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92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确切的说是一种坐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从著名画家达·芬奇(1452-1519)画出自行车图案到德国看林人德莱斯(1785-1851)让自行车成为现实的一百多年来,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今天,从各国几十年来的研究发现,能够象开车一样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行驶自行车是人类的一种愿望和梦想。如今,坐式自行车(以下简称“坐行车”)完成了人类这一历史使命,它能够让人们舒适地坐在沙发椅上行驶自行车,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骑车方式。实出的优点就是安全、舒适、省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由方向盘、车架、车座、车轮及传动机构组成。方向盘为后扇形方向盘;车架上管和下管水平且平行相距六十多毫米;上管和下管前部呈向上弧形与前管焊接、中部用一铁片作为加强筋上下焊接、后部分别与“S形”立管和中接头(横管)焊接后和立叉形成三角形连接;平叉口尺寸里外相同约103毫米左右;下管前下方焊接中轴支架(椭圆形管)和中轴用以固定轮盘式传动机构;下管后下方焊接托轮固定架;上管中上方焊接带销孔的座椅支架;上管后上方水平焊接2毫米铁板和铁板上左右两个弹簧套管;车座前下方支架与上管座椅支架用销子连接;靠背后面固定两个半轴与“S形”立管上端头轴套连接;前轮为16英寸、后轮为26英寸;轮盘式传动机构紧贴前轮后方以脚蹬不碰前轮挡泥板为准;中轴距地面高度270毫米左右;链条全部在平叉下面经过飞轮、托轮(后拨变速器)、轮盘运行。它与普通自行车相比,低矮的重心使坐行车更加安全,高靠沙发座椅使人感觉更加舒适,双脚蹬踏时靠背可形成反作用力使坐行车更加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车把1为后扇形方向盘,2为避震前叉,车架3为前管、4为下管、5为上管、6为中轴支架(椭圆形管)、7为上下管加强筋、8为托轮固定架(后拨变速器固定架)、9为“S形”立管、10为轴套管、11为中接头(横管)、12为平叉、13为立叉,传动机构14为飞轮、15为托轮(后拨变速器)、16为中轴、17为链条、18为前轮(16英寸)、19为后轮(26英寸),20为座椅支架、21为弹簧套管、22为座椅、23为靠背。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原理与普通自行车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坐式自行车,它由方向盘、车架、车座、车轮及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方向盘为后扇形方向盘;车架上管和下管水平且平行相距六十多毫米;上管和下管前部呈向上弧形与前管焊接、中部用一铁片作为加强筋上下焊接、后部分别与“S形”立管和中接头(横管)焊接后和立叉形成三角形连接;平叉口尺寸里外相同约103毫米左右;下管前下方焊接中轴支架(椭圆形管)和中轴用以固定轮盘式传动机构;下管后下方焊接托轮固定架;上管中上方焊接带销孔的座椅支架;上管后上方水平焊接2毫米铁板和铁板上左右两个弹簧套管;车座前下方支架与上管座椅支架用销子连接;靠背后面固定两个半轴与“S形”立管上端头轴套连接;前轮为16英寸、后轮为26英寸;轮盘式传动机构紧贴前轮后方以脚蹬不碰前轮挡泥板为准;中轴距地面高度270毫米左右;链条全部在平叉下面经过飞轮、托轮(后拨变速器)、轮盘运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方向盘、车架、车座、车轮及传动机构组成。方向盘为4后扇形方向盘;车架上管和下管水平且平行相距六十多毫米;上管和下管前部呈向上弧形与前管焊接、中部用一铁片作为加强筋上下焊接、后部分别与“S形”立管和中接头(横管)焊接后和立叉形成三角形连接;平叉口尺寸里外相同约103毫米左右;下管前下方焊接中轴支架(椭圆形管)和中轴用以固定轮盘式传动机构;下管后下方焊接托轮固定架;车座前下方支架与上管座椅支架用销子连接;靠背后面固定两个半轴与“S形”立管上端头轴套连接;前轮为16英寸、后轮为26英寸;链条全部在平叉下面经过飞轮、托轮(后拨变速器)、轮盘运行。它与普通自行车相比更加安全、舒适、省力。
文档编号B62K3/00GK2734599SQ20042007020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
发明者崔春根 申请人:崔春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