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5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坐管。
背景技术
自行车骑行时要靠脚踩脚踏带动曲柄,进而带动牙盘转动,最终通过链条和飞轮,驱动后轮转动,提供动力,传统的自行车都是用直型坐管,当脚踏在最上面和最下面时不能形成转动力矩,易出现“死点”,想利用外力顺利通过“死点”,传统自行车采用的直型坐管使得骑行时脚不方便蹬脚踏用力且十分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骑行省力的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包括A直管段和B弯管段,所述A直管段和B弯管段是一体或连接的,所述B弯管段包括依次相连的C直管段、D弯管段和E直管段。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中所述C直管段和E直管段之间的夹角为115。。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中所述A直管段的外径小于B弯管段的外径,所述A直管段的端面、B弯管段的两端加工有倒角。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中所述A直管段的长度为50mm、A直管段的外径为22mm,D弯管段的轴线的圆弧半径R=70mm。
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只包括直管段和弯管段,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上之后,使得骑行者身体后移,当脚踏在最上面和最下面时,脚对脚踏的力的方向改变了,改善了原来使用直型坐管时转动力矩为0或很小的状况,将脚踏与中轴垂直时力的“死点”转变成30%-40%的动力源,使骑行起来更加轻松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包括长为50mm、外径为22mm的A直管段I和B弯管段2,B弯管段2的外径大于A直管段I的外径,A直管段I的端面、B弯管段的两端加工有倒角,B弯管段2包括依次相连的C直管段3、D弯管段4和E直管段5,C直管段和E直管段之间的夹角为115°,D弯管段4轴线的圆弧半径R=70mm,使用时,A直管段I安装车座,E弯管段5安装在自行车立管上,整个坐管弯向后方,骑行者身体比采用直型坐管时后移,当脚踏在最上面和最下面时,改变了脚对脚踏的力的方向,将脚踏与中轴垂直时力的“死点”转变成30%-40%的动力源,改善了原来使用直型坐管时转动力矩为O或很小的状况,骑行起来更加省力。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骑行者的身高、重量和骑行的环境选择不同尺寸的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A直管段和B弯管段可以是一体的或连接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
权利要求1.一种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特征在于:包括A直管段(I)和B弯管段(2),所述A直管段(I)和B弯管段(2 )是一体或连接的,所述B弯管段(2 )包括依次相连的C直管段(3)、D弯管段(4)和E直管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C直管段(3)和E直管段(5)之间的夹角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A直管段(I)的外径小于B弯管段(2)的外径,所述A直管段(I)的端面、B弯管段(2)的两端加工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其特征在于:A直管段(I)的长度为50mm、A直 管段(I)的外径为22mm,D弯管段(4)的轴线的圆弧半径R=7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坐管。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骑行省力的自行车坐管。本实用新型弯曲型自行车增力坐管包括A直管段和B弯管段,所述A直管段和B弯管段是一体或连接的,所述B弯管段包括依次相连的C直管段、D弯管段和E直管段。
文档编号B62J1/08GK203127026SQ20132010067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邵金生 申请人:邵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