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72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在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位于上侧后侧围内板下方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在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下方接合,上侧后侧围内板与在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后方的上侧后柱内板接合,上侧后柱内板与配置在下侧后侧围内板后方并且配置在上侧后柱内板下方的下侧后柱内板接合,并且下侧后侧围内板与下侧后柱内板接合。
【专利说明】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诸如汽车等车辆中,为了提高车体抵抗从车体外侧施加的载荷的载荷承受性能,设置有用于增强位于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下文中称“车体后方角部分”)的上部的结构。例如,作为构造车体后方角部分的上部的构件,在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的后端部配置有后侧围内板。用于支撑安全带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至后侧围内板。载荷从安全带经由安全带固定件施加至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因此,还要求提高车体后方角部分的抵抗来自安全带的该载荷的载荷承受性能。
[0003]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用于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中,后柱配置在作为车体后方角部分的部件的车体侧面后端部中。安全带固定件(肩部固定件)配置成与后侧围内板(内板)的车室内侧面重叠,该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构成后柱的车室内侧面。延伸部是内板的朝向后柱延伸的部分,该内板构成设置于车体侧面的车门开口与车顶之间的车顶边纵梁(roof side rail)。该延伸部配置成与后柱的内板的车室外侧面重叠。增强板配置成与延伸部的车室外侧面重叠。安全带固定件、后侧围内板、车顶边纵梁的内板的延伸部以及增强板通过紧固件拧紧到一起。
[0004]在现有技术中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后侧围内板有时形成为跨在车体侧面和车体后表面之间延伸的车体后方角部分。
[0005][引用列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1-25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然而,当如专利文献I那样设置有通过使车顶边纵梁的内板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时,车辆重量增加。专利文献I的结构的目的是局部地增强后侧围内板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和抑制后侧围内板变形。因此,在这种结构中,需要增加车顶边纵梁的内板的延伸部的厚度和诸如增强板等增强构件的厚度。结果,车辆重量增加。
[0010]当后侧围内板形成为跨在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延伸的车体后方角部分时,如现有技术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一样,通过使用大型成型机弯曲板材等来制造后侧围内板。具有这种结构的后侧围内板的成型性差。后侧围内板在车体后方角部分具有大的曲率半径(R)。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当在具有莫希干型(Mohican type)的车顶结构体的车体中采用该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时,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和车顶内板的车顶莫希干部在远离车体后边缘的状态下在车体后方角部分前方的位置接合。因此,为了增强车体后方角部分,需要单独地采取诸如增加后侧围内板等的厚度以及添加增强部件等措施。结果,车辆重量增力口。此外,由于曲率半径增加,所以车室空间减小。这制约车辆内饰构件在车室中的布局。
[0011]鉴于该实际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构成为一种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
[0014]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多个上侧接合部并排地配置成两列,并且所述上侧接合部的两列配置在所述角部分的上部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
[0015]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前侧接合部和所述后侧接合部配置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
[0016]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突出,增强构件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外侧面安装至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从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与所述上侧后柱内板之间的交界向车辆前侧斜下方延伸,并且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跨越所述前侧接合部延伸的收窄部。
[0017]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从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前方位置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延伸的脆弱部。
[0018]发明的效果
[0019]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下述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是如下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因此,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上部通过将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上侧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该角部分上部通过将作为独立的构件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和下侧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如上所述构造的各个构件的厚度和材料设置成彼此大致相同。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角部分的上部的强度与其他部分的强度之间的差异。所以,在没有单独设置构件的情况下,当载荷施加车体时防止了角部分的上部上的应力集中,并且应力被分散至角部分的上部及其周边部分。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体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角部分的上部由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上侧后侧围内板和上侧后柱内板构成。该角部分的上部由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下侧后侧围内板和下侧后柱内板构成。因此,与现有技术通过弯曲一个板材而形成的后侧围内板的曲率半径(R)相比,能够减小本发明的角部分的上部的曲率半径。所以,例如当在具有莫希干型车顶结构体的车体中采用该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时,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与车顶的莫希干部的接合部能够延伸至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附近。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用于增强车体后方角部分的诸如增加构成角部分的上部及其周边部分的构件的厚度和添加增强部件等措施。此外,通过减小角部分的上部的曲率半径(R),能够增加车室空间并且能够增加车室中的内饰构件的布局的自由度。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并且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
[0020]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多个上侧接合部并排地配置成两列,并且所述上侧接合部的两列配置在所述角部分的上部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所以,能够在防止角部分的上部上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在角部分的上部中充分地确保车体结构所需的刚性。
[0021]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前侧接合部和所述后侧接合部配置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所以,应力趋向于集中的前侧接合部和后侧接合部定位成彼此被隔开。因此,能够防止前侧接合部和后侧接合部上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将应力分散至角部分的上部及其周边部分。例如,当上侧后侧围内板、下侧后侧围内板、上侧后柱内板和下侧后柱内板由板材构成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板材的厚度设定得小,并且前侧接合部、上侧接合部、后侧接合部和下侧接合部通过点焊构成,所以通过点焊形成的各个接合部不太容易发生剥离。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
[0022]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突出,增强构件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外侧面安装至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从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与所述上侧后柱内板之间的交界向车辆前侧斜下方延伸,并且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跨越所述前侧接合部延伸的收窄部。所以,利用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和收窄部,能够在防止角部分的上部和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上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在角部分和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中充分地确保车体结构所需的刚性,例如充分地确保为了确保NVH (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所需的刚性。
[0023]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从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前方位置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延伸的脆弱部。所以,有利于整个角部分的上部及其周边部分的变形从脆弱部开始。因此,能够防止角部分的上部上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将应力分散至角部分的上部及其周边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从车体外部的后侧斜上方观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5]图2是从车室内侧观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的角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6]图3是在沿着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截面截取的状态下从车室内侧观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的角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7]图4是从车体外部侧观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中的角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I 车体后部
[0030]Ia侧面(车体侧面)
[0031]Ic后表面(车体后表面)
[0032]If角部分的上部(角上部)
[0033]2 上侧后侧围内板
[0034]2a下端部
[0035]2b后侧凸缘
[0036]2f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
[0037]2g车室内侧面
[0038]2h车室外侧面
[0039]2j细长凹部
[0040]3 下侧后侧围内板
[0041]3a上端部
[0042]3b后侧凸缘
[0043]4 上侧后柱内板
[0044]4a下端部
[0045]4b外侧凸缘
[0046]5 下侧后柱内板
[0047]5a上端部
[0048]5b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
[0049]8 补片
[0050]9 收窄部
[0051]11前侧接合部
[0052]12a第一上侧接合部
[0053]12b第二上侧接合部[0054]13后侧接合部
[0055]14下侧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如图1所示,在车体后部I的侧面(以下称作“车体侧面”)la中,形成有沿车辆宽度方向贯通车体侧面I的侧门开口 lb。在车体后部I的后表面(以下称作“车体后表面”)lc中,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车体后表面Ic的后尾门开口 Id。后柱结构体Ie设置在侧门开口 Ib和后尾门开口 Id之间。后柱结构体Ie包括位于车体侧面Ia与车体后表面Ic之间的角部分。车体后部I包括用于增强角部分的上部(以下称作“角上部”)If的结构。此外,车顶结构体Ih设置于车体后部I的上表面lg。
[0057]将说明后柱结构体Ie的细节。如图2至图4所示,后柱结构体Ie包括配置在车体侧面Ia的上侧区域的上侧后侧围内板2。注意,车体侧面Ia的上侧区域相对于侧门开口 Ib的上下方向中央定位在上侧。后柱结构体Ie包括在车体侧面Ia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方的下侧后侧围内板3。后柱结构体Ie包括在车体后表面Ic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后方的上侧后柱内板4。注意,车体后表面Ic的上侧区域相对于后尾门开口 Id的上下方向中央定位在上侧。后柱结构体Ie包括在车体后表面Ic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后方并且配置在上侧后柱内板4的下方的下侧后柱内板5。
[0058]将说明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细节。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L字状。如图2和图3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缘形成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包括该下端缘在内的下端部2a配置成与下侧后侧围内板3重叠。如图4所示,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后端部,形成有从车室外侧向车室内侧突出的后侧凸缘2b以便构造角上部If。后侧凸缘2b配置成与上侧后柱内板4重叠。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端部,形成有从车室外侧向车室内侧突出的上侧凸缘2c。如图2所示,上侧凸缘2c配置成与下述的车顶结构体Ih的车顶板6重叠。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前端部2d配置成与设置在侧门开口 Ib和车顶结构体Ih之间的车顶边纵梁7重叠。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部2a与前端部2d之间,开口边缘部2e形成为弯曲状以便构造侧门开口 Ib的后方上侧角部。
[0059]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中,形成有用于安装安全带固定件(图中未示出)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该安全带固定件用于支撑安全带(图中未示出)。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配置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下方向中间,并且形成为从上侧后侧围内板2与上侧后柱内板4之间的交界向前侧斜下方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形成为凸状。如图4所示,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形成为凹状。如图4所示,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上的凹状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中安装有作为增强构件的补片8。
[0060]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的下方设置有上侧收窄部2i。如图2和图3所示,上侧收窄部2i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形成为凹状。如图4所示,上侧收窄部2i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形成为凸状。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收窄部2i在平面图中形成为从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缘向上延伸的大致U字状。
[0061 ]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中,形成有作为从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的前方位置向前侧斜上方延伸的脆弱部的细长凹部2j。如图2和图3所不,细长凹部2j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形成为凹状。如图4所示,细长凹部2j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形成为凸状。
[0062]将说明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细节。如图4所示,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上端缘形成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包括该上端缘在内的上端部3a配置成与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部2a重叠。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后端部,形成有从车室外侧向车室内侧突出的后侧凸缘3b以构造角上部If。后侧凸缘3b配置成与上侧后柱内板4和下侧后柱内板5重叠。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前端部3c形成侧门开口 Ib的后缘部。
[0063]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中,设置有从其上端缘向下延伸的下侧收窄部3d。如图2和图3所示,下侧收窄部3d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车室内侧面3e形成为凹状。如图4所示,下侧收窄部3d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车室外侧面3f形成为凸状。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部2a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上端部3a重叠的状态下,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下侧收窄部3d与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侧收窄部2i —起形成收窄部9。
[0064]将说明上侧后柱内板4的细节。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后柱内板4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L字状。如图2和图3所示,上侧后柱内板4的下端缘形成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上侧后柱内板4的包括该下端缘在内的下端部4a配置成与下侧后柱内板5重叠。在上侧后柱内板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中,形成有从后方向前方突出的外侧凸缘4b以构造角上部If。外侧凸缘4b配置成与上侧后侧围内板2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重叠。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后柱内板4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4c配置成与设置在后尾门开口 Id与车顶结构体Ih之间的车顶后梁(roof rear rail)10重叠。在上侧后柱内板4的下端部4a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4c之间,开口缘部4d为弯曲状以便构造后尾门开口 Id的上侧角部。
[0065]将说明下侧后柱内板5的细节。如图4所示,下侧后柱内板5的上端缘形成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下侧后柱内板5的包括该上端缘在内的上端部5a配置成与上侧后柱内板4的下端部4a重叠。下侧后柱内板5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5b配置成与下侧后侧围内板3重叠。下侧后柱内板5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5c形成后尾门开口 Id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
[0066]此外,将说明车顶结构体Ih的细节。车顶结构体Ih包括车顶板6。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车顶板6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莫希干部6a。莫希干部6a形成为从车顶板6的下表面6b向下突出。车顶板6的该莫希干部6a配置成与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侧凸缘2c重叠。
[0067]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I的上侧结构中的接合。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下端部2a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上端部3a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多个前侧接合部11接合。多个前侧接合部11在车体侧面Ia的上侧区域的上下方向中间配置成沿着前后方向。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定位在多个前侧接合部11的上方。收窄部9配置成跨越前侧接合部11延伸。
[0068]如图2和图4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后侧凸缘2b的周边部与上侧后柱内板4的外侧凸缘4b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多个第一上侧接合部12a接合。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后侧凸缘3b的周边部与上侧后柱内板4的外侧凸缘4b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第一上侧接合部12a接合。该多个第一上侧接合部12a配置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列。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后侧凸缘2b和上侧后柱内板4的外侧凸缘4b的周边部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多个第二上侧接合部12b接合。多个第二上侧接合部12b配置成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列。第一上侧接合部12a的列与第二上侧接合部12b的列配置在角上部If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
[0069]上侧后柱内板4的下端部4a和下侧后柱内板5的上端部5a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多个后侧接合部13接合。该多个后侧接合部13在车体后表面Ic的上侧区域的上下方向中间配置成相对于多个前侧接合部11向下方错开。
[0070]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后侧凸缘3b和下侧后柱内板5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5b通过利用点焊形成的多个下侧接合部14接合。多个第二上侧接合部12b和多个下侧接合部14并排地配置在大致一列上。
[0071]如图2和图3所示,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侧凸缘2c和车顶板6的莫希干部6a通过点焊接合。
[007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车体侧面Ia与车体后表面Ic之间的角上部If通过将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上侧后侧围内板2和上侧后柱内板4接合而构成。该角上部If通过将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下侧后侧围内板3和下侧后柱内板5接合而构成。所以,与过去相比,角部分的强度与其他部分的强度之间的差异小。因此,能够防止当载荷施加至车体时的角上部If上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在不单独设置构件的情况下将应力分散至角上部If及其周边部分。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体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角上部If由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上侧后侧围内板2和上侧后柱内板4构成。该角上部If由作为彼此独立的构件的下侧后侧围内板3和下侧后柱内板5构成。如上所述构造的各个构件的厚度和材料设定为大致彼此相同。结果,与过去通过弯曲一个板材而形成的后侧围内板的曲率半径(R)相比,能够减小本发明的角上部If的曲率半径。因此,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侧凸缘2c与车顶板6的莫希干部6a的接合部能够延伸至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后端部附近。与过去相比,能够减少用于增强车体后方角部分的诸如增加构造角上部If及其周边部分的构件的厚度和添加增强部件等措施。此外,通过减小角上部If的曲率半径(R),能够增加车室空间并且能够增加车室中的内饰构件的布局的自由度。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同时增加车室空间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
[0073]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上侧接合部12a的列和第二上侧接合部12b的列配置在角上部If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所以,能够在防止角上部If上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在角上部If中充分地确保车体结构所需的刚性。
[0074]根据本实施方式,后侧接合部13配置成向前侧接合部11的下方错开。所以,应力趋向于集中的前侧接合部11和后侧接合部13定位成彼此被隔开。因此,能够防止前侧接合部11和后侧接合部13上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将应力分散至角上部If及其周边部分。例如,与现有技术相比,上侧后侧围内板2、下侧后侧围内板3、上侧后柱内板4和下侧后柱内板5的厚度可以设定得小。通过点焊形成的前侧接合部11、第一上侧接合部12a、第二上侧接合部12b、后侧接合部13和下侧接合部14不太容易发生剥离。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车体的载荷承受性能。
[0075]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上,补片8作为增强构件安装至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形成为从上侧后侧围内板2和上侧后柱内板4之间的交界向车辆前侧斜下方延伸。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中,形成有跨越前侧接合部11延伸的收窄部9。因此,利用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和收窄部9,能够在防止角上部If和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上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在角部If和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中充分地确保车体结构所需的刚性,例如充分地确保为了确保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所需的刚性。
[0076]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中,形成有作为从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的前方位置延伸至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端的脆弱部的细长凹部2j。因此,有利于整个角上部If及其周边部分的变形从细长凹部2j开始。所以,能够防止角上部If上的应力集中,并且能够将应力分散至角上部If及其周边部分。
[0077]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0078]例如,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变型例,对于构件的接合,可以使用气焊、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电弧焊、等离子焊、自保护电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凸焊、缝焊、电阻对焊、闪光焊、对接焊缝焊、钎焊、硬焊、搅拌摩擦焊等来代替点焊。可以使用诸如螺钉和螺栓等紧固构件来代替点焊。
[0079]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变型例,多个后侧接合部13可以配置在多个前侧接合部11的上方。
[0080]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变型例,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上侧收窄部2i可以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形成为凸状并且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形成为凹状。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下侧收窄部3d可以在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车室内侧面3e形成为凸状并且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3f形成为凹状。也就是,收窄部9可以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车室内侧面3e形成为凸状,并且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和下侧后侧围内板3的车室外侧面3f形成为凹状。
[0081]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变型例,可以形成通孔、多个收窄部等作为脆弱部,以代替细长凹部2j。
[0082]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变型例,细长凹部2j可以形成为从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2f的前方位置向上方或后侧斜上方延伸。
[0083]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变型例,细长凹部2j可以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内侧面2g形成为凸状并且在上侧后侧围内板2的车室外侧面2h形成为凹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用于增强车体侧面与车体后表面之间的角部分的上部,所述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包括: 上侧后侧围内板,其配置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并且包括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 下侧后侧围内板,其在所述车体侧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方; 上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和 下侧后柱内板,其在所述车体后表面的上侧区域中配置在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方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方; 其中,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通过在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下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前侧接合部接合; 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上侧接合部接合; 所述上侧后柱内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上端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直的多个后侧接合部接合;并且 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和所述下侧后柱内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通过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下侧接合部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上侧接合部并排地配置成两列,并且 所述上侧接合部的两列配置在所述角部分的上部的两侧并且彼此被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接合部和所述后侧接合部配置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内侧面突出, 增强构件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车室外侧面安装至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 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形成为从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与所述上侧后柱内板之间的交界向车辆前侧斜下方延伸,并且 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和所述下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跨越所述前侧接合部延伸的收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后部的上侧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中形成有从所述安全带固定件安装部的前方位置向所述上侧后侧围内板的上端部延伸的脆弱部。
【文档编号】B62D25/04GK103832480SQ20131053443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伊藤研作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