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67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能变换形体且能在水面上运行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 代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轮椅车、三轮车、自行车这三种形式的代步车,它们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 是三种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实体代步车,所以它们有不同的功能用途。它们各自的功能用途 是它们分类的标准。无论是动力形式还是人力形式,都不能容为一体,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是在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方面,不节省;在制造方面选择性地利用资源,不能广泛性地利用 资源;在制造过程中,技术要求高,工序复杂,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譬如,电动自行车利用 传统技术把电动机置放在轮轴上。这种形式有多种缺陷,为追求速度,电动机的形体大,浪 费资源,动力距小,浪费能源,车轮制造复杂、难度大、不环保。再如正常人使用的三轮车 和残疾人使用的轮椅车,不能合为一体,三轮车的引导轮不能前后改变置位。公知的三轮车 不能变形为自行车和轮椅车,而且车轮的形态形式呆板。不论是传统形式或是现代形式,轮 是整体形式的。传统轮是由轴、殺、辐、辋、轮箍组成,现代轮有的是由钢圈、轮胎组成, 或者由轴、穀、车条、车圈、车胎组成。现代轮是由传统轮发展而来的。传统轮和现代轮都 不能以钹的形式存在的,更没有以钹的一片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多形式存在, 然后组成钹的一片,再组合成一个整轮。也就是说,在制造轮时,造出每个部件组合成一个 整轮,而不是造出二分之一轮、三分之一轮、四分之一轮等等,或组合成二分之一轮、三分 之一轮、四分之一轮等等,然后组成一个整轮。动力没有放在轮内边沿的。
目前公知的轮椅车、三轮车、自行车,它们的各自形体特征和功能都非常明显。它们独 立的形体特征和功能,不能通过由固定形式的独立部件组合而成,增加或减少部件而改变形 体特征和功能,这使它们存在一些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在使用上存 在障碍,而不是统用性。另外,非正常人使用的轮椅车、三轮车不具有床功能和在水面上的 排筏功能,在不同环境使用方面存在功能障碍。而一些轮椅车是靠他人推动,或骑车人自己 用手驱动车轮行进,既费力又不安全,不便捷不舒适,不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轮椅车、三轮车、自行车这些代步车之间存在的不能互相 变换形体特征功能的障碍,解决代步车陆地与水面之间存在的障碍性,解决正常人与非正常 人之间存在的工具应用的障碍性;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形式多样,可进行形 体改变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使用场所需要等优点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它包括引导连接部件,该引导连接部件与车轮箱 连接,车轮箱的下部安装钹式组合车轮,在车轮箱上还安装有座靠部件,在车轮箱外部则安 装伸缩组合式篙浆,车轮箱底部则安装有充气垫,同时在车轮箱前部还分别安装有能源装置 部件和轮椅车辅助轮。
所述引导连接部件包括车把槽,车把槽两端分别安装折合旋转把,同时车把槽还与伸縮 式转向杆配合,伸縮式转向杆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下部是引导轮支架,引导轮支架中安装引 导轮,在支架的两侧则通过连接臂与连接杆固定器连接,连接杆固定器与连接杆连接,连接 杆与能源装置部件连接,连接杆外部设有稳固架。
所述能源装置部件为上面开口的距形箱,箱体的A面竖直并列两个连接杆套筒,连接杆 套筒引导连接部件连接同时还与轮椅车辅助轮连接,在每连接杆套筒上都安置一个连接杆套 筒固定器与引导连接部件相匹配,共同固定衔接引导连接部件或者轮椅车辅助轮;
在箱体的B面一端底部有两个竖直轮椅辅助轮套筒用于放置轮椅车辅助轮,竖直轮椅辅助轮套筒与辅助轮固定器连接,辅助轮固定器上安装辅助轮;另一端底部有折合式踏板;
在接近C面的中间部位有固定能源装置和车轮箱的能源装置固定器,同时C面还有外突
的能源装置挂插装置,以与车轮箱连接;
在D面在靠近A面处的底部也设有折合式踏板,在接近C面的中间有能源装置固定器。 所述车轮箱一个倒U形的矩形箱,有三个面,分别为左面、右面和顶面;其左面、右面
的两端有相同的挂插装置槽,挂插装置槽与能源装置部件连接;车轮箱的左面和右面还有车 轮箱固定器与能源装置部件相匹配;
车轮箱左面最底边有车轮变位槽,在车轮变位槽上方有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伸縮式车 轮箱支撑杆上有支撑杆调控器,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用支撑杆固定器固定,在伸缩式车轮箱 支撑杆上方有座靠部件的固定槽,在左面的左上侧处有车速控制器,其功能是控制车行进、 制动、倒退和换向;
车轮箱右面最底边也有车轮变位槽;在车轮变位槽的上方有车轮变位电源插座;在鬼源 插座上方有伸缩组合式篙浆槽;在左端竖立一个伸缩式帆杆,它的作用是挂帆和输液挂杆; 在右端靠近顶面处有电源入口插座;在右端有折合式车轮箱支撑架;
车轮箱顶面有圆形索链收存器,索链的一端有索链挂接器。
所述钹式组合车轮由左右两片合成,而每片又由相等或不相等的钹式组合轮叶而成,每 个钹式组合轮叶的中心有分穀,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轮片,用车毂箍固定;再由两个整体轮片 组合成一个整体车轮;
在钹式组合轮叶的内边沿有齿轮;在两车穀箍中间有电动机支架,在电动机支架的上安 有驱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驱动齿轮而使整体转动;在车穀箍周围有制动器,车轮的轴为空 心轴,在电动机支架上安装制动电动机;至少一个电动机支架安装在左面或右面的车轮箱下部。
所述座靠部件是一个距形板,分为三段,通过座靠部件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并单向折合; 用座靠部件挂接器定型为椅形;在其中段有座靠部件插接器与其它两段进行连接固定,整个 座靠部件则成为床板或排筏;在中段有外突槽和安全带孔,在座靠部件的一端设有把手。
所述充气垫不充气时可折合起来放在座靠部件上用于座垫。
所述伸缩组合式篙浆包括折合浆为T型、组合篙为直型,两者可以相互组合,通过伸縮 形式延长和縮短来变换篙浆长度;T型的折合桨内有折合桨连接器和折合桨固定器。
所述连杆套筒固定器与连接杆固定器相匹配,共同固定衔接连接杆或者轮椅车辅助轮; 所述挂插装置槽用于放置能源装置挂插装置,车轮箱固定器与能源装置固定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由8种独立的部件组成。它们是引导连接部件、 能源装置部件、车轮箱、钹式组合车轮、座靠部件、充气垫、轮椅车辅助轮、伸缩组合式篙 浆。它充分考虑了包括人的理念障碍、工具形体功能转变障碍和环境变化不适应性障碍。尽 可能的减少非正常人病弱人群的痛苦,同时使护理人员减轻体力劳动。协助病人活动时方便、 快捷、安全,从而更加突出了人性化关爱。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实质性地、具有突破性进展,提高对他们的关爱和护理质量,对病人及老弱残疾人的护理能 从环境改变和形式变化方面得到实现,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为儿童群体提供快乐。在 应对突发事件时,如降水、地震、事故抢救等,通过新型多功能的变形变体的工具,增大人 们的生存机率,尽可能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轮椅车、三轮车、自行车这些代步车之间存在的不能互相变换形 体特征功能的障碍,解决代步车陆地与水面之间存在的障碍性,解决了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 间存在的工具应用的障碍性;通过固定的部件的组合,形成一种简单形体特征功能的动力代 步车,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固定部件,组合形成另一种较复杂形体特征功能的动力代步车, 把相同的固定的独立部件通过不同部位安装组合成不同形体特征功能的动力代步车。而且代 步车的车轮以钹的形式组合而成,车轮的左右片又由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形式, 用一个固定装置组合而成一片,再由两片组合成一个完整轮子。事实上,完整的轮子可以运行,不完整的或者说残缺不全的轮子也可以运行,而传统形式的轮和现代公知的轮是行不竭 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轮内部边沿安装动力,增大力距、节省能源。为了使非正常的人生产、 生活舒适、安全、便捷、高效,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縮组合式篙浆, 一物多用,可以作为拐杖 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有部件除结构形式和方法外,其所用制造技术和连接方式方法都采用通用 技术方法。引导连接部件中的引导轮制动采用通用形式,如自行车轮制动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国大多数人使用代步车;世界上用代步车的人更多。中国 有八千万残疾人还有众多的老年人、病弱人群以及儿童群体,具有先进水平的代步车有广阔 的前景,市场需求量很大。组合式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是把目前通用的三轮车、轮椅车、自 行车的形体特征和基本功能合为一体,并有移动床和能在水面上具有排筏形体特征功能。本
实用新型把三种代步车的基本部件采用分割独立形式存在,然后用搭积木和拼七巧板的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组合而成。相同的部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功能的工具,在不同的环 境中运用。为社会提供综合智能化、便捷人性的交通工具,消除人与人之间、自然环境之间 的交通障碍,增强人们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人们的交通能力水平。特点是安全、高效、便 捷、舒适、环保和节能。具有制造简单,技术要求低,便于技术推广应用,大大消除生产与 使用之间的技术障碍,也就是说人们在运用过程中不存在技术性障碍。如不需专门修车人员 和专门安装人员。具有使用方便,多种功能应用更广泛,不同类型的人都能使用。能最大力 矩驱动,节省资源能源,选材更广泛,由原来的金属材料转向非金属材料,如竹、木、藤、 塑料、陶瓷及混合材料等。有利于工具趋向艺术性以及车和轮一体化,人们的生活有更加美 好,由于部件都是独立存在,工具的使用寿命相对延长。
本实用新型动力代步车能定型定式,便于社会化生产加工,能就地取材产品运输路线短, 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社会经济发展。本实用新型最适合新型材料和特殊材料。如具有轻、薄、 硬的纳米材料、航天航空材料。

图1是引导连接部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能源装置部件A面构造示意图; 图3是能源装置部件B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轮椅车辅助轮构造简示意; 图5是能源装置部件C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能源装置部件D面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能源装置部件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8是车轮箱左面构造示意图; 图9是车轮箱右面构制示意图10是轮箱顶面构造示意图及车轮箱组合形式图11是钹式组合轮的构造和车轮箱的组成示意图12是钹式组合轮片的断面说明图13是钹式组合轮片的平面构造示意图14是钹式组合轮内部结构示意图15是座靠部件俯视展开构造示意图16是座靠部件恻视应用组合解释示意图17是座靠部件反用侧视示意图18是充气垫展开示意图19是充气垫和座靠部件应用组合示意图20是座靠部件和充气垫用于排筏时的组合应用示意图21是伸缩组合式篙浆组合形式示意图22是T型折合浆侧面示意图;图23是T型折合浆展开俯视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三轮车示意图25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另一种形式的三轮车示意图26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轮椅车示意图27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自行车示意图。
其中,1、车把槽,2、折合旋转把,3、伸缩式转向杆,4、连接杆,5、稳固架,6、引 导轮支架,7、引导轮,8、连接杆固定器,9、接连杆套筒,10、连接杆套筒固定器,11、轮 椅车辅助轮套筒,12、折合式踏板,13、能源装置挂插装置,14、能源装置固定器,15、轮 椅车辅助轮固定器,16、能源装置挂插装置槽,17、车轮箱固定器,18、车轮变位槽,19、 伸缩式车轮箱支撑杆,20、支撑杆调控器,21、支撑杆固定器,22、座靠部件固定槽,23、 车速控制器,24、车轮变位电源插座,25、伸缩组合式篙浆槽,26、伸縮式帆杆,27、电源 插座,28、折合式车轮箱支撑架,29、索链收存器,30、索链,31、索链挂接器,32、钹式 组合轮叶,33、车毂箍,34、齿轮,35、电动机支架,36、驱动电动机,37、车轮制动器, 38、车轮轴,39、制动电动机,40、座靠部件连接器,41、座靠部件挂接器,42、座靠部件 插接器,43、外突槽,44、安全带孔,45、把手,46、水,47、 T型折合浆,48、伸缩式组 合篙,49、折合浆连接器,50、折合浆固定器,51、分穀,52、引导连接部件,53、能源装 置部件,54、车轮箱,55、钹式组合车轮,56、座靠部件,57、充气垫,58、轮椅车辅助轮, 59、伸縮组合式篙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l中引导连接部件的构造示意图。引导连接部件52包括车把槽1,车把槽l两端分别 安装折合旋转把2,同时车把槽1还与伸缩式转向杆3配合,伸縮式转向杆3安装在支架上, 支架下部是引导轮支架6,引导轮支架6中安装引导轮7,在支架的两侧则通过连接臂与连接 杆固定器8连接,连接杆固定器8与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4与接连杆套筒9连接,连接杆 4外部设有稳固架5。
引导连接部件52的作用是作为三轮车、自行车运用时,起引导转向作用。引导连接部件 52只能与能源装置部件53连接。伸縮式转向杆3采用通用技术,如折叠式雨伞杆形式等。 引导轮7的具体形式不具一格,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各种结构。
图7中,能源装置部件53为上面开口的距形箱,箱体的A面,如图2所示,竖直并列 两个连接杆套筒9,用于套住连接杆4和轮椅车辅助轮58,在每个连接杆套筒9上都安置一 个接连杆套筒固定器10与连接杆固定器8相匹配,共同固定衔接连接杆4或者轮椅车辅助轮 58。
在箱体的B面,如图3所示, 一端底部有两个竖直轮椅辅助轮套筒11用于放置轮椅车辅 助轮58;竖直轮椅辅助轮套筒11与辅助轮固定器15连接,辅助轮固定器15上安装辅助轮, 如图4所示,辅助轮可任意转变方向;另一端底部有折合式踏板12;
图5中,在接近C面中间部位有固定能源装置部件53和车轮箱54的能源装置固定器14, 其作用是固定能源装置部件53和车轮箱54,同时C面还有外突的能源装置挂插装置13,以 与车轮箱54连接;
图6中,在D面在靠近A面处的底部也设有折合式踏板12,在接近C面的中间有能源 装置固定器14。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轮车和轮椅车时,采用双套能源装置部件53,其A面C面是固定相 同的,而B面D面采取对称对应的方式,即内侧相同,外侧相同。能源装置部件53中心放 置能源。
车轮箱54是一个倒U形的距形箱,类似马鞍,有三面。分别用左面(图8)、右面(图 9)、顶面(图IO)表示。其左面、右面的两端有相同的挂插装置槽16,用于放置能源装置挂 插装置13;车轮箱54的左面和右面还有车轮箱固定器17与能源装置部件53相匹配;图8中,车轮箱54左面最底边有车轮变位槽18,在车轮变位槽18上方有伸縮式车轮箱 支撑杆19,并有车轮箱固定器17与能源装置固定器14相匹配。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19上 有支撑杆调控器20,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19用支撑杆固定器21固定,在伸缩式车轮箱支撑 杆19上方有座靠部件的固定槽22,在左面的左上侧处有车速控制器23,其功能是控制车行 进、制动、倒退和换向;
图9中,车轮箱54右面最底边也有车轮变位槽18;在车轮变位槽18的上方有车轮变位 电源插座24;在电源插座24上方有伸縮组合式篙浆槽25;在左端竖立一个伸縮式帆杆26, 它的作用是挂帆和输液挂杆;在右端靠近顶面处有电源入口插座27;在右端有折合式车轮箱 支撑架28;
图10中,车轮箱54顶面有圆形索链收存器29,索链30的一端有索链挂接器31。此图 为三轮车轮椅车时的结构示意图,座靠部件56和充气垫57组合成的座靠组合件如图19所示 直接放在上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轮车和轮椅车时,采用双套车轮箱54,其左右两面的装置采取对称、 对应方式,也就说内侧相同,外侧相同。车轮箱54至少安装一个车轮,两端同时可安装能源 装置部件53,用普通连接方式可以挂托同型或不同型的动力代步车,如三轮车挂托轮椅车、 轮椅车挂托轮椅车。
图n、图12、图13中,钹式组合车轮55像钹的形式,由左右两片合成,而每片又由相 等或不相等的钹式组合轮叶32而成,每个钹式组合轮叶32的中心有分毂51,共同组成一个 整体轮片,用车毂箍33固定;再由两个整体轮片组合成一个整体车轮;在传统车轮是由轴、 毂、辐、辋、轮箍组成,其中毂是整体的,辐有若干个,然后组合在一起成轮。现代轮有的 是由轴、毂、车条、车圈、车胎组成,其中毂是整体的。而本实用新型则是把毂分成若干部 分,即分毂。它可以与辐、辋或车条、部分车圈,分别制造,然后形成钹式组合轮叶32;也 可以把分毂与辐、辋或者车条、部分车圈共同造在一起,然后形成钹式组合轮叶32。
在钹式组合轮叶32的内边沿有齿轮34;在两车毂箍33中间有电动机支架35,在电动机 支架35的上安有驱动电动机36,驱动电动机36驱动齿轮34而使整体转动;在车毂箍33周 围有制动器37,车轮的轴38为空心轴,在电动机支架35上安装制动电动机39;至少一个电 动机支架35安装在左面或右面的车轮箱下部。本实用新型钹式组合轮55适用于其它车轮以 及船舶推进器,便于大型车轮和船舶推进器的制造,降低制造技术要求。
图15、图16、图17中,座靠部件56是一个距形板,分为a、 b、 c三段,通过座靠部件 连接器40连接在一起,并单向折合;用座靠部件挂接器41用于定型为椅形;在其中段有座 靠部件插接器42与其它两段进行连接固定,整个座靠部件56则成为床板或排筏;在中段有 外突槽43和安全带孔44,在座靠部件56的一端设有把手45。外突槽43与车轮箱上的座靠 部件固定槽22相匹配;
图17为排筏形式存在图,安全带孔44用于系车轮,把手45用于系索链,作用为牵引点。 另外,也可以作为担架使用。
充气垫57不充气时可折合起来放在座靠部件56上用于座垫。
图18为充气垫展开示意图。图19为充气垫57和座靠部件56应用组合示意图。与图IO 搭配组合。图20为座靠部件56和充气垫57用于放在水46上用作排筏时的组合应用示意图。 组合成的排筏形式也可以纵横组合,增大载荷量,增强安全性,具有集群的特点
图21、图22、图23中,伸缩组合式篙浆59包括折合浆47为T型、组合篙48为直型, 两者可以相互组合,通过伸縮形式延长和縮短来变换篙浆长度;T型的折合桨47内有折合桨 连接器49和折合桨固定器50。
本实用新型有多种组合形式,如图24为组合形成的三轮车示意图。图25为本实用新型 所组合形成的另一种形式的三轮车示意图。图26为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轮椅车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所组合形成的自行车示意图。
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它包括引导连接部件,该引导连接部件与车轮箱连接,车轮箱的下部安装钹式组合车轮,在车轮箱上还安装有座靠部件,在车轮箱外部则安装伸缩组合式篙浆,车轮箱底部则安装有充气垫,同时在车轮箱前部还分别安装有能源装置部件和轮椅车辅助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引导连接部件 包括车把槽(1),车把槽(1)两端分别安装折合旋转把(2),同时车把槽(1)还与伸缩式 转向杆(3)配合,伸缩式转向杆(3)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下部是引导轮支架(6),引导轮 支架(6)中安装引导轮(7),在支架的两侧则通过连接臂与连接杆固定器(8)连接,连接 杆固定器(8)与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4)与能源装置部件连接,连接杆(4)外部设 有稳固架(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能源装置部件 为上面开口的距形箱,箱体的A面竖直并列两个连接杆套筒(9),连接杆套筒(9)引导连 接部件连接同时还与轮椅车辅助轮连接,在每连接杆套筒(9)上都安置一个连接杆套筒固定 器(10)与引导连接部件相匹配,共同固定衔接引导连接部件或者轮椅车辅助轮;在箱体的B面一端底部有两个竖直轮椅辅助轮套筒(11)用于放置轮椅车辅助轮,竖直 轮椅辅助轮套筒(11)与辅助轮固定器(15)连接,辅助轮固定器(15)上安装辅助轮;另 一端底部有折合式踏板(12);在接近C面的中间部位有固定能源装置和车轮箱的能源装置固定器(14),同时C面还 有外突的能源装置挂插装置(13),以与车轮箱连接;在D面在靠近A面处的底部也设有折合式踏板(12),在接近C面的中间有(14)能源 装置固定器(14)。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车轮箱一个倒U 形的矩形箱,有三个面,分别为左面、右面和顶面;其左面、右面的两端有相同的挂插装置 槽(16),挂插装置槽(16)与能源装置部件连接;车轮箱的左面和右面还有车轮箱固定器(17) 与能源装置部件相匹配;车轮箱左面最底边有车轮变位槽(18),在车轮变位槽(18)上方有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 (19),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19)上有支撑杆调控器(20),伸缩式车轮箱支撑杆(19)用 支撑杆固定器(21)固定,在伸縮式车轮箱支撑杆(19)上方有座靠部件的固定槽(22),在 左面的左上侧处有车速控制器(23),其功能是控制车行进、制动、倒退和换向;车轮箱右面最底边也有车轮变位槽(18);在车轮变位槽(18)的上方有车轮变位电源插 座(24);在电源插座(24)上方有伸縮组合式篙浆槽(25);在左端竖立一个伸缩式帆杆(26), 它的作用是挂帆和输液挂杆;在右端靠近顶面处有电源入口插座(27);在右端有折合式车轮 箱支撑架(28);车轮箱顶面有圆形索链收存器(29),索链(30)的一端有索链挂接器(31)。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钹式组合车轮 由左右两片合成,而每片又由相等或不相等的钹式组合轮叶(32)而成,每个钹式组合轮叶(32)的中心有分穀,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轮片,用车穀箍(33)固定;再由两个整体轮片组 合成一个整体车轮;在钹式组合轮叶(32)的内边沿有齿轮(34);在两车毂箍(33)中间有电动机支架(35), 在电动机支架(35)的上安有驱动电动机(36),驱动电动机(36)驱动齿轮(34)而使整体 转动;在车毂箍(33)周围有制动器(37),车轮的轴(38)为空心轴,在电动机支架(35) 上安装制动电动机(39);至少一个电动机支架(35)安装在左面或右面的车轮箱下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座靠部件是一 个距形板,分为三段,通过座靠部件连接器(40)连接在一起,并单向折合;用座靠部件挂 接器(41)定型为椅形;在其中段有座靠部件插接器(42)与其它两段进行连接固定,整个座靠部件则成为床板或排筏;在中段有外突槽(43)和安全带孔(44),在座靠部件的一端设 有把手(45)。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充气垫不充气 时可折合起来放在座靠部件上用于座垫。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伸縮组合式篙 浆包括折合浆(47)为T型、组合篙(48)为直型,两者可以相互组合,通过伸縮形式延长 和縮短来变换篙浆长度;T型的折合桨(47)内有折合桨连接器(49)和折合桨固定器(50)。
9.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其特征是,所述 连杆套筒固定器(10)与连接杆固定器(8)相匹配,共同固定衔接连接杆(4)或者轮椅车 辅助轮;所述挂插装置槽(16)用于放置能源装置挂插装置(13),车轮箱固定器(17)与能源装 置固定器(14)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多功能变形变体动力代步车。它解决了目前轮椅车、三轮车、自行车这些代步车之间存在的不能互相变换形体特征功能的障碍,解决代步车陆地与水面之间存在的障碍性,解决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存在的工具应用的障碍性;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形式多样,可进行形体改变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使用场所需要等优点。其结构为它包括引导连接部件,该引导连接部件与车轮箱连接,车轮箱的下部安装钹式组合车轮,在车轮箱上还安装有座靠部件,在车轮箱外部则安装伸缩组合式篙浆,车轮箱底部则安装有充气垫,同时在车轮箱前部还分别安装有能源装置部件和轮椅车辅助轮。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305081SQ20082022501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田海萍, 马升昊 申请人:马升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