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17683发布日期:2021-04-16 14:3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司机室及司机室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轨道车辆行驶逐步提速,行驶时速已能达到300公里及以上。基于空气动力学,高速运行对于轨道车辆的车体特别是司机室的结构强度、轻量化、耐撞击、耐腐蚀和气密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传统客车中,如碳钢和不锈钢型材的车体及司机室很难达到上述标准。而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司机室,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型材制成的司机室,虽然可以达到司机室轻量化要求,但是复合材料具有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从而导致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大大不足,特别是司机室骨架结构的耐撞击能力明显不足。可见,现有的司机室无法满足在达到上述的结构强度和耐撞击要求的情况下,还能达到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用以解决现有的司机室无法满足在达到上述的结构强度和耐撞击要求的情况下,还能达到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的缺陷。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司机室的组装方法。
5.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包括:
6.地板构件,适于安装在一对边梁之间,所述地板构件的最前端连接有前端墙;
7.骨架结构,连接于一对边梁,所述地板构件连接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底部;
8.内饰结构,安装于所述地板构件上并连接于所述骨架结构中,所述内饰结构的前端伸出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伸出端连接于所述前端墙;
9.蒙皮外壳,铺装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外部,并构造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结构。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骨架结构包括:
11.后端梁,连接于所述地板构件的后端,并与所述前端墙相对设置;
12.一对基础梁,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构件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所述基础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梁之间;
13.一对主支撑梁,间隔设置于一对所述基础梁的上方,并且每个所述主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梁;
14.保持梁,分别成间隔的排列于所述前端墙和所述后端梁之间,所述保持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地板构件的中部的两侧,所述保持梁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弧形梁体结构;
15.其中,一对所述主支撑梁和一对所述基础梁分别插装于所述保持梁中。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基础梁包括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墙,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础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基础梁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端梁;所述第一基础梁部分插装于所述保持梁中。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骨架结构还包括辅助梁,所述辅助梁包括第一辅助梁和第二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持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梁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后端梁。
1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骨架结构还包括连接构件和补强梁,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基础梁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辅助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梁的第一端之间分别通过一对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补强梁连接于一对所述连接构件之间。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内饰结构包括:
20.主罩板,设置成拱形结构,所述主罩板内一体构造有内饰组件;
21.所述承重板,连接于所述主罩板的前端并相对于所述主罩板向前伸出成u形结构;
22.其中,所述主罩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接于一对所述基础梁,所述主罩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接于一对所述主支撑梁,所述主罩板的后端通过中部端墙与所述保持梁连接。
2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内饰组件包括:
24.操纵台,平铺于所述主罩板内,所述操纵台的上方设有若干个操纵面板;
25.电气柜,构造于所述操纵台的底部,且所述电气柜一体连接于所述主罩板的内壁;
26.边柜,环绕设置于所述主罩板的内侧面,并与所述操纵台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所述边柜在朝向所述操纵台的位置预留有出入口,以利用所述电气柜和所述边柜在所述主罩板内合围形成一操作区域。
2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所述蒙皮外壳包括:
28.顶部罩板,铺装并连接于所述骨架结构的顶部;
29.一对前端罩板,对称的铺装并连接于所述骨架结构的两侧前端;
30.一对侧罩板,对称的铺装并连接于所述骨架结构的两侧后端,一对所述侧罩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部罩板连接,一对所述侧罩板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前端罩板;
31.一对底部罩板,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前端罩板的底部。
3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司机室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司机室;所述司机室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在一对边梁之间固接地板构件;
34.将骨架结构和内饰结构同步的固接在所述地板构件上,并将所述内饰结构连接在所述骨架结构中;
35.在所述骨架结构和所述地板构件的最前端安装前端墙,并将所述内饰结构连接在所述前端墙的后面;
36.在所述骨架结构的外部铺装蒙皮外壳。
3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司机室的组装方法,所述将骨架结构和内饰结构同步的固接在所述地板构件上,并将所述内饰结构连接在所述骨架结构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38.在所述地板构件的两侧对称安装一对基础梁;
39.在所述地板构件的中部安装垂向设置的中部端墙;
40.将所述内饰结构组装并连接于一对所述基础梁之间,并将所述内饰结构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中部端墙;
41.在一对所述基础梁的上方对称安装一对主支撑梁,并将一对所述主支撑梁分别连
接于所述内饰结构的顶部两侧;
42.在所述中部端墙的后侧组装并连接保持梁,并将所述保持梁分别与一对所述基础梁和一对所述主支撑梁连接。
43.本发明提供一种司机室,包括:地板构件,适于安装在一对边梁之间,地板构件的最前端连接有前端墙;骨架结构,连接于一对边梁,地板构件连接于骨架结构的底部;内饰结构,安装于地板构件上并连接于骨架结构中,内饰结构的前端伸出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伸出端连接于前端墙;蒙皮外壳,铺装于骨架结构的外部,并构造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结构。该司机室利用整体的地板构件和一体构造的内饰结构为骨架结构分担负重,并能起到对骨架结构的补强作用,从而使得该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碰撞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该结构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司机室中,从而解决复合材料不耐碰撞的缺陷,并能满足司机室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原有司机室满足所有耐碰撞、强度要求、刚性要求、隔音、电磁兼容、碰撞冲击被动安全等一系列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司机室能够实现减重接近30%。
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司机室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司机室;该司机室的组装方法中,依序完成地板构件、骨架结构、内饰结构、前端墙和蒙皮外壳的组装,从而完成司机室的整体组装;其中,骨架结构与内饰结构的组装过程并行同步进行。该司机室的组装方法能够组装完成上述的司机室,并且在组装过程中能够将骨架结构与内饰结构的组装过程并行同步进行,从而加快组装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撞击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司机室满足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并且,该组装方法还能够有效提升司机室的组装精确性,缩短司机室的组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的,该司机室的组装方法还基于上述司机室的结构而具备司机室的全部优点,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司机室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司机室的结构爆炸图(内饰结构未显示);
48.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骨架结构和内饰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49.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50.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内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51.附图标记:
52.100:骨架结构;
ꢀꢀꢀꢀꢀꢀ
110:主支撑梁;
ꢀꢀꢀꢀꢀꢀ
111:第一辅助梁;
53.112:第二辅助梁;
ꢀꢀꢀꢀ
113:第一基础梁;
ꢀꢀꢀꢀ
114:第二基础梁;
54.115:连接构件;
ꢀꢀꢀꢀꢀꢀ
120:基础梁;
ꢀꢀꢀꢀꢀꢀꢀꢀ
121:后端梁;
55.122:保持梁;
ꢀꢀꢀꢀꢀꢀꢀꢀ
123:补强梁;
ꢀꢀꢀꢀꢀꢀꢀꢀ
130:前端墙;
56.200:地板构件;
ꢀꢀꢀꢀꢀꢀ
210:边梁;
ꢀꢀꢀꢀꢀꢀꢀꢀꢀꢀ
300:内饰结构;
57.301:操纵台;
ꢀꢀꢀꢀꢀꢀꢀꢀ
302:电气柜;
ꢀꢀꢀꢀꢀꢀꢀꢀ
303:操纵面板;
58.304:边柜;
ꢀꢀꢀꢀꢀꢀꢀꢀꢀꢀ
305:出入口;
ꢀꢀꢀꢀꢀꢀꢀꢀ
306:边柜顶面;
59.310:主罩板;
ꢀꢀꢀꢀꢀꢀꢀꢀ
321:主窗框;
ꢀꢀꢀꢀꢀꢀꢀꢀ
322:侧窗框;
60.330:连接组件;
ꢀꢀꢀꢀꢀꢀ
340:承重板;
ꢀꢀꢀꢀꢀꢀꢀꢀ
341:吸能连接件;
61.410:顶部罩板;
ꢀꢀꢀꢀꢀꢀ
411:前端顶部罩板;
ꢀꢀ
412:中间顶部罩板;
62.413:后端顶部罩板;
ꢀꢀ
420:侧罩板;
ꢀꢀꢀꢀꢀꢀꢀꢀ
430:前端罩板;
63.431:第一前端罩板;
ꢀꢀ
432:第二前端罩板;
ꢀꢀ
440:底部罩板。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5.可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和后端是指沿司机室长度方向的两端,以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为前。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侧是指沿司机室宽度方向的两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内侧是指朝向司机室的内部的一侧,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是指朝向司机室的外部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是指沿司机室长度的方向,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垂向是指沿司机室的高度方向。
66.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司机室。
6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包括地板构件200、骨架结构100、内饰结构300和蒙皮外壳。其中,地板构件200适于安装在一对边梁210之间,地板构件200的最前端连接有前端墙130;骨架结构100连接于一对边梁210,地板构件200连接于骨架结构100的底部;内饰结构300安装于地板构件200上并连接于骨架结构100中,内饰结构300的前端伸出有承重板340,承重板340的伸出端连接于前端墙130;蒙皮外壳铺装于骨架结构100的外部,并构造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结构。
68.该司机室利用整体的地板构件200和一体构造的内饰结构300为骨架结构100分担负重,并能起到对骨架结构100的补强作用,从而使得该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碰撞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该结构设置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司机室中,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司机室,从而解决复合材料不耐碰撞的缺陷,并能满足司机室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骨架结构100用于为司机室提供承载基础,使得司机室能够实现既满足司机室轻量化要求并兼顾司机室耐碰撞能力,又能弥补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属性。骨架结构100包括一对基础梁120和一对主支撑梁110。
70.具体的,地板构件200作为一整体承重结构铺装于司机室内,并且在骨架结构100中起到承重作用和平衡司机室受力的作用。地板构件200的前端连接前端墙130,前端墙130能够安装于司机室的车头端部,从而起到防撞和传递碰撞力的作用。优选的,司机室的车头端部利用前端墙130和部分罩板合围出用于吸能耐撞击的空间。地板构件200的后端连接后端梁121,后端梁121与前端墙130相对设置,后端梁121用于安装司机室的端墙。为了可靠安装并加固端墙,优选后端梁1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地板构件200的后端的两侧,后端梁121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拱形梁体结构。该拱形梁体结构基于空气动力学在司机室顶部形成一对对称设置在司机室两侧的顶部圆弧结构。
71.一对基础梁120间隔设置于地板构件200两侧的上方,并且每组基础梁120分别连接于前端墙130和后端梁121之间。基础梁120能够作为最靠近地板构件200的两侧长梁,起到保护地板构件200和减缓碰撞冲击的作用。
72.一对主支撑梁110间隔设置于一对基础梁120的上方,并且每个主支撑梁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端墙130和后端梁121。优选主支撑梁110构造为通长结构,即主支撑梁110的中间不断开,以使主支撑梁110能够传递碰撞冲击载荷,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耐碰撞冲击的瓶颈。优选一对主支撑梁110分别连接在司机室的侧顶圆弧处,以作为司机室顶部的可靠支撑结构。
73.可见,该司机室骨架结构100能够将地板构件200连接在骨架结构100中,并以地板构件200的整体结构单独作为独立承载部件,并且将地板构件200与通长结构的主支撑梁110组合,从而使地板构件200和主支撑梁110共同作为司机室承重和耐撞击的重要部件,进而使得司机室骨架结构100的整体承重能力以及耐撞击能力都得到了可靠提升。
74.可理解的,主支撑梁110连接于前端墙130的一端朝向基础梁120弯曲,以使主支撑梁110形成具有预定弧度的弧线结构,也称为弓形结构。该设置使得主支撑梁110构成连续不间断的纤维弓形长纵梁,从而起到高效传递碰撞载荷以及规避碳纤维脆性不耐冲击的材料弊端的作用。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础梁120包括第一基础梁113和第二基础梁114。第一基础梁113的第一端连接于前端墙130,第一基础梁113的第二端与第二基础梁11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基础梁114的第二端连接于后端梁121。该结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基础梁113和第二基础梁114之间固定罩板,并能够加装垂向补强梁123以起到对骨架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加固的作用。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骨架结构100还包括保持梁122。保持梁122优选平行于司机室的端墙设置。即,保持梁122分别成间隔的排列于前端墙130和后端梁121之间。保持梁1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地板构件200的中部的两侧,保持梁122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弧形梁体结构。基于空气动力学,弧形梁体结构位于司机室顶部的两侧位置均为弧线平滑过渡的形状。
77.为了保证保持梁122能够在司机室的中部位置起到对一对主支撑梁110和一对基础梁120的可靠支撑和加固作用,优选一对主支撑梁110和一对基础梁120分别插装于保持梁122中。优选的,第一基础梁113部分插装于保持梁122中,保持梁122自第一基础梁113的内部形成对第一基础梁113的结构和形状的有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司机室的外形结构的支撑和保持。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骨架结构100还包括辅助梁。辅助梁包括第一辅助梁111和第二辅助梁112。第一辅助梁111的第一端连接于保持梁122,第一辅助梁111的第二端与第二辅助梁1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辅助梁112的第二端连接于后端梁121。该结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辅助梁111和第二辅助梁112之间固定安装罩板,并能够加装垂向补强梁123以起到对骨架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加固的作用。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骨架结构100还包括连接构件115和补强梁123。第一基础梁113的第二端与第二基础梁114的第一端之间、以及第一辅助梁111的第二端与第二辅助梁112的第一端之间分别通过一对连接构件115连接。补强梁123连接于一对连接构
件115之间。连接构件115能够起到对纵向长梁和垂向补强梁123之间的可靠连接。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该内饰结构300包括主罩板310和承重板340。其中,主罩板310设置成拱形结构,并能连接于司机室的骨架结构100的一对基础梁120之间,主罩板310内一体构造有内饰组件;承重板340连接于主罩板310的前端并相对于主罩板310向前伸出,承重板340的伸出端连接于骨架结构100的前端墙130。该内饰结构300将内饰组件一体构造于主罩板310的内部,并在主罩板310的外部前端连接承重板340,利用承重板340实现司机室受到撞击时对撞击力的传递和分担,并能对司机室整体负载进行有效分担,以使该内饰结构300能够对司机室骨架结构100起到补强作用,在提高司机室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司机室整体承载能力,并大大减轻司机室的重量。并且,该内饰结构300能够达到内饰外观一体化的效果,大大提高内饰组件的材料利用率。
81.可理解的,主罩板310朝向前方的位置构造有主窗框321,主罩板310的两侧分别构造有对称设置的若干对侧窗框322。主罩板310上预留出窗框以便于安装窗体,从而保证司机室内外的视觉贯通,便于操作者在司机室内观察司机室外部环境。
82.可理解的,承重板340构造于主窗框321的下方并向前伸出成u形结构,并且优选在承重板340的伸出端通过吸能连接件341与司机室的前端墙130连接。前端墙130在骨架结构100中能起到抗碰撞和吸能作用,以减少司机室在受到碰撞的情况下碰撞力对司机室的破坏程度。具体的,司机室的前端受到碰撞的情况下,内饰结构300通过承重板340将前端墙130遭受的碰撞力引向承重板340,并利用承重板340的u形结构将碰撞力分散成若干个分担力沿承重板340向主罩板310传递,并使力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碰撞力对骨架结构100和内饰结构300造成的破坏进行分担和降低,进而提高司机室的抗撞击能力,提高司机室的安全性。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饰组件包括操纵台301和电气柜302。操纵台301平铺于主罩板310内,操纵台301的上方设有若干个操纵面板303。操纵台301优选设置在距离地板构件200一定高度的位置,以预留出电气柜302的安装空间,并且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电气柜302构造于操纵台301的底部,且电气柜302一体连接于主罩板310的内壁,电气柜302内安装有司机室内必备的相关电器元件。上述设置使得主罩板310的内部一方面具有供操作人员操作车辆运行的操纵台301和操纵面板303,以及司机室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利用电气柜302与主罩板310的内壁一体连接,从而自主罩板310的内部进一步加强主罩板310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内饰结构300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抗碰撞能力。
8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电器元件的安装空间,并且为了能对主罩板310底部与地板构件200连接处的受力薄弱位置进行加固,优选内饰组件还包括边柜304。边柜304环绕设置于主罩板310的内侧面,并与操纵台301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其中,边柜304在朝向操纵台301的位置预留有出入口305,以利用电气柜302和边柜304在主罩板310内合围形成一操作区域。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饰组件还包括操作台阶。操作台阶安装于操作区域内并与电气柜302连接,操作台阶与出入口305相对设置。操作台阶优选设置成中空可开闭的结构,以便于在操作台阶内安装一些电器元件或操纵部件,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并且,操作台阶还能安装操作椅,以使操作人员在司机室内能够坐着进行车辆操控,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舒适度。优选的,操作台阶包括第一台阶和一对第二台阶,一对第二台阶分别位于第一台阶的
两侧且均低于第一台阶,优选操作椅安装在第一台阶上。优选的,内饰组件包括一对电气柜302,一对电气柜302对称安装于操纵台301底部的两侧,第一台阶位于一对电气柜302之间,一对第二台阶分别位于一对电气柜302的柜门处。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中a处所示,内饰结构300还包括连接组件330。主罩板310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组件330连接于基础梁120,利用连接组件330能够克服主罩板310与基础梁120之间的高度差,提高安装精度以及容错率,降低安装难度。优选连接组件330构造成台阶结构,以克服主罩板310与基础梁120之间的高度差。
87.可理解的,如图5所示,优选连接组件330连接在边柜顶面306与基础梁120之间,以便于利用基础梁120的内侧面作为边柜304的侧壁,为边柜304内预留出更多安装电器元件的空间,并且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88.可理解的,在进行内饰结构300与骨架结构100的组装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该连接组件330将主罩板310的顶部两侧与一对主支撑梁110连接,具体结构设置与主罩板310和基础梁120的连接结构基本相同,具体不再赘述。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蒙皮外壳包括顶部罩板410、一对侧罩板420、一对前端罩板430和一对底部罩板440。其中,顶部罩板410铺装并连接于骨架结构100的顶部;一对前端罩板430对称的铺装并连接于骨架结构100的两侧前端;一对侧罩板420对称的铺装并连接于骨架结构100的两侧后端,一对侧罩板420的顶部分别与顶部罩板410连接,一对侧罩板420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一对前端罩板430。该结构设置能够将骨架结构整体包覆在蒙皮外壳中,并利用一对前端罩板430的最前端合围形成用于安装吸能组件的空间,为司机室的车头端部提升抗碰撞能力和吸能减振的能力。
90.具体的,顶部罩板410安装于一对主支撑梁110之间,并且,顶部罩板410基于司机室整体结构由前向后可依次划分为前端顶部罩板411、中间顶部罩板412和后端顶部罩板413。前端顶部罩板411的最前端连接于位于前端板130更前端的车头端部,后端顶部罩板413的后端连接于司机室的端墙(即骨架结构100的后端梁121)。每个侧罩板420分别安装于主支撑梁110和地板构件200两侧之间,并且位于保持梁122和后端梁121之间。基础梁120、辅助梁和保持梁122均位于侧罩板420的内侧,起到辅助支撑和加固的作用。每个前端罩板430分别安装于主支撑梁110和基础梁120之间。并且,前端罩板430由前至后划分为第一前端罩板431和第二前端罩板432。第一前端罩板431连接在司机室的车头端部与前端板130之间,第二前端罩板432连接在前端板130与保持梁122之间。换言之,利用一对第一前端罩板431、前端顶部罩板411以及前端墙130共同构造司机室的车头端部结构,以使司机室的车头端部距离前端墙130之间留有能够安装用于吸能防碰撞的吸能组件的空间。底部罩板440安装于基础梁120和底架之间,并且位于前端墙130和保持梁122之间,用于对地板构件200的前端进行可靠保护。
91.可理解的,蒙皮外壳的顶部罩板410、侧罩板420和前端罩板430上分别留有对应于内饰结构300的主窗框321和侧窗框322的窗体安装位置。
9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的组装方法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司机室。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司机室的组装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简称为“组装方法”)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组装方法与上文描述的司机室可相互对应参照。
9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司机室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4.s1、在一对边梁210之间固接地板构件200;
95.s2、将骨架结构100和内饰结构300同步的固接在地板构件200上,并将内饰结构300连接在骨架结构100中;
96.s3、在骨架结构100和地板构件200的最前端安装前端墙130,并将内饰结构300连接在前端墙130的后面;
97.s4、在骨架结构100的外部铺装蒙皮外壳。
98.上述组装方法通过依序完成地板构件200、骨架结构100、内饰结构300、前端墙130和蒙皮外壳的组装,从而完成司机室的整体组装。其中,骨架结构100与内饰结构300的组装过程并行同步进行,以加快司机室的组装效率,并且还可以保证司机室的结构强度和耐撞击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司机室满足高度轻量化指标的要求。并且,该组装方法还能够有效提升司机室的组装精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的,该司机室的组装方法还基于上述司机室的结构而具备司机室的全部优点,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9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组装方法的步骤s2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100.s21、在地板构件200的两侧对称安装一对基础梁120;
101.s22、在地板构件200的中部安装垂向设置的中部端墙;
102.s23、将内饰结构300组装并连接于一对基础梁120之间,并将内饰结构300的后端连接于中部端墙;
103.s24、在一对基础梁120的上方对称安装一对主支撑梁110,并将一对主支撑梁110分别连接于内饰结构300的顶部两侧;
104.s25、在中部端墙的后侧组装并连接保持梁122,并将保持梁122分别与一对基础梁120和一对主支撑梁110连接。
105.进一步的,上述的组装方法中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
106.s31、将上述的内饰结构300的承重板340的伸出端通过吸能连接件341连接在前端墙的后面。
107.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08.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10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
征。
11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1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