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02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脚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在BMX(Bicycle-MotoCross)自行车或者山地自行车上使 用的自行车脚蹬。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脚蹬相反,这种BMX脚蹬更大、更坚固并由金属(铝、镁)制成。通过这 些材料重量降到约320g/脚蹬对。 为提供更佳的支撑,脚蹬在踏板上具有附着性(DE 4203777A1、 US 6647826B2)或 者在昂贵的型号中设有可更换的钢柱。脚蹬利用BB球轴承支承在脚蹬轴上,在高品质的型 号中借助长寿命的SB球轴承支承在脚蹬轴上。 这种支承的特征是,脚蹬具有承载体(在承载体中实现支承)并且踏板装配在该 承载体的上面或者里面。 在US 4345487中,这一点通过插装进行,在US 5927155中通过螺纹连接进行。承 载体在此方面为容纳支承套(WO 2007/009258Al、 US 6647826B2)也可以分体构成。在US 6647826B2中,设置在承载体上磨砂式的踏板具有厚度0. 7mm。 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缺点是,承载体的质量由于其对支承部的承载功能只能有限降 低并因此脚蹬重量减轻总体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脚蹬的重量的进一步减轻且在此方面脚蹬平面地实施。 该目的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具有优点的构造方式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依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特别是用于BMX自行车的自行车脚蹬,其由整面的踏板和整 面的配对板组成,它们相同构成,从而根据脚蹬的位置踏板也可以是配对板以及与此相反, 踏板与配对板之间设置保证踏板与配对板之间距离的隔离体,隔离体具有用于容纳脚蹬轴 的支承单元的孔,其中,保留的材料连接部(a)在孔与隔离体的外表面之间在踏板和配对 板的区域内接近于零,从而力几乎直接从踏板传递到支承单元上并且踏板和配对板的连接 通过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承单元两侧的连接件产生。 接近于零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意味着隔离体的高度几乎等于或者等于用于支承单 元的孔的直径。 因此技术上选择一种新型方案,即抛弃用于脚蹬支承部的承载体和固定在承载体 上面或者里面的踏板。 利用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踏板力通过踏板和配对板直接传递到脚蹬支承部上。隔 离体的任务仅在于使踏板和配对板可以保持距离地连接并保证将支承衬套或支承部固定 在脚蹬平面上,也就是平行于踏板和配对板。在此方面,隔离体本身通过其具有支承部特性 而也可以是支承部的组成部分。 通过连接件直接靠近支承衬套设置在踏板与配对板之间,保证支承单元的固定。
结果是取代重量高的承载体仅需明显更轻的隔离体,其此外还可以通过空腔进一 步减轻重量。 还提出一种隔离体,其由用于脚蹬轴的孔区域内和踏板与配对板的连接件设置区
域内的实心材料和此外由固定踏板与配对板之间环绕的边缘的连接部形成。 事实证明,合成材料、包括纤维增强的合成材料或者木板层被证明适宜作为隔离
体的材料。实验表明,就连聚苯乙烯也完全可以作为隔离体的材料。 作为踏板或者配对板的材料优选不锈钢、铝、镁或者钛或者其他轻质高强度材料, 也可以使用这些材料的组合物或者复合材料。 因为BMX自行车公知承受高负荷且脚蹬侧面也很容易碰到障碍物,所以应为隔离 体使用下述材料,其不那么容易从脚蹬边缘区域折损和/或者脚蹬具有侧面环绕至少隔离 体的涂层,涂层最好也覆盖踏板和配对板的外部窄周面。 正如另一种实施方式表明的那样,具有优点的还有,踏板和配对板的外部窄周面 嵌入隔离体内。 除了保护功能外,这种被损耗的涂层同时还可以作为广告面使用。
将脚蹬支承在脚蹬轴上的支承部可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实施方式
-支承单元由两个设置在脚蹬轴上的支承部组成,所述支承部支承在支承衬套内, 其中,支承衬套装入到孔内并被固定。-支承单元由两个设置在脚蹬轴上的支承部组成,其中的一个支承部支承在支承 衬套内,其中,支承衬套装入到孔内并被固定,而另一个支承部则直接支承在孔内。
-支承单元由脚蹬轴与在脚蹬轴上移动的支承套之间至少一个滑动摩擦副组成, 其中,支承套被装入到孔内并被固定。-支承单元由脚蹬轴与在脚蹬轴上移动的支承套之间的滑动摩擦副和支承在孔内 的支承部组成,其中,支承套被装入到孔内并被固定。-支承套由隔离体内的孔形成,从而脚蹬轴与孔的内壁之间存在至少一个滑动摩 擦副,以及脚蹬轴可旋转地固定在隔离体内。 为将脚蹬相对于脚蹬轴在脚蹬轴方向上固定,依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隔离体 在孔的一个区段内具有可由踏板和配对板覆盖的开口,从而装入的支承单元在这里可借助 涨圈或者卡子固定。 这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于,用于支承衬套或者支承套的孔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式 扩大的区段且支承衬套或者支承套具有至少一个槽式的凹陷部,使嵌入槽式凹陷部内的涨 圈或者卡子同时嵌入槽式扩大的区段内并因此防止脚蹬体在脚蹬轴上移动。用于支承衬套 的孔的环形槽式扩大的区段在此方面在材料连接部(a)的区域内贯穿隔离体的外表面,从 而涨圈或者卡子可以装入产生的该开口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设置为,相互连接的踏板和配对板中的至少一个 作用于涨圈或者卡子,从而涨圈或者卡子在支承衬套/支承套与隔离体的连接中无间隙地 固定。 为根据负荷使用不同的支承部(辊子轴承、滑动轴承),事实证明在这种脚蹬支承 部上也可以使用向外,也就是离开自行车向外变细的脚蹬轴。脚蹬轴的承载能力由此不受 限制,同时额外降低脚蹬轴/脚蹬的总重量。


现借助附图对所提出的脚蹬进行说明。其中 图l示出分解图; 图2示出具有带脚蹬轴的支承衬套的隔离体; 图3示出仅具有所支承的脚蹬轴的隔离体; 图4示出具有连接部的隔离体;以及 图5示出具有脚蹬轴容纳处和边缘的隔离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以分解图示出支承单元6 —种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该支承单元由用于内外 支承部7、8的支承衬套17组成。 踏板1与配对板2之间设置有隔离体3。在此方面,踏板1和配对板2相同构成, 从而二者都可以作为踏板1使用且于是相应另一个为配对板2。 踏板1和配对板2借助螺纹连接在包入隔离体3的情况下相互连接。螺纹连接由 分别在用于支承衬套17的孔5的两侧且直接靠近孔5的两个螺钉连接件9组成。用于所 示埋头螺钉9的孔内各自设置一个螺纹套,螺钉连接件9从两侧嵌入螺纹套内。
孔5与隔离体3的外表面之间的保留的材料连接部(a)在踏板1和配对板2的区 域内最小化,从而力从踏板1几乎直接传递到支承衬套17上。 脚蹬轴4借助两个支承部,内支承部7和外支承部8支承在支承衬套17内。与自 行车相关,外支承部8为球轴承且内支承部7为滑动轴承。脚蹬轴4在构成为滑动轴承的 内支承部7与外支承部8的球轴承之间变细。 孔5具有环形槽式扩大的区段11且支承衬套17具有槽式的凹陷部IO,使嵌入槽 式凹陷部10内的涨圈或者卡子12同时嵌入槽式扩大的区段11并因此防止脚蹬体在脚蹬 轴4上移动。 用于支承衬套17的孔5的环形槽式扩大的区段11在此方面在材料连接部(a)的 区域内贯穿隔离体3的外表面,从而涨圈或者卡子12可以装入产生的该开口 19内。当然, 开口 19还可以额外扩大。 隔离体3具有远离孔5的空腔13、 14。其外形优选平行四边形状构成。外涂层16 一直覆盖至踏板1和配对板2的窄周面上并同时对其形成保护。 图2示出脚蹬轴4上的脚蹬,该脚蹬具有带支承套18的隔离体3和踏板1与配对 板2。踏板1和配对板2的外部窄周面嵌入隔离体3内。 支承单元6在这里由脚蹬轴4与通过脚蹬轴4移动的支承套18之间的两个滑动摩 擦副组成,其中,支承套18被装入孔5内并被固定。脚蹬轴4在内支承部与外支承部(各 自为与支承套18的滑动摩擦副)之间变细。 为进行固定,隔离体3在孔5的一个区段内具有可由踏板1和配对板2覆盖的开 口 19,从而装入的支承单元6在这里可以借助涨圈或者卡子12固定。孔5内为此加工出 环形槽式扩大的区段11且支承套18设有槽式凹陷部IO,使嵌入槽式凹陷部10内的涨圈 或者卡子12同时嵌入槽式扩大的区段11内并因此防止脚蹬体在脚蹬轴4上移动。支承套18本身在外端上通过涨圈20被阻止在脚蹬轴4上移动。 相互连接的踏板1或者配对板2中的至少一个在此方面作用于涨圈或者卡子12, 从而涨圈或者卡子12无间隙地固定在支承衬套17与隔离体3或者支承套18与隔离体3 的连接中。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承套18由隔离体3内的孔5形成,其中,脚蹬轴4与 孔5的内壁之间存在两个滑动摩擦副。脚蹬轴4可旋转地固定在隔离体3内,其中,在这里 也使用已经介绍的卡式连接。 图4和5示出隔离体3的实施方式,即图4中隔离体3具有下述的连接部,连接部 保持边缘15并且由孔5和连接件9布置的区域内的实心材料组成,并且图5中隔离体3具 有脚蹬轴容纳处和环绕的边缘15,其仅与脚蹬轴容纳处连接。踏板1和配对板2的外部窄 周面各自嵌入隔离体3内。 隔离体3具有用于容纳脚蹬轴4的支承单元6的孔5,其中,保留材料连接部(a) 在孔5与隔离体3的外表面之间在踏板1和配对板2的区域内接近于零,从而力几乎直接 从踏板1传递到支承单元6上。踏板1和配对板2的连接通过分别设置在支承单元6两侧 的连接件9产生。作为优选的连接使用一种螺纹连接,其中,在使用埋头螺钉9的情况下, 埋头螺钉各自成对从两侧嵌入设置在隔离体3中的孔内的螺纹套内。附图符号1踏板(配对板)2配对板(踏板)3隔离体4脚蹬轴5孔6支承单元7内支承部8外支承部9连接件特别是埋头螺钉10支承单元6的外壳内的槽式凹陷部11孔5的环形槽式扩大区段12涨圈或者卡子13空腔14空腔15环绕的边缘16外涂层17支承衬套18支承套19开口20涨圈a隔离体的材料
权利要求
自行车脚蹬,由整面的踏板和整面的配对板(1、2)组成,所述踏板和所述配对板相同地构成,从而根据所述脚蹬的位置所述踏板(1)也能够是配对板(2)以及与此相反,所述踏板(1)与所述配对板(2)之间设置保证所述踏板和所述配对板(1、2)之间距离的隔离体(3),所述隔离体(3)具有用于容纳脚蹬轴(4)的支承单元(6)的孔(5),其中,保留的材料连接部(a)在所述孔(5)与所述隔离体(3)的外表面之间在踏板和配对板(1、2)的区域内接近于零,从而力几乎直接从所述踏板(1)传递到所述支承单元(6)上,并且踏板和配对板(1、2)的连接通过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单元(6)两侧的连接件(9)产生。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由合成材料制成,其 中包括纤维增强的合成材料。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由所述孔(5)区 域内和所述连接件(9)设置区域内的实心材料形成,且此外由对踏 板和配对板(1、2)之间 的环绕的边缘(15)进行固定的连接部形成。
4. 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由层压的木 板层组成。
5. 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具有平行四 边形的形状。
6. 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和所述配对板(1、 2)的外部窄周面嵌入所述隔离体(3)内。
7. 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在所述踏板 和所述配对板(1、2)之间在外周上具有涂层(16)。
8. 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16)也对所述踏板和所述 配对板(1、2)的所述外部窄周面进行覆盖并因此进行保护。
9. 按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以远离所述 孔(5)的方式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空腔(13、 14)。
10. 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能从外面看到的广告嵌入 所述空腔(13、 14)的开口内,和/或者所述环绕的边缘(15)和/或者所述涂层(16)和/ 或者所述隔离体(3)具有向外呈现的广告印刷物。
11. 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的所述踏 板和所述配对板(1、2)的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形成,优选在使用埋头螺钉(9)的情况下形成, 所述埋头螺钉各自成对地从两侧嵌入设置在所述隔离体(3)中的孔内的螺纹套内。
12. 按权利要求l至ll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6)由两个 设置在所述脚蹬轴上的支承部(7、8)组成,所述支承部支承在支承衬套(17)内,其中,所述 支承衬套(17)被装入到所述孔(5)内并被固定。
13. 按权利要求l至ll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6)由两个 设置在所述脚蹬轴上的支承部(7、8)组成,其中的一个支承部(7)或者支承部(8)支承在 支承衬套(17)内,其中,所述支承衬套(17)被装入到所述孔(5)内并被固定,而另一个支 承部(8)或者支承部(7)则直接支承在所述孔(5)内。
14. 按权利要求l至ll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6)由所述 脚蹬轴(4)与在所述脚蹬轴(4)上移动的支承套(18)之间的至少一个滑动摩擦副组成,其中,所述支承套(18)被装入到所述孔(5)内并被固定。
15. 按权利要求1至11或14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6) 由所述脚蹬轴(4)与在所述脚蹬轴(4)上移动的支承套(18)之间的滑动摩擦副和支承在 所述孔(5)内的支承部(7)或者支承部(8)组成,其中,所述支承套(18)被装入到所述孔 (5)内并被固定。
16. 按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轴(4)上距自行车 架最近设置的内支承部(7)固定在所述支承衬套(17)中或者所述支承套(18)内,而外支 承部(8)则设置在所述隔离体(3)的内部并通过踏板和配对板(1、2)之间的连接而固定。
17. 按权利要求1至11或14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套(18)由 所述隔离体(3)内的所述孔(5)形成,从而所述脚蹬轴(4)与所述孔(5)的内壁之间存在 至少一个滑动摩擦副,并且所述脚蹬轴(4)能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隔离体内。
18. 按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轴(4)在所述内 支承部(7)与所述外支承部(8)之间变细。
19. 按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3)在所述 孔(5)的一个区段内具有能由所述踏板和所述配对板(1、2)覆盖的开口 (19),从而装入的 所述支承单元(6)能借助涨圈或者卡子(12)在所述开口 (19)内固定。
20. 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孔(5)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 式扩大的区段(ll),并且所述支承衬套(17)或者所述支承套(18)具有至少一个槽式凹陷 部(IO),使嵌入所述槽式凹陷部(10)内的涨圈(12)或者卡子同时嵌入所述槽式扩大的区 段(11)内,并因此防止脚蹬体在所述脚蹬轴(4)上移动。
21. 按权利要求19或20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的所述踏板或 者所述配对板(1、2)中的至少一个作用于所述涨圈或者卡子(12),从而所述涨圈或者卡子 (12)在支承衬套(17)与隔离体(3)或支承套(18)与隔离体(3)的连接中无间隙地固定。
22. 按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和配对板(1、2) 由不锈钢或者镁或者铝或者钛或者复合材料或者由上述材料的组合物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BMX自行车的自行车脚蹬,其由整面的踏板(1)和整面的配对板(2)组成,它们相同地构成,从而根据脚蹬的位置踏板(1)也可以是配对板(2)以及与此相反。踏板(1)与配对板(2)之间设置保证踏板(1)与配对板(2)之间距离的隔离体(3),其具有用于容纳脚蹬轴(4)的支承单元(6)的孔(5),其中,保留的材料连接部(a)在孔(5)与隔离体(3)的外表面之间在踏板(1)和配对板(2)的区域内接近于零,从而力几乎直接从踏板(1)传递到支承单元(6)上。踏板(1)和配对板(2)的连接通过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承单元(6)两侧的连接件(9)产生。
文档编号B62M3/08GK101743160SQ200880024572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
发明者大卫·林登 申请人:大卫·林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