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9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对于轮座的方向有一限位与固定的构造。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为提供襁褓婴儿或幼儿坐、卧的载具,父母或长者可以藉由推行婴儿车而省却背负或抱持的重量负荷,而便于偕子出游、散步、购物等活动,为提供亲子互动更为密切的婴幼儿用品。
由于一般婴儿车的轮座为因应方向的变化,必须使其具有一枢转性,然而若枢转性过度灵活,当婴儿车在以快速而直线进行时,若不慎遇到路面略为颠簸时,往往太过容易偏转方向,而导致车辆易于翻覆,甚而危及婴儿车上所搭载的婴幼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鉴于前述背景技术不尽完善之处,而提供一种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是通过一弹性卡制机构,达到简易操作而使对应轮座的座体顶面的定位凹陷部时,凸陷于定位凹陷部,以将轮座的座体的转向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主要包括一结合座,该结合座设于车体延伸杆的前端,主要包括一盖体该盖体设一穿孔;一基座该基座设一孔座;一轮座其主要包括一座体与轮体,该座体与基座形成结合,且座体顶面设一定位凹陷部;
一弹性卡制机构该弹性卡制机构由盖体的穿孔穿伸而设于基座的孔座,且弹性卡制机构至少凸伸一卡制件,通过轮座顶面的旋摆而与定位凹陷部形成对应卡制,而限制轮座的转向。
根据上述构造,可达到简易操作而使对应轮座的座体顶面的定位凹陷部时,凸陷于定位凹陷部,以将轮座的座体的转向限制,对于快速行进时,有一安全、稳定性的目的。且达到不必然需要对准座体顶面定位凹陷部才可以按压,而随时都可以按压,再利用座体的转向而达到简易定位。
以下通过附图和所给出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与功效,使得对本新型有进一步认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婴儿车本体的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车体延伸杆并同结合座与轮座的结合状态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体延伸杆并同结合座与盖体以及弹性卡制机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轮座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制件凸伸状态的平面剖视示意图;图7是弹性卡制机构导正定位立体示意图;图8是与图9中弹性卡制机构未作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9是图2的A-A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一作动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二作动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三作动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四作动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五作动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六作动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七作动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卡制机构的连续作动第八作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结合座;2车体延伸杆;11盖体;111穿孔;12基座;121孔座;122穿孔;123键槽;3轮座;31座体;311结合螺栓;313螺帽;32轮体;312定位凹陷部;4弹性卡制机构;41套筒;410孔道;411凸肋;412凸键;413结合件;414螺丝;415突出壁;416间隙;417抵制缘;418斜缘;42按压柱;421斜导垣;422尖型槽;423斜缘;424凸壁;43活动转柱;431凸垣;432斜导肋;433凹陷槽;434斜面;44压制帽;45第一弹体;46卡制座;461承置皿;462凸柱;463卡制件;47第二弹体;5婴儿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所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与婴儿车本体5结合的状态。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主要包括一结合座该结合座1设于车体延伸杆2的前端,主要包括一盖体11该盖体11设一穿孔111;一基座12该基座12设一孔座121,孔座121内部设一穿孔122,容许轮座3的座体31顶部的结合螺栓311穿设,并由螺帽313予以结合,而将轮座3固定在基座12上;又,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可不设盖体11,而仅以基座12为结合的主体。
一轮座3请参阅图2与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座体31,与设于座体31下方的轮体32,该座体31与基座12形成结合,且座体31顶面至少设一定位凹陷部312,由图所显示的实施例,可为二个。且该定位凹陷部312可为槽或孔。
一弹性卡制机构4请参阅图4所示,该弹性卡制机构4如图3所示,由盖体11的穿孔111穿伸而设于基座12的孔座121,在实施时主要包括一套筒41该套筒41由上而下贯穿一孔道410,且套筒41内壁环设有相间的复数凸肋411底面为斜缘418,且两两凸肋411相间一突出壁415,该突出壁415底部界定为一抵制缘417,另一侧的两两凸肋411则相间一间隙416,且该套筒41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凸键412,基座12的孔座121对应设有键槽123,以形成定位。且该套筒41外侧设有一结合件413,配合螺丝414使其可以锁固于基座12。
一按压柱42该按压柱42为一开口向下的中空柱体,设于套筒41内部,且按压柱42上部裸设出套筒41顶部,该按压柱42的底部周缘设有复数相间的斜导垣421,且该斜导垣421各以一个对应而容纳于套筒41的间隙416,一个叠设于突出壁415内侧,依次类推。该斜导垣421底面设有一斜缘423;且两两斜导垣421之间,设一凸壁424,且凸壁424底部形成一尖型槽422。
一活动转柱43活动转柱43为一柱体,该活动转柱43由按压柱42底部开口设入按压柱42中空内部,且活动转柱43的下部外周缘设一凸垣431,凸垣431向上延伸间次设有顶面为斜面434的斜导肋432,两两斜导肋432之间则界定为一凹陷槽433。各个斜导肋432的最高尖部分别纳于相间的尖型槽422。
一压制帽44该压制帽44设于活动转柱43底端面的下方。
一第一弹体45该第一弹体45可为一弹簧,连结固定于压制帽44与卡制座46之间。
一卡制座46该卡制座46顶部为一开口向上的承置皿461,且该承置皿461之内,凸设一凸柱462,且容许第一弹体45套设于凸柱462外缘,该卡制座46底部延伸一卡制件463。
一第二弹体47该第二弹体47可为一弹簧,抵于基座12的孔座121的下部孔缘124与压制帽44之间。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制机构4,其作动由图10至图17分述如下请参阅图10所示,可对应图8所示,其为一静止状态,该静止状态下,显示斜导垣421的斜缘423与斜导肋432的斜面434相抵,且斜导垣421与斜导肋432以直线型态,被拘束于间隙416。
请参阅图11连续图12而到达图13,此为一连续动作,依据箭号所示,按下该按压柱42之后,使得斜导垣421的斜缘423一直压迫斜导肋432的斜面434使其向图式左方偏转,且由于第二弹体47的回复力,使得斜导肋432的斜面434最高尖部,偏转而抵于凸壁424底部的尖型槽422顶部。
请参阅图13与图14所示,此为连续动作,此时箭号消失,显示停止按压状态,虽然没有人手没有施压,然而,此时斜导肋432的斜面434已经先前被迫移位而离开间隙416的对应,而由图13中可看出,移位而形成斜面434的最高尖部与凸肋411的底部斜缘418相触,而由于第二弹体47的持续回复力,且凸肋411的底部斜缘418为具有斜度,因此斜面434的最高尖部迫而偏转,达到抵于突出壁415底部的抵制缘417。此时即可对应图9所示,使得卡制座46底部的卡制件463形成突出卡制的状态,配合轮座3的座体31偏转,当对应到定位凹陷部312时,即可如图6、7和9所示,达到使轮座导正定位的效果。
请参阅图15所示,当要解除卡制件463形成突出卡制的状态时,此时依据箭号所示,按下该按压柱42之后,使得斜导垣421的斜缘423一直压迫斜导肋432的斜面434,使其脱离抵于突出壁415底部的抵制缘417的状态。
请参阅图16与图17所示的连续状态,由于按压状态持续,且基于第二弹体47的回复力,以及斜导垣421的斜缘423一直压迫斜导肋432的斜面434,使得斜导肋432的斜面434最高尖部横移而抵于另一凸肋411A底面的斜缘414。
最后,当手按压的状态解除,而由于第二弹体47的持续回复力,且凸肋411A的底部斜缘418为具有斜度,因此斜面434的最高尖部迫而偏转,而回到图10且斜导垣421与斜导肋432以直线型态,被拘束于间隙416。而由于回到间隙416中,相对使得使得卡制座46底部的卡制件463有回升的空间,而使得卡制座4底部的卡制件463回缩如图8所示。
另,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体45,使得卡制座46下压时,具有一弹性缓冲的状态,因此卡制件463在按压柱42下压后,仍有一弹性缓冲的功能,能够使其沿着座体31顶面滑行,而到达定位凹陷部312时形成突出定位。使得本实用新型不必然需要对准座体31顶面定位凹陷部312才可以按压,而随时都可以按压,再利用座体31的转向而达到简易定位,以将轮座的座体31的转向限制(如图6、7和9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主要效果在于一、本实用新型轮座的座体顶面设有定位凹陷部,且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内部贯穿设有一弹性卡制机构,且该弹性卡制机构至少延伸一卡制件,可于简易操作而使对应轮座的座体顶面的定位凹陷部时,凸陷于定位凹陷部,以将轮座的座体的转向限制,对于快速行进时,具有安全、稳定性。
二、本实用新型配合实施例而产生的另一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体,使得卡制座下压时,具有一弹性缓冲的状态,因此卡制件按压柱下压后,仍有一弹性缓冲的功能,能够使其沿着座体顶面滑行,而到达定位凹陷部时形成突出定位。使得本实用新型不必然需要对准座体顶面定位凹陷部才可以按压,而随时都可以按压,再利用座体的转向而达到简易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物用上达到实用功能和所述的功效。上述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产业上一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皆属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结合座该结合座设于车体延伸杆的前端,主要包括一基座该基座设一孔座,容许轮座固定在孔座上;一轮座其主要包括一座体,与设于座体下方的轮体,该座体与基座形成结合,且座体顶面至少设一定位凹陷部;一弹性卡制机构,其主要包括一套筒该套筒由上而下贯穿一孔道,且套筒内壁环设有相间的复数凸肋底面为斜缘,且两两凸肋相间一突出壁,该突出壁底部界定为一抵制缘,另一侧的两两凸肋则相间一间隙;一按压柱该按压柱为一开口向下的中空柱体,设于套筒内部,且按压柱上部裸设出套筒顶部,该按压柱的底部周缘设有复数相间的斜导垣,且该斜导垣各以一个对应而容纳于套筒的间隙,一个叠设于突出壁内侧,依次类推;该斜导垣底面设有一斜缘;且两两斜导垣之间,设一凸壁,且凸壁底部形成一尖型槽;一活动转柱活动转柱为一柱体,该活动转柱由按压柱底部开口设入按压柱中空内部,且活动转柱的下部外周缘设一凸垣,凸垣向上延伸间次设有顶面为斜面的斜导肋,两两斜导肋之间则界定为一凹陷槽;各个斜导肋的最高尖部分别纳于相间的尖型槽;一压制帽该压制帽设于活动转柱底端面的下方;一第一弹体该第一弹体可为一弹簧,连结固定于压制帽与卡制座之间;一卡制座该卡制座顶部为一开口向上的承置皿,且该承置皿之内,凸设一凸柱,且容许第一弹体套设于凸柱外缘,该卡制座底部延伸一卡制件;一第二弹体该第二弹体可为一弹簧,抵于基座的孔座的下部孔缘与压制帽之间;由该按压柱的活动按压,以连动而使卡制座的卡制件活动伸缩于可于简易操作而使对应轮座的座体顶面之定位凹陷部,形成活动的卡制状态,且由第一弹体,使得卡制座下压时,具有一弹性缓冲的状态,因此卡制件按压柱下压后,则有一弹性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特征在于基座的上方设一盖体,且盖体设一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凸键,基座的孔座对应设有键槽,而形成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外侧设有一结合件,配合螺丝使其可以锁固于基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结合座与轮座导正构造,其是通过一弹性卡制机构,达到简易操作而使对应轮座的座体顶面的定位凹陷部时,凸陷于定位凹陷部,以将轮座的座体的转向限制。
文档编号B62B9/00GK2792899SQ20052001878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谭宜正 申请人:谭宜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