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梁部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369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侧梁部的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侧梁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微型乘用车和小型汽车中,存在具备滑动车门的车辆,该滑动车门用于开闭设于车身侧部的车门开口部。在这种车辆中,滑动车门的下端部以滑动车门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车门下部导轨,在车身侧部设有为了收纳车门下部导轨所需的箱型构件,该箱型构件被称作下部导轨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车门下部导轨配置于侧梁的车辆外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8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侧梁部的构造中,由于下部导轨箱配置于侧梁的闭合截面内部,因此基于焊接操作工序的顺序等理由,无法将下部导轨箱与周边的地板横梁等车身底部相接合。因此,在侧梁的闭合截面内部存在有较大的空洞,由此,存在有对侧梁部的强度、刚性性造成不良影响的隐患。

另一方面,在为了确保侧梁部的强度、刚性,而将加强构件等设置于侧梁部的情况下,部件个数和组装操作数增加,因此存在有导致成本升高及重量增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梁部的构造,该侧梁部的构造不用另外设置加强构件等就能够提高侧梁部的强度及刚性,且能够谋求成本降低及轻量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梁部的构造,其包括:车门下部导轨,其配置于侧梁内板的车辆外侧;下部导轨上板,其位于所述车门下部导轨的上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纵壁部;以及下部导轨下板,其位于所述车门下部导轨的下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纵壁部;所述下部导轨上板与所述下部导轨下板通过接合各自的纵壁部连结在一起,在该侧梁部的构造中,所述侧梁内板的侧面部连结于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和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侧梁内板的车辆内侧的地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地板上横梁,所述地板上横梁连结于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和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及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与所述地板上横梁通过安装于所述地板上横梁的座椅托架连结在一起。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座椅托架连结于车辆侧部的车身侧部。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侧梁部的构造包括:车门下部导轨,其配置于侧梁内板的车辆外侧;下部导轨上板,其位于所述车门下部导轨的上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纵壁部;以及下部导轨下板,其位于所述车门下部导轨的下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纵壁部;所述下部导轨上板与所述下部导轨下板通过接合各自的纵壁部连结在一起,其中,所述侧梁内板的侧面部连结于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和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因此,能够提高侧梁部的强度及刚性,并且,下部导轨上板担负侧梁内板的上部,由此,不必使用加强构件等对侧梁的上部进行加强。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侧梁部的构造,不用设置加强构件就能够确保侧梁部所需的刚性,因此通过部件个数及焊接操作工时的削减等从而能够谋求成本降低及侧梁部的轻量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侧梁内板的车辆内侧的地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地板上横梁,所述地板上横梁连结于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和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因此,能够利用作为刚性构件的地板上横梁来提高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和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的连结部分的强度,能够谋求侧梁部的刚性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下部导轨上板的纵壁部及所述下部导轨下板的纵壁部与所述地板上横梁通过安装于所述地板上横梁的座椅托架连结在一起,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侧梁部的刚性,并且,能够谋求提高座椅安装部的刚性。另外,伴随着座椅安装部的刚性的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座椅的稳定性增强,因此也能够实现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的提高。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座椅托架连结于车辆侧部的车身侧部,因此,能够谋求侧梁部和座椅安装部的刚性的更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侧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梁部的构造的车辆的车厢内部所看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侧梁部的位于图1中的中柱的下部的部分及其周边部所看到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侧梁部的侧梁内板与下部导轨上板及下部导轨下板之间的连结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侧部;2中柱;3侧梁部;4车门下部导轨;5下部导轨上板;6下部导轨下板;7地板;7a接合凸缘;8地板上横梁;8a、8b接合凸缘;9座椅托架;9a、9b、9c、9d接合凸缘;11车身侧部外板;21中柱内板;22中柱加强件;23中柱下部延长部;31侧梁;32侧梁内板;32a侧面部;32b下面部;32c下部接合凸缘;33侧梁增强件;33a侧面部;33b下面部;33c下部接合凸缘;51纵壁部;52接合凸缘;61纵壁部;62接合凸缘;71地板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梁部的构造的图。另外,在图1和图3中,箭头Fr方向表示车身前方侧。另外,在图2和图4中,箭头I方向表示车身内侧,箭头O方向表示车身外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是具有能够滑动的滑动车门(未图示)的类型的汽车,在车辆侧部的车身侧部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车门开口部1A、1B,车辆后方侧的车门开口部1B利用滑动车门(未图示)进行开闭。另外,在车身侧部1的车门开口部1A、1B的前后之间设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2,该中柱2包括车辆外侧的车身侧部外板11和车辆内侧的中柱内板21、中柱加强件22、中柱下部延长部23等。该车身侧部外板11的下端部和中柱下部延长部23的下端部接合于侧梁部3。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梁部3包括侧梁31,该侧梁31设于车辆侧部的下部侧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侧梁31具有车辆内侧的侧梁内板32和车辆外侧的侧梁增强件(日文:サイドミルストレングス)33,在该侧梁增强件33的车辆外侧配置有车身侧部外板11。如图2和图4所示,该侧梁内板32和侧梁增强件33分别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部32a、33a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面部32b、33b,并分别形成为以各自的开口侧在横向上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截面呈大致L字状的形状。车身侧部外板11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部11a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下面部11b,并形成为以开口侧在横向上位于车辆内侧的方式配置的截面呈大致L字状的形状。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在侧梁31的下部形成有下部接合凸缘32c、33c,该下部接合凸缘32c从侧梁内板32的下面部32b的顶端部(外侧端部)向车辆下方延伸,该下部接合凸缘33c从侧梁增强件33的下面部33b的顶端部(内侧端部)向车辆下方延伸。

而且,在车身侧部外板11的下部形成有从下面部11b的顶端部(内侧端部)向车辆下方延伸的下部接合凸缘11c。而且,侧梁内板32、侧梁增强件33以及车身侧部外板11在侧梁31的下部以将侧梁增强件33的下部接合凸缘33c夹在下部接合凸缘32c、11c之间,并将相对的下部接合凸缘32c、33c、11c重叠的状态进行焊接从而相互接合。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梁部3的构造中,包括:车门下部导轨4,其配置于侧梁内板32的车辆外侧;下部导轨上板5,其位于该车门下部导轨4的上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向车辆下方延伸的纵壁部51;以及下部导轨下板6,其位于车门下部导轨4的下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纵壁部61;下部导轨上板5与下部导轨下板6以将各自的纵壁部51、61相互重叠的状态进行接合从而相连结。另外,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连结于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和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以将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夹在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和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之间,并将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和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相互重叠的状态进行接合从而相连结。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门下部导轨4具有开口部朝下配置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形状,并沿车辆前后方向进行配置,滑动车门(未图示)的下端部借助未图示的支架、安装于该支架的且能够旋转的辊,以滑动车门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车门下部导轨4。因此,下部导轨上板5和下部导轨下板6分别具有截面呈大致曲柄形状的形状,且在下部导轨上板5的车辆外侧形成有向与纵壁部51相反的车辆上方延伸的接合凸缘52,在下部导轨下板6的车辆外侧形成有向与纵壁部61相反的车辆下方延伸的接合凸缘62。下部导轨上板5的接合凸缘52连结于车身侧部外板11的侧面部11a、中柱下部延长部23,下部导轨下板6的接合凸缘62连结于侧梁增强件33的侧面部33a、中柱下部延长部23。另外,在车身侧部外板11的侧面部11a设有供滑动车门(未图示)的支架等向车门下部导轨4侧进入的开口部12。

另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侧梁内板32的车辆内侧配置有地板7,该地板7在外侧端部具有接合凸缘7a,该地板7通过将接合凸缘7a接合于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从而连结于侧梁内板32的下部。在地板7的接合凸缘7a与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之间的接合部分的下方沿车辆前后方向设有截面呈帽形的地板纵梁71,该地板纵梁71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跨越该接合部分的方式进行配置,且接合左右两侧的凸缘部71a。

如图1~图3所示,在地板7的上表面侧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刚性构件的地板上横梁8,该地板上横梁8形成为在外侧端部和前后两侧下部具有接合凸缘8a、8b的截面呈帽形的形状。另外,地板上横梁8以将其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8a重叠于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和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的状态进行接合从而连结于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和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由此,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和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的连结部分处的强度因地板上横梁8的连结而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实现提高侧梁部3的刚性。另外,地板上横梁8以将其前后两侧下部的接合凸缘8b重叠于地板7的上表面的状态进行接合。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梁部3的构造中,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及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与地板上横梁8的接合凸缘8a通过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安装于地板上横梁8的上部等的座椅托架9相连结。该座椅托架9是成为未图示的前座椅的安装部的部位。因此,座椅托架9从地板上横梁8的靠车辆外侧的位置延伸至中柱2的根部的中柱下部延长部23的下部,其中间部向车辆上方弯曲,并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倒U字形状的形状,该座椅托架9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外侧端部位的接合凸缘9a和中间部位的接合凸缘9b、沿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侧部位的接合凸缘9c以及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靠外侧端的下侧部位的接合凸缘9d。

而且,如图1~图3所示,座椅托架9的外侧端部连结于车辆侧部的车身侧部1。即,座椅托架9以其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部跨越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及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与地板上横梁8的接合凸缘8a之间的连结部的状态进行配置,座椅托架9与车身侧部1以将下部导轨上板5的接合凸缘52夹在它们之间,并将座椅托架9的接合凸缘9a和中柱下部延长部23的下部相互重叠的状态进行3片接合从而相连结。而且,座椅托架9与下部导轨上板5以将座椅托架9的接合凸缘9d重叠于下部导轨上板5的上表面的状态进行接合。

另外,座椅托架9、地板上横梁8以及侧梁内板32以将地板上横梁8的接合凸缘8a夹在座椅托架9的接合凸缘9b和中柱下部延长部23的下部之间,并将座椅托架9的接合凸缘9b和中柱下部延长部23的下部相互重叠的状态进行3片接合从而相连结。而且,座椅托架9以将其接合凸缘9c重叠于地板上横梁8的上表面和前后两侧面的状态进行接合从而安装于地板上横梁8。

由此,地板上横梁8和座椅托架9连结于侧梁部3,侧梁部3和座椅安装部的刚性得到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前座椅的稳定性增大。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梁部3的构造中,包括:下部导轨上板5,其位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门下部导轨4的上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向车辆下方延伸的纵壁部51;以及下部导轨下板6,其位于车门下部导轨4的下方,且在车辆内侧具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纵壁部61,该下部导轨上板5与下部导轨下板6通过接合纵壁部51、61从而相连结,并且,构成侧梁31的侧梁内板32的侧面部32a连结于下部导轨上板5的纵壁部51和下部导轨下板6的纵壁部61,因此能够谋求提高侧梁部3的强度及刚性,并且生产率较高,能够利用能够容易地增加接合点数的点焊来进行组装操作。而且,由于下部导轨上板5具有担负侧梁内板32的上部的作用,因此无需使用上盖部件等加强构件就能够对侧梁31的上部进行加强。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侧梁部3的构造,能够废除确保侧梁31的刚性所需的加强构件,因此通过由部件个数的削减所带来的焊接操作工时的减少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谋求成本降低及侧梁部3的轻量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已述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