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33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尤其涉及具有前单轮后双轮和前双轮后单轮两种骑行模式的三轮车。
技术背景 现有的适用于小孩骑行的三轮车,常规的骑行模式是前单轮后双轮,其中,单轮为转向轮,通过手把可以操控它进行转向。处于骑行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也有一些三轮车的骑行模式是前双轮后单轮,比如中国专利CN101830264A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前置式三轮车,包括新型前置式三轮摩托车、新型前置式三轮电动车、新型前置式三轮自行车,该三轮车设置为两轮在前、一轮在后的前置式结构,前叉部分包括方向操纵杆、左右偏心转向机构、前叉固定架、减震装置、左右车轮,方向操纵杆的中间是支点,由支点轴与前叉固定架联接,前叉固定架与车体大梁连接成一体,一个后轮设置在车体大梁下,后轮的上方是前、后座椅。又比如中国专利CN1572644公开了一种带有前部两轮转向机构的三轮轮式车辆,其包括一个车架,一个车把,一个相对于车架进行旋转的后轮,以及一个对两个前轮进行操作的转向组,其中,设置有两根水平横杆,它们通过铰链连接在侧管,并且通过其它铰链连接在车架,侧管可旋转地支撑着转向管。现有的这些三轮车的机构,其骑行模式均是单一的要么是前单轮后双轮,要么是前双轮后单轮,二者之间不能进行切换,不能在同一辆三轮车上实现两种骑行模式,或者说,要享受两种骑行模式的乐趣,得配备两款分别支持不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非常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三轮车,能够方便地支持两种骑行模式的切换,大大增加骑行乐趣。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包括车架,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一端的单轮组合与第一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另一端的双轮组合与第二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第二手把安装座与第一手把安装座之间的传动机构,及可变化位置地装设在该第一手把安装座或第二手把安装座上的手把组合;该单轮组合包括转向轮和用以驱动该转向轮滚动的第一脚踏;该双轮组合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车轮和用以驱动该两个车轮滚动的第二脚踏;该三轮车具有前单轮后双轮的第一骑行模式和前双轮后单轮的第二骑行模式。该三轮车还包括座椅,该车架上设有第一座椅安装座和第二座椅安装座,在第一骑行模式时该座椅是装设在该第一座椅安装座上,在第二骑行模式时该座椅是装设在该第二座椅安装座上。该第一座椅安装座相比第二座椅安装座要靠近该单轮组合与第一手把安装座。该车架在用以装设该双轮组合与第二手把安装座的一端包括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纵梁和由该纵梁的末端反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安装架;该安装架呈E形,其包括由该纵梁的末端横向地延伸出的横梁和由该横梁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三条悬臂,其中位于两侧的两条悬臂的外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中的两个车轮中的一个、内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中的第二脚踏的两端,位于中间的一条悬臂对应装设该第二脚踏的中央部位。该单轮组合还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中的一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转向轮的弹跳;和/或,该双轮组合还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中的两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两个车轮的弹跳。该单轮组合还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中的一个离合机构,用以控制该转向轮的水平轴与第一脚踏是否连接到一起;该双轮组合还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处的两个离合机构,用以分别控制该两个车轮的水平轴与第二脚踏是否连接到一起。该第一手把安装座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装设在该管中的掌舵机构主体以及与该掌舵机构主体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接口机构,该掌舵机构主体与该单轮组合相连,该掌舵 机构主体并能够直接与该手把组合配合而构成第一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该第二手把安装座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装设在该管中的第二传动接口机构,该掌舵机构主体能够经由该第一传动接口机构、传动机构及第二传动接口机构与该手把组合配合而构成第二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该转向组合包括两个非连续的凹进件,每个凹进件为具有两端的弓形,沿管的周缘分布;导向件,其设置成可在该两个凹进件中旋转且旋转运动是受限于每个凹进件的两端的;支撑结构,用以支持该管;压力转移件,其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该支撑结构上,其与该导向件相连,用以推动该导向件进入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该压力转移件并设置成能够响应压力而将该导向件从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退出。该三轮车还包括壳体,其是可拆卸地装设在该车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可方便地在两种骑行模式间进行切换,大大增加骑行乐趣。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处于第一骑行模式时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处于第一骑行模式时的主体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处于第二骑行模式时的立体图。图5和图6是处于第二骑行模式时的主体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架11-第一座椅安装座12-第二座椅安装座13-纵梁14-安装架,2-单轮组合21-转向轮22-第一脚踏,3-第一手把安装座31-管32-掌舵机构主体33-第一传动接口机构,4-双轮组合41-车轮42-第二脚踏,5-第二手把安装座51-管52-第二传动接口机构,6-手把组合,7-传动机构,8-座椅,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I、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处于第一骑行模式。该三轮车的主体大致包括包括车架I,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一端的单轮组合2与第一手把安装座3,装设在该车架I纵向的另一端的双轮组合4与第二手把安装座5,装设在该第二手把安装座5与第一手把安装座3之间的传动机构7,及装设在该第一手把安装座3上的手把组合6 ;该单轮组合2包括转向轮21和用以驱动该转向轮21滚动的第一脚踏22 ;该双轮组合4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车轮41和用以驱动该两个车轮41滚动的第二脚踏42。该三轮车还可包括壳体9,其是可拆卸地装设在该车架I上。通过变换壳体9的造型、颜色等设计,可以令该三轮车具有各种不同外观款式。该三轮车的主体还可包括座椅8,该车架I上设有第一座椅安装座11和第二座椅安装座12,在第一骑行模式,该座椅8装设在该第一座椅安装座11上。更具体地,该车架I在用以装设该双轮组合4与第二手把安装座5的一端包括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纵梁13和由该纵梁13的末端反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安装架14 ;该安装架14呈E形,其包括由该纵梁的末端横向地延伸出的横梁和由该横梁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三条悬臂,其中位于两侧的两条悬臂的外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4中的两个车轮41中的一个、内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4中的第二脚踏42的两端,位于中间的一条悬臂对应装设该第二脚踏42的中央部位。该单轮组合2还可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21中的一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转向轮21的弹跳。该单轮组合2还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21中的一个离合机构,用以控制该转向轮21的水平轴与第一脚踏22是否连接到一起。该双轮组合4还可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41中的两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两个车轮41的弹跳。该双轮组合4还可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41处的两个离合机构,用以分别控制该两个车轮41的水平轴与第二脚踏42是否连接到一起。该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在该车轮的水平轴上方装设连接件,在该连接件上方装设用以向下抵顶该连接件的弹簧,并在该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与该车轮的水平轴相配合的圆柱面的凹槽。该离合机构的现有实现方式有多种多样,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一骑行模式时,由于需要第一脚踏22驱动转向轮21滚动,而该双轮组合4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应当对该单轮组合2中的离合机构进行操作,使该转向轮21的水平轴与第一脚踏22连接;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还可以对该双轮组合4中的两个离合机构进行操作,使该两个车轮41的水平轴与第二脚踏42脱离连接,从而该两个车轮41的滚动不会带动第二脚踏42旋转。该第一手把安装座3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31,装设在该管31中的掌舵机构主体32以及与该掌舵机构主体32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接口机构33。该掌舵机构主体32与该单轮组合2相连,该掌舵机构主体32并直接与该手把组合6配合而构成第一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该转向组合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设置两个非连续的凹进件,每个凹进件为具有两端的弓形,沿管31的周缘分布;设置导向件,其设置成可在该两个凹进件中旋转且旋转运动是受限于每个凹进件的两端的;设置支撑结构,用以支持该管31 ;设置压力转移件,其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该支撑结构上,其与该导向件相连,用以推动该导向件进入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该压力转移件并设置成能够响应压力而将该导向件从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退出。其中,凹进件可以设置到该管31中,而其他的导向件、支撑结构以及压力转移件等可以设置到该掌舵机构主体32中。这种结构,由于凹进件的弧度可以限定导向件的旋转角度,并且导向件可以与手把组合6连动,因此凹进件的弧度也可以限定手把组合6的旋转角度,从而一方面可以确保旋转手把组合6可以带动转向论21转向,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保护到骑行者不会被手把组合6的旋动撞到。参见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处于第二骑行模式。该三轮车的主体与上述第一骑行模式时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把组合6是装设在该第二手把安装座5上,而不是之前的第一手把安装座3上。该座椅8是装设在该第二座椅安装座12上。在第二骑行模式时,由于需要第二脚踏42驱动该两个车轮41滚动,而转向轮21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应当对该双轮组合4中的两个离合机构进行操作,使该两个车轮41的水平轴与第二脚踏42连接;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还可以对该单轮组合2中的离合机构进行操作,使该转向轮21的水平轴与第一脚踏42脱离连接,从而该转向轮21的滚动不会带动第一脚踏22旋转。 该第二手把安装座5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51,装设在该管51中的第二传动接口机构52,该手把组合6能够经由该第二传动接口机构52、传动机构7及第一传动接口机构33与该掌舵机构主体32配合而构成第二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第二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与上述第一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在结构和工作原理均类似,只是之前的管31替换为现在的管51而已,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座椅安装座11相比第二座椅安装座12要靠近该单轮组合2与第一手把安装座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计成使第二座椅安装座12相比第一座椅安装座11要靠近该单轮组合2与第一手把安装座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座位安装座,针对两种骑行模式,只需要在原地旋转来实现座椅8的朝向,甚至,可以将该座椅8设计成没有靠背,可以无须调整朝向地适用于两种骑行模式。另外,在第二骑行模式时,由于是纵梁13和安装架14的结构位于骑行的前方,而第二脚踏是设置在它们的后方,因此,纵梁13和安装架14的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或者说,出现与外物发生冲撞的情形时,也可以有效地确保骑行者的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通过在车架I上装设第一手把安装座3和第二手把安装座5,只需要简单地将手把组合6装设到第一手把安装座3上,即可进入前单轮后双轮的第一骑行模式,令骑行者通过控制手把组合6和蹬踏第一脚踏22即享受常规三轮车的骑行乐趣;只需要简单地将手把组合6装设到第二手把安装座3上,即可进入前双轮后单轮的第二骑行模式,令骑行者通过控制手把组合6和蹬踏第二脚踏42即享受倒置型三轮车的骑行乐趣;两种骑行方式的转换,只需要简单地变换一下手把组合6的安装部位,非常地方便。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一端的单轮组合与第一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另一端的双轮组合与第二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第二手把安装座与第一手把安装座之间的传动机构,及可变化位置地装设在该第一手把安装座或第二手把安装座上的手把组合;该单轮组合包括转向轮和用以驱动该转向轮滚动的第一脚踏;该双轮组合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车轮和用以驱动该两个车轮滚动的第二脚踏;该三轮车具有前单轮后双轮的第一骑行模式和前双轮后单轮的第二骑行模式。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三轮车还包括座椅,该车架上设有第一座椅安装座和第二座椅安装座,在第一骑行模式时该座椅是装设在该第一座椅安装座上,在第二骑行模式时该座椅是装设在该第二座椅安装座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椅安装座相比第二座椅安装座要靠近该单轮组合与第一手把安装座。
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在用以装设该双轮组合与第二 手把安装座的一端包括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纵梁和由该纵梁的末端反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安装架;该安装架呈E形,其包括由该纵梁的末端横向地延伸出的横梁和由该横梁纵向并且向下倾斜地延伸出的三条悬臂,其中位于两侧的两条悬臂的外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中的两个车轮中的一个、内侧各对应装设该双轮组合中的第二脚踏的两端,位于中间的一条悬臂对应装设该第二脚踏的中央部位。
5.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单轮组合还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中的一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转向轮的弹跳;和/或,该双轮组合还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中的两个车轮冲击吸收机构,用以缓冲该两个车轮的弹跳。
6.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单轮组合还包括装设在该转向轮中的一个离合机构,用以控制该转向轮的水平轴与第一脚踏是否连接到一起;该双轮组合还包括分别装设在该两个车轮处的两个离合机构,用以分别控制该两个车轮的水平轴与第二脚踏是否连接到一起。
7.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手把安装座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装设在该管中的掌舵机构主体以及与该掌舵机构主体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接口机构,该掌舵机构主体与该单轮组合相连,该掌舵机构主体并能够直接与该手把组合配合而构成第一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手把安装座包括竖直地设置的管,装设在该管中的第二传动接口机构,该掌舵机构主体能够经由该第一传动接口机构、传动机构及第二传动接口机构与该手把组合配合而构成第二骑行模式时的转向组合。
9.依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组合包括两个非连续的凹进件,每个凹进件为具有两端的弓形,沿管的周缘分布;导向件,其设置成可在该两个凹进件中旋转且旋转运动是受限于每个凹进件的两端的;支撑结构,用以支持该管;压力转移件,其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该支撑结构上,其与该导向件相连,用以推动该导向件进入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该压力转移件并设置成能够响应压力而将该导向件从该两个凹进件中的一个退出。
10.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三轮车还包括壳体,其是可拆卸地装设在该 车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双骑行模式的三轮车,包括车架,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一端的单轮组合与第一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车架纵向的另一端的双轮组合与第二手把安装座,装设在该第二手把安装座与第一手把安装座之间的传动机构,及可变化位置地装设在该第一手把安装座或第二手把安装座上的手把组合;该单轮组合包括转向轮和用以驱动该转向轮滚动的第一脚踏;该双轮组合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车轮和用以驱动该两个车轮滚动的第二脚踏;该三轮车具有前单轮后双轮的第一骑行模式和前双轮后单轮的第二骑行模式。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在两种骑行模式间进行切换,大大增加骑行乐趣。
文档编号B62K5/02GK202641973SQ2012202603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伊澜 申请人:泰特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