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148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尤其是一种不用任何工具就能同时调整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角度的自行车立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其调整时都需借助专门配备的扳手分别对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的角度进行调整,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任何工具可同时调整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角度的自行车立管,让骑者自己方便快捷地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由竖杆、颈管、旋扭螺栓、连杆、对锁螺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竖杆凸块置于颈管连接槽内,对锁螺栓自颈管一侧依次穿过半圆键槽孔、竖杆凸块的横向通孔、连杆通孔、颈管另一侧半圆键槽孔,将颈管、竖杆和连杆连接为一体,连杆另一端延伸至颈管的横向凹槽内,旋扭螺栓穿过颈管沉头孔至连杆内螺纹孔与其旋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竖杆前端延伸一具有横向通孔的凸块,凸块上具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凸块中央开有一容置连杆的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颈管一端具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之间界定的空间可提供竖杆凸块置入连接,连接槽内部设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连接槽两边各设有同向之半圆键槽孔,颈管中央有一横向凹槽和一通孔,颈管另一端设有一车把孔,车把孔下端设有一沟槽,与沟槽垂直方向设有一沉头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旋扭螺栓的一端是外螺纹,另一端设有一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一端设有一内螺纹孔,另一端设有一通孔,其中心轴线与内螺纹孔中心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可让骑者不利用任何工具,即可调整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角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行车调整立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杆1、颈管2、旋扭螺栓3、连杆4、对锁螺栓5。竖杆1前端延伸有一凸块101,凸块101上设有一横向通孔102,凸块101上设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103,凸块101处中央开有一定宽度的沟槽104,沟槽104界定的空间提供连杆4置入连接。
颈管2一端具有一连接槽201,该槽201之间界定的空间可提供竖杆1所设的凸块101置入连接,连接槽201内部设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202,连接槽201两边各设有同轴的半圆键槽孔203、204,颈管2中央有一横向凹槽205和一通孔206,颈管2另一端设有一车把孔207,车把孔207下端设有一沟槽208,与沟槽208垂直方向设有一沉头通孔209。
旋扭螺栓3的一端设有外牙纹301,另一端设有一手柄302;连杆其一端设有内螺纹孔401,另一端设有一通孔402。
如图2图3所示,竖杆1的凸块101置于颈管2的连接槽201内,对锁螺栓5自颈管2的连接槽201一端依次穿过半圆键槽孔204、凸块101处的横向通孔102、连杆4的通孔402、半圆键槽孔203,将颈管2、竖杆1、连杆4连接为一体;连杆4的内螺纹孔401一端穿过颈管2的通孔206,延伸至凹槽205内,旋扭螺栓3一端301穿过颈管2的沉头孔209至连杆4的内螺纹孔401,与其旋合连接。当用手旋动旋扭螺栓3并旋紧时,拉动连杆4和竖杆1,竖杆1带动对锁螺栓5沿颈管2的半圆键槽204、203滑动,使竖杆1与颈管2的相对距离变短,竖杆1的横向齿条103与颈管2的横向齿条202啮合,随着旋扭螺栓继续锁紧,旋扭螺栓3压紧颈管2的沉头孔209,使颈管2的沟槽208宽度减小,致使车把孔207的内径减小,从而达到车把孔207锁紧车把和颈管2与竖杆紧密结合,此时为锁紧状态,当用手旋开旋扭螺栓3时,颈管2与竖杆1相对距离变长,致使竖杆1和颈管2的齿条103和202脱开啮合,同时车把孔207孔径恢复,此时车把与颈管2和颈管2与竖杆1即可调整相对角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由竖杆、颈管、旋扭螺栓、连杆、对锁螺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竖杆凸块置于颈管连接槽内,对锁螺栓自颈管一侧依次穿过半圆键槽孔、竖杆凸块的横向通孔、连杆通孔、颈管另一侧半圆键槽孔,将颈管、竖杆和连杆连接为一体,连杆另一端延伸至颈管的横向凹槽内,旋扭螺栓穿过颈管沉头孔至连杆内螺纹孔与其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前端延伸一具有横向通孔的凸块,凸块上具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凸块中央开有一容置连杆的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颈管一端具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之间界定的空间可提供竖杆凸块置入连接,连接槽内部设有横向连续密部的齿条,连接槽两边各设有同向之半圆键槽孔,颈管中央有一横向凹槽和一通孔,颈管另一端设有一车把孔,车把孔下端设有一沟槽,与沟槽垂直方向设有一沉头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扭螺栓的一端是外螺纹,另一端设有一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端设有一内螺纹孔,另一端设有一通孔,其中心轴线与内螺纹孔中心轴线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尤其是一种不用任何工具同时调整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角度的自行车立管。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立管,由竖杆、颈管、旋扭螺栓、连杆、对锁螺栓等组成,竖杆凸块置于颈管连接槽内,对锁螺栓自颈管一侧依次穿过半圆键槽孔、竖杆凸块的横向通孔、连杆通孔、颈管另一侧半圆键槽孔,将颈管、竖杆和连杆连接为一体,连杆另一端延伸至颈管的横向凹槽内,旋扭螺栓穿过颈管沉头孔至连杆内螺纹孔与其旋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可让骑者不利用任何工具,即可调整车把与颈管、颈管与竖杆角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2K21/00GK2601925SQ0322429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