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换挡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82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换挡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换挡臂。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上的换挡臂安装在发动机的一侧,其中部与发动机换挡轴相连,形成杠杆式结构,通过脚掌或脚跟施加力在换挡臂的两头,使换挡臂摆动的同时带动发动机换挡轴转动而实现加、减挡。然而,在本人已经申请的专利项目(申请号为200520010101.3,发明创造名称为摩托车智能换挡系统)中,摩托车同时兼具有自动控制换挡、手动控制换挡和普通脚操作换挡功能,在自动控制换挡或手动控制换挡时,换挡臂是通过其它传动件带动而实现动作的,因此需要在保留其普通脚操作功能的同时,对其结构进行一些新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作自动控制换挡、手动控制换挡或普通脚操作换挡的摩托车换挡臂。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换挡臂,换挡臂本体的中部固接有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在靠近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与换挡臂本体的连接处固接有活动接头安装座。
上述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为连接螺套结构,该连接螺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及开口方向朝上的缺口。
上述活动接头安装座为球头销结构,呈“”形,其连接孔位于竖向支臂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即连接螺套通过螺栓抱紧摩托车发动机上的换挡轴,活动接头安装座上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活动接头,活动接头与自动控制换挡或手动控制换挡装置的传动件相连,在摩托车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进行换挡时,传动件通过活动接头将力传递到活动接头安装座上,使换挡臂摆动的同时带动发动机换挡轴转动而实现加、减挡。当不使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换挡功能时,不安装活动接头,可直接用脚踩动换挡臂而实现加、减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换挡装置带动,也可用脚进行传统操作而带动实现换挡,使用面更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耐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换挡臂,换挡臂本体1的中部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接有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在靠近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与换挡臂本体1的连接处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固接有活动接头安装座3。
图1、图2示出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为连接螺套结构,该连接螺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孔2a及开口方向朝上的缺口2b,以便通过螺栓将连接螺套与摩托车发动机换挡轴连接得更牢。
图3示出活动接头安装座3为球头销结构,呈“”形,其连接孔3a位于竖向支臂的下端,当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换挡装置的传动件(杆)通过活动接头与活动接头安装座3相连时,传动件(杆)与活动接头安装座3之间形成杠杆关系,因此传动件(杆)可通过活动接头安装座3带动换挡臂摆动,从而带动发动机换挡轴转动而实现加、减挡。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换挡臂,换挡臂本体(1)的中部固接有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其特征是在靠近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与换挡臂本体(1)的连接处固接有活动接头安装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换挡臂,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为连接螺套结构,该连接螺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孔(2a)及开口方向朝上的缺口(2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换挡臂,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接头安装座(3)为球头销结构,呈“”形,其连接孔(3a)位于竖向支臂的下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换挡臂,换挡臂本体(1)的中部焊接有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在靠近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与换挡臂本体(1)的连接处焊接有活动接头安装座(3),该发动机换挡轴连接件(2)为连接螺套结构,该连接螺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孔(2a)及开口方向朝上的缺口(2b),活动接头安装座(3)呈“┓”形,其连接孔(3a)位于竖向支臂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换挡装置带动,也可用脚进行传统操作而带动实现换挡,使用面更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耐用。
文档编号B62M25/00GK2875939SQ200520010539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蒋富强 申请人:蒋富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