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19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类,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上多挡变速的自行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世面上出售的变速自行车,采用塔轮形式,随着速比的提高骑行的力量也需加大,故费力人易疲劳,同时,整个变速机构均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且磨损快,后轴位过宽而使中心偏移,还有一种箱形加速器但调速范围小且费力,体力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在中轴处,完全封闭的变速箱,调速范围广又省力的自行车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箱体、中间隔板、传动齿轮、轴和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中带有一个五联齿轮C2齿轮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C3齿轮19,三对双联齿轮B26—B3齿轮15、D2齿轮18—D3齿轮4、F2齿轮10—F3齿轮20和四个内外齿齿圈即B’B112、D’D117、F’F19、G’G121以及分别与内齿圈相啮合的小齿轮B2齿轮6、D2齿轮18、F2齿轮10、G2齿轮22,五联齿轮分别固定在内带花键槽的C0轴套30上,C0轴套30套在C花键轴2上,C花键轴2穿过隔板5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盖1和后盖23上焊有的轴承套45内,C0轴套30可沿C花键轴2滑动,四个内外齿齿圈B’B112、和F’F19的两端分别焊有套筒,套筒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盖1和隔板5上的轴承套上,D’D117和G’G121两端的套筒支撑在隔板5和后盖23上的轴承套上,套筒随内外齿齿圈转动,传动中共有七根轴即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E轴8、F轴31、G轴29,其中A轴34、B轴36、C花键轴2和D轴32均穿过隔板5分别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33、49、45、43内,E轴8支撑在前盖1与隔板5上的轴承套11内,F轴31穿过隔板5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44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五联齿轮中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隔板5上对应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F轴31、G轴29开有圆孔;所述的五联齿轮C2齿轮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C3齿轮19与C0轴套30铸成一体;所述的三对双联齿轮B2齿轮6—B3齿轮15、D2齿轮18—D2齿轮4、F2齿轮10—F3齿轮20还可以与其对应轴B轴36、D轴32和F轴31铸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传动部分全部密封磨损小,速度快且省力,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可靠,便于维修。


图1是自行车变速箱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五联齿轮与C0轴套3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外齿齿圈与套筒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自行车变速箱高速档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自行车变速箱中速档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自行车变速箱低速档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前盖1后视轴承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隔板5上轴承套安装的结构及开圆孔示意图。
图9是后盖23上轴承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高速档各齿轮传动顺序表。
图11是中速档各齿轮传动顺序表。
图12是低速档各齿轮传动顺序表。
图1、图2中1.前盖,2.C花键轴,3.C2齿轮,4.D3齿轮,5.隔板,6.B2齿轮,7.E1齿轮,8.E轴,9.F’F1内外齿齿圈,10.F2齿轮,11.E轴轴承套,12.B’B1内外齿齿圈,13.C1左齿轮,14.C1中齿轮,15.B3齿轮,16.C1右齿轮, 17.D’D1内外齿齿圈,18.D2齿轮,19.C3齿轮,20.F3齿轮,21.G’G1内外齿齿圈,22.G2齿轮,23.后盖,24.G轴轴承,25.G轴轴承套,26.G3链轮,27.套筒,28.G’G1齿圈轴承套,29.G轴,30.C0轴套,31.F轴,32.D轴,33.A轴轴承套,34.A轴,35.A1齿轮,36.B轴,37.拨杆,38.U形支架,39.弹簧,40.钢丝绳,41.大轴承,42.大轴承,43.D轴轴承套,44.F轴轴承套,45.C花键轴轴承套,46.D’D1内外齿齿圈轴承套,47.B’B1内外齿齿圈轴承套,48.F’F1内外齿齿圈轴承套,49.B轴轴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12。
如图1所示自行车变速箱安装在自行车的中轴处,代替自行车的五通管,在车架中轴处焊接固定一块长方形钢板,变速箱用螺丝固定在它上面,如图2—图4所示自行车变速箱由前盖1、隔板5、后盖23、19个传动齿轮和七根轴组成,传动齿轮中带有一个五联齿轮即C2齿轮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C3齿轮19,其中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的尺寸完全相同,三对双联齿轮B2齿轮6—B3齿轮15、D2齿轮18—D3齿轮4、F2齿轮10—F3齿轮20和四个内外齿齿圈B’B112、D’D117、F’F19、G’G121以及分别与内齿圈相啮合的B2齿轮6、D2齿轮18、F2齿轮10和G2齿轮22,四个内外齿齿圈中B’、D’、F’、G’为内齿,B1、D1、F1、G1为外齿,五联齿轮分别固定在内带花键槽的C0轴套30上,C0轴套30套在C花键轴2上,C花键轴2穿过隔板5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盖1和后盖23上焊有的轴承套45内,C0轴套30可沿C花键轴2滑动,拨齿机构固定安装在隔板5上,它由拨杆37、U型支架38、弹簧39和钢丝绳40组成,拨杆37伸到C1左齿轮13和C1中齿轮14的中间,钢丝绳40的一端固定在拨杆37的尾部,另一端固定在车把上,U型支架38固定在隔板5上,拨杆37的中部用螺栓与U型支架38铰接,拨杆37可绕它摆动,当拉动钢丝绳40时,拨杆37的后端压缩弹簧39,拨杆37的前端拨动C1左齿轮使五联齿轮移动,四个内外齿齿圈的固定方式,如图3所示以内外齿齿圈21为例,内外齿齿圈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套筒27,套筒27两头的大轴承41、42分别套在隔板5和后盖23上焊接的G’G1齿圈轴承套28上,套筒27可随内外齿齿圈21一起转动,其它的内外齿齿圈的固定方式与内外齿齿圈21的固定方式相同,内外齿齿圈D’D117上套筒的两头也支撑在隔板5和后盖23上焊接的齿圈轴承套46上,而内外齿齿圈B’B112和F’F19分别支撑在前盖1和隔板5上焊接的齿圈轴承套47、48上,传动中共有七根轴即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E轴8、F轴31、G轴29,其中A轴34为驱动轴,A轴34的两端分别固定脚踏杆,A轴34、B轴36穿过隔板5分别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33、49内、C花键轴2、D轴32穿过隔板5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45、43内,E轴8支撑在前盖1与隔板5上的轴承套11内,F轴31穿过隔板5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44内,如图7-图9所示前盖1上与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E轴8、F轴31相对应固定有轴承套33、49、45、43、11、44和后盖23上与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F轴31、G轴29相对应固定有轴承套33、49、45、43、44、25,例如G轴29通过轴承24支撑隔板5和后盖23上G轴轴承套25内,其它轴的支撑方式与之相同,而隔板5上对应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F轴31处开有圆孔,以便穿过相应的齿轮和轴。五联齿轮C2齿轮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和C3齿轮19与C0轴套30铸成一体,三对双联齿轮B2齿轮6—B3齿轮15、D2齿轮18—D2齿轮4、F2齿轮10—F3齿轮20还可以与其对应轴B轴36、D轴32和F轴31分别铸成一体。
使用中,采用高速档行进时,如图4、图10所示拨杆37拨动C1左齿轮13,则C1右齿轮16与B3齿轮15啮合,A1齿轮35为驱动轮,其传动顺序为A1齿轮35→内外齿齿圈12的外齿B1→内外齿齿圈12的内齿B’→B2齿轮6→B3齿轮15→C1右齿轮16→C3齿轮19→内外齿齿圈17的外齿D1→内外齿齿圈17的内齿D’→D2齿轮18→D3齿轮4→E1齿轮7→内外齿齿圈9的外齿F1→内外齿齿圈9的内齿F’→F2齿轮10→F3齿轮20→内外齿齿圈21的外齿G1→内外齿齿圈21的内齿G’→G2齿轮22→G3链轮26。齿轮分别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它们一起转动。
采用中速档行进时,如图5、图11所示拨杆37拨动C1左齿轮13使C1中齿轮14与B3齿轮15啮合→A1齿轮35为驱动轮,其传动顺序为A1齿轮35→内外齿齿圈12的外齿B1→内外齿齿圈12的内齿B’→B2齿轮6→B3齿轮15→C1中14→C2齿轮3→内外齿齿圈9的外齿F1→内外齿齿圈9的内齿F’→F2齿轮10→F3齿轮20→内外齿齿圈21的外齿G1→内外齿齿圈21的内齿G’→G2齿轮22→G3链轮26。齿轮分别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它们一起转动。
采用低速档行进时,如图6、图12所示拨杆37拨动C1左齿轮13使之与B3齿轮15啮合→A1齿轮35为驱动轮,其传动顺序为A1齿轮35→内外齿齿圈12的外齿B1→内外齿齿圈12的内齿B’→B2齿轮6→B3齿轮15→C1左齿轮13→C1右齿轮16→F3齿轮20→内外齿齿圈21的外齿G1→内外齿齿圈21的内齿G’→G2齿轮22→G3链轮26。齿轮分别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它们一起转动。
其优点是传动部分全部密封磨损小,速度快且省力,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可靠,便于维修。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变速箱,它由箱体、中间隔板、传动齿轮、轴和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中带有一个五联齿轮C2(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C3齿轮(19),三对双联齿轮B2齿轮(6)-B3齿轮15、D2齿轮(18)-D3齿轮(4)、F2齿轮(10)-F3齿轮(20)和四个内外齿齿圈B’B1(12)、D’D1(17)、F’F1(9)、G’G1(21)以及分别与内齿圈相啮合的小齿轮B2齿轮(6)、D2齿轮(18)、F2齿轮(10)G2齿轮(22),五联齿轮分别固定在内带花键槽的C0轴套(30)上,C0轴套(30)套在C花键轴(2)上,C花键轴(2)穿过隔板(5)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盖(1)和后盖(23)上焊有的轴承套(45)内,C0轴套(30)可沿C花键轴(2)滑动,四个内外齿齿圈B’B1(12)、F’F1(9)的两端分别焊有套筒,套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盖(1)和隔板(5)上的轴承套47、48上,D’D1(17)和G’G1(21)两端的套筒分别支撑在隔板(5)和后盖(23)上的轴承套(46)、(28)上,套筒随内外齿齿圈转动,传动中共有七根轴即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E轴(8)、F轴(31)、G轴(29),其中A轴(34)、B轴(36)、C花键轴(2)和D轴(32)均穿过隔板(5)分别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33)、(49)、(45)、(43)内,E轴(8)支撑在前盖(1)与隔板(5)上的轴承套(11)内,F轴(31)穿过隔板(5)支撑在前盖(1)与后盖(23)上的轴承套(4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联齿轮中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的尺寸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5)上对应A轴(34)、B轴(36)、C花键轴(2)、D轴(32)、F轴(31)和G轴(29)开有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联齿轮C2(3)、C1左齿轮(13)、C1中齿轮(14)、C1右齿轮(16)、C3齿轮(19)与C0轴套(30)铸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对双联齿轮B2齿轮(6)-B3齿轮(15)、D2齿轮(18)-D2齿轮(4)和F2齿轮(10)-F3齿轮(20)还可以与其对应轴B轴(36)、D轴(32)和F轴(31)铸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箱,变速箱安装在自行车的中轴处,它由前盖1、隔板5、后盖23,十九个传动齿轮和七根轴组成,传动齿轮中有一个五联齿轮C
文档编号B62M11/00GK2818325SQ20052002723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岳文德 申请人:岳文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