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24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出竖管,尤指一种应用于自行 车零组件所属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按目前公知的自行车竖管如图6所示,是主体(80)两侧设有前叉 结合部(81)及车把结合部(82),其前叉结合部(81)及车把结 合部(8 2 )是一体设于主体(80),而前叉结合部(81)结合于前 叉(5 0 ),另前叉(50)是结合于车架(60),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 在1、 无法调整其前叉结合部固设于前叉,故无法进行上、下角度 的摆动调整。2、 功能性不足其前叉结合部固设于前叉,仅具有固设车把的功 能而不具其它功能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问题,为改善公知自行车竖管功能性不足及调 整不易的问题,乃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系 于竖管的主体所设结合座内设有内套体,该内套体系呈弧形或酒筒形,且 结合座内供容置内套体的容置部亦呈弧形或酒筒形,且内套体容置于容置部时与结合座的顶面设有一间距,而内套体套固于前叉,且结合座外盖设 一盖体,该盖体上设有角度调整槽,该角度调整槽设有调整件,该调整件 以锁合件固定于前叉,并使盖体盖合于结合座上,通过内套体与结合座的 容置部的弧形或酒筒形所形成的间隙,并搭配盖体及其所设角度调整槽内 之调整件,使竖管可做上、下角度之调整摆动,以达易于调整及功能性佳 之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分设有一结合座及一车把结合部,而其结合座 设有一容置部及一夹束间隙,且该容置部呈弧形,而该夹束间隙是以迫紧 件迫紧,且该结合座与内套体及盖体配合;一内套体,该内套体呈弧形,且该内套体设有一夹制间隙,另该内套 体系设于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容置部,于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夹束间隙以迫紧 件迫紧时将内套体固定于本体的结合座内,且该内套体系固设于自行车的前叉;一盖体,该盖体设有角度调整槽,且该角度调整槽贯穿盖体设有长圆孔,且该盖体与调整件配合;一调整件,该调整件设于盖体的角度调整槽,且该调整件设有一贯孔, 以一锁合件穿过贯孔,且该锁合件穿过盖体的角度调整槽所设长圆孔,并 结合于自行车的前叉。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中,容置部呈酒筒形,且内套体 也呈酒筒形,使内套体结合于容置部时,具有一角度摆动的裕度。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中,结合座的容置部顶面边缘设 有一定位槽,而盖体底部的卡制凸缘边缘设有定位部,于盖体与本体结合 的结合座结合时,盖体底面所设定位部卡制定位于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定位 槽,使盖体定位固定于本体的结合座上。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中,内套体结合于结合座的容置 部时,内套体的顶面与结合座的容置部顶面设有一间隙,使本体于角度摆 动时内套体与盖体间设有一自由裕度。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中,盖体的底部设有卡制凸缘, 该卡制凸缘使盖体盖合于本体的结合座时,定位于结合座所设容置部顶 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益1、 简易微调藉由悬松调整件所设锁合件,即可使本体作角度调整之上、 下摆动。2、 功能性佳其竖管不仅单纯具有固设车把之功能,另可作角度调整之 上、下摆动,使其可作简易之微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知状态参考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本体(11)结合座(110)容置部(111)夹束间隙 (1 1 1 A )迫紧件 (112)定位槽 (12)车把结合部 (20)内套体(21)夹制间隙 (3 0 )盖体 (31)角度调整槽 (310)长圆孔(32)卡制凸缘 (3 2 0 )定位部 (40)调整件 (4 1 )贯孔 (410)锁合件 (5 0 )前叉(51)车头碗 (6 0 )车架(80)主体具体实施方式
(81)前叉结合部 (82)车把结合部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 的目的,现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 施例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如图l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的立体组 合、分解及局部剖视状态示意图,其系包括一本体1 0 ,该本体1 0的两端分设有一结合座1 1及一车把结合部 1 2 ,而其结合座l l设有一容置部l 10,该容置部l 1 0呈弧形或酒 筒形,另该结合座l l设有一夹束间隙l 1 1,且该夹束间隙l 1 l是以 迫紧件l 1 1 A迫紧,而结合座l l的容置部l 1 0顶面边缘设有一定位 槽l 1 2,另该结合座l l是与内套体2 0及盖体3 O配合一内套体20,该内套体2 O呈弧形或酒筒形,而该呈弧形或酒筒形 的内套体2 0与本体1 0的容置部1 1 O相对应,且该内套体2 O侧边设 有由上至下剖切的夹制间隙2 1,而该内套体2 0设于本体1 O的结合座1 l所设容置部l 10,通过本体l 0的结合座1 l所设夹束间隙l 1 1 以迫紧件l 1 1 A迫紧,同时将内套体2 0结合固定于本体1 0的结合座1 1内,且该内套体2 0与结合座1 1的容置部l 10顶面设有一间隙, 另该内套体2 O固设于自行车的前叉,如图4所示;一盖体3 0 ,该盖体3 0设有角度调整槽3 1 ,该角度调整槽3 1贯 穿盖体3 0设有长圆孔3 1 0,另盖体3 0的底部设有卡制凸缘3 2,该 卡制凸缘3 2的边缘设有定位部3 2 0,且该盖体3 0盖合于本体1 0的 结合座l l所设容置部l 1 O顶缘,且盖体3 0底面所设定位部3 2 0卡 制定位于本体1 0的结合座1 1所设定位槽112,且该盖体3 0与调整 件4 O配合;一调整件4 0,该调整件4 0设于盖体3 0的角度调整槽3 1,且该 调整件4 0设有一贯孔4 1 ,以一锁合件4 1 Q穿过贯孔4 1 ,且该锁合 件4 1 0穿过盖体3 0的角度调整槽3 l所设长圆孔3 1 0,并结合于自 行车的前叉,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 如图4、 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的使用状态 及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其是于竖管的主体l 0所设结合座1 l内设有内 套体2 0,且结合座l l内供容置内套体2 0的容置部1 1 0与内套体2 0皆呈酒筒形,通过加压内套体2 O使其径缩,并套入主体l O所设结合 座1 1的容置部1 1 0 ,而内套体2 0容置于容置部1 1 0时与结合座1 l的顶面设有一间距,使结合座l l与内套体2 0作用时,不致与盖体3 O产生相互间的干涉,而内套体2 0套固于前叉5 0,使内套体2 O的底缘抵顶于车头碗5 1 ,且结合座1 1外盖设一盖体3 0 ,该盖体3 0上设 有角度调整槽3 1 ,该角度调整槽3 1设有调整件4 0 ,该调整件4 0以 锁合件4 1 0固定于前叉5 0 ,并使盖体3 0盖合于结合座1 1上,通过 悬松锁合件4 1 0,使调整件4 Q于盖体3 Q所设角度调整槽3 l行角度 调整的上、下摆动,且内套体2 0与结合座1 l的容置部l 1 0所形成的 间隙,使本体l O可同时作出角度调整的上、下摆动,以达易于调整及功 能性佳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分设有一结合座及一车把结合部,而其结合座设有一容置部及一夹束间隙,且该容置部呈弧形,而该夹束间隙是以迫紧件迫紧,且该结合座与内套体及盖体配合;一内套体,该内套体呈弧形,且该内套体设有一夹制间隙,另该内套体系设于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容置部,于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夹束间隙以迫紧件迫紧时将内套体固定于本体的结合座内,且该内套体系固设于自行车的前叉;一盖体,该盖体设有角度调整槽,且该角度调整槽贯穿盖体设有长圆孔,且该盖体与调整件配合;一调整件,该调整件设于盖体的角度调整槽,且该调整件设有一贯孔,以一锁合件穿过贯孔,且该锁合件穿过盖体的角度调整槽所设长圆孔,并结合于自行车的前叉。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特征在于,容置 部呈酒筒形,且内套体也呈酒筒形,使内套体结合于容置部时,具有一角 度摆动的裕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特征在于,结合 座的容置部顶面边缘设有一定位槽,而盖体底部的卡制凸缘边缘设有定位 部,于盖体与本体结合的结合座结合时,盖体底面所设定位部卡制定位于 本体的结合座所设定位槽,使盖体定位固定于本体的结合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特征在于,内套体结合于结合座的容置部时,内套体的顶面与结合座的容置部顶面设有一 间隙,使本体于角度摆动时内套体与盖体间设有一自由裕度。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特征在于,盖体 的底部设有卡制凸缘,该卡制凸缘使盖体盖合于本体的结合座时,定位于 结合座所设容置部顶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竖管,其是于竖管的主体所设结合座内设有酒筒形内套体,且结合座内供容置酒筒形内套体的容置部亦呈酒筒形,且酒筒形内套体容置于容置部时与结合座的顶面设有一间距,而酒筒形内套体系套固于前叉,且结合座外盖设一盖体,通过酒筒形内套体与结合座的容置部的酒筒形所形成的间隙,使竖管可做上、下角度的调整摆动,以达易于调整及功能性佳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21/16GK201102614SQ2007201736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8日
发明者巫俊扬, 巫松昀 申请人:巫松昀;巫俊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