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推车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61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幼童推车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有关一种能直接搬上摩托车安置,供作幼童摩托车乘坐时的挡风座椅,且还能直接从摩托车上卸下,使停车过程幼童可以得到照护的幼童推车椅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幼童推车或推车椅,都只能用在路上,推着幼童上街;若逛街的地点较远,通常只能用汽车载推车(椅)到目的地,再搬下推车(椅)来使用;然而,当逛街地点不算太远,或是摩托车比较方便到达,或有汽车不方便停放的问题时,因常用幼童推车(椅)无法在摩托车上安置,一般还是只能选择用汽车载着上街;若坚持用摩托车载着幼童上街,就必须抱着或背着幼童来乘骑摩托车,甚至,还有让幼童坐在后座抱着骑车人的危险情形;假使,幼童推车(椅)可直接安置在摩托车上使用,就能让幼童安稳的坐在推车(椅)上,方便用摩托车载着上街,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包括一坐椅、一踏板、一轮架、一推车架及一挡风屏;该一坐椅,其乘坐部两侧各具有一扶手部,且以两前椅脚与两后椅脚支撑乘坐部,该两扶手部间的前端固设有一前挡杆,该前挡杆的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且杆体还以一补强杆在乘坐部上固定;该一踏板,其一端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该一轮架,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前支撑杆在踏板上固定,及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后支撑杆各在坐椅的一后椅脚上固定,且二支前支撑杆与二支后支撑杆间,还被一 X型框架的四端连结强化,使二支前支撑杆间及二支后支撑杆间,分别形成有一前跨置空间及一后跨置空间;该一推车架,在坐椅两扶手部后端各固设一架杆,并在两架杆上端连接一推杆所构成,且该推杆两端各具有一锁固孔;该一挡风屏,为于一横杆上,相对坐椅前挡杆的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椅,且杆体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连杆,该两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相互以一枢接杆的连接,各枢设有一第二连杆,并至少在两第一连杆间固设一挡风透明板,而两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各设有一枢接孔,由螺栓在推车架推杆的锁固孔上锁固,将两第二连杆枢设在推车架的推杆上;由上述结构形成的幼童推车椅,通过挡风屏的第二连杆允许在推车架的推杆上旋摆,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允许转折,除挡风屏可以朝坐椅的椅背后面,作折摆式的开屏动作,方便幼童进出乘坐部外,挡风屏朝坐椅上部的折摆,仅须将横杆上凸梢插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即能使坐椅的上前部完成有挡风屏的遮挡;再利用轮架的前跨置空间与后跨置空间可避开摩托车脚跨处前后的造型障碍,使一般时侯用在路上行进推动的幼童推车椅,能直接搬上摩托车的脚跨处安置,供作幼童摩托车乘坐时的挡风座椅,且摩托车上安置的幼童推车椅还能直接从摩托车上卸下,这使骑车人在停车时,能让幼童继续坐在幼童推车椅上得到照护,并兼具孩童下了摩托车,能直接推着上街的便利。本创作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其中,该踏板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其板体的前缘近侧边位置设有一挂钩孔;使幼童推车椅搬上摩托车脚跨处安置时,能由摩托车上装设的扣钩扣在该挂钩孔上,增加幼童推车椅在摩托车上安置的固定性。本创作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其中,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透明塑胶板;使挡风屏在推车架的推杆上作折摆操作时,不会发生挡风透明板有破损的意外。本创作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其中,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可绕性透明软塑胶板,且板面是延伸通过枢接杆,在两第二连杆间被固定;使两第一、二连杆上都具有挡风透明板,增加挡风的效果,且维持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可作转折的操作性能。本创作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其中,该坐椅的前挡杆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一餐盘的一端底部,相对该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梢,并将餐盘的凸梢扣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通过餐盘固设在前挡杆上供餐点或物品放置,使幼童推车椅的一般时侯使用,可当作是幼童用餐时的餐椅。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包括一坐椅、一踏板、一轮架、一推车架及一挡风屏;该一坐椅,其乘坐部两侧各具有一扶手部,且以两前椅脚与两后椅脚支撑乘坐部,该两扶手部间的前端固设有一前挡杆,该前挡杆的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且杆体还以一补强杆在乘坐部上固定;该一踏板,其一端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该一轮架,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前支撑杆在踏板上固定,及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后支撑杆各在坐椅的一后椅脚上固定,且二支前支撑杆与二支后支撑杆间,还被一 X型框架的四端连结强化,使二支前支撑杆间及二支后支撑杆间,分别形成有一前跨置空间及一后跨置空间;该一推车架,在坐椅两扶手部后端各固设一架杆,并在两架杆上端连接一推杆所构成,且该推杆两端各具有一锁固孔;该一挡风屏,为于一横杆上,相对坐椅前挡杆的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椅,且杆体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连杆,该两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相互以一枢接杆的连接,各枢设有一第二连杆,并至少在两第一连杆间固设一挡风透明板,而两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各设有一枢接孔,由螺栓在推车架推杆的锁固孔上锁固,将两第二连杆枢设在推车架的推杆上,;由该挡风屏的第二连杆在推车架的推杆上旋摆,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转折,使该挡风屏朝坐椅的椅背后面作折摆式的开屏动作,挡风屏朝坐椅上部的折摆,横杆上凸梢插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该踏板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其板体的前缘近侧边位置设有一挂钩孔;摩托车上装设的扣钩扣在该挂钩孔上。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透明塑胶板。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可绕性透明软塑胶板,且板面是延伸通过枢接杆,在两第二连杆间被固定。该坐椅的前挡杆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一餐盘的一端底部,相对该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梢,餐盘的凸梢扣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本实用新型使一般时侯用在路上行进推动的幼童推车椅,能直接搬上摩托车的脚跨处安置,供作幼童摩托车乘坐时的挡风座椅,且摩托车上安置的幼童推车椅还能直接从摩托车上卸下,这使骑车人在停车时,能让幼童继续坐在幼童推车椅上得到照护,并兼具孩童下了摩托车,能直接推着上街的便利。
图I为本创作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创作挡风屏开屏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创作挡风屏挡风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创作安置在摩托车上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创作加挂餐盘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创作加挂餐盘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坐椅10 ;乘坐部11 ;扶手部12 ;前椅脚13 ;后椅脚14 ;前挡杆15 ;插孔16 ;补强杆17 ;踏板20 ;挂钩孔21 ;轮架30 ;前支撑杆31 ;后支撑杆32 ;X型框架33 ;前跨置空间34 ;后跨置空间35 ;推车架40 ;架杆41 ;推杆42 ;锁固孔43 ;挡风屏50 ;横框51 ;凸梢52 ;第一连杆53 ;枢接杆54 ;第二连杆55 ;挡风透明板56 ;枢接孔57 ;螺栓58 ;摩托车70 ;脚跨处71 ;扣钩72 ;餐盘80 ;凸梢8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如图1,包括一坐椅10、一踏板20、一轮架30、一推车架40及一挡风屏50 ;该一坐椅10,其乘坐部11两侧各具有一扶手部12,且以两前椅脚13与两后椅脚14支撑乘坐部11,该两扶手部12间的前端固设有一前挡杆15,该前挡杆15的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16,且杆体还以一补强杆17在乘坐部11上固定;该一踏板20,其一端固设在坐椅10的(两)前椅脚13上;该一轮架30,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60的前支撑杆31在踏板20上固定,及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60的后支撑杆32各在坐椅10的一后椅脚14上固定,且二支前支撑杆31与二支后支撑杆32间,还被一 X型框架33的四端连结强化,使二支前支撑杆31间及二支后支撑杆32间,分别形成有一前跨置空间34及一后跨置空间35 ;该一推车架40,在坐椅10两扶手部12后端各固设一架杆41,并在两架杆41上端连接一推杆42所构成,且该推杆42两端各具有一锁固孔13 (螺丝孔);该一挡风屏50,为于一横杆51上,相对坐椅10前挡杆15的插孔16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椅52,且杆体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连杆53,该两第一连杆53的另一端,相互以一枢接杆54的(强化性)连接,各枢设有一第二连杆55,并至少在两第一连杆53间固设一挡风透明板56,而两第二连杆55的另一端,各设有一枢接孔511,由螺栓58在推车架40推杆42的锁固孔43上锁固,将两第二连杆55枢设在推车架40的推杆42上;由上述结构形成的幼童推车椅,如图1、2、3,通过挡风屏50的第二连杆55允许在推车架40的推杆42上旋摆,及第一连杆53与第二连杆55间允许转折,除挡风屏50可以朝坐椅10的椅背后面,作折摆式的开屏动作,方便幼童进出乘坐部11外,挡风屏50朝坐椅10上部的九十度型态折摆,仅须将横杆51上凸梢52插入前挡杆15的插孔16内固定,即能使坐椅10的上前部完成有挡风屏50的遮挡;如图3、4,再利用轮架30的前跨置空间34与后跨置空间35可避开摩托车70脚跨处71前后的造型障碍,使一般时侯用在路上行进推动的幼童推车椅,能直接搬上摩托车70的脚跨处71安置,供作幼童摩托车乘坐时的挡风座椅,且摩托车70上安置的幼童推车椅还能直接从摩托车70上卸下,这使骑车人在停车时,能让幼童继续坐在幼童推车椅上得到照护,并兼具孩童下了摩托车,能直接推着上街的便利。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I,该踏板20固设在坐椅10的前椅脚13上,其板体的前缘近侧边位置设有一挂钩孔21 ;如图4,使幼童推车椅搬上摩托车70脚跨处71安置时,配合图3,能由摩托车70上装设的扣钩72 扣在该挂钩孔21上,增加幼童推车椅在摩托车70上安置的固定性。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该挡风屏50的两第一连杆53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56,该挡风透明板56,为一耐冲击的透明塑胶板;如图2、3,使挡风屏50在推车架40的推杆42上作折摆操作时,不会发生挡风透明板56有破损的意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该挡风屏50的两第一连杆53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56,该挡风透明板56,为一耐冲击的可绕性透明软塑胶板,且板面是延伸通过枢接杆57,在两第二连杆55间被固定;如图3,使两第一、二连杆53、55上都具有挡风透明板56,增加挡风的效果,且维持第一连杆53与第二连杆55间可作转折的操作性能。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5、6,该坐椅10的前挡杆15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16 ;一餐盘80的一端底部,相对该插孔16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梢81,并将餐盘80的凸梢81扣入前挡杆15的插孔16内固定;通过餐盘80固设在前挡杆15上供餐点或物品放置,使幼童推车椅的一般时侯使用,可当作是幼童用餐时的餐椅。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坐椅、一踏板、一轮架、一推车架及一挡风屏;该一坐椅,其乘坐部两侧各具有一扶手部,且以两前椅脚与两后椅脚支撑乘坐部,该两扶手部间的前端固设有一前挡杆,该前挡杆的杆体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且杆体还以一补强杆在乘坐部上固定;该一踏板,其一端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该一轮架,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前支撑杆在踏板上固定,及由二支分别具有车轮的后支撑杆各在坐椅的一后椅脚上固定,且二支前支撑杆与二支后支撑杆间,还被一 X型框架的四端连结强化,使二支前支撑杆间及二支后支撑杆间,分别形成有一前跨置空间及一后跨置空间;该一推车架,在坐椅两扶手部后端各固设一架杆,并在两架杆上端连接一推杆所构成,且该推杆两端各具有一锁固孔;该一挡风屏,为于一横杆上,相对坐椅前挡杆的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椅,且杆体的两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连杆,该两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相互以一枢接杆的连接,各枢设有一第二连杆,并至少在两第一连杆间固设一挡风透明板,而两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各设有一枢接孔,由螺栓在推车架推杆的锁固孔上锁固,将两第二连杆枢设在推车架的推杆上,;由该挡风屏的第二连杆在推车架的推杆上旋摆,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转折,使该挡风屏朝坐椅的椅背后面作折摆式的开屏动作,挡风屏朝坐椅上部的折摆,横杆上凸梢插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
2.依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童推车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踏板固设在坐椅的前椅脚上,其板体的前缘近侧边位置设有一挂钩孔;摩托车上装设的扣钩扣在该挂钩孔上。
3.依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童推车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透明塑胶板。
4.依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童推车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屏的两第一连杆间固设有一挡风透明板,该挡风透明板,为一耐冲击的可绕性透明软塑胶板,且板面是延伸通过枢接杆,在两第二连杆间被固定。
5.依权利要求I所述的幼童推车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坐椅的前挡杆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插孔;一餐盘的一端底部,相对该插孔设有一个以上的凸梢,餐盘的凸梢扣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幼童推车椅结构,包括有一坐椅、一踏板、一轮架、一推车架及一挡风屏;通过挡风屏的第二连杆允许在推车架的推杆上旋摆,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间允许转折,除挡风屏可以朝坐椅的椅背后面,作折摆式的开屏动作,方便幼童进出乘坐部外,挡风屏朝坐椅上部的折摆,仅须将横杆上凸梢插入前挡杆的插孔内固定,即能使坐椅的上前部完成有挡风屏的遮挡;再利用轮架的前跨置空间与后跨置空间可避开摩托车脚跨处前后的造型障碍,使一般时侯用在路上行进推动的幼童推车椅,能直接搬上摩托车的脚跨处安置,供作幼童摩托车乘坐时的挡风座椅,且摩托车上安置的幼童推车椅还能直接从摩托车上卸下,这使骑车人在停车时,能让幼童继续坐在幼童推车椅上得到照护。
文档编号B62J1/28GK202541608SQ20122001804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纪煌铭 申请人:纪煌铭, 萧金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