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座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56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把座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座开关(日文^ 4 y子),尤其是涉及固定于机动两轮车等的车把杆上的把座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的把座开关为了在握住机动两轮车等的车把杆的状态下操作喇叭、转向灯等,将设有多个操作开关的开关外壳固定于车把杆上。这样的把座开关多是做成将开关外壳设为两部分(两分割)的结构,从两侧夹持车把杆的外周面地将两个外壳结合,从而将开关外壳紧固于车把杆上。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即,在具有上述那样的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把座开关上,使在树脂制的开关外壳上设置的定位突起卡合于在车把杆上设置的定位孔来进行对开关外壳的定位,而且,使金属制的心轴穿过该定位突起,由此即使在对开关外壳施加了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开关外壳的位置偏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 271778号公报但是,在将上述那样的开关外壳固定于车把杆时,为了使开关外壳与车把杆之间不产生松动,通常考虑在开关外壳侧的夹持面上设置过盈量(日文:締A代)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螺钉等紧固部件使相互的开关外壳紧固,由此过盈量被挤出而使两者间的间隙被填补,从而可以防止开关外壳上产生松动。但是,这样的过 盈量如果过小则松动的减小效果可能变差,而过盈量过大的话则可能难以变形而使得开关外壳的组装性降低。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把座开关中,对于兼顾松动的减小效果与组装作业的便利性的合适的过盈量的设定没有进行过任何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能在维持做成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良好的组装性的同时抑制将开关外壳安装于车把杆之后的松动的把座开关。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把座开关(30 )具有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 )及第2外壳(41),该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I)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该把座开关(30)利用所述夹持面(40C,41C)夹持所述车把杆(14)地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其第I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第I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所述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50U,50L, 51U,51L),所述肋(50U,50L, 51U,51L)的宽度(B)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另外,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肋(50U,50L,51U,51L)未形成于所述夹持面(40C,41C)中的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在所述结合方向上形成有定位突起(46)。另外,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所述车把杆(14)的外周面的曲率。另外,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于,所述肋(5(^,501^5川,510为沿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另外,本发明的第5特征在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在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分割面(42)处结合,所述肋(50U,50L,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42)而高度变低的形状。另外,本发明的第6特征在于,所述肋(50U, 50L, 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
(42)而宽度变窄的形状。另外,本发明的第7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面(42)相对于所述车把杆(14)的轴中心向离开乘员的方向偏移地设置。根据第I特征,由于在形成于第I外壳上的夹持面及形成于第2外壳上的夹持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第I外壳及第2外壳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并且将肋的宽度设定为小于夹持面的宽度,因此通过将肋设为宽度狭窄的形状,可以减小为了利用肋填充车把杆与夹持面之间的空隙而将两外壳紧固的力,从而可以不降低把座开关的组装性地防止开关外壳的松动。另外,在由使用模具制 成的树脂等形成开关外壳时,即使在模具已经成形后,也可以仅通过去掉一方模具而容易地设置肋,并可以进行形状的变更。根据第2特征,由于肋未形成于夹持面中的与第I外壳及第2外壳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并且在所述结合方向上形成有定位突起,因此在两个外壳结合时,在结合方向上可以利用没有肋的夹持面大范围地承受紧固负荷,肋在不是紧固方向的部分处变形而具有过盈量。此外,在结合方向上,夹持面与车把杆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把座开关的定位。根据第3特征,由于夹持面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车把杆的外周面的曲率,因此可以容易地使车把杆卡合于夹持面,容易进行把座开关的组装作业。根据第4特征,由于肋为沿夹持面的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形状及强度连续变化的形状等。另外,即使在由使用模具制成的树脂等形成开关外壳时,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脱模,还可以容易地进行形状的微调。根据第5特征,由于第I外壳及第2外壳在与第I外壳及第2外壳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分割面处结合,并且肋为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高度变低的形状,因此在车把杆与夹持面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在分割面的附近处最大时,可以得到与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逐渐变小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的肋,从而可以进行高效的密封处理。根据第6特征,由于肋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而宽度变窄的形状,因此可以得到与随着远离分割面而逐渐变小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的肋。根据第7特征,由于分割面相对于车把杆的轴中心向离开乘员的方向偏移地设置,因此可以确保第I外壳及第2外壳之中的特别是开关数量多的乘员侧的外壳的夹持面较大,从而避免各开关的背面侧与车把杆之间的干涉,并且可以做成从乘员的角度难以看到分割面的结构。


图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把座开关的机动两轮车的局部放大图。图2为从乘员侧(车辆后方侧)观察到的把座开关的立体图。图3为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把座开关的立体图。图4为把座开关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从车身前方侧观察把座开关的车身右侧的夹持孔的立体图。图7为从车身后方侧观察把座开关的车身右侧的夹持孔的立体图。图8为示出肋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图9为示出肋的侧面形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把座开关30的机动两轮车I的局部放大图。该图为从车身后方且上方俯瞰车把周围的图,示出了与乘坐于座位上的驾驶者看到的状态大致相同的状态。操控前轮(未图示)的转向车把12的车身前方侧被作为外装部件的整流罩2覆盖。在整流罩2的上端部上安装有挡风件3,在其下方配置有仪表装置4,该仪表装置4具有转速表5、显示车速等的左侧液晶面板6、具有测距仪等的右侧液晶面板7。机动两轮车I的前轮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于左右一对前叉10的下端,前叉10的上部由安装有主开关9的前叉顶梁8连结固定。前叉顶梁8通过未图示的转向柱可旋转地安装于机动两轮车I的车身框架(未图示)上,转向车把12固定于前叉10的上端部上。前叉顶梁8与未图示的座位之间配置有燃料罐11。在与左右的转向车把12相结合的车把杆14 (参照图2)上分别安装有由筒状的橡胶等形成的车把把手13。在右侧的车把把手13的车身前方侧配置有前轮制动杆16,该前轮制动杆16的基部上安装有积存油压制动系统的作动油的贮存罐15。此外,右侧的车把把手13构成为由相对于车把杆14可旋转的圆筒状的支撑件(未图示)支撑,利用车把把手13的旋转操作来操作节气门装置。在右侧的转向车把12上,与车把把手13的车身中央侧邻接地安装有包括各种电气安装件的操作开关的右侧把座开关17。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I具有双离合器式变速装置,该双离合器式变速装置通过使由驱动器驱动的2个离合器协作,可以进行序列式变速器的自动变速而不会切断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在右侧把座开关17上,除了设有发动机停止开关18及启动开关21之外,还设有涉及变速操作的空档/驱动切换开关20以及行进模式切换开关19。安装于车身前方侧的摆动按压式(解除按压力时返回到初始位置)的行进模式切换开关19为使用右手食指拉到跟前(乘员侧)来操作的开关,每操作一次,就进行由自动行进模式及半自动行进模式构成的设定的相互切换。杠杆中立式(解除按压力时返回到中立位置)的空档/驱动切换开关20通过在机动两轮车I停车时按压左方的D侧或右方的N侧来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空档(N)与I档速度(D)的切换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果在执行自动行进模式期间进一步按压D侧(图示的左侧),则切换为比通常的自动行进模式(D模式)更注重驱动力的运动行进模式(S模式)。另一方面,在左侧的转向车把12上,与车把把手13的车身中央侧邻接地安装有包括多个操作开关的左侧把座开关30。在左侧把座开关30上设有车头灯(前灯)的光轴切换开关32、喇叭开关36、转向灯开关35、危险警告灯开关31、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操作的升档开关33以及降档开关34。图2为从乘员侧(车辆后方侧)观察到的左侧把座开关30的立体图。另外,图3为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该左侧把座开关30的立体图。左侧把座开关30自前后夹持从转向车把12延伸出来的车把杆14地将两分割式的开关外壳互相结合,由此左侧把座开关30固定于车把杆14上。在车把外壳上形成有夹持车把杆14的夹持孔43。摆动按压式的喇叭开关36配设成与车把杆14高度大致相同,其上部配置有杠杆式的光轴切换开关32。在光轴切换开关32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配置有通过突出或隐藏操作器来切换通断状态的危险警告灯开关31。在喇叭开关36的下方配置有通过向左右倾动操作而使方向指示器工作的转向灯开关35。光轴切换开关32是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杠杆式开关,当使光轴切换开关32向车身前方侧摆动时前灯朝上(强光束),当使光轴切换开关32向车身后方侧摆动时前灯切换为朝下(弱光束)。而且,光轴切换开关32构成为通过从弱光束的位置进一步向乘员侧按压可以实现利用强光束的近光照明。此外,喇叭开关36构成为在靠近其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上具有摆动轴,通过向车身前方侧按压靠车身内方的操作面而摆动。由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等形成的箱状的开关外壳,被做成两分割(分割为两个)结构,由位于车身前方侧的作为第I外壳的前侧外壳半体40与位于车身后方侧(乘员侦1D的作为第2外壳的后侧外壳半体41构成。两个外壳半体40、41通过自前侧外壳半体40的前方侧插入的2条紧固螺钉45相互结合,随着二者的结合,两个外壳半体40、41在分割面42处结合,并且将把座开关30固定于车把杆14上。车把杆14由遍及两个外壳半体40、41形成的夹持孔43的内周面所保持。该内周面由设于前侧外壳半体40上的夹持面40C与设于后侧外壳半体41上的夹持面41C构成。而且,在两个夹持面40C、41C的表面上设有作为将两个外壳半体40、41结合时的过盈量来发挥作用的突起状的肋。具体来说,在前侧外壳半体40的夹持面40C上设有上侧肋50U及下侧肋50L,另一方面,在后侧外壳半体41的夹持面41C上设有上侧肋51U及下侧肋51L。这样的肋结构同样也可以适用于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夹持面、右侧把座开关17。此外,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夹持孔43的下方设有将连接于各开关的电线捆到一起的电线束的取出口 44。图4为把座开关30的侧视图。另外,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这两幅图示出了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观察到的状态。此外,图5中除了示出以分割面42为基准的把座开关30单体的前后上下方向的箭头,还示出了将其安装于车辆时的车辆的前后上下方向。与上述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等同部分。两个外壳半体40、41的分割面42设于与外壳结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该外壳结合方向与把座开关30单体的前后方向平行。此外,分割面42向靠近仅支撑升档开关33的前侧外壳半体40处偏移地设置。把座开关30以使外壳结合方向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前低后高地倾斜的状态安装于车把杆14上。在前侧外壳半体40上设有朝向车身后方突出的圆柱状的定位突起46。定位突起46配置于夹持面40C内侧,在将把座开关30安装于车把杆14上时,在使该定位突起46卡合于在车把杆14上形成的定位孔(未图示)的状态下将拧入紧固螺钉45。参照图4,通常,在将开关外壳做成两分割结构时,为了方便使开关外壳卡合于车把杆,将夹持面的曲率R设定为小于车把杆的外周面的曲率(夹持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即,夹持面形成为半径较大的圆弧。而且,在开关外壳的分割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将前后方向的夹持孔内宽度W设定为小于车把杆的外形,以在将紧固螺钉紧固时产生摩擦力。而且,通过应用这样的尺寸设定,在夹持孔的上下方向上与车把杆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为车把外壳松动的原因。本发明的结构针对这样的课题,即使在考虑组装性而应用上述那样的尺寸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开关外壳的松动。在夹持车把杆14地将两个外壳半体40、41结合时,设于夹持面40C、41C上的多个肋由将紧固螺钉45紧固的力被按压于车把杆14的外周面而变形,从而具有填充车把杆14的外周面与夹持面40C、41C之间的间隙的功能。为了容易地实现该功能,将本实施方式的各肋做成比夹持面40C、41C的宽度(沿车把杆14的轴线方向的方向的尺寸)窄的形状。图6为从车身前方侧观察把座开关30的车身右侧的夹持孔43的立体图。另外,图7为从车身后方侧观察该夹持孔43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各肋的宽度(宽度方向尺寸)B设定得比各夹持面的宽度(宽度方向尺寸)A小。由此,在将紧固螺钉45紧固时可以容易地使肋变形,从可以在维持组装作业的便利性的同时防止开关外壳30的松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外壳半体及后侧外壳半体由在模具中注塑成形而得到的树脂等形成,图中的阴影所示的各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相当于开关外壳的板厚。此外,各肋以填充在所述夹持孔43的上下方向上与车把杆14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方式配置,各肋未设置于把座开关30的前后方向上。换言之,各肋没有形成于各夹持面40C、41C中与两个外壳半体40、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由此,夹持面40C在定位突起46的周围直接接触车把杆14从而准确地进行定位,并且可以实现紧固螺钉45容易地进行紧固。本实施方式的各肋与两个外壳半体40、41 一体成型,各肋在把座开关30的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最大,并形成为随着沿周向转移而高度逐渐变低的细长的楔形。根据这样的形状,可以得到与随着自夹持孔43的上下位置沿周向转移而逐渐变小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的肋,从而可以进行高效的结合处理。图8为示出肋的截面形状的说明图。另外,图9为示出肋的侧面形状的说明图。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肋50U、50L、51U、51L虽然具有如图8 (a)所示的台阶形状的截面形状60以及如图9 (a)所示的高度线性变低的侧面形状70,但作为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如图8 (b)所示那样的半圆型的截面形状61、如图8 (c)所示那样的三角型的截面形状62,另夕卜,作为侧面形状,可以设置成如图9 (b)所示那样的高度固定的侧面形状71、如图9 (c)所示那样的高度曲线状变低的侧面形状72等,可以进行种种变形。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把座开关,该把座开关通过夹持车把杆14地将做成前侧外壳半体40及后侧外壳半体41的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互相结合从而将其固定于车把杆14上,其中,由于在前侧外壳半体40的夹持面40C以及后侧外壳半体41的夹持面41C上形成了具有比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窄的宽度B的肋50U、50L、51U、51L,因此可以减小为了利用肋填充车把杆与夹持面之间的空隙而将两外壳紧固的力,从而可以不降低把座开关的组装性地防止开关外壳的松动。此外,把座开关、开关外壳的形状、结构、设于把座开关上的开关的种类、个数、设于开关外壳上的夹持孔及夹持面的形状、设于夹持面上的肋的个数、形状、夹持面的宽度与肋的宽度的比、开关外壳的定位突起的形状、配置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本发明的把座开关不限于机动两轮车,可以适用于骑乘型的三/四轮车等各种车辆。附图标记说明I机动两轮车;8前叉顶梁;10前叉;12转向车把;13车把把手;14车把杆;17右侧把座开关;30左侧把座开关(把座开关);40前侧外壳半体(第I外壳);41后侧外壳半体(第2外壳);40C,41C夹持面;42分割面;43夹持孔;45紧固螺钉;46定位突起;50U,50L,51U,51L肋;60,61,62肋的截面形状;70,71,72肋的侧面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把座开关,该把座开关(30)具有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该两分割结构的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I)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该把座开关(30)利用所述夹持面(40C,41C)夹持所述车把杆(14)地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第I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所述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肋(50U,50L, 51U,51L),该肋(50U,50L, 51U,51L)成为将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 所述肋(50U,50L,51U,51L)的宽度(B)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持面(40C,41C)中的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上没有形成所述肋(50U,50L, 51U,51L),在所述结合方向上形成有定位突起(4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面(40C,41C)的曲率被设定为小于所述车把杆(14)的外周面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50U,50L, 51U,51L)为沿所述夹持面(40C,41C)的周向延伸的细长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在与所述第I外壳(40)及第2外壳(41)的结合方向大致垂直的分割面(42)处结合, 所述肋(50U,50L, 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42)而高度变低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50U,50L, 51U,51L)为随着远离所述分割面(42)而宽度变窄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把座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面(42)相对于所述车把杆(14)的轴中心向离开乘员的方向偏移地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在维持做成两分割结构的开关外壳的良好的组装性的同时,抑制安装开关外壳之后的松动的把座开关。把座开关(30)具有形成有与机动两轮车(1)的车把杆(14)的外周相抵接的夹持面(40C,41C)的两分割结构的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该把座开关(30)利用夹持面(40C,41C)夹持车把杆(14)地将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相互结合,由此固定于所述车把杆(14)上,在形成于第1外壳(40)上的夹持面(40C)及形成于第2外壳(41)上的夹持面(41C)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成为将所述第1外壳(40)及第2外壳(41)结合时的过盈量的肋(50U,50L,51U,51L)。将肋的宽度(B)设定为小于夹持面(40C,41C)的宽度(A)。
文档编号B62J6/16GK103085911SQ2012103943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中田直树, 大田裕康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