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370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索道运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鞍。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索道运输系统中的轨索车多为通过缆索作为支承,车体夹固在钢丝绳上随钢绳移动,然而,这种轨索车的承载力不大,并且,支承缆索的吊鞍几乎起承担起轨索车及钢绳的全部重力,为此,吊鞍及相关的轮组的体积须做得较庞大,随之,其重量也增加,吊鞍的材料成本以及安装难度也增加。后来,有人研发一种空中客车系统,利用张紧的钢丝绳作为轨道的一部分,并且在钢丝绳上扣钢轨,为了使客车高速、平稳的行驶,材料消耗非常巨大,从经济角度考虑,不适合不要求高速、非远距离的人员、货物的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吊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鞍因其体积大,重量大而导致的吊鞍材料成本高以及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包括一鞍体,所述鞍体上设置有轨索座、与支撑系统连接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鞍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轨索座,所述轨索座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的凹槽以及连接于所述凹槽两侧边的箍紧罩,所述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向顶部倾斜,所述轨索座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部与所述凹槽的壁体底部相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鞍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定位绳的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箍紧定位绳的压罩。
[0006]进一步地,所述鞍体顶部每侧均设置有两个相隔的所述轨索座,所述定位件位于两个轨索座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部通过其螺纹孔与支撑系统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吊鞍通过支撑系统悬挂在空中,轨索安装在轨索座的凹槽内,并用箍紧罩固定,从而轨索车轮组可卡在轨索上并沿轨索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吊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成本低,安装简便。
[0009]同时,轨索座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沿顶部逐渐倾斜,轨索座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斜面的顶部与凹槽的壁体底部相接;上述轨索座的结构设计使得轨索座的纵向截面能与轨索车轮组的轮槽纵向截面更匹配,从而轨索座可更好地引导轨索车轮组向前移动,同时轨索车轮组的轮槽又不会与轨索座发生摩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所示的吊鞍与支撑系统、轨索以及牵引绳连接后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包括一鞍体I,鞍体I上设置有轨索座11、与支撑系统100连接的连接部12、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200的托辊13。鞍体I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索座11,轨索座1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300的凹槽111以及连接于凹槽111两侧边的箍紧罩112。凹槽111两侧的壁体113由壁体113底部沿顶部逐渐倾斜,轨索座11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114,斜面114的顶部与凹槽111的壁体113底部相接。
[0014]上述的吊鞍I通过其支撑系统100悬挂在空中,轨索300安装在轨索座11的凹槽111内,并用箍紧罩112固定,从而轨索车轮组可卡在轨索300上并沿轨索300移动。本实施例的吊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成本低,安装简便。
[0015]同时,轨索座11凹槽111两侧的壁体113由壁体113底部沿顶部逐渐倾斜,轨索座11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114,斜面114的顶部与凹槽111的壁体113底部相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轨索座11的纵向截面能与轨索车轮组的轮槽纵向截面更匹配,从而轨索座11可更好地引导轨索车轮组向前移动,同时轨索车轮组的轮槽又不会与轨索座11发生摩擦。
[0016]鞍体I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件14,定位件14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定位绳的凹槽141,凹槽14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箍紧定位绳的压罩142。在轨索300安装时,定位绳保持吊鞍之间的间距。具体地,鞍体I顶部每侧均设置有两个相隔的轨索座11,定位件14位于两个轨索座11之间。
[0017]上述连接部12上开设有螺纹孔,连接部12通过其螺纹孔与支撑系统100连接。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鞍体,所述鞍体上设置有轨索座、与支撑系统连接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鞍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轨索座,所述轨索座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的凹槽以及连接于所述凹槽两侧边的箍紧罩,所述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向顶部倾斜,所述轨索座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部与所述凹槽的壁体底部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鞍,其特征在于,所述鞍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定位绳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部开设有容置定位绳的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箍紧定位绳的压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鞍,其特征在于,所述鞍体顶部每侧均设置有两个相隔的所述轨索座,所述定位件位于两个轨索座之间。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部通过其螺纹孔与支撑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索道运输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其包括一鞍体,鞍体上设置有轨索座、与支撑系统连接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鞍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索座,轨索座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的凹槽以及连接于凹槽两侧边的箍紧罩。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向顶部倾斜,轨索座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斜面的顶部与凹槽的壁体底部相接。吊鞍通过支撑系统悬挂在空中,轨索安装在轨索座的凹槽内,并用箍紧罩固定。轨索车轮组可卡在轨索上并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吊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成本低,安装简便。轨索座可更好地引导轨索车轮组向前移动轮槽又不会与轨索座发生摩擦。
【IPC分类】B61B12/10, B61B12/02
【公开号】CN205365594
【申请号】CN201520962324
【发明人】李周, 张鹏, 吴林森, 孙富霖, 李昂
【申请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