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841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座管,尤其是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座垫座管设有避震弹簧,通过其结构设计,使该车辆行经崎岖路面,骑乘者受到冲击时,可通过避震座管所设避震元件吸收能量,产生避震缓冲效果。
现有避震管座内部使用的避震元件,常见的一般直接将弹簧设于座垫下或在管体上设避震弹簧,而一般单纯弹簧元件受压后储存能量容易快速释放,对骑乘者而言,易产生不舒适感,避震缓冲效果亦较差。这种结构的避震变形,除受骑乘环境影响外,还受弹簧初始受力,即骑乘者体型及体重的影响,进而使弹簧运动行程受到影响,因此需设有一调整装置以调整该弹簧的运动行程。一般支撑内管特别是多角管体上、下运动时,其外径容易摩擦受损而产生间隙,使骑乘者骑乘时因间隙产生晃动而有不适感,因此必需能够随时准确调整间隙度,所以可作间隙调整的装置对座管所能提供的避震效果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如能对现有以弹簧元件作为避震元件的避震座管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快速调整弹簧元件的缓冲功效,同时又能兼顾弹簧元件易组装低成本的特点以及可回复特性,以弹簧元件的回复能力设计或设定位置点以消除管间可能产生的间隙,必将对相关产业有极大贡献。
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的避震弹簧与调整弹簧分别在该避震座管的支撑内管上、下设置,当该避震座管受一外加负载时,可以有效控制回复稳态,产生一简易调整弹簧运动的避震阻尼效果,并可确保座管管体受摩擦后产生的间隙受到控制而不致摇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该避震座管的外管内部所设避震弹簧与支撑内管上所设的调整弹簧形成可自动调整避震座管内、外管的束合关系。支撑内管上端调整弹簧及华司固定设置不仅可在避震弹簧受压时起缓冲作用,还使避震弹簧得以回复到运动行程的初始位置,而且避震座管通过调整弹簧顶掣夹设的衬套与外管上端部互呈抵顶,可消除支撑内管因上、下运动摩擦所产生的间隙及由间隙造成的晃动,成为可自动控制调整该管体运动造成间隙的避震座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其组成至少包括一外管搭接一支撑内管,支撑内管上穿设有供连接座垫座体的束合座,外管内设有一避震弹簧,避震弹簧上端沿与内管接设的座套顶掣,避震弹簧下端与所设调整该避震弹簧运动行程的调整元件顶掣;外管底端内管壁设有螺纹端,螺纹端上所设调整元件为一螺套顶掣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弹簧上端抵设有一座套供一呈六角状支撑内管置入,支撑内管下端沿突设有固定华司,支撑内管外环套设一衬套,衬套与外管上端沿呈抵顶接触;衬套上端设有一调整弹簧和一C型扣构成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卡掣设于外管上端部的倾斜内环面,该调整装置与衬套上端抵掣接触。
上述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的外管上端沿所设支撑内管穿设的衬套,为具有一个以上纵向半剖槽的束套,衬套外径端为斜面,与外管上沿端内径孔呈对应抵掣,由外向内抵紧支撑六角状内管的外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避震弹簧与调整弹簧可在较短时间内吸收骑乘时的震动能量,使避震座管回复平稳状态。并且,调整弹簧、C型扣和衬套分别与外管相抵,使支撑内管可以有效降低内、外管上下摩擦后所造成的间隙。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极佳的避震缓冲效果,以及通过自保持间隙调整装置避免管体晃动产生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般弹簧元件至少作为其中一个避震元件,因此价格相对便宜,成本低廉,且调整弹簧的设置既实现了操控稳定性又比较经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整车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主要组成零件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受压时支撑内管,外管和衬套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受压回复时支撑内管,外管和衬套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避震座管设于车体供骑乘者骑乘的模拟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壁震座管,以弹簧作为基本阻尼元件,车体座垫40设于避震座管A上,可获得极佳避震缓冲效果。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座管A由一外管10搭接一支撑内管11组成,该支撑内管11上穿设有用于束座垫座体的束合座20,外管10内设有一避震弹簧16,避震弹簧16与内管11套设的座套15顶掣。外管10下端设有螺纹端用于使调整避震弹簧16运动行程的调整元件,即固定座17与调整螺丝18呈可调整抵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调整元件中的固定座17上设有一避震弹簧16。避震弹簧16上端抵设有一套座15供一六角状支撑内管11置入。支撑内管11的外环套设一衬套14与外管10内径成抵顶接触,衬套14与支撑内管11构成一滑移套件。衬套14上端设一调整弹簧13和一C型扣12,组成一自动调整装置并卡掣于外管10上顶端具有倾斜面的内径。支撑内管11上设有防尘波浪管30,波浪管30与一束合件20套设后与座垫40结合。避震座管A的六角状支撑内管11通过夹设的衬套14及避震弹簧16的顶掣可在外管10内受压运动。调整弹簧13及C型扣12抵掣于衬套14上端,构成一自动调整装置,该自动调整装置可在避震弹簧16受极大压力后的回复行程中起缓冲作用,C型扣12为衬套14的上止点。
如图5、图6、图7所示,为人体骑乘示意图,及该避震座管运动示意图。其中六角状支撑内管11下端沿适当处突设有固定华司111。固定华司111与衬套14接触处为支撑内管11受压后上升的下止点。支撑内管11通过固定华司111和调整弹簧13向下抵掣,固定华司111和调整弹簧13向下抵掣与呈滑移状的衬套14互抵顶掣。支撑内管11主要由固定华司111及调整弹簧13及衬套14紧束内管外径,在管体上下运动摩擦后仍可通过衬套与外管内径顶掣形成紧密接触而使支撑内管11不易晃动。
衬套14为具有数个纵向半剖槽的束套,外端面呈一斜面,与外管10上部的斜端部101的内径对应抵掣,衬套14与外管10同设为由外向内的斜面以抵紧六角状支撑内管11的外径。由此,支撑内管11除受C型扣12及调整弹簧13抵掣外,由于与外管上端部呈斜面抵掣,使得内、外管体与夹设的衬套14时时保持紧密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整管体间隙的调整装置的避震座管,利用所述间隙调整装置使该避震座管内、外管体上下运动摩擦后所造成的间隙降至最低,以减除骑乘时管体可能因上下运动造成的间隙及该间隙造成的摇动不适感。通过该装置调整避震座管间隙,在骑乘者骑乘时获得极佳的避震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其组成至少包括一外管搭接一支撑内管,支撑内管上穿设有供连接座垫座体的束合座,外管内设有一避震弹簧,避震弹簧上端沿与内管接设的座套顶掣,避震弹簧下端与所设调整该避震弹簧运动行程的调整元件顶掣;外管底端内管壁设有螺纹端,螺纹端上所设调整元件为一螺套顶掣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弹簧上端抵设有供一呈六角状支撑内管置入的一座套,支撑内管外环套设一衬套,衬套与外管上端沿呈抵顶接触;衬套上端设有一调整弹簧和一C型扣构成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卡设在外管上端部的倾斜内环面,该调整装置与衬套上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状支撑内管下端沿突设有固定华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端沿所设支撑内管穿设的衬套具有一个以上纵向半剖槽的束套,衬套外径端为斜面,与外管上沿端内径孔呈对应相抵,由外向内抵紧支撑六角状内管的外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保持间隙调整避震座管,其主要组成为一内、外管穿伸并配合一弹簧以及可束合座垫的束合件。外管底内侧设一螺套供一固定座抵掣,固定座上设一避震弹簧,避震弹簧顶端与一座套抵顶;一支撑内管置入座套,支撑内管外环套设一衬套,衬套上设有一间隙调整弹簧与一固定华司卡掣于外管凹槽;支撑内管设一束合件与座垫套设结合;支撑内管通过衬套的夹设及避震弹簧顶掣,可在外管内上下运动;调整弹簧及定位华司与衬套组成一自动调整装置设于外管上端部并与支撑内管相互抵顶,在避震弹簧极大受力之后的回复行程中起缓冲作用,该调整装置还使内管与外管上端部随时成紧密接触,使内管不易晃动,使该避震座管可达到易调整及缓冲效果。
文档编号B62J1/00GK2613420SQ0324045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2日
发明者陈辉雄 申请人:台湾司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