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974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三轮车,特别是一种座位上下、前后可调节的儿童三轮车。



背景技术:

儿童用三轮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玩具,然而现有的三轮车上旋转座椅大都需按键用力按下去才能旋转,不方便使用,另外现有座椅大多只具备旋转调节功能,不能前后调节和上下调节,孩子大了以后骑乘时坐姿无法调节到最佳位置;再者调节按键多为塑料按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无需按键,可前后上下多档调节,更适用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提供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前后车轮、把手以及车座,前车轮上设置有脚踏板,车座包括座子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固定件、调节部件和座体,固定件与调节部件均为U形,固定件的U底上设置有固定螺孔且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两个U边上均设置有两排长孔;调节部件的U底上设置有定位孔一,两个U边上均设置有两排三层高度调节螺孔,固定件与调节部件以长孔与高度调节螺孔配合,通过快拆螺丝连接;座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一配合的定位孔二,并通过螺丝螺母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调节部件和座体连接的螺丝螺母在调节部件侧面设置有压力弹簧。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座体包括钢管成型冲压攻丝与座板,座板设置在钢管成型冲压攻丝的下方,两者焊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调节部件与座体的接触面各设置有相配合的四个凸起定位槽和定位小孔。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座体的上方还设置有座椅与钢管上螺丝孔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固定件的长孔的水平中轴线在一个水平线上,且两个U边对应的长孔位置相对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螺丝螺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前车轮;4、脚踏板;5、把手;6、座椅;7、调节机构;8、固定件;9、调节部件;10、座体;11、长孔;12、固定螺孔;13、定位孔一;14、定位孔二;15、高度调节螺孔;16、快拆螺丝;17、钢管成型冲压攻丝;18、座板;19、凸起定位槽;20、定位小孔;21、螺丝螺母;22、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座位可调节儿童三轮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前后车轮、把手5以及车座,前车轮2上设置有脚踏板4,车座包括座子6和调节机构7,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7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固定件8、调节部件9和座体10,固定件8与调节部件9均为U形,固定件8的U底上设置有固定螺孔12且与车架1固定连接的,两个U边上均设置有两排长孔11;调节部件9的U底上设置有定位孔一13,两个U边上均设置有两排三层高度调节螺孔15,固定件8与调节部件9以长孔11与高度调节螺孔15配合,通过快拆螺丝16连接;座体10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一13与定位孔二14配合,并通过螺丝螺母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

将车座安装完成后,通过固定件8上的长孔11与调节部件9上的两排三层高度调节螺孔15孔眼重合,可以调节固定件8与调节部件9的连接位置,进而调节车座的高度;通过固定件8上的长孔11与调节部件9的连接件快拆螺丝16的位置关系,可以设置车座的前后位置位置;另外,通过座体10与调节部件9的连接件螺丝螺母21对压力弹簧22的压紧程度,可以进一步微调调节车座的高度,当达到一定压力压缩弹簧即可旋转,通过四个凸起定位槽19和四个定位小孔20的配合使用,座子6可实现旋转90度可动定位的功能,每旋转90度可升高或下降1.5~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7仅由固定件8、调节部件9、座体10以及快拆螺丝16构成,且能实现前后及上下的调节,结构简单,造价低且使用方便;

2、调节机构7中调节部件9和座体10连接的螺丝螺母21在调节部件9侧面设置有压力弹簧22,不仅可以进一步调节车座的高度,还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