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54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跨骑型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机动二轮车,在比座椅的下端缘更向内侧进入的位置形成有侧部把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1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在比外装构件的下端缘更向内侧进入的位置形成有把手,从而可抑制把手对外观性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乘坐人员等把持的把手不仅期望外观性,还期望立刻找到抓握部位,并且使把手处于容易抓握的位置。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把手被外装构件隐藏,因此使用者需要寻找抓握部位。并且,在易抓握性方面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是在跨骑型车辆中,抑制设置把手对外观产生的影响,并提高把手的使用便利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供乘坐人员就座的座椅(41);以及在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设置的侧罩(50),所述侧罩(50)具备向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供放在所述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所述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具备配置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而与所述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抵接的罩内抵接部(75)。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设有朝向所述罩内抵接部(75)突出的多个肋(104、105)。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50)的下方具备后挡泥板(80),在所述后挡泥板(80)上形成有下段把手部(97)。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上述第四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在所述下段把手部(97)的上方配置座椅框架主体(22a),在所述后挡泥板(80)中的所述下段把手部(97)的上表面侧设有与所述座椅框架主体(22a)抵接的挡泥板上肋(94)。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在所述侧罩(50)内配置座椅框架主体(22a)。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方案,就座于座椅的乘坐人员将手放在侧罩中的向座椅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上,并且使其手指挂于罩下表面部而进入凹部,由此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尤其是在将本结构适用于供后部同乘者就座的后部座椅的左右外侧的情况下,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后部同乘者把持的后座把手。在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时,罩上表面部向座椅的左右外侧伸出,由此乘坐人员容易识别罩上表面部以及其下方的罩下表面部及凹部的位置,不需要寻找把持位置的劳力和时间。另外,通过使用了侧罩的把手向座椅的左右外侧的伸出,由此易抓握性也良好,另外,在适用于后尾座椅的左右外侧的情况下,即使侧罩伸出也不会与驾驶员及后部同乘者的身体发生干涉。这样,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能够构成抑制对外观产生的影响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把手。

根据上述第二方案,通过使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从侧罩的内侧与 座椅框架的罩内抵接部抵接,由此能够通过座椅框架承受使用侧罩作为把手时的载荷,能够确保侧罩(把手)的刚性。

根据上述第三方案,能够通过多个肋对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进行加强,并能够使向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输入的载荷分散而向座椅框架传递。

根据上述第四方案,在比侧罩低的位置设置下段把手部,由此例如在使主停车架立起的作业等、从车辆下车的使用者支承车身后部那样的作业时,也能够利用处于易使用位置的下段把手部,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根据上述第五方案,能够通过挡泥板上肋对下段把手部进行加强,并能够将向下段把手部输入的载荷分散地传递给座椅框架。

根据上述第六方案,能够将来自利用了侧罩的把手的载荷向座椅框架主体直接传递。另外,将座椅框架主体配置在座椅的左右外侧,从而能够扩宽座椅下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左侧视图。

图4是上述车架的俯视图。

图5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后部座椅周边的右侧视图。

图6是上述后部座椅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上述后部座椅周边的后视图。

图8是图5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图5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前部后挡泥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 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由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支承。左右前叉3经由转向轴杆4及顶桥5而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部的头管11。在左右前叉3的上部及顶桥5上安装有杆式的转向车把6。

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7由摆臂8的后端部支承。摆臂8的前端部由车架10的枢轴部13a支承。后轮7例如经由链式的传动机构而与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即发动机30链接。在摆臂8的前部连结有后缓冲件9的下端部。

一并参照图3、图4,车架10具备头管11、在头管11的后方沿着车身左右中心而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主框架12、与主框架12的后下端部结合的枢轴框架13。主框架12从头管11侧起依次一体形成横向框架部12a、弯曲部12b及纵向框架部12c。在弯曲部12b的后方固定有将后缓冲件9的上端部连结的缓冲件托架14。枢轴框架13具备对摆臂8的前端部进行支承的枢轴部13a。摆臂8的前端部经由沿着左右方向的枢轴13b(摆动轴)而支承于枢轴部13a。在枢轴框架13的后部固定有对排气消声器37进行支承的消声器支承托架13c。

另外,车架10具备在主框架12的下方从头管11的下部向后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15、在主框架12及下行框架15的前部之间架设的前节点板16、在下行框架15的上部的前下侧固定的前下节点板17。在下行框架15的下端部结合有前发动机挂钩18。在前发动机挂钩18上支承有发动机30的曲轴箱31的前端部。

另外,车架10具备座椅框架20,该座椅框架20的前端部与主框架12及枢轴框架13结合。座椅框架20具备从主框架12的横向框架部12a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座椅轨道21和从枢轴框架13的枢轴部13a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承框架22。左右支承框架22对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端部进行支承。左右支承框架22超过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端位置而向后上方延伸。左右支承框架22的上后部构成与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方相连的左右一对的后座椅轨道22a。在后 座椅轨道22a的上部固定有后上节点板23。

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前后中间部之间经由中央横向板24而连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不仅指对象的两端之间的中央,还包括对象的两端之间的内侧的范围。左右的后座椅轨道22a(后上节点板23)的后部之间经由后横向板25而连结。

参照图1、图2,在车架10的内侧搭载有发动机30。发动机30例如为空冷单气缸发动机。发动机30使气缸32在曲轴箱31的前部上方立起。曲轴箱31的前端部由前发动机挂钩18支承。曲轴箱31的后端部由枢轴框架13支承。气缸32从曲轴箱31侧依次具备气缸体33、气缸盖34及气缸盖罩35。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30也可以为并列或V型等的多气缸发动机,还可以为水冷式发动机。

在气缸盖34的后部连接有包含节气门部等的吸气通路(未图示)。在气缸盖34的前部连接有排气管36的基端部。排气管36在气缸盖34的前部向下方弯曲,且在曲轴箱31的前下方处向后方弯曲。

在曲轴箱31的下方配置有排气消声器37。在排气消声器37的前端部连接有排气管36的后端部。在排气消声器37的后端部右侧设有向右后方延伸且在后轮7的前端部右侧开口的尾管37a。

在主框架12的上方配置有积存发动机30的燃料的燃料箱40。在燃料箱40的后方配置有供驾驶员及后部同乘者就座的座椅41。

燃料箱40从避开主框架12的前部的中间位置的上方设置到座椅41的前端位置。在燃料箱40的前方且在主框架12的前部的上方配置有由主框架12的前部支承的主开关42(锁芯)。

燃料箱40及主开关42的左右外侧由左右一对的箱罩43覆盖。左右箱罩43一体形成将燃料箱40及主开关42的左右外侧覆盖的罩主体部43a、从罩主体部43a的前部向前下方延伸的护罩部43b。

在左右的罩主体部43a的下方配置有左右一对的上侧罩44。上侧罩44形成后方延伸部44a,该后方延伸部44a延伸到座椅41的前部的左右外侧的下方。

在左右的上侧罩44的下方设有将主框架12的纵向框架部12c的周边 覆盖的左右一对的中央侧罩45。

在左右的罩主体部43a的上部之间设有将燃料箱40及主开关42的上方覆盖的箱中央罩46。在箱中央罩46上设有能够对燃料箱40的加油口40a进行操作的加油口操作部46a和能够对主开关42的钥匙孔进行操作的开关操作部46b。

在左右的上侧罩44的后方延伸部44a的后方设有左右一对的后侧罩47。左右的后侧罩47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且延伸至座椅41的后部的左右外侧的下方。在左右的后侧罩47的前部的下方设有将后座踏板托架68的安装部分覆盖的左右一对的后下侧罩48。

在左右的后侧罩47的后方设有左右一对的挡泥板侧支架49及左右一对的尾侧罩50。在左右尾侧罩50的后部之间配置有位于座椅41的后端部的正下方的尾灯51。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以从尾灯51分离的方式向后下方延伸。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后端部经由后端连结部52而连结。在后端连结部52的左右外表面上支承有左右一对的后方向指示灯53。在后端连结部52的后表面上支承有牌照灯54及反射镜55。在后端连结部52的下方设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后尾挡泥板56。在后尾挡泥板56的后表面支承有牌照57。

在转向轴杆4及顶桥5上支承有前照灯60、左右一对的前方向指示灯61及仪表装置62。在前照灯60与位于其上方的仪表装置62之间配置有前中央盖罩63。在前照灯60的左右外侧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前侧盖罩64。在前照灯60的下方,与前照灯60分离而配置有前挡泥板65。

在枢轴框架13的左右外侧安装有左右一对的踏板用板66。在左右踏板用板66上支承有供驾驶员放脚的可倾倒式的主踏板67。在左右支承框架22的左右外侧安装有左右一对的后座踏板托架68。在左右后座踏板托架68上支承有供后部同乘者放脚的折叠式的后座踏板69。

在枢轴框架13的下端部固定有沿着左右方向的下横向管26。在下横向管26的左右外侧固定有左右一对的停车架托架27。在左右停车架托架27上支承有将车身以直立状态支承的主停车架70。主停车架70经由沿着左右方向的摆动轴而被支承为能够收纳。在下横向管26的左外侧固定有侧停车架托架28。在侧停车架托架28上支承有将车身向左侧倾斜支承的 侧停车架71。侧停车架71经由摆动轴而被支承为能够收纳,该摆动轴相对于左右方向而左高右低地倾斜。

接着,参照图5~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参照图5,座椅41一体形成前部座椅41a及后部座椅41b。座椅41被支承在前座椅轨道21及后座椅轨道22a上。以下,将前座椅轨道21称为前座椅框架21,将后座椅轨道22a称为后座椅框架22a。座椅41伴随着前座椅框架21及后座椅框架22a的高低差,而将后部座椅41b配置在比前部座椅41a高的位置上。

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构成机动二轮车1的后挡泥板80的一部分。后挡泥板80具备:包括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后部后挡泥板81;以及与后部后挡泥板81的前方相连的前部后挡泥板91。

后部后挡泥板81一体形成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在该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后部之间设置的挡泥板主体部82、后端连结部52、后尾挡泥板56。

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前部(以下,称为支架前部49a。)在侧视下形成为倒V字状。支架前部49a中的前低后高地倾斜的前边部49b以在侧视下沿着后座椅框架22a的倾斜的方式延伸。支架前部49a中的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后边部49c以在侧视下与后座椅框架22a交叉的方式延伸。后边部49c在侧视下到达尾灯51的下端附近。

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后部(以下,称为支架后部49d。)以将支架前部49a的后边部49c延长的方式与该后边部49c相连,且在侧视下前高后低地倾斜延伸。在左右的支架后部49d之间设置的挡泥板主体部82与尾灯51的后表面51a(透镜面58a、发光面)的下方分离。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以在俯视下越往后侧越位于左右内侧的方式倾斜(参照图6、图7)。

参照图5~图9,尾灯51通过形成后表面51a的透镜罩58和形成前表面51b的基体构件59而形成中空的灯体。基体构件59通过嵌合及紧固连结等而固定在后挡泥板80的上部。透镜罩58呈向前方敞开的容器形状,将前端缘部与基体构件59的外周缘部接合。透镜罩58中的朝向后方的透镜面58a(尾灯51的后表面51a)前低后高地倾斜。透镜罩58的上表面58b与后部座椅41b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大致平行地形成。透镜罩58的前 部的上方从上方覆盖在后部座椅41b的后端部上。透镜罩58在左右中央部装配有使光不通过的不透过构件58c,来将透镜面58a(发光面)左右分割。

图8中符号41c表示座椅的底板,符号41d表示座椅锁定机构,符号25a表示左右一对的支架加强构件。左右支架加强构件25a作为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的加强件而在左右挡泥板侧支架49内延伸。左右支架加强构件25a的基端部固定于后横向板25。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提高挡泥板侧支架49自身的刚性而不需要支架加强构件25a。

参照图5、图8、图10,前部后挡泥板91从前部座椅41a的下方设置到左右的支架前部49a之间(挡泥板主体部82的跟前)。前部后挡泥板91形成为将后轮7的从前上方到上方的范围覆盖的板状。前部后挡泥板91具备:在俯视下与左右支承管22重叠的形成直线状的外侧缘的前半部92;以及比左右支承管22(后座椅框架22a)更向左右外侧伸出的形成弯曲状的外侧缘的后半部93。前半部92以在侧视下沿着支承管22的倾斜的方式延伸。后半部93以在侧视下沿着支架后部49d的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倒V字状。

在前部后挡泥板91的后半部93的左右外侧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挡泥板上肋94,该挡泥板上肋94使前端与左右的后座椅框架22a的下表面抵接。各挡泥板上肋94例如形成为与前低后高的直线正交的板状。各挡泥板上肋94以跨后半部93的侧视形状的顶部且相互前后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设置。各挡泥板上肋94以沿着由圆钢管构成的支承管22(后座椅框架22a)的下表面的方式形成。在后半部93的后端部的左右外侧的上表面上突出设置有与后座椅框架22a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片95。紧固连结片95通过沿着左右方向的螺钉,与在后座椅框架22a的后端部下侧固定的托架95a紧固连结。

在前部后挡泥板91的后半部93的左右外侧部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鼓出形状部96。鼓出形状部96的下表面侧形成为从下方观察时呈凹状的下段把手部97。下段把手部97供从侧方把持支架前部49a的手的指尖从下方进入。由此,利用下段把手部97从下方支承车身后部这样的作业也变得容易。

参照图5,尾侧罩50在侧视下形成为从支架前部49a的前边部49b向后上方突出的三角形形状。尾侧罩50形成在侧视下沿着支架前部49a的前边部49b的下缘50a、与后部座椅41b的下表面大致平行的上缘50b、及与尾灯51的后表面51a同样地倾斜的后下缘50c。尾侧罩50以在侧视下沿着后座椅框架22a的后部的倾斜的方式前后延伸。尾侧罩50的后端比后部座椅41b的后端更向后方延伸。

在后座椅框架22a的后端部通过焊接等而固定有钢板制的端部零件75。端部零件75在侧视下弯折形成为向前方敞开的V字状。端部零件75具有沿着尾侧罩50的上缘50b后部的上表面部76和沿着尾侧罩50的后下缘50c的后下表面部77。上表面部76使前端向下方弯折而与后座椅框架22a(后上节点板)的上表面抵碰并接合。后下表面部77与沿着该后下表面部77被倾斜切割的后座椅框架22a的端面抵碰并接合。端部零件75也是后座椅框架22a的一部分(延长部)。

一并参照图8、图9,尾侧罩50形成为向左右外侧鼓出的形状。在尾侧罩50的内侧收容后座椅框架22a的后部及端部零件75。尾侧罩50具备比后部座椅41b的外侧缘更向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位于罩上表面部101的下方的罩下表面部102。罩上表面部101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从侧视下的上缘50b向左右外侧形成。罩下表面部102以越往左右外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延伸地从侧视下的后下缘50c向左右外侧形成。

在向下的罩下表面部102上形成有向罩内侧凹陷的凹部103。凹部103形成与罩下表面部102的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二下表面部103a,该罩下表面部102以越往左右外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凹部103在第二下表面部103a的左右内侧形成阶梯部103b。通过阶梯部103b,能够感触把手部分。

在第二下表面部103a的面向罩内侧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多个使前端与端部零件75的后下表面部77抵接的下肋104。各下肋104例如形成为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板状。各下肋104沿着端部零件75的后下表面部77以相互前后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设置。

在罩上表面部101的面向罩内侧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多个使前端与端 部零件75的上表面部76抵接的上肋105。各上肋105例如形成为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板状。各上肋105沿着端部零件75的上表面部76而以相互前后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设置。

由此,后部同乘者即便将手放在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上,其载荷也经由上肋105向后座椅框架22a传递。此时,罩下表面部102的凹部103成为放在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的挂指部,使手指落入而容易把持尾侧罩50。从挂于凹部103的手指向第二下表面部103a输入的向上的载荷经由下肋104向后座椅框架22a传递。被后座椅框架22a从内侧支承且具有凹部103的尾侧罩50作为后部同乘者可把持的后把手而发挥功能。通过使上下肋104、105内接于尾侧罩50,由此能够实现向后座椅框架22a的载荷传递,并且可限制尾侧罩50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尾侧罩50具备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能够供放在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因此就座于后部座椅41b的后部同乘者将手放在尾侧罩50中的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上,并且使其手指挂于罩下表面部102而进入凹部103,由此能够将尾侧罩50利用作为后部同乘者把持的后座把手。此时,通过使罩上表面部101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伸出,由此后部同乘者容易识别罩上表面部101以及其下方的罩下表面部102及凹部103的位置,从而不需要寻找把持位置的劳力和时间。另外,通过使用了尾侧罩50的把手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的伸出,由此易抓握性也良好,且还可以抑制与驾驶员及后部同乘者的身体的干涉。这样,能够将尾侧罩50利用作为把手,由此能够构成抑制对外观产生的影响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把手。

另外,座椅框架20具备作为罩内抵接部的端部零件75,该端部零件75配置在尾侧罩50的内侧而与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抵接,由此能够通过座椅框架20来承受使用尾侧罩50作为把手时的载荷,能够确保尾侧罩50的刚性。需要说明的是,罩内抵接部不需要始终与侧罩抵接,只要在把持侧罩时与该侧罩抵接即可。

另外,在尾侧罩50的内侧分别设有多个与端部零件75抵接的上下肋 104、105,由此能够通过多个肋来对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进行加强,并能够使向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输入的载荷分散而向座椅框架20传递。

另外,在尾侧罩50的下方具备后挡泥板80,在后挡泥板80上形成有下段把手部97,由此例如在使主停车架70立起的作业等、从车辆下车的使用者支承车身后部那样的作业时,也能够利用处于易使用位置的下段把手部97,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座椅框架20在下段把手部97的上方配置作为座椅框架主体的后座椅框架22a,在后挡泥板80中的下段把手部97的上表面侧设有多个与后座椅框架22a抵接的挡泥板上肋94,由此能够通过多个挡泥板上肋94来对下段把手部97进行加强,并能够将向下段把手部97输入的载荷分散地传递给后座椅框架22a。

另外,座椅框架20在尾侧罩50内配置作为座椅框架主体的后座椅框架22a,由此能够向后座椅框架22a直接传递来自利用了尾侧罩50的把手的载荷。另外,将后座椅框架22a配置在座椅41的左右外侧,从而能够扩宽座椅下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不局限于将后部座椅的左右两侧的尾侧罩50利用作为后座把手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前部座椅的左右两侧的侧罩(44、45、47等)利用作为把手的结构。还可以是取代向座椅框架的后方突出的端部零件75而通过向座椅框架的侧方突出的托架等来支承侧罩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座椅框架主体(后座椅框架22a等)直接支承侧罩的结构。具体而言,可以是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与座椅框架主体在俯视下重叠的结构。

在上述跨骑型车辆中包括驾驶员跨车身而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还包括三轮(除了一前轮且两后轮的车辆之外,还包括两前轮且一后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可以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