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57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振动控制结构,包括:被固定件;气囊装置,在其前部设置有带安装孔的囊架,并且布置在被固定件的后侧;喇叭开关机构,其包括支撑件和滑块,在喇叭开关机构穿过安装孔的状态下由被固定件支撑该支撑件,以及,滑块布置在支撑件与安装孔之间,从而能够于前后方向滑动;以及环形弹性件,其布置于囊架后侧,同时安装于滑块外侧。该气囊装置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该弹性件作用为阻尼块的弹簧。
【专利说明】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控制结构,用于抑制(控制)结合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的振动。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高速行驶或者车载发动机惰转期间,竖向或横向的振动传到转向盘时,该振动通过驾驶人员握持转向盘的手传给驾驶人员,因此,会降低驾驶舒适性。为此,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发并提出了用于抑制(控制)转向盘振动的技术。这些技术之中,有一种技术使用了动态阻尼器,其包括配重以及用于将配重支撑于转向盘芯杆等的弹性件。根据这种技术,当频率与动态阻尼器特有共振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振动从转向盘传到动态阻尼器时,动态阻尼器共振,以吸收转向盘的振动能量。用这种吸收,抑制(控制)转向盘的振动。
[0003]另一方面,将气囊装置结合在转向盘中,以在车辆碰撞时等保护驾驶人员。气囊装置包括气囊、以及向气囊供气的充气器。在气囊装置中,在车辆碰撞时等,由从充气器供给的气体使气囊向后膨胀,并因此保护驾驶人员免遭冲击。
[0004]这里,在近来的转向盘中,由于气囊装置占据了转向盘的大部分内部空间,难以安装上述动态阻尼器。
[0005]因此,提出了一种转向盘,其中气囊装置起到动态阻尼器的作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6]如图18中所示,转向盘包括被固定件(喇叭板)51、气囊装置52、喇叭开关机构53、以及弹性件54。被固定件(喇机板)51固定至于纵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未示出),并且具有安装孔(开口)55。气囊装置52包括囊架(基板)56,并且布置于被固定件(喇叭板)51的后侧。
[0007]喇叭开关机构53包括支撑件(导向件)57和滑块(轴套)58。在安装于囊架(基板)56的状态下,支撑件(导向件)57向前延伸,并且穿过被固定件(喇叭板51)的安装孔(开口)55。滑块(轴套)58布置在支撑件(导向件)57和安装孔(开口)55之间,以能够于纵向(前后方向)滑动。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喇叭开关机构53中,气囊装置52的压迫操作导致滑块(轴套)58与囊架(基板)56之间相对移动,由这种相对移动来触发喇叭装置。
[0008]弹性件54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安装于滑块(轴套)58。弹性件54在安装孔(开口)55处安装于被固定件(喇叭板)51。
[0009]另一方面,括号中的零部件名称与专利文献I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名称相对应。
[0010]根据上述转向盘,气囊装置52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弹性件54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弹簧。因此,当在垂直于转向轴的方向(例如竖向或横向)以预定频率使转向盘振动时,在垂直于转向轴的方向使弹性件54与气囊装置52 —起振动,同时,以与预定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共振频率使弹性件54弹性变形,从而,吸收转向盘的振动能量。用这种吸收,抑制(控制)转向盘的振动。
[0011][专利文献I] JP-A-2Ol2-158236[0012]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披露的结构中,为了将弹性件54安装至被固定件(喇叭板)51,在弹性件54的外周部中设置槽59,并使槽59与安装于安装孔(开口)55的绝缘体61适配。为此,在如上所述只在弹性件54外周部处将其安装于被固定件(喇叭板)51的结构中,弹性件54相对于被安装件(喇机板)51的安装强度不够高。此外,由于将外径大于安装孔(开口)55内径的弹性件54安装至安装孔(开口)55,使弹性件54与被固定件(喇叭板)51的安装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0013]考虑到上述情况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能通过执行简单操作以高强度安装弹性件。
[0014]<1> 一种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包括:
[0015]被固定件,其与于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固定;
[0016]气囊装置,在其前部设置有带安装孔的囊架,以及,气囊装置布置在被固定件的后侧;
[0017]喇叭开关机构,其包括支撑件和滑块,该支撑件在喇叭开关机构穿过安装孔的状态下由被固定件支撑,以及,该滑块布置在支撑件与安装孔之间以可于前后方向滑动,该喇叭开关机构适合于根据气囊装置的压迫操作由滑块的向前移动来触发喇叭装置;以及
[0018]环形弹性件,其布置于囊架的后侧,同时安装于滑块的外侧,
[0019]其中,气囊装置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弹性件作用为阻尼块的弹簧,以及
[0020]弹性件被囊架和滑块从其前侧和后侧并且从径向外侧和内侦挟住。
[0021]在具有上述结构〈1>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气囊装置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弹性件作用为动态阻尼器的弹簧。因此,转向盘在垂直于转向轴的方向以预定频率振动时,弹性件以与预定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共振频率在垂直于转向轴的方向与气囊装置一起振动(使气囊装置和弹性件共振),同时弹性件弹性变形,从而,吸收转向盘的振动能量。通过这种吸收,抑制(控制)转向盘的振动。
[0022]此外,在上述转向盘中,压迫气囊装置时,滑块在由被固定件支撑的支撑件上向前移动,并且触发喇叭装置。
[0023]在制造上述转向盘期间,将喇叭开关机构经由弹性件装配至气囊装置。此时,由囊架和滑块从弹性件前后将其夹住。此外,弹性件被囊架和滑块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以这种方式,环形弹性件外周被囊架和滑块围住,因而,抑制弹性件在纵向(前后方向)及径向的移动。结果,与弹性件只在其外周部安装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弹性件的安装强度。此夕卜,如上所述,当安装弹性件时,只要用囊架和滑块从纵向(前后方向)和径向夹住弹性件即可。
[0024]<2>在〈1>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囊架包括安装部,该安装部布置于安装孔周围,并且沿前后方向与囊架相交,
[0025]滑块包括:筒状部,支撑件穿过其中;以及扩径部,其形成于筒状部的外周中,以及,该扩径部的直径大于筒状部的直径,以及
[0026]弹性件被安装部和扩径部从弹性件的前侧和后侧夹住。[0027]根据上述结构〈2>,弹性件被囊架的安装部和滑块的扩径部从其前后夹住。弹性件的前移受安装部限制,以及,其后移受扩径部限制。
[0028]<3>在〈1>或〈2>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囊架包括夹紧部,该夹紧部从安装孔的周边部延伸至囊架的背侧,
[0029]滑块包括筒状部,支撑件穿过筒状部,以及
[0030]弹性件被夹紧部和筒状部从环形弹性件的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
[0031]根据上述结构〈3>,弹性件被囊架的夹紧部和滑块的筒状部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弹性件的向外移动受夹紧部限制,以及,其向内移动受筒状部限制。
[0032]<4>在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在位于安装孔后方的支撑件部位处,形成轭盘部,该轭盘部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0033]根据上述结构〈4>,支撑件在穿过安装孔的状态下支撑于被固定件。形成于支撑件的轭盘部位于安装孔的后方。轭盘部具有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因此,当囊架向后移动时,通过与囊架安装孔周边部接触,轭盘部起到挡块作用。以这种方式,抑制囊架、并进而抑制气囊装置的过度向后移动。
[0034]<5>在根据〈1>至〈4>中任一项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在弹性件安装于滑块外侧的状态下,使支撑件和滑块穿过安装孔,藉此,将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囊架,以及
[0035]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进一步包括阻尼器支座,在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囊架之前,阻尼器支座锁定于喇叭开关机构,藉此,将弹性件保持处在安装于滑块外侧的状态,喇叭开关机构安装于囊架时,阻尼器支座位于弹性件和囊架之间。
[0036]根据上述结构〈5>,由于在进行喇叭开关机构与囊架安装操作之前,弹性件安装于喇叭开关机构的滑块外侧,从而,由锁定于喇叭开关机构的阻尼器支座,使弹性件保持处在安装于滑块外侧的状态。据此,在操作之前或操作期间,不易发生弹性件与滑块的分离,所以,能容易地进行操作。
[0037]此外,在喇叭开关机构安装于囊架的状态下,阻尼器支座位于弹性件和囊架之间。因此,阻尼器支座不容易影响弹性件被囊架和滑块从其前后并且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的事实。
[0038]〈6>在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弹性件的一部分进入安装孔。
[0039]根据上述结构〈6>,由于转向盘振动使弹性件与气囊装置一起大幅振动同时弹性变形、并且囊架的安装孔内壁面靠近滑块时,由弹性件中进入安装孔的部分支撑安装孔内壁面。此外,由弹性件避免安装孔内壁面与滑块接触。因此,即使由内壁面与弹性件的接触而产生声音,该声音也小于由内壁面与滑块接触即由刚性部件之间接触所产生的声音。原因在于通过使弹性件与安装孔内壁面接触而弹性变形,因此,抑制了声音的产生。以这种方式,当较大振动传到转向盘时,抑制噪音的产生。
[0040]此外,在设置阻尼器支座的情况下,由弹性件支撑阻尼器支座。由弹性件避免阻尼器支座与滑块接触。因此,即使由阻尼器支座与弹性件接触而产生声音,该声音也小于由阻尼器支座与滑块接触即由刚性部件之间接触所产生的声音。
[0041]<7>在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弹性件包括:内筒部,其安装于滑块外侧;外筒部,其围住内筒部;以及连接部,其连接内筒部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和外筒部的前后方向中部。
[0042]根据上述结构〈7>,由于转向盘的振动,使弹性件与气囊装置一起振动同时弹性变形。此时,在弹性件中,囊架的移动经由外筒部传到连接部,或者,滑块的移动经由内筒部传到连接部。由这种传递使连接部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件起到动态阻尼器的弹簧的作用。
[0043]这里,连接部适合于连接内筒部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与外筒部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换而言之,连接部位于内筒部和外筒部之间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因此,囊架的移动容易经由外筒部传到连接部,或者,滑块的移动容易经由内筒部传到连接部。连接部弹性变形,使得内筒部和外筒部大致互相平行。结果,通过调整连接部的厚度等,动态阻尼器能在目标阻尼方向以目标阻尼频率振动。
[0044]〈8>在〈7>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连接部正交于前后方向。
[0045]根据上述结构〈8>,通过于径向进行压缩,连接部容易弹性变形。
[0046]<9>在〈7>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中,连接部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
[0047]根据上述结构〈9>,除了以于径向压缩连接部的方式使其弹性变形之外,以连接部弯折从而改变相对于纵向的倾斜角度这种方式,使弹性件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以只在径向压缩连接部这种方式使弹性件弹性变形的情况,由连接部因弹性变形所产生的斥力变小。结果,更容易使连接部弹性变形,并且能将目标阻尼频率设定得更低。
[0048]根据本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通过执行简单操作,能以高强度安装弹性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9]图1A和图1B是示出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图1A是转向盘的侧视图,以及,图1B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转向盘的图;
[0050]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转向盘芯杆的局部正视图;
[0051]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气囊装置的轴测图;
[0052]图4是图3中所示气囊装置的分解轴测图;
[0053]图5A是第一实施例中喇叭开关机构等的轴测图,以及,图5B是图5A的分解轴测图;
[0054]图6A是第一实施例中喇叭开关机构等的剖视图,以及,图6B是图6A的分解剖视图;
[0055]图7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喇叭开关机构等装配至囊架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7B是图7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56]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弹性件被切除一部分的局部轴测图;
[0057]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并且是示出处在安装至芯杆状态下喇叭开关机构等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8]图10是示出白图9所示状态压迫气囊装置时喇叭开关机构等的内部结构的局部首丨J视图;
[0059]图1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振动控制结构的效果,并且是示出对各频率测量惯性(振动等级)的结果曲线;
[0060]图12示出转向盘用振动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并且是示出安装喇叭开关机构的囊架部分的局部正视图;[0061]图13A是示出沿图12中线13-13的喇叭开关机构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13B是图13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62]图14是示出沿图12中线14-14的喇叭开关机构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63]图15示出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并且是示出安装至囊架的喇叭开关机构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64]图16示出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并且是示出安装至囊架的喇叭开关机构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65]图17A至图17E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弹性件变化例被切除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0066]图18是示出现有技术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第一实施例)
[0068]下面,参照图1至图11,说明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0069]如图1A中所示,转向轴14布置于车辆驾驶座前侧(图1A中的右侧),处于转向轴14朝驾驶座侧(图1A中的左侧)越来越高的倾斜状态。转向轴14沿轴线LI于纵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绕轴线LI转动。转向盘10安装于转向轴14的后端部,以与其一体方式转动。
[0070]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对于转向轴14的轴线LI,说明转向盘10的各部分。沿轴线LI的方向称为转向盘10的“纵向(前后方向)”。以及,沿垂直于轴线LI平面的方向之中,转向盘10的直立方向称为“竖向”。据此,转向盘10的纵向(前后方向)和竖向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水平方向)和竖向(竖直方向)稍稍倾斜。
[0071]在图3、图5B、图6A和图6B、图7A和图7B、图9、图10、以及图13至图16中,为了
方便描述,认为转向盘10的纵向(前后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以及,转向盘10的竖向与
竖直方向一致。
[0072]如图1B中所示,转向盘10在其中央部包括气囊装置(气囊模组)20。转向盘10的骨架部由作为被固定件的芯杆12构成。图2示出芯杆12的一部分。芯杆12由铁、铝、镁或其合金等形成。芯杆12在位于其中央部的凸台部12a处安装至转向轴14。芯杆12与转向轴14 一体方式转动。
[0073]在芯杆12中,保持部12b设置于凸台部12a周围的多个部位处,并分别具有通孔12c。需要将芯杆12中的保持部12b与其余部分相区分时,将其余部分称为“芯杆本体12d”。如图9中所示,各通孔12c的内壁面具有锥形形状,使其直径朝后侧(图9中的左侧)增大。图2中,锥形形状的内壁面没有示出。
[0074]如图2和图9中所示,卡子13分别结合在各保持部12b与芯杆本体12d之间,并且位于通孔12c附近。通过将导电金属例如弹簧钢制成的线材弯成预定形状,形成各卡子
13。各卡子13以这样一种方式保持在芯杆12中,使得卡子结合在保持部12b与芯杆本体12d之间,同时稍稍弹性变形。卡子13的一部分(例如端部)与保持部12b和芯杆本体12d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卡子13具有在导通状态下将喇叭开关机构30 (下文说明)的锁扣销31锁定于芯杆12的功能。各卡子13的一部分布置为靠近于通孔12c的前方。[0075]喇叭装置40设置于车辆中。用于触发喇叭装置40的多个喇叭开关机构30以锁扣配合结构安装于芯杆12的各保持部12b。各喇叭开关机构30具有相同的构造。此外,气囊装置20经由这些喇叭开关机构30支撑于芯杆12。以这种方式,各喇叭开关机构30具有气囊装置20的支撑功能和喇叭开关功能这两种功能。
[0076]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1和阻尼器支座42置于各喇ΠΛ开关机构30与气囊装置20的囊架21之间。用于抑制(控制)转向盘10振动的振动控制结构由气囊装置20、喇叭开关机构30、弹性件41、阻尼器支座42、芯杆12等构成。
[0077]下面说明振动控制结构的各部分。
[0078]<气囊装置20>
[0079]如图3和图4中所示,通过将垫板部24、气囊(未示出)以及充气器23装配至布置于气囊装置20前部的囊架21,构成气囊装置20。气囊装置20布置于芯杆12的后侧(参见图9)。
[0080]垫板部24通过树脂模塑形成,并且包括:外壳部24a,其表面形成外观面;以及容纳壁部24b,其自外壳部24a背侧(前侧:图3和图4中的右侧)直立,以具有大致矩形圈状。在囊架21与被容纳壁部24b围住的外壳部24a内表面之间,形成主要用于容纳气囊(未示出)的囊容纳空间X。在外壳部24a中形成囊容纳空间X的部位处,形成薄壁部24c。使气囊展开并膨胀时,推压薄壁部24c并使其破裂。
[0081]在容纳壁部24b的前端部处,多个锁定爪24d与之一体形成,并且分别具有矩形板状。各锁定爪24d具有预定长度及宽度。锁定凸部24e形成于各锁定爪24d的前端部,并且向外(向离开囊容纳空间X—侧)凸出。
[0082]用于支撑喇叭开关机构30的开关支撑部24f分别形成于垫板部24的多个部位处。各开关支撑部24f与容纳壁部24b —体形成,以从垫板部24的外壳部24a延伸至背侧(前侧)。
[0083]通过冲压导电金属板,将囊架21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可替代地,囊架21可以通过不同于冲压的其他措施例如压铸成型等形成。囊架21的周缘部构造成大致矩形圈状的周缘固定部21a,用于固定垫板部24。
[0084]爪锁定孔21b分别形成在周缘固定部21a中与垫板部24的各锁定爪24d对应的部位(前方部位)。各爪锁定孔21b具有于囊架21侧向较长的狭缝形状,以与各宽锁定爪24d对应。各锁定爪24d的前端部穿过并锁定于各爪锁定孔21b。
[0085]周缘固定部21a的内部构成大致方形座部21c。圆形开口 21d形成于座部21c中央。螺栓插入孔21e分别形成于座部21c中靠近开口 21d周缘部的多个部位处。充气器23的一部分穿过并安装于座部21c的开口 21d。
[0086]具体而言,充气器23包括矮柱状主体23a、以及形成于主体23a外周面的凸缘部23b。在凸缘部23b中,多个安装片23c于主体23a周向以等角度间隔设置,并从主体23a径向向外延伸。螺栓插入孔23d分别形成于各安装片23c中位于囊架21螺栓插入孔21e前方的部位。位于凸缘部23b后侧的充气器23部分构造成喷气部23e,用于喷射膨胀气体。此外,充气器23的喷气部23e从前侧穿过囊架21的开口 21d,以伸进囊容纳空间x侧。另夕卜,凸缘部23b与开口 21d周缘部接触。在此状态下,将充气器23连同环形座圈25—起安装于囊架21。[0087]具体而言,环形座圈25设置有圆形开口 25a,该开口 25a与囊架21的开口 21d相等,充气器23的喷气部23e穿过该开口 25a。此外,在与囊架21的各螺栓插入孔21e对应的多个部位处,环形座圈25包括多个安装螺栓25b。折叠成可膨胀并展开状态的气囊(未示出)的开口布置在环形座圈25与囊架21之间。环形座圈25的多个安装螺栓25b从后侧穿过在气囊开口周缘部上所设置的螺栓插入孔(未示出)、以及囊架21和充气器23各自的螺栓插入孔21e和螺栓插入孔23d。此外,在插入之后,将螺帽26从前侧拧到各安装螺栓25b上,使得气囊经由环形座圈25固定至囊架21,并将充气器23固定至囊架21。
[0088]用于安装喇叭开关机构30的安装部21f形成于囊架21周缘固定部21a的多个部位处,以分别从圆形开口 2Id径向向外凸出。各安装部2If位于上述垫板部24开关支撑部24f的前方部位处,并且垂直于纵向(前后方向)。如图3、图4、图7A和图7B中所示,用于安装喇叭开关机构30的圆形安装孔21g分别形成于各安装部21f,以贯穿各安装部21f。在囊架21的各安装孔21g的周边部处,多个夹紧部21i与之一体形成,并分别向后延伸。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将囊架21中跨越各安装孔21g彼此相对的部位向后弯折,形成各夹紧部21i。在通过弯折形成各夹紧部21i的情况下,孔21j形成于囊架21中各夹紧部21i的外侧,即,跨越各夹紧部21i形成于安装孔21g的相对侧。
[0089]〈喇叭开关机构30>
[0090]如上所述,喇叭开关机构30用于触发喇叭装置40,以及,第一实施例采用了多个喇叭开关机构30。适宜地,从各喇叭开关机构30到转向盘10中心(凸台部12a)的距离设定为彼此大致相等。这是为了通过使触点端子34(下文说明)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彼此可靠接触而实现导通状态。
[0091 ] 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各喇叭开关机构30包括锁扣销(卡销)31 (作为支撑件)、销座32、触点座33、触点端子34 (作为可动侧触点部)、片件35、以及螺旋弹簧36 (作为偏置件)。下面,说明喇叭开关机构30的各部分。
[0092]锁扣销31是在囊架21前方由芯杆12支撑的部件,并且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锁扣销31与芯杆12的支撑结构下文说明。锁扣销31的主要部分具有于纵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在其前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凹部,在锁扣销31整个外周上形成环形锁定槽31b。锁扣销31中除后端之外的大部分形成为直径稍小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g直径。如图7A中所示,碟形轭盘部31a形成于锁扣销31的后端部,并且作为被固定侧触点部。轭盘部31a具有的外径Dl大于安装孔21g的内径D2。在图6B中,锁扣销31示为处于部分省略的状态。
[0093]如图5A、图5B、图6A和图6B中所示,销座32由具有如绝缘体特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销座32具有带阶状外形的圆筒形状,并且布置在锁扣销31与弹性件41之间。销座32用作滑块,触发喇叭开关机构30时,使销座32相对于锁扣销31于纵向(前后方向)滑动。销座32中用于穿过锁扣销31的部位(下文称为“筒状部32a”)的后端,形成扩径部32b,其直径大于筒状部32a的直径。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适配进该扩径部32b。
[0094]触点座33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前表面敞开的有底筒状外形。触点座33装配成从后方盖住锁扣销31和销座32。触点座33包括大致圆形顶板33a、以及从顶板33a外周缘向前延伸的大致筒状侧壁33b。在侧壁33b中于径向彼此相对的部位处,形成钩部33c,使钩部33c可于径向弹性变形。[0095]槽部33d形成于顶板33a的后部,并且用于在将触点座33装配至锁扣销31和销座32时对准触点座33的取向。
[0096]在侧壁33b中位于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并且于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处,形成爪接合孔33f。此外,在侧壁33b中位于前端部并且于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处,形成切口 33g。
[0097]触点端子34通过冲压导电金属板形成。触点端子34包括于触点座33径向延伸的细长主体34a、以及从主体34a两端向前延伸的一对侧部34b。主体34a与触点座33的顶板33a前表面接触,以及,各侧部34b与触点座33的侧壁33b内壁面接触。主体34a形成有多个向前凸出的触点凸部34c。触点凸部34c沿主体34a长度方向以等间隔形成。
[0098]另一方面,销座32的扩径部32b置于各侧部34b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之间,因此保证了各侧部34b与轭盘部31a之间的绝缘状态(参见图6A)。此外,销座32的筒状部32a、弹性件41、以及阻尼器支座42置于各侧部34b与锁扣销31 (锁扣销31中除轭盘部31a之外的其余部分)之间,因而,保证了各侧部34b与锁扣销31之间的绝缘状态。
[0099]整个片件35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材料整体形成。片件35的一部分由具有圆环形状的环形部35b构成。环形部35b设置有插入孔35a,插入孔35a的直径稍稍大于锁扣销31中除轭盘部31a之外的其余部分直径。环形部35b的外径设定成与螺旋弹簧36的外径和通孔12c内壁面后端部的外径(即锥形内壁面的最大直径)相同的程度(参见图9)。
[0100]锁定片35c从位于环形部35b前表面并且围绕插入孔35a的多个部位向外延伸。在各锁定片35c的前端处,爪部35d径向向内凸出。这些爪部35d进入锁扣销31的接合槽31b。各锁定片35c的外表面构成在纵向(前后方向)任意部位处具有相同直径的筒状面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各锁定片35c的外表面并不对应于通孔12e的锥形内壁面。因此,各锁定片35c的外表面与内壁面没有进行面接触。
[0101]此外,多个接合片35e从相邻锁定片35c之间的部位向前延伸,该部位位于环形部35b前表面并且围绕插入孔35a。各接合片35e的外表面构成直径朝后侧增大的锥形面的一部分。
[0102]一对安装部35f从环形部35b向后延伸。各安装部35f弯曲,以根据锁扣销31的外形从片件35径向向外膨出。
[0103]如图9中所示,片件35以这种方式不可分离地安装至锁扣销31,使得环形部35b和两个安装部35f适配至锁扣销31的外侧,以及,各爪部35d进入锁定槽31b。如上所述,片件35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使得多个接合片35e的外表面越过多个锁定片35c的外表面断续地(非连续地)围绕穿过环形部35b中心的轴线。采用这种结构,整体上,片件35的形状类似于直径朝后侧增大的锥形外表面形状。
[0104]螺旋弹簧36缠绕在锁扣销31中除轭盘部31a之外的其余部位上。在片件35的环形部35b与销座32的筒状部32a中所形成的阶状部32c之间,螺旋弹簧36布置成处于被压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环形部35b承受被压缩螺旋弹簧36的向前偏置力。
[0105]以这种方式,通过使多个单体部件即锁扣销31、销座32、触点座33、触点端子34、螺旋弹簧36、以及片件35成为一体,将喇叭开关机构30构造为组合体。所以,当安装或更换喇叭开关机构30时,能够将组合成一体的喇叭开关机构30作为一个组合体进行处理。
[0106]〈弹性件41>[0107]如图8和图9中所示,弹性件41置于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销座32与囊架21之间。整个弹性件41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橡胶等)、弹性体等形成。弹性件41设置有插入孔41a,该插入孔41a的直径稍稍大于销座32的筒状部32a直径,并且,弹性件41具有大致环形形状。另外,弹性件41包括环形槽41b,该环形槽41b开口于弹性件的前表面,并且以与插入孔41a同心的方式形成。槽41b具有矩形截面。此外,如图7B中所示,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安装部21f与销座32的扩径部32b从前后夹住。此夕卜,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夹紧部21i和销座32的筒状部32a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
[0108]弹性件41与上述气囊装置20 —起构成动态阻尼器。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1作为动态阻尼器的弹簧,以及,气囊装置20作为阻尼块。
[0109]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弹性件41的大小、于径向的厚度、于纵向(前后方向)的长度等,将动态阻尼器于竖向或横向的共振频率设定为关于转向盘10竖向或横向振动的目标阻尼频率(期望阻尼频率)。
[0110]〈阻尼器支座42>
[0111]如图5A、图5B、图6A和图6B中所示,在将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之前,阻尼器支座42锁定于喇叭开关机构30,并且保持弹性件41处在安装于销座32的筒状部32a外侧的状态。此外,在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的状态下,阻尼器支座42位于弹性件41与囊架21之间。
[0112]阻尼器支座42的主要部分由侧壁42a和前壁42b构成,二者都由树脂材料形成。侧壁42a具有大致筒状外形,其直径稍稍大于弹性件41的直径,并小于触点座33的侧壁33b直径。侧壁42a布置在弹性件41的径向外侧,并且布置在囊架21夹紧部21i的径向内侧。前壁42b设置有安装孔42c,该安装孔42c的直径稍稍大于销座32的筒状部32a直径,并具有大致环形形状。前壁42b布置在弹性件41的前侧,并且布置在囊架21的安装部21f后侧。
[0113]接合爪42d(参见图5B)形成于侧壁42a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这些接合爪42d从内侧与触点座33的爪接合孔33f接合,因此,将阻尼器支座42锁定于触点座33。
[0114]挡块42e(参见图5A和图5B)形成于多个部位,这些部位位于侧壁42a的前端部,并且于周向彼此隔开。这些挡块42e与触点座33的切口 33g接合,因此,使阻尼器支座42与触点座33于纵向(前后方向)定位。
[011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如上所述构造。下面,主要参照振动控制结构的操作,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0116]首先,说明经由弹性件41和阻尼器支座42将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至囊架21的操作。作为此操作,进行将弹性件41和阻尼器支座42安装至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操作、以及将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进入各安装孔21g的操作。
[0117]如图5B和图6A中所示,进行前者操作时,将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销座32的筒状部32a穿过弹性件41的插入孔41a。执行此插入操作,达到销座32的扩径部32b从后方与弹性件41接触的位置。通过此插入操作,将弹性件41安装至销座32的筒状部32a外侧。
[0118]然后,将阻尼器支座42的侧壁42a插在弹性件41外周面与触点座33的侧壁33b之间、以及弹性件41外周面与触点端子34的侧部34b之间。在此插入的过程中,当阻尼器支座42的前壁42b接近弹性件41时,图5B中所示的接合爪42d与触点座33的爪接合孔33f接合,因此,将阻尼器支座42锁定于触点座33 (参见图5A)。弹性件41处在被阻尼器支座42和销座32围住的状态。锁定于触点座33的阻尼器支座42的侧壁42a位于弹性件41的径向外侧,以及,阻尼器支座42的前壁42b位于弹性件41的前侧。弹性件41保持处在安装于销座32的筒状部32a外侧的状态。因此,不易发生弹性件41从销座32脱离的情况。
[0119]此外,几乎在接合爪42d接合的同时,阻尼器支座42的各挡块42e与触点座33的对应切口 33g接合。通过此接合,阻止了阻尼器支座42向触点座33的进一步插入,并且使阻尼器支座42与触点座33于纵向(前后方向)定位。在此状态下,在侧壁42a与侧部34b之间形成间隙,并允许夹紧部21i插入。
[0120]执行如上所述安装有弹性件41和阻尼器支座42的喇叭开关机构30的后者操作时,将锁扣销31 (支撑件)、片件35、螺旋弹簧36 (偏置件)以及销座32的筒状部32a从后方插进囊架21的安装孔21g(由图6A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在此插入过程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囊架21的两个夹紧部21i进入阻尼器支座42的侧壁42a与触点端子34的侧部34b之间的间隙。此外,将触点座33的钩部33c插进囊架21的孔21i。通过这些钩部33c,触点端子34的侧部34b与囊架21的夹紧部21i的外表面进行接触。通过此接触,囊架21和触点端子34处于导通状态。
[0121]执行喇叭开关机构30的插入,达到阻尼器支座42的前壁42b与囊架21的安装部21f接触的位置。在此位置,受到触点座33钩部33c推压的侧部34b前端部锁定于囊架21的夹紧部21i前侧。据此,避免触点座33、进而避免喇叭开关机构30从囊架21向后移动。
[0122]以这种方式,使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安装部21f和销座32的扩径部32b从前后夹住。此外,使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夹紧部21i和销座32的筒状部32a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
[0123]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被囊架21从弹性件前侧和弹性件径向外侧推压,并且被销座32从弹性件后侧和弹性件径向内侧推压。然而,根据囊架21和喇叭开关机构30的结构,可以改变推压方向。
[0124]在如上所述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的状态下,由安装部21f和扩径部32b,约束弹性件41在沿转向轴14轴线LI方向(纵向)的移动。此外,由夹紧部21i和筒状部32a,约束弹性件41在垂直于转向轴14轴线LI方向的移动。
[0125]在各喇叭开关机构30如上所述安装的状态下,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位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g后侧。此轭盘部31a承受来自螺旋弹簧36的向后偏置力。
[0126]此外,在此安装状态下,销座32布置在锁扣销31和囊架21之间。据此,销座32支撑囊架21,以使其相对锁扣销31可于纵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还将螺旋弹簧36的向后偏置力传到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同时,避免锁扣销31与囊架21之间接触,即保持其间的绝缘状态。
[0127]此外,在此安装状态下,触点座33的顶板33a与上述垫板部24的开关支撑部24f(参见图3)接触。所以,例如,当猛击气囊装置20时,由开关支撑部24f承受其反作用力,因此,避免触点座33与销座32分开。
[0128]此外,在此安装状态下,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螺旋弹簧36和穿过螺旋弹簧36的锁扣销31从囊架21向后(于离开垫板部24的方向)凸出。[0129]接着,对经由多个喇叭开关机构30将气囊装置20装配至芯杆12的操作进行说明。
[0130]进行该操作时,如图9中所示,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锁扣销31从后方接近芯杆12的对应保持部12b的通孔12c。此时,位于锁定槽31b前方的锁扣销31前部(下文称为“前端31c”)从各螺旋弹簧36和各片件35 (参见图5A)稍稍向前伸出。
[0131]由于在锁扣销31穿过通孔12c之前的步骤中将各片件35安装至锁扣销31,在将锁扣销31穿过通孔12c的过程中,也使片件35插进通孔12c。
[0132]作为插入的结果,片件35的环形部35b接近保持部12b,以及,接合片35e接近通孔12c的内壁面。此外,锁扣销31的前端31c与卡子13接触。此外,随着锁扣销31等克服卡子13的偏置力而向前移动,使卡子13从锁扣销31径向向外弹性变形。于是,当锁扣销31移动达到使锁定槽31b与卡子13相对的位置时,卡子试图由自身弹性恢复力进入锁定槽31b。
[0133]另一方面,被螺旋弹簧36向前偏置的片件35的爪部35d进入锁定槽31b。因此,卡子13进入爪部35d与锁定槽31b的前壁面31d之间,同时,在进入锁定槽31b的过程中向后压缩螺旋弹簧36。随着卡子13以这种方式进入上述部件之间,使爪部35d在锁定槽31b中位于卡子13的后侧。位于通孔12c前方的卡子13部分被爪部35d(由螺旋弹簧36向前偏置)和锁定槽31b的前壁面31d从前后夹住,藉此,阻止卡子的移动。另一方面,由进入锁定槽31b的卡子13阻止锁扣销31于纵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由于锁扣销31被卡子13以这种方式锁定于芯杆12,各喇叭开关机构30与芯杆12的紧固、以及气囊装置20与芯杆12的安装得以进行。因锁扣销31插入导致由卡子13的弹性将锁扣销31锁定至芯杆12,这种结构也称为“锁扣配合结构”。
[0134]在这种装配状态下,各接合片35e的外表面与通孔12c的内壁面接触。此外,使爪部35d从接合槽31b中的后壁面31e稍向前分开。以这种方式,使片件35置于芯杆12保持部12b中的通孔12c内壁面与锁扣销31之间。
[0135]此外,在该装配状态下,锁定于芯杆12的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锁扣销31,经由销座32支撑气囊装置20的囊架21,以使其可相对于芯杆12前后移动。换而言之,锁扣销31支撑囊架21,以使其可移近或移离芯杆12。
[0136]这里,螺旋弹簧36置于销座32的阶状部32c和片件35的环形部35b之间,该螺旋弹簧36处于比安装至芯杆12之前进一步被压缩的状态。处于被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36向后(于离开芯杆12的方向)推压销座32,因此,使触点端子34的触点凸部34c向后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分开。
[0137]借助于进一步被压缩,螺旋弹簧36允许气囊装置20朝芯杆12移动。换而言之,将螺旋弹簧36压缩处在保证喇叭行程的状态。这里,喇叭行程指气囊装置20朝芯杆12的移动量,这是从“触点端子34的触点凸部34c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分开的状态(喇叭开关机构30的断开状态:图9) ”移位到“触点凸部34c与轭盘部31a接触的状态(喇叭开关机构30的接通状态:图10) ”所要求的。此外,确定了喇叭负荷,其指驾驶人员通过压迫气囊装置20接通各喇叭开关机构30时由这种螺旋弹簧36所施加的负荷。
[0138]然而,在转向盘10中,在没有向前压迫气囊装置20或者没有向气囊装置20施加过大负荷的正常状态下,使触点端子34的触点凸部34c向后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其为被固定侧触点部)分开,如图9中所示。触点端子34和锁扣销31处于非导通状态,并且,没有触发喇叭装置40。此时,螺旋弹簧36经由销座32向被卡子13锁定于芯杆12的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施加向后的偏置力。
[0139]进一步,此时,螺旋弹簧36的向前偏置力通过环形部35b施加至片件35,以及,在锁定槽31b中,进入锁扣销31锁定槽31b的片件35爪部35d向前压迫卡子13。通过此压迫,使卡子13被锁定槽31b的前壁面31d和爪部35d从前后夹住,藉此,阻止卡子的移动。
[0140]另一方面,当向前压迫气囊装置20或者向气囊装置20施加过大负荷、并因此使囊架21抵抗螺旋弹簧36向前移动时,经由囊架21克服螺旋弹簧36的偏置力压迫至少一个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销座32,并且使其向芯杆12侧(前侧)移动。触点座33和触点端子34也与囊架21和销座32 —起向芯杆12侧(前侧)移动。作为施加过大负荷的情形,例如,假设车辆行驶在粗糙路面上,并因此使气囊装置20大幅震动。
[0141]然后,如图10中所示,当触点端子34的多个触点凸部34c中至少一个与锁扣销31的轭盘部31a接触时,通过卡子13、锁扣销31、以及触点端子34,使囊架21与相连于接地GND (车身地)的芯杆12导通。通过此导通,使喇叭开关机构30闭合,并触发与囊架21电连接的喇叭装置40。
[0142]按这种方式,除了锁定于芯杆12保持部12b的功能、以及支撑囊架21以使其相对芯杆12可于纵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功能之外,锁扣销31还具有作为被固定侧触点部的功能。
[0143]进一步,当如上所述使囊架21向前移动时,失去了螺旋弹簧36经由销座32和囊架21预先施加至锁扣销31轭盘部31a的向后偏置力。因此,使锁扣销31能以被卡子13锁定于芯杆12的部位为支点摆动。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经由锁定槽31b的前壁面31d预先施加至卡子13的向后偏置力,因此,卡子13能在锁定槽31b中移动。
[0144]另一方面,在气囊装置20中,在没有向车辆施加由于前碰撞等来自前方的冲击的正常状态下,没有从充气器23的喷气部23e喷射气体,因此,气囊保持处于折叠状态。
[0145]在上述正常状态下车辆高速行驶或车载发动机惰转期间,竖向或横向的振动经常传到转向盘10。此振动通过芯杆12、各喇叭开关机构30、以及各弹性件41传到气囊装置20。
[0146]伴随该振动,气囊装置20作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各弹性件41作为动态阻尼器的弹簧。
[0147]例如,当转向盘10以预定频率于竖向振动时,各弹性件41与气囊装置20 —起于竖向振动(共振),同时以与预定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共振频率弹性变形,从而,吸收转向盘10竖向的振动能量。通过这种吸收,抑制(控制)转向盘10的竖向振动。
[0148]此外,当转向盘10以预定频率于横向振动时,各弹性件41与气囊装置20 —起于横向振动,同时,以与预定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共振频率弹性变形,从而,吸收转向盘10横向的振动能量。通过这种吸收,抑制(控制)转向盘10的横向振动。
[0149]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抑制(控制)了转向盘10竖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振动。
[0150]由于形成在弹性件41中的槽41b,使弹性件14容易弹性变形。因此,当转向盘10振动时,容易使弹性件41与气囊装置20 —起共振。[0151]这里,图11示出以不同频率使转向盘10振动时测量关于各频率惯性的结果。惯性是根据加速度和激振力之比(加速度/激振力)的频率响应函数。随着惯性值变大,振动等级劣化。在图11中,实线表示使用弹性件41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频率特性,以及,双点划线表示没有使用弹性件41时(比较例)的频率特性。从图11中可以看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车辆高速行驶或车载发动机惰转期间,出现在40赫兹左右的振动等级得到特别增强。
[0152]当根据前碰撞等的冲击从前方施加至车辆时,驾驶人员由于惯性趋于向前倾斜。同时,在气囊装置20中,根据冲击触发充气器23,并且从喷气部23e喷射气体。随着气体供至气囊,使气囊展开并膨胀。当由气囊使施加至垫板部24外壳部24a的压迫力增大时,在薄壁部24c处使外壳部24a破裂。气囊通过由破裂导致的开口继续向后膨胀展开。由于膨胀展开的气囊置于因前碰撞的冲击而向前倾斜的驾驶人员前方,抑制了驾驶人员的向前倾斜,因此,保护驾驶人员免受冲击。
[0153]当使气囊向后膨胀时,指向后方的力施加至囊架21。在这方面,根据第一实施例,各喇叭开关机构30的锁扣销31由芯杆12的保持部12b支撑。形成于各锁扣销31后端部的轭盘部31a位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g后方。轭盘部31a的外径Dl大于安装孔21g(参见图7A)的内径D2。因此,当使囊架21向后移动时,轭盘部31a通过与囊架21的安装孔21g周边部接触而起到挡块作用。
[0154]根据以上具体说明的第一实施例,得到下列效果。
[0155](I)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安装部21f和销座32 (滑块)的扩径部32b从前后夹住。此外,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夹紧部21i和销座32 (滑块)的筒状部32a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参见图7A和图7B)。
[0156]因此,通过进行简单操作,以由囊架21和销座32 (滑块)夹住弹性件41,能以高强度安装弹性件41。
[0157](2)外径Dl大于安装孔21g内径D2的轭盘部31a形成于锁扣销31 (支撑件)的后端部,该后端部为位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g后方的部位(图7A)。
[0158]因此,尽管在气囊膨胀期间将指向后方的力施加至囊架21,借助于锁扣销31 (支撑件)的轭盘部31a,能抑制囊架21、进而抑制气囊装置20的过度后移。
[0159](3)在弹性件41安装于销座32(滑块)的筒状部32a外侧的状态下(图7A),通过将锁扣销31 (支撑件)和销座32 (滑块)穿过安装孔21g,将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至囊架21 (图7A)。
[0160]在以这种方式将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的转向盘10中,在安装至囊架21之前,通过将阻尼器支座42锁定于喇叭开关机构30 (图6A),使弹性件41保持处在安装于销座32(滑块)筒状部32a外侧的状态。此外,在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的状态下,阻尼器支座42位于弹性件41和囊架21之间(图7A)。
[0161]所以,在各喇叭开关机构30与囊架21的安装操作之前或期间,由阻尼器支座42阻止弹性件41与销座32 (滑块)的筒状部32a分开。据此,能容易地处理各喇叭开关机构30,并能获得改善的安装操作性。
[0162]此外,在各喇叭开关机构30安装于囊架21的状态下,阻尼器支座42位于弹性件41和囊架21之间。因此,避免阻尼器支座42影响弹性件41被囊架21和销座32 (滑块)从其前后以及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的设置。
[0163](第二实施例)
[0164]接着,参照图12至图14,说明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0165]第二实施例使用的弹性件41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形式。
[0166]图13A示出安装于囊架21的喇叭开关机构30的剖视结构,以及,图14以不同于图13的剖面示出了喇叭开关机构30的剖视结构。具体而言,图13A示出了沿图12中线13-13的剖视结构,以及,图14示出了沿图12中与线13-13垂直的线14-14的剖视结构。
[0167]如图13A和图14中所示,在扩径部32b与阶状部32c之间,在销座32的筒状部32a外周部整周上形成凹部32d。筒状部32a中被阶状部32c和凹部32d夹在中间的部分构成环形凸部32e。环形凸部32e位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g前侧。环形凸部32e具有支撑螺旋弹簧36后端部的作用。
[0168]如图13B中所示,弹性件41包括内筒部41c、外筒部41d、以及连接部41e。内筒部41c具有于纵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外形。内筒部41c设置有插入孔41a并且安装于凹部32d的外侧。外筒部41d的内径大于内筒部41c的内径,并且形成为于纵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外形。外筒部41d以与内筒部41c同心的方式布置,并且围住内筒部41c。连接部41e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将内筒部41c的后端部与外筒部41d的后端部彼此连接起来。内筒部41c与外筒部41d之间位于连接部41e前侧的空间构成槽41b。
[0169]如图14中所示,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夹紧部21i和筒状部32a的凹部32d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此外,弹性件41被囊架21的安装部21f和扩径部32b从前后夹住。在这点上,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是共同的。
[0170]在第二实施例中,弹性件41的内筒部41c前端部比第一实施例中向前延伸,并进入安装孔21g。内筒部41c的前端面位于安装部21f的前表面附近,并且与环形凸部32e接触或接近。采用这种结构,内筒部41c的前端部位于安装孔21g的径向内侧。此外,弹性件41的内筒部41c位于阻尼器支座42的安装孔42c的径向内侧。
[0171]这里,如图13A中所示,安装孔42c内壁面与内筒部41c之间的间隔,以及,安装孔21g内壁面与内筒部41c之间的间隔,这两种间隔中较小的一个定义为间隔Cl。此外,触点座33的侧壁33b与销座32的扩径部32b之间的间隔定义为间隔C2。在第二实施例中,两个间隔Cl、C2设定为满足关系C1〈C2。
[0172]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据此,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不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0173]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振动控制结构中,阻尼器支座42、销座32、以及触点座33全都是刚性的,由树脂形成。此外,囊架21是刚性的,由金属形成。据此,由于转向盘10的振动使弹性件41与气囊装置20 —起大幅振动同时弹性变形、并且阻尼器支座42的安装孔42c内壁面或囊架21的安装孔21g内壁面与销座32的筒状部32a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噪音(撞击声)。当车辆在例如粗糙路面上行驶时会发生这种情形。此夕卜,甚至销座32的扩径部32b与触点座33的侧壁33b接触,也有产生噪音的可能。
[0174]就此而言,根据第二实施例,其中弹性件41的内筒部41c前端部进入安装孔21g,当阻尼器支座42的安装孔42c的内壁面如上所述靠近筒状部32a时,由内筒部41c支撑阻尼器支座42的安装孔42c的内壁面。由内筒部41c避免安装孔42c内壁面与筒状部32a接触。类似地,当囊架21的安装孔21g的内壁面接近筒状部32a时,该囊架21的安装孔21g的内壁面由内筒部41c的前端部进行支撑。由内筒部41c的前端部避免安装孔21g内壁面与筒状部32a接触。
[0175]所以,即使因安装孔42c、21g的内壁面与内筒部41c接触而产生声音,该声音也小于由内壁面与筒状部32a接触即刚性部件之间接触所产生的声音。原因在于内筒部41c通过与内壁面接触而弹性变形,因此,抑制声音的产生。
[0176]此外,如图13A中所示,由于间隔C2大于间隔Cl,如上所述由内筒部41c支撑安装孔42c、21g的内壁面,因此,避免销座32的扩径部32b与触点座33的侧壁33b接触。
[0177]结果,除了上述效果(I)至(3)之外,根据第二实施例,得到了下列效果。
[0178](4)弹性件41的内筒部41c向前延伸,并且进入囊架21的安装孔21g(图13A)。
[0179]因此,在大振动传到转向盘10的情况下,避免刚性部件(囊架21与销座32、阻尼器支座42与销座32)互相接触,因此,能抑制由于接触产生不适噪音。
[0180](5)两个间隔Cl、C2设定为使间隔C2大于间隔Cl (图13A)。
[0181]因此,在大振动传到转向盘10的情况下,避免刚性销座32的扩径部32b与刚性触点座33的侧壁33b接触,因此,能抑制由于接触产生噪音。
[0182]此外,将两个间隔Cl、C2设定为满足上述条件即可,不必增加用于抑制接触的部件,也不必设置用于此目的的结构。
[0183](第三实施例)
[0184]接着,参照图15,说明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0185]在由内筒部41c、外筒部41d、以及连接部41e构成弹性件41方面,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下述方面:连接部41e不是布置于内筒部41c和外筒部41d的纵向(前后方向)端部,而是布置在其中部。内筒部41c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和外筒部41d纵向(前后方向)中部由连接部41e连接。连接部41e垂直于纵向(前后方向)。
[0186]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据此,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0187]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振动控制结构中,由于转向盘10的振动,使弹性件41与气囊装置20 —起振动,同时弹性变形。此时,在弹性件41中,囊架21和阻尼器支座42的移动经由外筒部41d传到连接部41e,或者,销座32的移动经由内筒部41c传到连接部41e。通过这种传递,使连接部41e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件41起到动态阻尼器弹簧的作用。
[0188]这里,由于连接部41e在内筒部41c和外筒部41d之间位于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囊架21和阻尼器支座42的移动容易经由外筒部41d传到连接部41e,或者,销座32的移动容易经由内筒部41c传到连接部41e。连接部41e通过于径向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使得内筒部41c和外筒部41d大致互相平行。
[0189]结果,除了上述效果(I)至(5)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得到下述效果。
[0190](6)第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弹性件41包括:内筒部41c,其安装于销座32的筒状部32a外侧;外筒部41d,其围住内筒部41c ;以及连接部41e,其连接内筒部41c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与外筒部41d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并垂直于纵向(前后方向)。[0191]因此,连接部41e容易通过于径向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结果,通过调整连接部41e的厚度等,动态阻尼器能于目标阻尼方向以目标阻尼频率振动。
[0192](第四实施例)
[0193]接着,参照图16,说明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的第四实施例。
[0194]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其中弹性件41的环形连接部41e垂直于纵向(前后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弹性件41的环形连接部41e相对于纵向(前后方向)倾斜,即,具有锥形形状。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部41e具有锥形形状,其直径朝前侧减小。连接部41e的后端部与外筒部41d连接,以及,在后端部与外筒部41d的连接部位前方,连接部41e的前端部与内筒部41c连接。
[0195]其它结构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据此,用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0196]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振动控制结构中,当弹性件41由于转向盘10振动而弹性变形时,连接件41e通过于径向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这点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除此之外,根据第四实施例,通过弯折以改变相对于纵向(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连接部41e弹性变形。与连接部41e只于径向受到压缩而弹性变形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由连接部41e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斥力变小。结果,更容易使连接部41e弹性变形。
[0197]结果,除了上述效果⑴至(6)之外,根据第四实施例,得到了下述效果。
[0198](7)弹性件41的连接部41e相对于纵向(前后方向)倾斜。
[0199]因此,由于连接部41e径向压缩并且还弯折,更容易使连接部41e弹性变形。通过调整连接部41e的厚度等,能将目标阻尼频率设定得更低。
[0200]上述各实施例可以以如下变化方式实施。
[0201]〈关于囊架21>
[0202]?安装部21f并不局限于与纵向(前后方向)垂直,而是可以相对于纵向(前后方向)倾斜。
[0203]?夹紧部21i可以设置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部位,只要该部位属于安装孔21g周边部即可。
[0204].夹紧部21i可以设置于安装孔21g周边部的三个或更多个部位处。
[0205].夹紧部21i可以由不同于安装部21f的单独部件构成。
[0206]<关于支撑件>
[0207]取代锁扣销31,可以使用满足下列条件的支撑件。
[0208]条件1:将支撑件穿过芯杆12的通孔12c,使之被卡子13锁定于该芯杆12的通孔12c。
[0209]条件2:通过穿过囊架21,支撑件支撑囊架21,以使其相对于芯杆12可于纵向(前后方向)移动。
[0210]条件3:支撑件在囊架21后侧包括承压部(轭盘部31a),用于承受偏置件(螺旋弹簧36)的向后偏置力。
[0211]条件4:支撑件由导电金属形成,因此,其后端面(轭盘部31a)能作用为被固定侧触点部。
[0212]?轭盘部31a可以设置在不同于其后端部的部位,只要该部位属于锁扣销31 (支撑件)中位于囊架21安装孔21g后方的部分即可。
[0213]<关于销座32 (滑块)>
[0214].扩径部32b可以设置在这样的部位,其位于销座32(滑块)周边,且不同于后端部。
[0215].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筒状部32a中可以形成凹部32d,以及,弹性件41可以安装至凹部32,与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类似。
[0216].在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筒状部32a的凹部32d可以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
[0217]〈关于弹性件41>
[0218]下列图17A至图17E中示出的弹性件可以用作第一实施例的弹性件41。
[0219]图17A示出其中没有形成凹部41b的弹性件41。
[0220]图17B示出弹性件41,其中在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处形成长孔43,并且各长孔43于纵向(前后方向)贯穿并在周向延伸。
[0221]图17C示出弹性件41,其中在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处形成圆孔44,并且各圆孔44于纵向(前后方向)贯穿。
[0222]图17D示出弹性件41,其中环形槽45形成于整个周向,并且开口在外周面中。
[0223]图17E示出弹性件41,其中环形槽46形成于整周,并开口在内周面中。
[0224]适宜地,可以根据振动控制所要求的特性,适当选择并使用上述各种弹性件41。
[0225].在第一实施例中,槽41b可以不是开口于弹性件41的前表面,而是开口于后表面。
[0226].槽41b的截面形状可以改变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截面形状。
[0227]?当第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1的径向厚度足够大时,槽41b可以设置于弹性件41径向的多个部位。
[0228]?图17A至图17E中弹性件41的内周部可以向前方延伸并进入安装孔2lg。通过如此设置,得到与第二实施例中效果(4)相同的效果。
[0229].虽然在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连接部41e具有环形形状,但可以于周向彼此隔开的多个部位处形成多个连接部41e,以整体上形成环形形状。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连接部41e布置于内筒部41c和外筒部41d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
[0230].作为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1,可以使用这样一种弹性件,其中,内筒部41c和外筒部41d由连接部41e连接,该连接部41e具有直径朝前侧增大的锥形形状。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与效果(7)相同的效果。
[0231].在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出于抑制安装孔21g内壁面与筒状部32a接触的目的,适宜的是,内筒部41c的前端面位于和安装部21f前表面相同的表面上,或者位于该前表面的前方。然而,前端面可以位于安装部21f前表面的后方,只要前端面进入安装孔21g即可。
[0232].在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适宜的是,连接部41e位于外筒部41d的纵向(前后方向)中部。然而,连接部41e可以位于包括纵向(前后方向)中部的一定的区域内。
[0233]< 其它 >[0234]?本振动控制结构可以应用于除车辆之外的其他运输工具(例如飞机、轮船等)中的转向系统的 转向盘。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包括: 被固定件,其固定于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 气囊装置,在其前部设置有带安装孔的囊架,以及,所述气囊装置布置在所述被固定件的后侧; 喇叭开关机构,其包括支撑件和滑块,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喇叭开关机构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状态下由所述被固定件支撑,所述滑块布置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从而能够于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喇叭开关机构适合于根据所述气囊装置的压迫操作由所述滑块的向前移动来触发喇叭装置;以及 环形弹性件,其布置于所述囊架的后侧,同时安装于所述滑块的外侧, 其中,所述气囊装置作为动态阻尼器的阻尼块,以及,所述弹性件作为所述阻尼块的弹簧,以及 所述弹性件被所述囊架和所述滑块从其前侧和后侧并且从径向外侧和内侧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囊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布置于所述安装孔周围,并且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囊架相交, 所述滑块包括筒状部和扩径部,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筒状部,所述扩径部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以及,所述扩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筒状部的直径,以及 所述弹性件被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扩径部从所述弹性件的前侧和后侧夹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囊架包括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从所述安装孔的周边部延伸至所述囊架的背侧, 所述滑块包括筒状部,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筒状部,以及 所述弹性件被所述夹紧部和所述筒状部从所述环形弹性件径向的外侧和内侧夹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在位于所述安装孔后方的所述支撑件部位处,形成轭盘部,所述轭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在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滑块外侧的状态下,使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滑块穿过所述安装孔,藉此,将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所述囊架,以及 所述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进一步包括: 阻尼器支座,在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安装至所述囊架之前,所述阻尼器支座锁定于所述喇叭开关机构,藉此,将所述弹性件保持处在安装于所述滑块外侧的状态,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安装于所述囊架时,所述阻尼器支座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囊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内筒部,其安装于所述滑块外侧;外筒部,其围住所述内筒部;以及连接部,其连接所述内筒部的前后方向中部和所述外筒部的前后方向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正交于所述前后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盘用振动控制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倾斜。
【文档编号】B60R21/203GK103802880SQ20131055988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石井力, 广濑修, 梅村纪夫, 林干根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