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可拆卸式搭乘板的电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872发布日期:2019-04-13 00: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具备可拆卸式搭乘板的电动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可拆卸式搭乘板的电动推车,更具体地说,是能在使用者搭乘的状态下利用电力运输目标物,使用者搭乘的搭乘板可以拆卸、折叠保管,便于运至其它场所的电动推车。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推车用来装载并运输目标物。这种推车的种类和用途多种多样,本说明书中的推车可以说是板车、行李车、婴儿车和高尔夫车等的统称。推车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者直接施力进行驱动的手动推车,另一种是利用驱动马达等进行驱动的电动推车。

其中,手动运输体依靠使用者的力量移动,当装载的物品过多时,推动手推车必然需要更多的力。由于手动式手推车需要更多的力,所以老弱者或残疾人使用时存在一定危险,特别是在装有较多物品的状态下在倾斜路面前进或后退时,推车人有可能无法承受手推车的力,继而引发安全事故。由于此类问题的出现,近来人们相对于使用者直接施力的手动运输体,更青睐便于移动的电动运输体。人们在超市等处购物时会用到这种电动运输体,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在工厂运送体积较大的重物,以及在公园或游乐场和孩子一起装运行李等多种情况。

此类电动推车一般能够在短距离自由移动或反复移动,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会感到疲劳。另外,电动推车体积较大,能够装载又重又大的物品,因此,不仅会因为体积过大而难以保管,还不便于运至其它场所。

例如,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20-2015-0000746号涉及一种具备供使用者搭乘的板状踏板,能够在使用者搭乘的状态下控制推车的电动装置。此类电动装置虽然便于运送又大又重的物品,但存在着不便保管及难以运至其它场所的问题。由于踏板向后方延长,导致使用者在不搭乘的状态下不便于控制电动装置。

如上所述,电动推车不仅应能够依靠电力运送又大又重的物品,同时还应确保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我们需要一种既能装载大件物品,又便于运至其它场所进行保管的高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借助电力进行驱动的电动推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搭乘的电动推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保管及运至其它场所的电动推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操作装置可拆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远程控制方向的电动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由以下结构组成:可装载运输目标的运输部;安装于所述运输部的前方,与地面接触的可驱动的脚轮;安装于所述运输部的后方,内部装有电池的驱动主体;以及具备可依靠电池旋转的轮毂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主体并在地面上驱动的驱动轮。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还包括以下结构: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板;从地面支撑所述搭乘板并能够驱动的辅助轮;以及能够让所述驱动主体和搭乘板进行拆装的连接装置。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连接装置的实施例,该连接装置由以下结构组成:一对支持销,从所述搭乘板前端两个侧面向外凸出形成;固定部,被设置有支持销的搭乘板的前方插入,在驱动主体的上面形成,内部两侧面带有一对与支持销连接的支持槽;板状滑块,可在所述搭乘板的内部前后移动,两侧面具有多个通过曲面连接的凹陷部,前端部穿透所述搭乘板的前端部并凸出一定距离。其中,所述支持销向所述搭乘板的内侧弹性支撑,确保其内侧端部与滑块侧面贴合。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滑块的实施例,所述滑块的两侧面由以下结构组成:第1凹陷部;比所述第1凹陷部深度更大的第2凹陷部;以及宽度在一定范围内从所述滑块的前方向后方逐渐变窄的倾斜部。当所述支持销的内侧端部与第1凹陷部接触时,所述支持销的外侧端部与所述支持槽结合;当所述支持销的内侧端部与第2凹陷部接触时,所述支持销的外侧端部与所述支持槽分离。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驱动主体的实施例,所述驱动主体具有防止所述搭乘板挥动超出一定范围的挂接部。在这里,为了让所述搭乘板在一定范围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只有所述滑块向后移动,所述支持销的内侧端部与倾斜部接触,在所述支持销的外侧端部与所述支持槽结合的状态下,让所述滑块的前端部向所述搭乘板后退,才能在不与所述挂接部干涉的情况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驱动主体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主体还具有挂接槽,挂接槽在所述挂接部上呈凹陷状,所述搭乘板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垂直竖立的状态下固定所述滑块的前端部。

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运输体具有用于放置远程控制其的操作部,远程控制器能够控制驱动主体及其方向和速度。所述远程控制器可以从所述操作部上拆卸,在与操作部固定或分离的状态下均能控制所述驱动主体。

本发明由以上结构组成,运输部的后方装有内部带电池的驱动主体,驱动主体的左右两侧装有一对在地面上驱动的驱动轮。因为驱动轮带有能够依靠电池发电来旋转的轮毂电机,所以便于借助电力运输目标物。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优点是能够让使用者在搭乘着搭乘板的状态下舒适地运送目标物,由于驱动主体与搭乘板可以拆卸,所以不仅能在限定的场所进行保管,还易于运至其它场所。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优点是具有可防止搭乘板在驱动时上升或下降超过一定范围的挂接部,从而预防搭乘板因地面倾斜而过度折叠所引发的安全事故。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优点是具有在搭乘板以支持销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其加以固定的挂接槽,在手动操作及未搭乘的状态下可垂直折叠搭乘板,便于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

另外,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优点是运输体上设有固定构件,用于固定能够控制驱动轮转换方向的远程控制器。因为远程控制器可从固定构件上拆卸,所以不仅能够在将其放置在固定构件的状态下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还能降远程控制器从固定部上卸下,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远程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整体结构的示例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驱动主体与搭乘板的分解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驱动主体与搭乘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驱动主体与搭乘板的平面截面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搭乘板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中10.运输部,12.脚轮,12a.水平框架,12b.垂直框架,14.把手,16.脚轮,20.驱动主体,22.驱动轮,24.固定部,24a.支持凸起,24b.支持槽,26.挂接部,26a.第1挂接凸起,26b.第2挂接凸起,26c.挂接槽,30.搭乘板,32.踏板,34.辅助轮,36.连接部,42.杠杆,44.滑块,44a.第1凹陷部,44b.第2凹陷部,44c.倾斜部,44d.前端部,46.支持销,46a.凸缘,46b.止动件,50.固定构件,52.远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由以下结构组成:可装载运输目标物的运输部10;安装于所述运输部10的前方,与地面接触的可驱动的脚轮16;安装于所述运输部10的后方,内部装有电池的驱动主体20;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驱动主体20左右两侧的一对驱动轮22。

所述运输部10能够装载运输目标物,可由多种形态组成。如图1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运输部10具有一定高度,上面呈开放式六面体,但可根据运输目标人物或物品等的用途变换成多种形态。举例来说,如果利用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带孩子去公园或超市,可以变换为能够装载儿童座椅和背包等物品的结构。

所述脚轮12装在运输部10的前方,与地面接触并且能够驱动。如图示实施例所示,所述脚轮12支撑在运输部10前方下端部的两侧并且能够旋转,可借助外力自由转换方向。在这里,施加到脚轮12上的外力是指驱动轮22行驶时产生的力。

如图1图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驱动主体20在运输部10的后方与运输部10成为一体,让所述运输部10借助驱动轮22电动行驶。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主体20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一对内部带有轮毂电机的驱动轮22。所述驱动主体20的内部装有为轮毂电机供电的电池(未图示)和控制轮毂电机的控制部(未图示)。

所述控制部通过后文所述的远程控制器52(remote controller)接收指令,可独立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的旋转数,继而控制前进、后退或方向转换。另外,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不仅能利用所述轮毂电机电动行驶,还能由使用者直接施力手动行驶。

这里,所述驱动主体20不仅限于图示实施例,也可以不与所述运输部10成为一体,只要能让所述运输部10电动行驶,任何结构均可。例如,也可以采用能够让所述驱动主体20从所述运输部10上拆卸的结构。

下面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另一个实施例,对可以从所述驱动主体20上拆卸并可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板30进行说明。所述搭乘板30能够让使用者在搭乘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状态下运送目标物。如图2所示,所述搭乘板30呈板状,具有可供使用者搭乘的面积。所述搭乘板30由以下结构组成:供使用者搭乘的踏板32;位于所述踏板32前方,可以与驱动主体20进行拆装的连接部36;以及从地面支撑所述踏板32底面并且能够行驶的辅助轮32。

图示实施例中的辅助轮34在踏板32后面两侧的下部形成一对,但实际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置有多个辅助轮。另外,所述辅助轮34最好由可自由转换方向的脚轮组成。所述连接部36的宽度最好小于踏板32。

如上所述,可让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30进行拆装的连接部36由以下结构组成:穿透上面并凸出一定距离,受使用者控制向前后移动的杠杆42;随着所述杠杆42的动作向前后移动的板状滑块44;左右对称形成一对,内侧端部向所述连接部36的横向内侧弹性支撑,与所述滑块44保持接触状态,外侧端部穿透所述连接部36的两个侧面并凸出一定距离的一对支持销46。在这里,所述杠杆42最好全部穿透连接部36的上下两面并凸出一定距离。

所述驱动主体20为了能让所述连接部36进行拆装,设有可供连接部36向内插入的固定部24。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4包括一对向上方凸出并支撑支持销46的支持凸起24a。所述支持凸起24a的内侧设置有支持槽24b,使得所述支持销46向内插入所述固定部24时,连接部36两侧凸出的支持销46能够插入所述支持槽24b。在所述支持销46插入支持槽24b的状态下,所述搭乘板30可以以支持销46为轴,在一定范围内挥动。

下面通过图3和图4图示的实施例对所述连接部36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如图示实施例所示,所示滑块44在连接部36的内部与所述杠杆42连接,随着所述杠杆42的动作向前后移动。同时,所述滑块44的前端部44d穿透所述连接部36的前端部并凸出一定距离。所述滑块44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呈一定深度凹陷的第1凹陷部44a;位于所述第1凹陷部44a后方且深度更大的第2凹陷部44b;以及宽度逐渐向所述滑块44的前方增大的倾斜部44c。

在所述连接部36内与第1凹陷部44a、第2凹陷部44b和倾斜部44c弹性接触的支持销46随着所述滑块44向前后移动,从所述连接部36两侧面凸出的长度发生变化,以此控制搭乘板30在所述驱动主体20上的拆装。

如图4图示的实施例所示,一对支持销46分别左右对称地形成在滑块44的两个侧面,其内侧端部弹性支撑在第1凹陷部44a内,外侧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支持槽24b。该状态表示所述搭乘板30与驱动主体20处于结合状态,所述搭乘板30可在结合状态下在一定范围内向上下挥动。也就是说,如果所述支持销46的外侧端部与支持槽24b结合,就能在使用者搭乘到搭乘板30上的状态下运送目标物。

如图4所示,所述支持销46向所述连接部36的内侧弹性支撑。参照所述支持销46进行支撑时的实施例,弹性支撑支持销46的弹簧(S)在支持销46外侧面的凸缘46a与所述连接部36内侧面上的止动件46b之间支撑。因此,所述支持销46在固定的连接部36的内侧面受到弹簧(S)的弹力作用,总是被弹性支撑到连接部36的内侧(横向内侧)。在这里,所述支持销46位于所述驱动轮22的中心轴的前方。

如上所述,所述支持销46随着滑块44向前后的移动与第1凹陷部44a、第2凹陷部44b和倾斜部44c接触。在这里,连接所述第1凹陷部44a、第2凹陷部44b和倾斜部44c的滑块44两侧面最好呈曲面。

下面对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30的结合及分离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所述支持销46的内侧端部到达所述第1凹陷部44a后,支持销46的外侧端部被固定到所述支持槽24b,所述搭乘板30与驱动主体20结合,让使用者能够在搭乘状态下运送目标物品。其中,所述杠杆42位于中间位置,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42的位置定义成第1位置。

从第1位置向前推动所述杠杆42后,所述滑块44向前移动,所述支持销46到达第2凹陷部44b。如前文所述,因为所述第2凹陷部44b在第1凹陷部44a的后方向滑块44内侧呈更深的深度,所以从所述连接部36两侧面向外侧凸出的支持销46的长度必然减小。而且,所述支持销46未支撑在支持槽24b内,从所述连接部36向两侧凸出的一对支持销46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固定部24上设置的一对支持凸起24a的间隔,造成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3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在这里,所述杠杆42处于向前移动的状态,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42的位置定义成第2位置。为了再次将搭乘板30连接到所述驱动主体20,应在所述连接部36插入固定部24的状态下使所述杠杆42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

如果向后拉动所述杠杆42,所述支持销46的内侧端部就会到达倾斜部44c,使所述滑块44的前端部44d后退至所述连接部36内。本说明书将此类杠杆42的位置定义成第3位置。在这里,所述倾斜部44c从所述滑块44的前方向所述第1凹陷部44a逐渐变窄,所述杠杆42位于第3位置时,使用者将手放在上面后将自动回到第1位置。此类第3位置可以说是为了折叠所述搭乘板30而设置的,详细内容见后文。

下面对能够防止在所述搭乘板30与驱动主体20结合状态下的挥动超出一定范围的挂接部26进行说明。所述挂接部26从驱动主体20的上面向上凸出一定高度,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在驱动时能够在所述搭乘板30随着地面的倾斜以支持销46为轴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防止所述搭乘板30后端部的挥动超出一定范围。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挂接部26包括从驱动主体20上面凸出一定高度的第1挂接凸起26a。所述搭乘板30以支持销4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上升至一定范围后穿透所述搭乘板30的前端部,凸出的滑块44的前端部44d被第1挂接凸起26a干涉,防止其继续上升。

如果所述搭乘板30的后端部以所述支持销为轴沿顺时针挥动超出一定范围,所述连接部36的底面被第2挂接凸起26b或驱动主体的上面干涉,防止其继续下降。其中,第1挂接凸起26a和第2挂接凸起26b向前后分开一定距离,内侧具有挂接槽26c。

下面参照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另一个实施例对所述搭乘板30的折叠结构进行说明。为了便于在手动操作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或使用者不搭乘到搭乘板30的状态下操作,所述搭乘板能够以所述支持销4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折叠。

所述搭乘板30在杠杆42位于第1位置时与所述驱动主体20结合,所述滑块44的前端部44d挂在第1挂接凸起26a上,防止所述搭乘板30以支持销4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上升超过一定角度。为了让所述搭乘板30沿逆时针方向折叠,应使穿透搭乘板30前端部后凸出的滑块44的前端部44d向后方后退。

为了使所述滑块44的前端部44d向后方后退,如上所述,所述杠杆42应位于第3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所述搭乘板30以支持销46为轴,在一定范围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搭乘板30被固定在与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在这里,所述杠杆42自动从第3位置返回到第1位置。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示,所述搭乘板3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被固定在挂接部26的挂接槽26c内并保持该状态。所述搭乘板30沿逆时针方向折叠固定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可具有多种实施例。举例来说,还可以在所述搭乘板30上安装挂钩(Hook),以支持销46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位置挂住所述运输部10的水平框架12a和垂直框架12b并使其固定。

下面对能够控制运输部10水平框架12a及垂直框架12b上的所述驱动轮22的远程控制器52进行说明。所述远程控制器52与固定在运输部10后方把手14上的固定构件50结合并可以拆卸,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轮22来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向和驱动。

这种远程控制器52可以在固定到固定构件50的状态下操作,也可以将其从所述固定构件50上卸下,在一定范围内远程操作。也就是说,所述远程控制器52将输入到该远程控制器52的信号传输至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着一对驱动轮22上的轮毂电机,以此控制驱动和方向的转换。

举例来说,如果让所述驱动轮22上的轮毂电机同时向第1方向旋转,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前进。如果让轮毂电机同时向不同于第1方向的第2方向旋转,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后退。在分别安装于左侧和右侧的轮毂电机中,如果让左侧的轮毂电机比右侧更快地旋转,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右转。如果让右侧的轮毂电机比左侧更快地旋转,电动驱动装置就会左转。另外,左侧和右侧的轮毂电机相互逆向旋转时,本发明中的电动驱动装置将在原地旋转。

本发明具有以上结构,其优点是所述驱动主体20左右两侧的驱动轮22能够借助电力方便地运送目标物。另外,它具有可供使用者搭乘的搭乘板30,能够让使用者舒适地运送目标物,因为所述驱动主体20与搭乘板30可以拆卸,所以不仅能放在限定的场所保管,还易于运至其它场所。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具备行驶时能够防止因地面倾斜导致所述搭乘板30上升或下降超出一定范围的挂接部26,可预防搭乘板30因地面倾斜而过度折叠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另外,本发明还具备挂接槽26c,当所述搭乘板30以支持销46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在与所述驱动主体20垂直的状态下固定所述滑块44的前端部44d,在手动操作或使用者未搭乘到搭乘板30上的状态下垂直折叠搭乘板30,便于控制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的运输部10上装有固定构件50,用于固定能够控制驱动轮22及其方向的远程控制器52。远程控制器52可从固定构件50上拆卸,所以不仅能在安装在固定构件50上的状态下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还能在其与固定构件20分离的状态下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远程控制本发明中的电动推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可以由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进行多种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