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7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越野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越野车辆(all terrain vehicle),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头灯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越野车辆的头灯附装结构,在现有已知的结构中,例如在其中安装有头灯的灯壳上,设置有由前档泥板支撑的第一附装部分以及由前格栅护栏支撑的第二附装部分(参见日本专利号3466988)。
因为在日本专利号3466988中所描述的越野车辆采用了其中安装有头灯的各个灯壳被前档泥板以及前格栅护栏两者支撑的结构,故头灯所附装的位置受到前档泥板以及前格栅护栏的形状及位置的限制,由此降低了设计自由度。此外,各个灯壳必须具有复杂的形状以覆盖头灯的后部。此外,必须将各个灯壳设计的与头灯形状相符合以覆盖头灯的后部,由此降低了设计灯壳形状时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越野车辆,其允许自由地设计头灯所附装的位置,并允许在设计每个头灯的附近区域时较高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越野车辆包括分别布置在车身框架的左前侧和右前侧上的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布置在左前轮和右前轮上方的左前档泥板和右前档泥板、以及分别布置在左前档泥板和右前档泥板的前方的左头灯和右头灯,其中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在左前档泥板和右前档泥板下方可拆卸地安装至车身框架,且左头灯和右头灯分别安装至左支架和右支架。
根据此优选实施例的越野车辆,作为与车身框架分离的部件的支架可拆卸地安装至车身框架,同时头灯安装至支架。由此,通过适当的选择支架的形状,可以在任意位置布置头灯,由此增加了每个头灯周围的设计自由度。
结合附图,在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对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元件、特征、方面、特性及优点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越野车辆的侧视图,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图1所示的越野车辆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越野车辆的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越野车辆的后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越野车辆的车身框架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了车辆的左支架的附近区域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车辆的右支架的附近区域的侧视图。
图8是右支架的侧视图。
图9是右支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越野车辆的图示。在此优选实施例中,任何对方向或侧面的说明,诸如“前”、“前方”、“后”、“后方”、“右”或“左”是表示由坐在车辆的车座上的骑乘者所观察到的方向或侧面。
在所有附图中,标号1表示越野车辆,其基本如下构成。在双摇篮式车身框架2的前端处,左、右前轮3被支撑在左侧和右侧,以能够分别经由左、右前轮悬架装置4而上下移动。左、右前轮3的每个都优选的在其上附装有具有较低胎压的宽低压轮胎。在车身框架2的后端处,类似于前轮3,左、右后轮5经由后轮悬架装置6支撑以能够上下移动。在车身框架2的摇篮架中,安装有发动机单元7。油箱8安装在发动机单元7上方。在油箱8之前,用于使左、右前轮3转向的转向杆9安装为能够向左和向右枢轴转动。转向把手10附装至转向杆9的上端。车座11安装在油箱8后方。此外,前封盖12布置为在前侧覆盖转向杆9。油箱8的左右两侧以及车座11的左下和右下两侧被侧封盖13所覆盖。此外,左、右前档泥板14a、14b分别安装在左、右前轮3上方,而左、右后档泥板15分别安装在左、右后轮5上方。
每个前轮悬架装置4都经由上、下前臂4a支撑每个前轮3,而上、下前臂4a被支撑在车身框架2的前部处以能够上下移动。减震单元4b位于车身框架2与下前臂4a之间。
后轮悬架装置6经由后臂6a支撑每个后轮5,而后臂6a则被支撑在车身框架2的后部处以能够上下移动。减震单元6b在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中部上位于后臂6a与车身框架2之间。
车身框架2优选的具有悬架发动机单元7的主车架16,以及支撑车座11的车座梁17。当从任一侧面观察时,主车架16都具有摇篮(环绕)形状。主车架16分为前副车架18和后副车架19,通过螺栓将其连接在一起。
前副车架18优选由钢管制成,并在左侧和右侧上都包括前上车架构件22a和前下车架构件23a。前上车架构件22a倾斜为朝向前部被定位得较低,并朝向前部成锥形。前下车架构件23a沿前后方向基本水平的延伸。前上车架构件22a分别经由布置成向前斜靠姿态的连接构件24a而连接至前下车架构件23a。
在前副车架18的左和右前上车架构件22a的上部中,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左和右支架90、91,以位于左和右前档泥板14a、14b之下。左支架90支撑左前档泥板14a、左头灯92a、以及电阻器97(见图6)。右支架91支撑右前档泥板14b、右头灯93a、点火线圈94、调节器95、倒档杆96(见图7)。
左、右前档泥板14a、14b优选的由树脂模制而成。各个前档泥板14a、14b都被折弯以当从车辆的任一侧面观察时都呈现基本L形,各个前档泥板14a、14b还具有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前侧部分14c以及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侧部分14d。
参考图7,右支架91优选的由铸铝材料制成,并具有由前倾斜侧部91a、后倾斜侧部91b、以及底侧部91c所构成的基本三角形形状。在右支架91的中心部分形成中空部91d用于减轻右支架91的质量。
在靠近右支架91的顶角部分及前底角部分的位置,布置有用于附装至车身框架的上车架凸台部分91e以及下车架凸台部分91f以朝向后表面突出。上、下车架凸台部分91e、91f分别被螺栓紧固至附装支架22b、22c(最佳示出在图5中),附装支架22b、22c设置在车身框架2的前上车架构件22a上。由此,右支架91被附装至车身框架的右侧。
允许前档泥板附装到其的上档泥板凸台部分91g设置在右支架91的上端(顶角部分)。下档泥板凸台部分91h设置在右支架91的后下端(后底角部分)。上附装支架14e被螺栓紧固至上档泥板凸台部分91g,该上附装支架14e靠近前侧部分14c与后侧部分14d之间的边界处一体地形成在右前档泥板14b上。下附装支架14f被螺栓紧固至下档泥板凸台部分91h,该下附装支架14f一体地形成在后侧部分14d的下端处。
在右支架91的顶角部分及前底角部分处,分别一体地形成有允许头灯安装到其的上、下灯凸台部分91i、91j。上、下附装支架93b、93c(其分别形成在右头灯93a的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处)分别螺栓紧固至上、下灯凸台部分91i、91j。上、下灯凸台部分91i、91j两者均基本垂直于支架的前倾斜侧部91a布置。注意,下灯凸台部分91j所处的位置比上灯凸台部分91i距离前倾斜侧部91a更远。由此,因为在不仅沿上下方向,而且沿前后方向都间隔开的多个位置处来定位头灯,所以尽管支架的结构简单,还是可以实现安全及可靠地固定。
参考图8,在右支架91的底侧部分上,形成有允许点火线圈附装到其的前、后线圈凸台部分91k、91m,以在后表面处倾斜向下突出。点火线圈94被附装至前、后线圈凸台部分91k、91m以沿前后方向延伸,使得点火线圈94的次级侧位于后部。从点火线圈94的次级侧延伸的高压线94a连接至火花塞,火花塞位于后档泥板14b的后侧部分14d的后表面附近。
沿右支架91中的中空部91d的边缘,一体形成有允许调节器附装到其的调节器凸台部分91n、91p。调节器95被布置至调节器凸台部分91n、91p以位于支架91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上。
此外,靠近右支架91的顶角部分附近,设置有允许倒档杆附装到其的杆凸台部分91q。倒档杆96附装至杆凸台部分91q。
点火线圈94、调节器95、以及倒档杆96以上述方式被附装至右支架91。由此,这些元件可经由上述简单结构而放置到位,无需对车架进行任何特殊的处理以允许附装这些元件。此外,承载诸如点火线圈及调节器等的电部件的右支架91被布置在车身框架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上。由此,在车辆行驶期间,这些电部件位于暴露至空气和风的位置处,因而可以很好的被冷却。
参考图6,类似于右支架91,也优选的由铸铝材料制成的左支架90具有包括前倾斜侧部90a、后倾斜侧部90b、以及底侧部90c的基本三角形形状。中空部90d形成在左支架90中。
左支架90还优选的包括用于附装至车身框架的上、下车架凸台部分90e、90f;用于允许前档泥板附装到其的上、下档泥板凸台部分90g、90h;以及用于允许头灯附装到其的上、下灯凸台部分90i、90j,这些部分在与右支架91上的其相应部分分别相似的位置处一体地形成在左支架90上。
在左支架90的前倾斜侧部90a的上端附近,设置有电阻器凸台部分90k,电阻器97螺栓紧固至该电阻器凸台部分90k。
根据本优选实施例的越野车辆1,作为与车身框架2分离的元件的支架90、91可拆卸地安装至车身框架2,同时头灯92a、93a分别安装至支架90、91。结果,通过适当选择支架90、91的形状,可以在任意位置设置头灯92a、93a,由此提高了各个头灯周围的设计自由度。
因为头灯92a、93a以及左、右前档泥板14a、14b两种部件都被附装至左、右支架90、91,所以可很好的建立头灯92a、93a相对于前档泥板14a、14b的定位,以及前档泥板14a、14b相对于头灯92a、93a的定位。此外,无需形成或附装任何特殊构件来固定前档泥板14a、14b,由此可实现简单的结构。
此外,在前档泥板14a、14b每个都具有包含前侧部分14c及后侧部分14d的弯折形状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前档泥板的前侧部分14c与后侧部分14d之间边界的附近区域由支架90或91的上档泥板凸台部分90g或91g所支撑,同时后侧部分14d由后下档泥板凸台部分90h或91h所支撑。由此,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专用于固定前档泥板14a、14b的构件,弯折的前档泥板14a、14b也可以由简单形状支架来可靠地支撑。因为各个前档泥板由单个支架紧固,故可帮助定位并很好地建立定位。
各个支架90或91优选的具有包含前倾斜侧部90a或91a、后倾斜侧部90b或91b、以及底侧部90c或91c的基本三角形形状。由此,通过利用三角形的顶角部分的附近区域、前底角部分的附近区域、以及后底角部分的附近区域,可以形成上、下车架凸台部分,上、下档泥板凸台部分,以及上、下灯凸台部分。由此,可以可靠地由单个支架支撑多个元件。
因为各个支架优选的由铸铝材料制成,故能以很高的自由度设计其形状,并可容易地形成上述各种凸台部分。尽管存在额外的部件,但是支架的质量增加可以被最小化。
因为点火线圈94附装至右支架91的底侧部91c以沿前后方向定向,并经由次级线94a连接至发动机的火花塞(火花塞布置在右前档泥板14b的后端附近),故可以节省次级线94a的长度,且电压降落较小。
因为用于倒档操作的杆96布置在右支架91的顶角部分附近,所以驾驶员容易接触到杆96,从而方便了换档操作。
左、右支架90、91附装在车身框架2的左侧和右侧上以位于车架的外侧。由此,支架90、91的附装较简单,且因为车架的形状,所以对支架的形状没有过多的约束,从而提供了对于支架90、91形状的较高设计自由度。此外,因为支架90、91布置在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故安装至支架的元件在车辆行驶时被暴露至空气和风,由此改善了对安装至支架的元件的冷却。具体而言,在车辆行驶期间,安装至(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上的)右支架91的调节器95有效地接收到通过右前档泥板14b的前侧部分14c的作用被导引至调节器95的空气和风。由此,能可靠地冷却调节器95。
尽管上述优选实施例说明了点火线圈、调节器、倒档杆、以及电阻器安装至支架的示例,但应理解的是任何其他元件也可被安装至支架。
尽管上述优选实施例说明了各个支架是由铸铝材料制成并具有基本三角形形状的示例,但应理解的是支架的材料、形状以及制造方法不限于此。
尽管上述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每个前档泥板形成为包含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的弯折形状的示例,但前档泥板的形状不限于此。
尽管已详细描述本发明,但上述描述在任何方面旨在说明而非限制。应该理解的是可以设计各种其他修改及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越野车辆,包括左前轮和右前轮,其分别布置在车身框架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左前档泥板和右前档泥板,其分别布置在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上方;及左头灯和右头灯,其分别布置在所述左前档泥板和所述右前档泥板的前方;其中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车身框架以定位在所述左前档泥板和所述右前档泥板下方;且所述左头灯和所述右头灯分别安装至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所述左前档泥板和所述右前档泥板分别附装至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所述左前档泥板和所述右前档泥板的每个都具有弯折形状,该弯折形状具有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前侧部分和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后侧部分;且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每个都包括将被固定至所述车身框架的车架凸台部分、被布置以支撑所述各个前档泥板的所述前侧部分与所述后侧部分之间边界附近的区域的上档泥板凸台部分、被布置以支撑所述后侧部分的后档泥板凸台部分、以及被布置以支撑所述各个头灯的灯凸台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每个都具有包含前倾斜侧部、后倾斜侧部、以及底侧部的基本三角形形状;且所述车架凸台部分被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顶角部分附近和所述支架的前底角部分附近,所述上档泥板凸台部分和所述后档泥板凸台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角部分附近和所述支架的后底角部分附近,且所述灯凸台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角部分附近和所述支架的所述前底角部分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点火线圈安装至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之一的所述底侧部,使得所述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定向为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所述点火线圈经由从所述次级线圈延伸出的次级线而连接至发动机的火花塞,所述火花塞布置在所述左前档泥板和所述右前档泥板的每个的后端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倒档开关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之一的所述顶角部分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调节器安装至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一的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辆,其中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中的至少一个附装至所述车身框架的侧部以位于所述车架的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野车辆,其被构造为允许自由地设计头灯所附装的位置,并允许在每个头灯的附近区域中的较高的设计自由度。左支架和右支架可拆卸地安装至车身框架以分别位于左前挡泥板和右前挡泥板下方,且左头灯和右头灯分别安装至左支架和右支架。
文档编号B62J6/02GK1872609SQ20061008375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日
发明者内山正行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