在支撑基台并抵于转动板背侧,弹簧条连接在转动板与支撑基台之间,防滑垫设置在转动板上;支撑基台与第二螺纹杆可拆卸连接并通固定销轴固定。
[0037]
该结构中支撑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偏斜和更换,从而使得支撑头更加更加能够贴合零部件的表面,并且该伸缩撑臂通过伸缩套控制伸缩,实现对零件侧面的抵紧。
[0038]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