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避震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01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叉避震竖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竖管有关,特别指一种可在骑乘过程中减缓来自路况的反作用力,减少长时间骑乘握持车手把会有手麻不适症状的分叉避震竖管。
背景技术
骑乘自行车时人体重心大部分是乘靠在座垫上,以及握持车手把两处。而如果要控制行驶方向,骑乘者需摆动车手把才能做为自行车前进方向的控制。特别在长时间骑乘自行车时,特别容易因双手与臀部支撑上半身重量,而造成臀部与双手血液循环变差,引发双手与臀部发麻不适症状。因此通过休息、双手改变握持姿势或握持位置,可以短暂舒缓手麻不适。而变换臀部乘抵座垫位置、抬臀离开坐垫或下车行走休息,也可适当舒缓臀部发麻不适症状。在自行车中的登山车(MTB)于前叉配置有避震结构,以利于行使路面崎岖、石头路、有落差地势(OFF-ROAD)等路况。所以操控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前叉(FORK)的避震结构能够吸收来自地面冲击,减缓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利于骑乘者操控前进方向,提供舒适性骑乘。而大多数公路车(ROAD BIKE)的前叉并未配置像登山车那样的避震结构,因骑乘公路车路线主要是柏油路面,并非像登山车那样需经常通过石头路或落差地势等特殊路况。所以骑乘公路车无法像登山车那样有避震结构可以吸收来自地面冲击,而容易引起双手发麻不适症状。对于提升骑乘时双手舒适度,有如中国台湾第421172号公告号自行车避震把手构造,主要是在把手立杆前端侧横向接设有一把手管;供骑乘者双手握控把手管;该立杆在顶端固结有一曲柄轴座,供一旋动曲柄末段容置于曲柄轴座的夹置空间内,而该旋动曲柄以前端侧与把手管固结,及于末端侧横向穿置有一避震筒垫,且该避震筒垫为二金属环壁夹置一橡胶垫而成,其于中央穿设有一固定栓,及于两侧封固有一压迫垫块;如此,当自行车骑行颠簸路面而不定向震动时,只需以固定栓为轴心,即能使旋动曲柄配合颠簸幅度上、下回旋运动,并以避震筒垫以360度等全方位吸收震动能。上述产品因其结构组件数量多,加上曲柄轴座需与旋动曲柄及上述组件组接,因此造成曲柄轴座体积庞大,显得把手避震部位相当突出,不仅增加整体重量,连带有组装费时以及增加制作成本,不利于现今讲求精简、自行车轻量化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凭借于自行车产业多年所累积实务经验,历经多次开发与设计,终于制作出一种结构简单、数量精简,同样可提供使用者舒适骑乘效果的分叉避震竖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构成组件精简及结构简单的分叉避震竖管,可以使使用者享受舒适骑乘,减缓来自地面变化的冲击,制作成本低廉,适合业者大量生产组装;可轻易替换弹性体。[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叉避震竖管,适用于连接于一车把手与一前叉上管之间,该分叉避震竖管包括:一本体,设有一把手端,及二相反于该把手端且相间隔的叉部,该前叉上管穿设于该二叉部;一束紧座,设置于该把手端并与该车把手连接;及一弹性体,设置于该二叉部之间。优选地,该二叉部均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弹性体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对应的贯孔,而该前叉上管穿设于该容置空间与该贯孔。优选地,该容置空间开设有一与该叉部外表面相通的剖沟。优选地,该二容置空间两端周缘各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环垣,且位于二相对面位置的该二环垣分别与该弹性体端部的二端部相互靠抵。优选地,该弹性体为压缩弹簧;或该弹性体为优力胶、硅胶或橡胶。优选地,该二相间隔的叉部设有一间隙,且该间隙由该容置空间朝向该把手端方向设置,该弹性体还设有一延伸段,该延伸段上、下两端面分别与该二叉部相对面靠抵,并以该延伸段填塞该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 可以使使用者享受舒适骑乘,减缓来自地面变化的冲击,且结构简单,部件精简,弹性部件容易更换,制作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剖视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于前叉上管与车把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剖视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剖视状态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本体;11把手端;12叉部;121容置空间;122 剖沟;123 环垣;13间隙;2束紧座;3弹性体;301弹性体;302贯孔;303弹性体;304延伸段;305贯孔;31贯孔;41车把手;[0038]42前叉上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的上述目的与功效,现列举三个实施例。而第一实施例各组件之间的组配关系,请见下列说明并一同配合参阅图式中图1至图4所示,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分叉避震竖管,适用于连接于一车把手41与一前叉上管42之间,该竖管包括:一本体1,设有一把手端11,及二相反于该把手端11且相间隔的叉部12 ;该把手端11呈弧形,该叉部12呈扁薄状结构且上下相间隔,进一步于该叉部12设有一容置空间121,而该前叉上管42穿设于该容置空间121 ;一束紧座2,设置于该把手端11并与该车把手41连接;该束紧座2呈弧形且与弧形的把手端11相对呈圆形径向圈固该车把手41,如图4所示,并通过螺丝将该束紧座2锁固于该把手端11 ;及一弹性体3,设置于该二叉部12之间;该弹性体3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121相对应的贯孔31,且该前叉上管42穿设该贯孔31 ;该弹性体3为优力胶、硅胶或橡胶等材质所制成,且该弹性体3上、下两端分别靠抵于该二叉部12的相对表面。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构件与该车把手41及该前叉上管42组接后,因该二叉部12固定于该前叉上管42,且弹性体3位于该二叉部12间,当有来自路面的冲击时,使得该弹性体3受到二叉部12之间压抵,而能通过该弹性体3材质特性吸取由轮胎、前叉传递至该本体I的冲击,使该弹性体3承受压力可适度压缩变形,待冲击力减弱得以弹性恢复原尺寸。据此,经轮胎、前叉传递路面冲击至该本体I间,由该弹性体3变形缓和来自地面冲击作用力,提供使用者舒适握持车把手。经由上述说明后可明白,本实用新型以该本体1、该束紧座2以及该弹性体3所构成的分叉避震竖管,确实能精简组件数量且结构简单,提供使用者享受舒适骑乘,减缓来自地面变化的冲击,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精简组件数量与简化结构,能实现降低制作成本、组装迅速、适合大量生产组装等功效,值得业界大力推广使用。而且该本体I不需额外组装其它组件,所以可维持其适当体积大小,不会过度增加整体重量,在现今要求轻量化趋势下,可获得消费者选购青睐。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该二容置空间121开设有一与二叉部12外表面相通的剖沟122,通过螺丝穿锁该剖沟122使该容置空间121尺寸适当缩小而束紧该前叉上管42,反之通过旋松螺丝得以让该容置空间121尺寸略大于该前叉上管42,如此当该弹性体3弹性疲乏、坏损或定期保养更换时,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新、旧弹性体3的更换,且直接以起子手工具即可在该本体I外侧进行螺丝的旋松与旋紧,确实能提供相关人员快速且轻易替换弹性体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分叉避震竖管,进一步于该二容置空间121两端孔缘各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环垣123,且该相对位置的环垣123与该弹性体3端部相互靠抵。本实用新型分叉避震竖管还有另外两个实施形态,分别为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下面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结构不同之处,而相同之处则不再重复赘述: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体301为压缩弹簧,如图5至图7所示,由该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弹抵于该二叉部12间,且压缩弹簧对应该二容置空间121设有一相连通的贯孔302,使其承受来自地面冲击力时,该二叉部12得以压缩该弹性体301变形,待冲击力减弱得以依靠弹性恢复力恢复原形态,如此达到减缓冲力,利于使用者舒适骑乘。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该二相间隔的叉部12设有一间隙13,且该间隙13由该容置空间121朝向该把手端11方向设置,且该弹性体3、301设置于该二叉部12间,于其周侧至该把手端11之间仍存有该间隙13的形态。而第三实施例弹性体303为优力胶、硅胶或橡胶等材质所制成,且该弹性体303设有一扁平状的延伸段304,该弹性体303设置于该二叉部12间时,该延伸段304上下两端面分别与该二叉部12相对面靠抵,并以该延伸段304填塞该间隙13。如图8至图10所示,该弹性体303仍有对应容置空间121位置的贯孔305,且该弹性体303的延伸段304上下端面分别靠抵于该二叉部12相对表面,如此承受来自地面冲击力时,该二叉部12相对的上下端面会压缩该弹性体303及其延伸段304变形,待冲击力减弱得以依靠弹性恢复力恢复该弹性体303及其延伸段304原形态,如此达到减缓冲力提供使用者舒适骑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分叉避震竖管,适用于连接于一车把手与一前叉上管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分叉避震竖管包括: 一本体,设有一把手端,及二相反于该把手端且相间隔的叉部,该前叉上管穿设于该二叉部; 一束紧座,设置于该把手端并与该车把手连接 '及 一弹性体,设置于该二叉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避震竖管,其特征在于,该二叉部均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弹性体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对应的贯孔,而该前叉上管穿设于该容置空间与该贯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叉避震竖管,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开设有一与该叉部外表面相通的剖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叉避震竖管,其特征在于,该二容置空间两端周缘各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环垣,且位于二相对面位置的该二环垣分别与该弹性体的二端部相互靠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避震竖管,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叉避震竖管,其特征在于,该二相间隔的叉部设有一间隙,且该间隙由该容置空间朝向该把手端方向设置,该弹性体还设有一延伸段,该延伸段上、下两端面分别与该二叉部相对面靠抵,并以该延伸段填塞该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叉避震竖管,适用于连接于车把手与前叉上管间,该分叉避震竖管包括本体、束紧座及弹性体,本体设有一把手端及二相反于该把手端且相间隔的叉部,该前叉上管穿设于该二叉部,而束紧座设置于该把手端并与该车把手连接,该弹性体设置于该二叉部之间。当面对来自路面的冲击时,该弹性体受到该二叉部间压抵适度压缩变形,待冲击力减弱得以弹性恢复原型态,提供使用者舒适握持该车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以较少组件达到所需避震效果,具有可降低制作成本以及适合大量生产组装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K21/14GK202987429SQ20122069162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古弘茂 申请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