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有气囊的转向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用于保护乘员免受从车辆正面施加的冲击。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0.2004-284414披露了这样一种转向盘,包括金属盘芯、气囊装置、和多个喇叭开关机构。金属盘芯构成转向盘构架。通过将垫板部、气囊和充气器装配进囊架形成气囊装置。气囊装置大致布置在金属盘芯之上。喇叭开关机构置于气囊装置与金属盘芯之间。当压下气囊装置时,喇叭开关机构触发喇叭装置。当从正面向具有此转向盘的车辆施加冲击时,气囊装置的充气器释放膨胀气体使气囊膨胀。气囊发生膨胀撞破垫板部。气囊穿过垫板部以在转向盘与驾驶人员之间膨胀。膨胀的气囊可以减小由驾驶人员承受的冲击。喇叭开关机构布置在囊架和安装于金属盘芯的金属喇叭板之间。各喇叭开关机构具有固定件、活动件、偏置件(用于喇叭的负载弹簧(load spring))、以及螺栓。固定件包括固定触点部、以及支撑固定触点部的树脂固定支撑件,并且固定件由喇叭板进行支撑。活动件包括活动触点部、以及支撑活动触点部的树脂活动支撑件,并且活动件由囊架进行支撑。用于喇叭的负荷弹簧置于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并且向上推动活动触点,使其远离固定触点。螺栓允许活动件大致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彼此分开。当驾驶人员压下转向盘的气囊装置时,克服用于喇叭的负荷弹簧的偏置力,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的活动件和螺栓一起向喇叭板移动。这导致活动触点部接触固定触点部,从而触发喇叭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N0.2004-284414所披露的带气囊的转向盘中,气囊装置触发喇叭装置。这样使得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增加了零部件数量。据此,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如图24所示,金属盘芯49包括芯体52和大致位于芯体52上方的保持部57。保持部57具有通孔55。弹性件56设置在保持部57与芯体52之间,且在通孔55附近。囊架51与喇叭装置62电连接。喇叭开关机构50各自包括金属支撑件58、偏置件53、以及活动触点部54。在安装至囊架51之前,使支撑件58、偏置件53和活动触点部54成为一体。支撑件58支撑囊架51,使得囊架51可以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支撑件58的上端面形成固定触点部61。在支撑件58的下端形成锁定槽63。偏置件53大致向上推动囊架51并使其远离金属盘芯49。活动触点部54随囊架51 —起移动。这导致活动触点部54接触固定触点部61,从而触发喇叭装置62。将安装于囊架51的支撑件58插进保持部57的通孔55,并使弹性件56与锁定槽63接合,使得喇叭开关机构50固定于金属盘芯49的保持部57。在没有压下气囊装置的正常状态下,活动触点部54大致向上与支撑件58的固定触点部61分开。此时,触点部54、61处于非导通状态,且喇叭装置62不工作。相反,当压下气囊装置时,活动触点部54连同囊架51 —起大致向下移动。这样导致活动触点部54接触固定触点部61,从而触发喇叭装置。支撑件58锁定于金属盘芯49并支撑囊架51,使得囊架51可相对于金属盘芯49在上下方向移动。支撑件58还起到固定触点部61的作用。所以,日本专利公开N0.2004-284414中所披露的喇叭板可以省略。这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并简化了结构。在上述结构中,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安装于金属盘芯49。因此,当将安装在囊架51中的多个喇叭开关机构50固定至金属盘芯49时,克服弹性件56的偏置力,将各喇叭开关机构50的支撑件58插进保持部57的通孔55。支撑件58插进通孔55,使弹性件56朝支撑件58外部变形。当支撑件58插到锁定槽63与弹性件56对齐的位置时,弹性件56由于其自身弹力进入锁定槽63,并将支撑件58锁定于金属盘芯49。对各喇叭开关机构50执行上述过程。当从金属盘芯49移开带有气囊的转向盘时,使用工具使弹性件56变形,从而使支撑件58从锁定槽63移开。当从锁定槽63移走弹性件56时,偏置件53的弹簧弹力大致向上推动支撑件58,使得支撑件58脱离通孔55。日本专利公开N0.2002-2433披露了一种结构,其中将单根弹性金属丝用于多个通孔55以形成弹性件56。根据这种方法,通过将弹性金属丝移动到分离位置,立刻使与多个支撑件58接合的弹性金属丝分离。然而,这种方法要求,通过在一个位置的操作来移动整个弹性金属丝。这样使得用于弹性金属丝的接合及分离的结构比较复杂。此外,需要弹性件56的尺寸相对较大,以及,需要一定空间允许弹性件56移动。另一方面,随着转向盘功能性改进,已经很难在转向盘中提供足够的空间。日本专利公开N0.2004-268899披露了一种方法,用于在多个通孔55的每一个中布置弹性件56。尽管这种方法减小了弹性件56所用的空间,但却对应于通孔55的数量增加了从支撑件58上拆除弹性件56的步骤数。这样使弹性件56的拆除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包括气囊装置和金属盘芯。气囊装置具有垫板部、气囊、充气器、和囊架,以及,通过将垫板部、气囊和充气器组装于囊架,构成气囊装置。气囊装置经由触发喇叭装置的喇叭开关机构而安装于金属盘芯。其中,各喇叭开关机构包括:偏置件,其将囊架从金属盘芯大致向上推开;活动触点部,其随囊架一起移动;弹性件,其位于金属盘芯中所形成的通孔之下;支撑件,其插入通孔并由金属制成,支撑件经由弹性件与金属盘芯相接合,以及,支撑件穿过囊架,使得囊架支撑为相对于金属盘芯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支撑件具有位于囊架上方的压力承受部,压力承受部承受偏置件的大致向上偏置力,以及,固定触点部设置于支撑件的上端面;以及树脂件,其布置于通孔的壁面与支撑件之间。其中,通过使活动触点部连同囊架一起向下移动,以使活动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相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触发喇叭装置。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可以减小用于布置及操作弹性件的空间,并使固定于金属盘芯的多个喇叭开关机构易于解除紧固状态或拆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包括金属盘芯、气囊装置、多个弹性件、以及多个喇叭开关机构。金属盘芯形成转向盘的构架并具有多个通孔。气囊装置位于比通孔更高的位置,并具有囊架、装配至囊架的垫板部、气囊、以及充气器。各弹性件大致位于通孔之一的下方或在其附近。喇叭开关机构置于气囊装置与金属盘芯之间。各喇叭开关机构与一个通孔相对应。当压下气囊装置时,任何一个喇叭开关机构都可以触发喇叭装置。各喇叭开关机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囊架,以使囊架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在各支撑件的下端形成凹部。使对应弹性件与凹部接合。通过将安装于囊架的支撑件插进通孔、并使弹性件与支撑件的凹部接合,将喇叭开关机构固定至金属盘芯。通孔包括各自限制对应支撑件倾斜的一个或多个正常通孔、以及具有倾斜允许部的特殊通孔。倾斜允许部允许对应支撑件绕作为支点的对应弹性件倾斜。仅仅当弹性件与所有正常通孔中的支撑件分离时,倾斜允许部才允许对应支撑件绕作为支点的对应弹性件倾斜。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的正视图;图2是图示转向盘体的部分金属盘芯的正视图;图3是图示气囊装置的后轴测图;图4是图示气囊装置的分解轴测图;图5A是图示在热型锻之前囊架和锁定爪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图示在热型锻之后囊架和锁定爪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示喇叭开关机构的轴测图;图7是图示喇叭开关机构的分解轴测图;图8是树脂件的轴测图;图9A是沿图2中线9A-9A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2中线9B-9B的剖视图;图10是图示固定销插进正常通孔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图示喇叭开关机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图示固定销插进特殊通孔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是图示在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金属盘芯的正常通孔之前的剖视图;图14是图示在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金属盘芯的特殊通孔之前的剖视图;图15是图示随着固定销插进正常通孔中压下气囊装置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用于说明间隙的局部剖视图,这些间隙是噪声产生的原因;图17是图示两个正常通孔、一个特殊通孔、以及在特殊通孔附近的卡子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8是图示一种状态的剖视图,其中使固定销绕作为支点的卡子倾斜,以解开固定于特殊通孔的喇叭开关机构;图19是图示第一应用的图,其中在金属盘芯中形成二个通孔;图20是图示第二应用的图,其中在金属盘芯中形成三个通孔;图21是图示第三应用的图,其中在金属盘芯中形成四个通孔;图22是图示第四应用的图,其中在金属盘芯中形成四个通孔;图23是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树脂件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24是图示现有技术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中的喇叭开关机构固定于金属盘芯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18,说明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转向盘用于车辆中。下文中,车辆的前进方向称为车辆前方,而前进车辆的宽度方向则称为车辆的左右方向。转向盘包括转向盘主体、气囊装置、以及喇叭开关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盘10包括转向盘主体11,其由驾驶人员握持。气囊装置(气囊组件)20安装在转向盘主体11的中央。转向盘主体11包括金属盘芯12,其由转向盘10的构架形成。金属盘芯12由铁、铝、镁或其合金制成。金属盘芯12用轴盘部12a固定于转向轴14。在轴盘部12a周围设置多个保持部12b。为了使保持部12b与其余部分区分开,将其余部分称为盘芯主体12i。保持部12b设置在轴盘部12a的左边、右边、以及后边。各保持部12b包括通孔TH,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销31插入通孔TH中。通孔TH包括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 j。如图2、图9A和图9B所示,在各保持部12b与盘芯主体12i之间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为卡子13。各卡子13通过弯曲金属丝诸如弹簧钢形成。各卡子13布置在对应保持部12b与盘芯主体12i之间,同时使其弹性变形。卡子13的端部接触保持部12b和盘芯主体12 中的至少一个。各卡子13将对应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销31锁定至金属盘芯12,使得固定销31和金属盘芯12处于导电状态。卡子13的一部分大致位于通孔TH之下。在各通孔TH处布置一个卡子13。所以,仅仅在各通孔TH的附近需要布置卡子13所用的空间、以及允许卡子13移动所用的空间。相比较,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其中卡子13由共用的单个的弹性金属丝形成,则不仅在各通孔TH的附近,而且在各相邻的成对通孔TH之间,都需要布置卡子1 3所用的空间、以及允许卡子13移动所用的空间。在这方面,本实施例与专利文献2的结构明显不同。借助于按扣配合结构(snap-fit structure),将三个用于触发喇卩入装置40的喇叭开关机构15各固定于金属盘芯12的对应保持部12b。气囊装置20由其间带有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的金属盘芯12进行支撑。也就是,除了作为喇叭开关的功能之外,喇叭开关机构15还具有支撑气囊装置20的功能。下面说明气囊装置20和喇叭开关机构15。<气囊装置20>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将垫板部24、气囊22、以及充气器23装配至囊架21形成气囊装置20。垫板部24具有形成装饰表面的树脂外盖24a、以及设置在外盖24a背面(下侦D的贮藏壁部24b。在外盖24a的内表面与囊架21之间形成囊贮藏空间X,用于贮藏气囊22。在限定囊贮藏空间X的部分外盖24a中形成薄部24c,当气囊22膨胀展开时薄部24c会被撕开。在贮藏壁部24b的端部形成多个锁定爪24d,各锁定爪24d具有矩形板状外形。具体而言,一个锁定爪24d布置在前壁上,另一锁定爪24d布置在左壁上,而又一锁定爪24d则布置在右壁上。其余两个锁定爪24d设置在后壁上。在各锁定爪24d的下端形成向外凸出的锁定凸部24e。在贮藏壁部24b的各拐角处形成矩形板状型锻片24f。在垫板部24中形成三个开关支撑部24g,用于支撑喇叭开关机构15。各开关支撑部24g自垫板部24的外盖24a背面延伸,并且与贮藏壁部24b整体方式形成。各开关支撑部24g自贮藏壁部24b向外凸出。各开关支撑部24g是空心的,并具有U形截面。各开关支撑部24g还作为肋部,用于加强贮藏壁部24b。通过冲压金属板形成囊架21,以使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囊架21也可以通过模铸形成。在囊架21的周边部形成周边固定部21a,其具有大致矩形环状,并用于固定垫板部24。周边固定部21a大致为扁平状。在周边固定部21a中,在与垫板部24的锁定爪24d相对应的各位置处形成锁定孔21b。各锁定孔21b是沿囊架21的对应边延伸的长口。当将各锁定爪24d插进对应的锁定孔21b时,按与锁定凸部24e厚度对应的量,爪24d向里挠曲。爪24d恢复至初始形状,使得锁定凸部24e与锁定孔21b的周边接合。对插进锁定孔21b并位于囊架21之下的各锁定爪24d进行加热压扁。通过热型锻消除锁定爪24d与锁定孔21b之间的间隙。所以,即使当气囊22膨胀展开时较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垫板部24,锁定爪24d也不会脱离锁定孔21b。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位于锁定孔21b上方位置处的各锁定爪24d的内表面上形成挡块24h。挡块24h位于锁定凸部24e的附近,并与锁定爪24d整体方式形成。可选择地,挡块24h可以与锁定爪24d分开形成,并且可以由不同于锁定爪24d的材料形成。挡块24h防止由热型锻中的热量融化的合成树脂,通过锁定孔21b流进囊架21之上的部分。据此,气囊22的展开性能不会受到熔融树脂粘结作用的不利影响。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囊架21的四个拐角的每一个处形成型锻插入孔21c。各型锻插入孔21c具有长口形状,并且容纳对应的型锻片24f。与锁定爪24d类似,对插进型锻插入孔21c且位于囊架21之下的各型锻片24f进行加热并挤压。锁定爪24d和型锻片24f的热型锻将垫板部24固定于囊架21。在周边固定部21a内侧的位置处形成大致方形座部21f。在座部21f的中央形成圆形开口 21g。充气器23容纳并安装于座部21f的开口 21g。围绕开口 21g在方形座部21f的四个拐角处形成螺钉插入孔21h。充气器23具有圆筒形主体。在充气器23的外周面上形成凸缘23a。在凸缘23a中以等间隔角形成多个安装片23b。对应囊架21的螺钉插入孔21h,在各安装片23b中形成螺钉插入孔23c。充气器23大致在凸缘23a之上的部分具有出气口 23x,用于喷出膨胀气体。充气器23以这样一种方式穿过囊架21的开口 21g,使得出气口 23x伸进囊贮藏空间X。在凸缘23a与开口 21g的周边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充气器23连同环形保持架25 —起安装至囊架21。环形保持架25具有开口 25a,其形状与囊架21的开口 21g形状相同。环形保持架25具有安装螺钉25b,各安装螺钉25b位于和螺钉插入孔21h之一相对应的位置处。折叠的气囊22安装于环形保持架25的开口 25a。环形保持架25除开口 25a之外的部分被气囊22盖住。用于将气囊22安装至保持架25的安装螺钉25b,从囊贮藏空间X穿过囊架21的螺钉插入孔21h和充气器23的螺钉插入孔23c。此外,将螺帽26拧到安装螺钉25b上。这就借助于环形保持架25将气囊22固定至囊架21,同时也将充气器23固定至囊架21。在周边固定部21a中形成三个安装部21d,喇叭开关机构15安装至安装部21d。两个安装部21d分别布置在靠近于前侧的周边固定部21a的左侧和右侧。也就是,这两个安装部21d中的每一个位于锁定孔21b和型锻插入孔21c之间。另一个安装部21d位于在周边固定部21a后侧的两个锁定孔21b之间。这些位置与垫板部24的开关支撑部24g,也就是金属盘芯12的轴盘部12a (参见图2)相对应。安装部21d大致位于囊架21的同一表面中。在各安装部21d中形成安装孔21e,喇叭开关机构15之一安装至安装孔21e。各安装孔21e为圆形,与活动安装件32的管状部32a相似。各安装孔21e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凹部21i。凹部21i以等间隔角(90° )隔开。在囊架21的同一表面上,安装孔21e以等间隔角绕转向轴14设置。当装配气囊装置20时,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囊架21,使得囊架21面向垫板部24的表面朝上。然后,将喇叭开关机构15、环形保持架25、气囊22、以及垫板部24从上面与囊架21装配。然后,将装配体翻转,接着,将充气器23与囊架21结合。<喇叭开关机构15>转向盘10具有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从各喇叭开关机构15到转向盘10中央(轴盘部12a)的距离优选为相等,使得触点端子34和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可靠接触而处于导电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各喇叭开关机构15具有:金属固定销31,作为支撑件;活动安装件32,作为绝缘部;树脂帽件33 ;触点端子34,作为活动触点部;树脂件41 ;以及,螺旋弹簧35,作为偏置件。固定销31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固定销31的整个圆周上,于固定销31的下端形成锁定槽31b,作为凹部。除了固定销31的上端之外,固定销31的外径小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e的直径。在固定销31的上端形成头部31a,其直径大于安装孔21e的直径。活动安装件32由绝缘树脂材料形成。各活动安装件32形成为带阶部的圆筒。活动安装件32以可沿固定销31纵向移动的方式结合至固定销31。活动安装件32具有管状部32a、以及形成在管状部32a上端的适配部32b。将固定销31穿过管状部32a,并使固定销31的头部31a与适配部32b接合。适配部32b接触固定销31头部31a的下表面和外周面。在适配部32b上端的相对位置处,形成向上凸出的一对邻接凸部32g。在适配部32b的上端,在邻接凸部32g之间的位置形成向上凸出的一对保持凸部32h。适配部32b具有向下延伸的多个弹簧保持部32c。图6和图7示出的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弹簧保持部32c。在弹簧保持部32c与管状部32a之间设置间隙。弹簧保持部32c在垂直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轴线方向(径向)挠曲。在各弹簧保持部32c的下端形成锁定凸部32d,锁定凸部32d向管状部32a凸出。在树脂件41安装至固定销31之前,弹簧保持部32c将螺旋弹簧35保持于活动安装件32。将螺旋弹簧35的上端插进活动安装件32的管状部32a与弹簧保持部32c之间的间隙,以使螺旋弹簧35锁定于弹簧保持部32c的锁定凸部32d,使得弹簧35由活动安装件32加以保持。在适配部32b的下表面上形成多个大致向下延伸的架锁定部32e。图6和图7中示出一个架锁定部32e。架锁定部32e布置成在周向上稍稍偏离弹簧锁定部32c。如图10所示,在架锁定部32e与管状部32a之间设置间隙。与弹簧保持部32c类似,架锁定部32e在径向挠曲。帽件33成形为带底圆筒。帽件33以这样一种方式结合至活动安装件32的适配部32b,使帽件33从上方大致盖住固定销31和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具有圆形上部33a和大致圆筒形侧壁部33b。侧壁部33b从上部33a的周边大致向下延伸。在侧壁部33b上的相对位置处形成一对钩部33c。钩部33c锁定于适配部32b的下表面32i。上部33a接触邻接凸部32g的上端。这样可以将帽件33固定不动地安装于活动安装件32。在上部33a的上表面中形成槽部33d。当在固定销31和活动安装件32中安装帽件33时,槽部33d用于调整帽件33的取向。在槽部33d中与钩部33c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模塑孔33e。模塑孔33e用于模塑钩部33c的底切部分。模塑孔33e由活动安装件32的邻接凸部32g进行封堵。这样防止了异物通过模塑孔33e进入帽件33内部。结果,避免了在固定销31与接触端子34之间在导电方面出现问题。触点端子34布置在帽件33内侧。触点端子34通过冲压金属板形成。触点端子34由狭长上部34a和自上部34a的端部大致向下延伸的一对侧部34b形成。触点端子34具有大致U形截面,与帽件33内表面的形状相对应。触点端子34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使得上部34a垂直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轴线延伸。各侧部34b位于活动安装件32的一个保持凸部32h的外侧、并保持在保持凸部32h与帽件33之间。在各侧部34b中形成接合孔34e。从帽件33的内表面凸出的接合凸部33f,锁定于对应的接合孔34e。这样能够相对于帽件33的内表面保持触点端子34。在触点端子34的上部34a中形成三个触点凸部34c,触点凸部34c向固定销31凸出。触点凸部34c沿上部34a的纵向以等间距布置。三个触点凸部34c中间的一个位于上部34a的纵向中央。优选的是,三个触点凸部34c在转向盘10的径向排列,以保证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之间导电。各侧部34b在其下端具有弯曲部34d。各弯曲部34d以向外延伸这样一种方式弯曲。在喇叭开关机构15与囊架21结合之前,各弯曲部34d和相关的侧部34b所限定的角度大于90度(本实施例中为95度),使得在触点端子34安装至囊架21时弯曲部34d可靠接触囊架21的上表面。当触点端子34安装在囊架21中时,各弯曲部34d和对应侧部34b所限定的角度大致为90度。活动安装件32的适配部32b布置在各侧部34b和固定销31之间。这样保证了侧部34b与固定销31之间绝缘。如图8和图13所示,树脂件41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树脂件41包括具有插入孔41a的环形部41b。环形部41b的外径大约等于螺旋弹簧35的外径和通孔TH在上端的外径(最大直径)。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适配在固定销31的外周。在环形部41b的下表面上设置多个大致向下延伸的锁定片41c。锁定片41c以等间隔角(90度)布置在插入孔41a周围。各锁定片41c在其下端具有向里凸出的爪部41d。爪部41d进入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各锁定片41c的外表面形成周面的一部分。所以,在各锁定片41c的外表面与插入孔12c的锥形壁面12d之间没有面面接触。在环形部41b的下表面上形成四个大致向下延伸的接合片41e。各接合片41e位于相邻的成对锁定片41c之间。各接合片41e的外侧面41f形成向上端逐渐加宽的锥形面的一部分。树脂件41由环形部41b、锁定片41c、和接合片41e形成。通过将固定销31适配进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并促使爪部41d进入锁定槽31b,将树脂件41安装至固定销31。四个接合片41e的外侧面41f间隔设置在环形部41b的轴线周围,而四个锁定片41c则位于其间。树脂件41整体上具有向上端逐渐加宽的锥形面。
如图6和图11所示,螺旋弹簧35围绕固定销31周围。螺旋弹簧35布置于活动安装件32的阶部32f与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之间,并保持压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环形部41b起到第二压力承受部的作用,其承受压缩螺旋弹簧35向下的偏置力。以这种方式,使固定销31、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触点端子34、螺旋弹簧35、以及树脂件41成为一体。据此,当安装或更换喇叭开关机构15时,可以将喇叭开关机构15作为集成组件处理。如图10至图12所示,将各一体化的喇叭开关机构15插进囊架21对应的安装孔21e并进行固定。安装孔21e形成在囊架21的安装部21d中。因此,当安装至囊架21时,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自囊架21向下凸出。图10示出包括架锁定部32e的一个喇叭开关机构15的剖视图,以及,图11和图12示出包括上部34a、侧部34b和弯曲部34d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剖视图。凹部21i以等间隔角布置在安装孔21e周围。凹部21i用于确定穿过安装孔21e的活动安装件32在周向上的位置。凹部21i容纳活动安装件32的弹簧保持部 32c。当活动安装件32插进安装孔21e时,触点端子34的弯曲部34d接触囊架21的上表面。随着活动安装件32继续插进安装孔21e,由弯曲部34d和侧部34b限定的角度变小。当角度为90度时,各弯曲部34d与囊架21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大。这样能够使囊架21和触点端子34之间可靠导电。当随着活动安装件32插进安装孔21e而使架锁定部32e的下端超过安装孔21e时,架锁定部32e锁定于囊架21的下表面。这种锁定结构称为按扣配合结构。囊架21的上表面接触帽件33的侧壁部33b的下端和帽件33的钩部33c的下端。活动安装件32的各架锁定部32e和帽件33将囊架21保持在其间,使得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和触点端子34可随囊架21在上下方向移动。此外,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以及触点端子34可相对于固定销31移动。在各喇叭开关机构15安装于囊架21的情况下,固定销31的上端(头部31a)位于比囊架21更高的位置处。头部31a形成压力承受部,其承受大致来自下方的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在这种状态下,活动安装件32位于固定销31和囊架21之间。所以,防止了固定销31与囊架21互相接触,并保持相互绝缘。囊架21受固定销31支撑以使其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并将螺旋弹簧35的向上偏置力传至固定销31的头部31a。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帽件33的上表面接触垫板部24对应的开关支撑部24g。这样,在猛烈击打气囊装置20时,可以借助于反作用力防止帽件33脱离活动安装件32。此夕卜,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螺旋弹簧35和插进螺旋弹簧35的固定销31自囊架21大致向下伸出。借助于(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将气囊装置20安装至金属盘芯12上。通过将安装于囊架21的喇叭开关机构15紧固至金属盘芯12,将气囊装置20安装至金属盘芯12。如图2、图9A和图10所示,正常通孔12c设置在轴盘部12a左侧和右侧上的保持部12b中。各正常通孔12c是锥形的,其直径向下端逐渐减小。正常通孔12c所具有的尺寸能够插入树脂件41。所以,当固定销31和用于插入树脂件41的各正常通孔12c的壁面接触树脂件41时,限制了树脂件41和固定销31的倾斜。各正常通孔12c上端处的内径,与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的外径大致相同。卡子13布置在各正常通孔12c下方。卡子13与正常通孔12c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卡子13可以从任何径向与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卡子13与锁定槽31b接合所在的方向,由大致位于正常通孔12c下方的卡子13的初始位置、或者由卡子13与锁定槽31b接合之前的位置确定。大致位于正常通孔12c下方的卡子13的初始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如图2、图9B和图12所示,特殊通孔12j设置在大致位于轴盘部12a下方的保持部12b中。特殊通孔12j的至少一部分由主部12k形成。主部12k为锥形,使其直径朝下端逐渐减小。主部12k具有这样的尺寸,能够使安装于固定销31的树脂件41插入其中。所以,如果特殊通孔12j只由主部12k形成,则特殊通孔12j的壁面接触树脂件41。因此,限制了树脂件41和固定销31的倾斜。特殊通孔12 j具有倾斜允许部121,其与主部12k连续形成。倾斜允许部121所在的位置与卡子13和锁定槽31b接合所在的位置相对布置。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倾斜允许部121可以与保持部12b的外部连通或断开。大致在特殊通孔12j下方,卡子13与锁定槽31b接合所在的位置远离正常通孔12c (图2中在较低位置,图9B和图12中在左部)。也就是,卡子13的初始位置比主部12k更远离正常通孔12c。相对于主部12k,倾斜允许部121所在的位置和卡子13与锁定槽31b接合所在位置相对,并且靠近于正常通孔12c (图2中在上部,图9B和图12中在右部)。因此,当在各正常通孔12c中,使卡子13与固定销31分离时,允许主部12k中的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向上倾斜。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将安装于囊架21的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紧固至金属盘芯12时,使各固定销31更靠近于对应通孔TH。此时,各固定销31大致低于锁定槽31b的部分(下文称为下端31c)从螺旋弹簧35和树脂件41向下伸出。因此,通过将固定销31的下端31c适配进通孔TH,易于使固定销31相对于通孔TH定位。在固定销31插进通孔TH之前,将树脂件41安装至固定销31。所以,当将固定销31插进通孔TH时,树脂件41与固定销31 —起插进通孔TH。通过插入操作,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靠近保持部12b的上表面12g,而接合片41e则靠近通孔TH的壁面。固定销31的下端31c接触卡子13。当固定销31克服卡子13的偏置力保持插入状态时,卡子13向外弹性变形。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固定销31插至这样的位置,锁定槽31b和卡子13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时,卡子13由于其弹性恢复力而进入锁定槽31b。由螺旋弹簧35大致向下推动的树脂件41的爪部41d,也进入锁定槽31b。所以,在爪部41d进入锁定槽31b的过程中,在向上压缩螺旋弹簧35的同时,卡子13进入爪部41d与锁定槽31b中的下表面31d之间的空间。据此,在锁定槽31b中,爪部41d保持在比卡子13更高的位置处。大致低于通孔TH的卡子13的部分,被爪部41d、以及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夹在中间并加以保持,爪部41d受到螺旋弹簧35的大致向下推动。固定销31被锁定槽31b中的卡子13保持而不能在上下方向移动。以这种方式,利用卡子13将固定销31锁定于金属盘芯12,从而使得喇叭开关机构15固定于金属盘芯12。因此,将气囊装置20安装于金属盘芯12。利用卡子13的弹性将固定销31插进金属盘芯12的通孔TH并锁定固定销31的结构,也是按扣配合结构。在锁定过程中,将树脂件41与固定销31 —起插进通孔TH,并且利用卡子13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保持部12b。因此,树脂件41不需要单独安装至金属盘芯12的保持部12b。所以,树脂件41易于放置在通孔TH的壁面与固定销31之间。在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固定至金属盘芯12的情况下,将锥形树脂件41适配在锥形正常通孔12c中。这就限制了固定销31在正常通孔12c中的倾斜。另一方面,忽略固定销31在正常通孔12c处的固定,则倾斜允许部121允许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倾斜。然而,两个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和特殊通孔12 j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大致安装在囊架21的同一表面上。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借助于共用囊架21互相联结。特殊通孔12j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移动,因囊架21而受到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影响。如果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不移动,则特殊通孔12j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也不移动。所以,只要限制紧固于正常通孔12c的成对喇叭开关机构15的倾斜,囊架21就不能相对于金属盘芯12倾斜。如果囊架21不能倾斜,则固定于特殊通孔12j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倾斜也受到限制。卡子13保持与插在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中的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的锁定槽31b接合。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则保持固定于金属盘芯12的所有通孔TH。在上述紧固状态下,接合片41e的外侧面41f接触各通孔TH中的壁面。爪部41d与锁定槽31b中的上表面31e稍稍分开。以这种方式,将树脂件41置于金属盘芯12的各通孔TH的壁面与固定销31之间。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销31,通过活动安装件32支撑囊架21,使得囊架21可相对于金属盘芯12移动,更具体地,使得囊架21可以与金属盘芯12接触及分尚。在螺旋弹簧35位于对应活动安装件32的阶部32f与对应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之间时,以比安装于金属盘芯12之前更大的程度压缩各螺旋弹簧35。压缩的螺旋弹簧35大致向上推动活动安装件32以使其远离金属盘芯12。也就是,螺旋弹簧35推动活动安装件32,使得触点端子34大致向上与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分离。通过进一步压缩螺旋弹簧35,可以使气囊装置20向金属盘芯12移动。据此,维持喇叭行程时,使螺旋弹簧35压缩。喇叭行程指将触点端子34从与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分离的位置(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OFF”位置)移动至接触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的位置(图15中的“0N”位置)时,压下气囊装置20的量。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确定驾驶人员压下气囊装置20以触发任何一个喇πΛ开关机构15时的喇πΛ负荷。在没有压下气囊装置20或气囊装置20没有承受过大负荷的正常状态下,触点端子34大致向上与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 (其为固定触点部)分离。触点端子34和固定销31处于非导电状态,且喇叭装置40不工作。此时,在由卡子13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各固定销31中,头部31a通过活动安装件32和囊架21承受螺旋弹簧35向上的偏置力。所以,固定销31在上部和下部都得到支撑,并限制固定销31的移动。因此,在金属盘芯12中,抑制了由固定销31和通孔TH的壁面之间的接触所导致的噪声。此外,将各螺旋弹簧35向下的偏置力,通过环形部41b施加于对应树脂件41。据此,树脂件41在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中的爪部41d,大致向下压迫锁定槽31b中的卡子
13。此压迫导致卡子13保持在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与爪部41d之间,这就限制了卡子13的移动。所以,卡子13被阻止与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接触,这样可以抑制噪声。由于卡子13的移动受到限制,卡子13位于锁定槽31b外部的部分不太可能移动。所以,可以减小当卡子13局部接触保持部12b的下表面12e或金属盘芯主体12i的上表面12f时产生的噪声。相比较,当压下气囊装置20或承受过大负荷、且因此使囊架21克服螺旋弹簧35向下移动时,至少一个喇叭开关机构15的活动安装件32与囊架21 —起受压而克服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以使其大致向下朝金属盘芯12移动。帽件33和触点端子34与囊架21和活动安装件32 —起向金属盘芯12移动。过大负荷出现的可能情况,包括车辆行驶在粗糙路面时使气囊装置20较大程度颠簸的情况。如图15所示,当三个触点凸部34c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时,连接至地GND的金属盘芯12与囊架21,经由固定销31和触点端子34互相导电。导电状态触发与囊架21电连接的喇叭装置40。以这种方式,将固定销31锁定于金属盘芯12 (保持部12b)并支撑囊架21,使得囊架21相对于金属盘芯12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固定销31还起到固定触点部的作用。据此,不再需要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喇叭板。当囊架21大致向下移动时,螺旋弹簧35施加于固定销31的头部31a的偏置力消失。所以,固定销31被卡子13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位置可作为支点,各固定销31可绕支点而摆动。此时,施加于锁定槽31b中的下表面31d的螺旋弹簧35向上的偏置力,停止作用于卡子13。这使卡子13能在锁定槽31b中移动。如果在金属盘芯12 (保持部12b)和固定销31之间没有设置树脂件41,则在固定销31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位置处产生间隙。这些间隙包括(参见图16):(i )通孔55的壁面55a与支撑件58之间的间隙gl(ii)弹性件56与锁定槽63中的下表面63a之间的间隙g2(iii)弹性件56与锁定槽63中的上表面63b之间的间隙g3(iv)保持部57的下表面57a与弹性件56之间的间隙g4(V)弹性件56与金属芯体52中的上表面52a之间的间隙g5间隙gl允许支撑件58接触通孔55的壁面55a以产生噪声。间隙g2允许弹性件56接触锁定槽63中的下表面63a以产生噪声。间隙g3允许弹性件56接触锁定槽63中的上表面63b以产生噪声。间隙g4允许弹性件56接触保持部57的下表面57a以产生噪声。间隙g5允许弹性件56接触芯体52的上表面52a以产生噪声。也就是,如果支撑件58和弹性件56由金属制成,以及,芯体52和保持部57也由金属制成,则金属零部件之间的接触会产生刺耳的噪声。这些间隙允许作为支撑件的固定销31和作为弹性件的卡子13移动,使得固定销31和卡子13可以通过接触周围的零部件而产生噪声。在这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将树脂件41布置在通孔12c的壁面12d与固定销31之间。因此,尽管事实上存在间隙gl,但树脂件41限制固定销31与通孔12c的壁面12d之间的接触。因为固定销31与树脂件41之间的间隙,当固定销31接触树脂件41时,可能产生噪声。然而,与固定销31和通孔12c的壁面12d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噪声相比,这种噪声被抑制在较低的程度。此外,与由金属零部件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噪声相比,这种噪声也不太刺耳。树脂件41的爪部41d布置在卡子13上方位置处的锁定槽31b中。因此,尽管事实上存在间隙g3,但树脂件41的爪部41d限制锁定槽31b中的上表面31e与卡子13之间的接触。此外,树脂件41还限制卡子13在锁定槽31b中的移动。由于这样限制了卡子13向锁定槽31b外侧的移动,卡子13不会接触保持部12b的下表面12e或盘芯主体12i的上表面12f。也就是,进一步抑制由金属零部件之间接触所产生的噪声。当从金属盘芯12使喇叭开关机构15解除紧固状态时,使用图2中由一长两短交替虚线示出的工具T。也就是,压迫大致位于各正常通孔12c之下的卡子13,以使卡子13移离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据此,如图2和图11中由一长两短交替虚线所示,使卡子13弹性变形并脱离锁定槽31b。这样就将喇叭开关机构15从金属盘芯12解除紧固状态。此时,卡子13的变形量较小。所以,卡子13弹性变形所用的空间并不需要很大。解除紧固状态能够从各正常通孔12c中解开固定销31。因此,承受螺旋弹簧35向上偏置力的固定销31被大致上推,使其脱离正常通孔12c。此时,一个固定销31停留在特殊通孔12j中,且对应的卡子13与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安装至公共囊架21的大致同一表面。因此,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移动通过囊架21受到其他喇叭开关机构15的限制。所以,当任何一个喇叭开关机构15脱离对应的正常通孔12c时,固定销31朝特殊通孔12j稍稍倾斜。如果各固定销31沿对应正常通孔12c的轴线具有不变的截面形状,固定销31易于挂住正常通孔12c的壁面,这有可能限制其向上移动。然而,正常通孔12c是锥形的,使得它们朝上端逐渐加宽。因此,固定销31不太可能挂在正常通孔12c的壁面中。图17示出两个正常通孔12c、单个特殊通孔12j、以及对应于特殊通孔12j的卡子13之间的位置关系。当从两个正常通孔12c移开固定销31、并将对应的两个喇叭开关机构15从金属盘芯12解除紧固状态时,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可以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如图17中虚线箭头所示。这样布置的原因之一在于尽管安装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时限制囊架21的倾斜,但通过解除紧固状态,使囊架21能够倾斜。另一原因在于,倾斜允许部121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如图18所示,由于其自身弹性恢复力,卡子13根据锁定槽31b的移置而变形。在卡子13达到初始位置之后固定销31保持倾斜时,卡子13停止根据锁定槽31b的移置而变形,并开始与锁定槽31b分离。因此,与正常通孔12c中的固定销31不同,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可以使锁定槽31与卡子13分离而不用任何工具。当从锁定槽31b移开卡子13时,固定销31自金属盘芯12解除紧固状态。此时,当固定销31倾斜时,卡子13接触特殊通孔12j的壁面,很可能使得固定销31无法倾斜。在这方面,本实施例中将树脂件41布置在特殊通孔12j的壁面和固定销31之间。这导致比金属盘芯更易于变形的树脂件41而不是特殊通孔12j的壁面接触卡子13。因此,使与卡子13接触的树脂件41变形,并且据此使固定销31易于倾斜。当从特殊通孔12j中解除喇叭开关机构15的紧固状态时,由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大致向上推动固定销31,使其脱离正常通孔12c。此时,至少在特殊通孔12j中使固定销31倾斜。所以,如果固定销31沿特殊通孔12 j的轴线具有不变的横截面形状,固定销31易于挂在特殊通孔12 j的壁面中,这可能限制其向上移动。在这一方面,使特殊通孔12j的主部12k成锥形,以朝上端逐渐加宽。因此,固定销31不太可能挂在特殊通孔12j的壁面中。如果卡子13在接近正常通孔12c的位置处与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使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则会使曾经取出的固定销31再次进入正常通孔12c。在这方面,当从正常通孔12c移出固定销31时,可以使特殊通孔12 j中的固定销31绕远离正常通孔12c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此时,在从正常通孔12c移出固定销31的方向使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大致向上倾斜。所以,无需采取防止固定销31在移出正常通孔12c之后再次进入正常通孔12c的其他措施。当解除任何一个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紧固状态时,使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倾斜。如果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可以独立移置,则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可以倾斜而不用解除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的紧固状态。因此,特殊通孔12j中的卡子13可以与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分离。在这方面,本实施例中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大致安装于囊架21的同一表面。所以,各喇叭开关机构15不能独立于其它喇叭开关机构15移动。也就是,只要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被固定,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就不能倾斜。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I)与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的卡子13,设置在各通孔TH中。在专利文献2的机构中用单个弹性金属丝形成与多个通孔TH对应的卡子13,相比较,本发明中使得布置卡子13并允许卡子13移动所用的空间比较小。(2)通孔TH包括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正常通孔12c限制固定销31的倾斜。特殊通孔12j由主部12k和倾斜允许部121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卡子13从所有正常通孔12c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分离,允许具有倾斜允许部121的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因此,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使卡子13能够从锁定槽31b分离,而不使用工具T。这使得喇叭开关机构15易于从金属盘芯12解除紧固状态。(3)所有喇叭开关机构15大致安装于囊架21的同一表面。所以,只要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固定,就不会使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倾斜。因此,防止各卡子13意外从锁定槽31b移开。(4)通过将固定销31的下端插进金属盘芯12的通孔TH并利用按扣配合结构的卡子13,将各固定销31锁定于金属盘芯1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固定销31插进囊架21上的对应的安装孔21e,囊架21支撑于金属盘芯12以使囊架21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此夕卜,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形成为固定触点部。各喇叭开关机构15包括:螺旋弹簧35,其推动囊架21远离金属盘芯12 ;以及,触点端子34,其随囊架21 —起移动。触点端子34接触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以触发喇叭装置40。在正常状态下,没有压下气囊装置20或者气囊装置20没有承受过大负荷,触点端子34大致向上远离固定销31的上端面31f,使得触点部处于非导电状态。所以,喇叭装置40不工作。相反,当压下气囊装置20或使其承受过大负荷时,触点端子34与囊架21 —起大致向下移动,使得触点部处于导电状态。这样触发喇叭装置40。以这种方式,将固定销31锁定于金属盘芯12并支撑囊架21,使得囊架21相对于金属盘芯12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固定销31也作为固定触点部。据此,不再需要在专利文献I中披露的喇叭板。这就减少了零部件数量。(5)各固定销31在其上端具有头部31a,其承受螺旋弹簧35的向上偏置力。因此,在各正常通孔12c中的卡子13与锁定槽31b分离之后,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向上推动固定销31并使其脱离正常通孔12c。此外,在特殊通孔12 j附近的卡子13与锁定槽31b分离之后,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向上推动固定销31并使其脱离特殊通孔12j。这样可以省去从正常通孔12c或特殊通孔12j移走解除紧固状态的固定销31的操作步骤。(6)特殊通孔12j包括其中插入固定销31的主部12k、以及与主部12k连续形成的倾斜允许部121。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 —侧,卡子13与在主部12k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因此,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易于在从正常通孔12c移走固定销31所在方向大致向上倾斜。结果,将固定销31移走之后,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固定销31进入正常通孔12c。固定销31易于从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移走。(7)倾斜允许部121自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所以,固定销31的倾斜在倾斜允许部121中不受限制。倾斜允许部121与特殊通孔12j的空间对应,该空间对应于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8)各正常通孔12c是锥形的,使其直径向下端逐渐减小。所以,在释放正常通孔12c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之后,固定销31易于从正常通孔12c移开。特殊通孔12j的主部12k也是锥形的,使其直径向下端逐渐减小。所以,在释放特殊通孔12j中的喇叭开关机构15之后,固定销31易于从特殊通孔12j移开。(9)树脂件41布置在特殊通孔12j的壁面与固定销3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特殊通孔12j中释放喇叭开关机构15之后,当固定销31倾斜时树脂件41接触卡子13。由于树脂件41通过与卡子13接触而变形,相比于卡子13接触特殊通孔12j的壁面的情况,固定销31易于倾斜。此外,在各正常通孔12c的壁面12d与固定销31之间也布置树脂件41。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树脂件41限制固定销31和通孔12c的壁面12d之间的接触。所以,当压下气囊装置20时,可以防止喇叭开关机构15锁定于金属盘芯12的部分产生噪声。(10)在树脂件41安装于固定销31的情况下,将固定销31插进通孔12c,并由卡子13锁定于金属盘芯12。因此,树脂件41不需要单独安装至金属盘芯12。这允许树脂件41有效安装在通孔12c的壁面12d与固定销31之间。(11)树脂件41的爪部41d进入锁定槽31b中比卡子13更高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爪部41d防止卡子13接触锁定槽31b的上表面31e。这就避免了由金属零部件之间接触所导致的噪声。(12)树脂件41的上端接触螺旋弹簧35的下端,并具有作为第二压力承受部的环形部41b,其承受螺旋弹簧35向下的偏置力。据此,由爪部41d将锁定槽31b中的卡子13向下推,使得卡子13保持在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与爪部41d之间。结果,防止卡子13接触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这就抑制了噪声。因为同样原因,当卡子13接触保持部12b的下表面12e或金属盘芯主体12i的上表面12f时所导致的噪声也能减小。(13)各螺旋弹簧35的向下偏置力,通过环形部41b施加于对应的树脂件41。如果采用通孔12c的内径固定不变的构造,树脂件41没有接合片41e,且环形部41b接触保持部12b的上表面12g,树脂件41和保持部12b的接触部局限于环形部41b的下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树脂件41用于向保持部12b传导螺旋弹簧35向下偏置力的传导面积较小,且压缩负荷可能集中在环形部41b上。在这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通孔12c的壁面12d是锥形的,向通孔12c的上端逐渐加宽。树脂件41的各接合片41e的外侧面41f也是锥形的,向通孔12c等结构的上端逐渐加宽。此外,接触保持部12b的树脂件41部分,构成四个接合片41e的外侧面41f。与只有环形部41b的下表面接触保持部12b的情况相比,这样扩大了接触部分的面积。据此,树脂件41用于向保持部12b传导螺旋弹簧35的偏置力的传导面积得以扩大。这样减少了作用在每单位面积上的偏置力的强度,且防止了压缩负荷集中于树脂件41的特定部分。因此,即使用较大的作用力压下气囊装置20,树脂件41也不会变形或损坏。本发明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形式。<喇叭开关机构15的变化>卡子13进入的锁定槽31b,可以只形成在固定销31的部分外周中。在这种情况下,锁定槽31b可以形成为沿固定销31的周面具有恒定的深度、或者可以是平的。取代固定销31,也可以使用满足下列条件的支撑件。条件1:支撑件各自插进通孔TH,并用卡子13锁定于金属盘芯12。条件2:支撑件插进囊架21并对其进行支撑,使得囊架21相对于金属盘芯1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条件3:支撑件在囊架21之上的位置各具有头部31a,头部31a承受螺旋弹簧35向上的偏置力。条件4:支撑件由导电金属制成,且各具有作为固定触点部的上端面31f。偏置件并不局限于螺旋弹簧35,只要偏置件将囊架21从金属盘芯12推开。弹性件可以具有不同于卡子13的形状。可以采用除按扣配合结构之外的结构,只要该结构能将喇叭开关机构扣紧于囊架21。例如,在活动安装件32中可以形成自管状部32a延伸的延伸部,而在囊架21的安装孔21e中则可以形成与延伸部对应的凹部。也就是,在将喇叭开关机构15插进安装孔21e同时将延伸部与凹部对准之后,可以转动喇叭开关机构15,使得延伸部与囊架21的下表面接合。<金属盘芯12的变化>只要金属盘芯12具有大致位于气囊装置20下方的部分,金属盘芯12也可以具有位于和气囊装置20同一高度或在其上方的部分。<通孔TH和卡子13的变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10,只要其包括具有多个通孔TH的金属盘芯12、以及置于气囊装置20与金属盘芯12之间的多个喇叭开关装置15。参照图19至图22,下面说明第一至第四应用。各应用优选满足下列条件。条件1: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 —侧,使卡子13与主部12k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采用本条件,用于使所有固定销31能从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移开,而不用防止固定销31从中移开之后再进入正常通孔12c的其他措施。也就是,采用此条件,用于使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所在的方向,匹配于沿从正常通孔12c移开固定销31的向上方向。条件2: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采用此条件用于使固定销31能在倾斜允许部121中倾斜。(第一应用)如图19所示,在金属盘芯12中形成两个通孔TH。右边的通孔TH形成为正常通孔12c,而左边的通孔TH则形成为特殊通孔12j。在这种情况下,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 —侦牝使卡子13从左边与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特殊通孔12j的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图19中的虚线箭头示出固定销31的倾斜方向。这同样适用于图20至图22。(第二应用)如图20所示,在金属盘芯12中形成三个通孔TH。后面的通孔TH形成为正常通孔12c,而前面的两个通孔TH形成为特殊通孔12j。在这种情况下,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的一侧,使卡子13从前面与特殊通孔12 j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各特殊通孔12 j的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第三应用)如图21所示,在金属盘芯12中形成四个通孔TH。后面的两个通孔TH形成为正常通孔12c,而前面的两个通孔TH形成为特殊通孔12j。在这种情况下,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的一侧,使卡子13从前面与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此外,各特殊通孔12j的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第四应用)如图22所示,在金属盘芯12中形成四个通孔TH。前面的通孔TH和中部的通孔TH形成为正常通孔12c,而后面的通孔TH则形成为特殊通孔12j。在这种情况下,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的一侧,使卡子13从后面与特殊通孔12j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此外,特殊通孔12j的倾斜允许部121从主部12k延伸至固定销31的倾斜范围,固定销31绕作为支点的卡子13倾斜。通孔TH可以位于除第一至第四应用中的那些位置之外的位置。金属盘芯12可以具有五个或更多的通孔TH。此外,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也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至第四应用中的那些方式。卡子13优选在更远离正常通孔12c —侧与主部12k中的固定销31的锁定部31b接合。然而,在各正常通孔12c中,卡子13可以从任何方向与固定销31的锁定槽31b接合。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无需具有朝下端逐渐减小的直径。正常通孔12c和特殊通孔12j各自可以是在沿轴向的任何部分具有恒定内径的孔。〈树脂件41的变化〉树脂件41的整个外侧表面可以是锥形的,使其朝上端逐渐加宽,并与通孔TH的壁面建立面面接触。例如,各锁定片41c的两个外侧表面和各接合片41e的外侧表面41f可以是锥形的。在这种情况下,树脂件41的整个外侧表面与通孔12c的壁面12d建立面面接
八
口 ο考虑到拆除紧固于金属盘芯12的喇叭开关机构15、同时减小布置卡子所用的空间,可以省略树脂件41。
如图23所示,如果由螺旋弹簧35施加的向下偏置力不大,则可以省略具有锥形外侧表面41f的接合片41e。据此,可以使通孔12c的内径在沿轴向的给定部分恒定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满足下列条件,使爪部41d将卡子13压抵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条件:在将固定销31插进通孔12c的过程中,将卡子13保持在爪部41d与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之间之前,环形部41b不接触保持部12b的上表面12g。这是因为,如果在将卡子13保持在爪部41d与锁定槽31b的下表面31d之间之前,环形部41b接触保持部12b的上表面12g,卡子13则不能接触并保持在爪部41d与下表面31d 二者之间。如图23所示,在卡子13保持在爪部41d与锁定槽31b中的下表面31d之间的状态下,在环形部41b与保持部12b的上表面12g之间存在间隙g6。树脂件41的环形部41b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35的向下偏置力由保持部12b承受。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树脂件41限制固定销31与通孔12c的壁面12d之间的接触。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弹簧35的向下偏置力没有施加至树脂件41,爪部41d不能将卡子13压抵锁定槽31b中的下表面31d。然而,由于爪部41d位于卡子13与锁定槽31b的上表面31e之间,防止卡子13接触锁定槽31b的上表面31e。如果树脂件41的爪部41d没有位于锁定槽31b中,因而卡子13接触锁定槽31b的壁面,与这种情况相比,当树脂件41接触锁定槽31b的壁面或卡子13时所产生的噪声较低或较小。〈气囊装置20的变化〉用于安装垫板部24和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囊架21的锁定孔21b和安装孔21e,可以用除孔之外的其他结构例如用凸部取代。锁定孔21b和安装孔21e的位置可以改变。垫板部24的开关支撑部24g可以设置在贮藏壁部24b内侧。在这种情况下,气囊装置的尺寸可以减小。此外,开关支撑部24g可以形成为跨在贮藏壁部24b的内外侧上。<其他更改>除乘用车辆之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车辆。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诸如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包括气囊装置和金属盘芯,所述气囊装置具有垫板部、气囊、充气器、和囊架,以及,通过将所述垫板部、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器组装于所述囊架,构成所述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经由触发喇叭装置的喇叭开关机构而安装于所述金属盘芯。
其中,各喇叭开关机构包括: 偏置件,所述偏置件将所述囊架从所述金属盘芯大致向上推开; 活动触点部,其随所述囊架一起移动; 弹性件,其位于所述金属盘芯中所形成的通孔之下; 支撑件,其插入所述通孔并由金属制成,所述支撑件经由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金属盘芯相接合,以及,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囊架,使得所述囊架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金属盘芯大致在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具有位于所述囊架上方的压力承受部,所述压力承受部承受所述偏置件的大致向上偏置力,以及,固定触点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以及树脂件,其布置于所述通孔的壁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 其中,通过使所述活动触点部连同所述囊架一起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活动触点部与所述固定触点部相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触发所述喇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 其中,通过将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树脂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并将所述支撑件插入所述通孔,锁定所述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 气囊的转向盘, 其中,所述弹性件由金属制成,其中所述支撑件具有设置有凹部的外侧面,以及,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部分和所述树脂件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 其中,所述树脂件进入所述凹部中高于所述弹性件的位置,并具有第二压力承受部,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承受部接触所述偏置件、并承受所述偏置件向下的偏置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气囊的转向盘, 其中:各通孔具有朝上端逐渐加宽的锥形壁面,以及,所述树脂件具有朝上端逐渐加宽的锥形外侧表面,以及其中所述通孔的壁面接触所述树脂件的外侧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的转向盘,包括气囊装置和金属盘芯,气囊装置经由喇叭开关机构安装于金属盘芯。喇叭开关机构包括偏置件,其将囊架从金属盘芯大致向上推开;活动触点部,其随囊架一起移动;弹性件,其位于金属盘芯中所形成的通孔之下;支撑件,其插入通孔并由金属制成,支撑件介由弹性件与金属盘芯相接合,以及,支撑件穿过囊架,支撑件具有位于囊架上方的压力承受部,压力承受部承受偏置件的大致向上偏置力,以及,固定触点部设置于支撑件的上端面;以及树脂件,其布置于通孔的壁面与支撑件之间。通过使活动触点部连同囊架一起向下移动,以使活动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相接触而处于导通状态,触发喇叭装置。
文档编号B62D1/04GK103085754SQ2012103942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屉木健治, 广濑修, 铃木律夫, 饭田仁, 伴野吉辉, 冈田智树, 浅野正和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