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22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体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从下边梁后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纵 梁的车体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后部,在车宽方向两侧具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纵梁,该后纵梁的前部与下边梁内侧的后部接合,从其接合部向车辆后端部的后保险杠延伸设置。这样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已知在其内侧设置隔板(薄板安装托架)来提高剖面强度,由此防止由后面碰撞时的载荷输入引 起的后纵梁的上方弯折,但因为仅由该隔板不能得到充分的加强,所 以要设置更大型的下边梁加强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专利第3138175号公报(第3页,图l) 发明内容但是,这种现有的车体后部构造中,因为在隔板的基础上设置 车架纵梁加强件作为后纵梁的加强部件,所以必然随部件数量的增加 而提高成本,同时引起车体重量的增加。另外,在后纵梁上设置向上 弯曲部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在该向上弯曲部处向上弯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后部构造,其可以实现部件数 量的减少以及轻量化,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后面碰撞时的后纵梁的上方 弯折。本实用新型是在具有下边梁、后纵梁以及车架横梁的车体后部 构造中,在后纵梁的剖面内,且在后纵梁与下边梁的接合部和后纵梁 与车架横梁的连结部之间,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上构成封闭剖面的加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加强件的封闭剖面构造部成为刚性部分,在 成为该刚性部分的封闭剖面构造部的前方,存在将后纵梁与下边梁后 部接合的刚性部分,同时在封闭剖面构造部的后方,存在将车架横梁 与后纵梁接合的刚性部分,这些加强件的刚性部分、下边梁的刚性部 分和车架横梁的刚性部分相结合,后纵梁在连结这些刚性部分的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后面碰撞时在后纵梁的向上 弯曲部的上方弯折。因此,即使前述加强件是小型的,也能在大的范围内加强后纵 梁,进而能够实现加强部件的减少、抑制车体重量,并且更加有效地 抑制后面碰撞时向上弯曲部的上方弯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车体后部的骨架构造的 斜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车体后部的骨架构造的 平面图。图3是图1中从A方向观察的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加强件的配置部分 的要部放大斜视图。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加强件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体后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 式,图1是车体后部的骨架构造的斜视图,图2是车体后部的骨架构 造的平面图,图3是图1中从A方向观察的视图,图4是表示加强 件的配置部分的要部放大斜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B-B线的放 大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加强件的斜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构造如图1、 2所示,在车体后部的车宽
方向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纵梁1,该后纵梁1,其前部IF与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接合,从该接合部Cl向 车体后侧(图2中上方)延伸,同时如图3所示,设有沿后车轮罩3 的内侧并向车体内方以及上方倾斜的向上弯曲部K,后方端部与图外 的后保险杠结合。前述下边梁内侧2A如图4所示,成为向车外方向开放的〕字状 剖面而配置在车宽方向两侧,通过在其车外侧接合向车内方向开放的 反〕字状剖面的下边梁外侧2B,构成封闭剖面构造的下边梁2。前述后纵梁l,其一般部分利用底面la、内'外两个侧面lb、 lc 和上端的凸缘ld、 le形成向上开放的帽形剖面,通过上端的凸缘ld、 le与底板Fp (参考图5)的下表面接合,构成封闭剖面,同时,在 后车轮罩3部分上,车外侧的凸缘le直立,与后车轮罩3的内侧接 合°另外,在前述后纵梁1的前部1F,切除车外侧的凸缘le,外侧 面lc与前述下边梁内侧2A接合。前述左右下边梁内侧2A如图1 图3所示,在后纵梁1的前端 部位置连结后座椅横梁4,在该后座椅横梁4上支撑图外的后座椅的 前部,同时在前述后车轮罩3的前面,结合该后座椅的座椅后部固定 托架5。另外,在图3中,Ft为地板通道部。并且,前述左右后纵梁1,各自的向上弯曲部K的后部通过向 车宽方向延伸的车架横梁6相连结。该车架横梁6形成向上方开放的 帽形剖面,通过将其上端的凸缘6a、 6b与底板Fp的下表面接合,构 成封闭剖面。另外,如图l、图3所示,在底板Fp的车辆后端部凹陷设置备 胎底板Fs。在这里,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纵梁1的前述下 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和前述车架横梁6之间,在该后纵梁1的帽 形剖面内,结合具有与后纵梁1的底面la接合的凸缘13、 13a而向 下方开放的帽形剖面的加强件10,如图5所示,利用该后纵梁l和 加强件10,构成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封闭的箱状的封闭剖面构造部R。前述加强件IO如图6所示,利用在后纵梁1的长度方向(车辆 前后方向)上相对的一对侧面12、 12a、和使这些侧面12、 12a的下 端向外方弯曲而成的凸缘13、 13a,形成向下方开放的帽形剖面,上 表面11的车宽方向长度L,与后纵梁1的两个侧面lb、 lc之间的间 隔S (参考图2)大致相等。而且,如图4所示,前述加强件10,将其侧面12、 12a配置在 车辆前后方向,将凸缘13、 13a与后纵梁1的底面la接合,由此, 利用后纵梁的底面la及两个侧面lb、 lc、以及加强件10的上表面 11及两个侧面12、 12a,构成前述封闭剖面构造部R。此时,在前述加强件10上,形成使其前后两个侧面12、 12a的 两端部向外侧弯曲而与后纵梁1的两个侧面lb、lc接合的侧凸缘14、 14a,利用该侧凸缘14、 14a与后纵梁1的两个侧面lb、 lc接合。另外,前述加强件IO在该前后两个侧面12、 12a的中央部分, 在整个高度方向范围内,形成以圆弧状剖面隆起的隆起部15、 15a。而且,前述加强件10如图5所示,使其上表面11与底板Fp结 合,在该结合部分上安装安全带固定器20。也就是说,设置在前述后座椅上的安全带,其带部21端部经由 前述安全带固定器20被支撑在车体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加 强件IO的上表面11的中央部形成螺栓孔lla,在该螺栓孔lla中固 定焊接螺母22,将插入前述安全带固定器20的安装孔20a以及形成 于底板Fp上的插孔23中的螺栓24,与前述焊接螺母22紧固,由此, 将加强件10的上表面11与底板Fp结合,同时在该结合部分上安装 安全带固定器20。在将前述加强件10在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和车架横梁6 之间与后纵梁l结合时,如图2所示,使该加强件IO在车体前后方 向后方与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重叠。根据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构造,在接合了后纵梁1 的前部1F的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和与向上弯曲部K的后部连 结的车架横梁6之间,将加强件IO结合到该后纵梁1的帽形剖面内 侧,构成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封闭的箱状的封闭剖面构造部R,因此, 在输入后面碰撞时的载荷F (参考图1)的情况下,该封闭剖面构造 部R成为刚性部分,可以有效地抑制在后纵梁1的向上弯曲部K处 的上方弯折。具体地说,在成为前述刚性部分的封闭剖面构造部R的前方, 存在由将后纵梁1接合到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上的接合部Cl 形成的刚性部分,同时在封闭剖面构造部R的后方,存在由将车架 横梁6连结到后纵梁l上的连结部C2形成的刚性部分,这些加强件 10的刚性部分、下边梁2A的接合部Cl的刚性部分和车架横梁6的 连结部C2的刚性部分相结合,后纵梁1能够在连结这3个刚性部分 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刚性。因此,即使前述加强件IO是小型的,也能在大的范围内加强后 纵梁l,进而,能够实现加强部件的减少和轻量化,并能够有效抑制 后面碰撞时的向上弯曲部K的上方弯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前述加强件10的上表面11与 底板Fp结合,将安全带固定器20安装在其结合部分上,所以能够 利用加强件IO,进一步提高安全带固定器20的支撑强度。而且,因为使前述加强件10与下边梁内侧2A的后部2R,在车 体前后方向重叠而结合,所以在后面碰撞时应力集中的后纵梁1和下 边梁内侧2A的接合部Cl上设置前述加强件10,能够更加有效地抑 制后纵梁1的后面碰撞时的上方弯折。而且,由于在加强件10上形成与后纵梁1的两个侧面lb、 lc 接合的侧凸缘14、 14a,利用该侧凸缘14、 14a与后纵梁l的两个侧 面lb、 lc接合,因此,与利用凸缘13、 13a与后纵梁1的底面la接 合相结合,加强件10向后纵梁1的结合强度增大,进而后纵梁l的 刚性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后面碰撞时的上方弯折。另外,因为在前述加强件10的前后两个侧面12、 12a的整个高 度方向上形成隆起部15、 15a,所以该隆起部15、 15a成为加强部分 而能够提高前后两个侧面12、 12a的刚性,因此,进一步提高由加强 件10引起的后车架横梁1的加强程度,更有效地抑制后面碰撞时的
上方弯折。另外,也可以使得加强件10与后纵梁1和车架横梁6的连结部 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重叠而结合。该情况下,在后面碰撞时应力集中的 后纵梁l与车架横梁6的连结部上设置前述加强件10,能够更有效 地抑制后纵梁1的后面碰撞时的上方弯折。本实用新型举出前述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 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采用其 他各种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边梁,其设置于车宽方向两个左右端部;帽形剖面的后纵梁,其具有向上方倾斜的向上弯曲部,分别与左右的前述下边梁接合而向车辆后方延伸;以及车架横梁,其在比前述后纵梁的向上弯曲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位置,将左右的前述后纵梁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在前述后纵梁的剖面内,且在前述后纵梁与前述下边梁的接合部和前述后纵梁与前述车架横梁的连结部之间,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上构成封闭剖面的加强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强件与前述车架横梁和前述后纵梁的连结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强件与前述下边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强件具有与前述后纵梁的两个侧面接合的侧凸缘部,经由该侧凸缘部与后纵梁的两个侧面接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强件具有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相对的1对侧面部, 在该侧面部上具有隆起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加强件的上表面部与底板结合,在该结合部分上安装安全带固定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加强 件具有平面部;以及l对相对的侧面部,其从该平面部的端部垂直设置, 该侧面部具有主凸缘部,其从该侧面部的端部垂直设置,向与前述平面部平 行的方向延伸;以及副凸缘部,其从前述侧面部的端部垂直设置,且向与前述主凸 缘部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侧面部上具有隆起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后部构造,其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及轻量化,且能够有效抑制后面碰撞时的后纵梁的上方弯折。在下边梁内侧的后部和连结左右后纵梁的车架横梁之间,在后纵梁的帽形剖面内结合帽形剖面的加强件,构成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封闭的箱状的封闭剖面构造部,由此,该封闭剖面构造部成为刚性部分而能够抑制后纵梁的上方弯折,而且,与下边梁内侧的接合部的刚性部分与车架横梁的接合部的刚性部分相结合,即使加强件为小型也能进一步提高后纵梁的刚性,能够实现加强部件的减少与轻量化,且能够有效抑制后面碰撞时的向上弯曲部的上方弯折。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1049652SQ20062016645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2日
发明者浩史 佐藤, 聪 安河内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