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包括车轮支架本体及设置在车轮支架本体一侧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车轮支架本体由竖板及分别垂直设置于竖板两侧的左、右侧板组成,竖板上开设有键槽孔及若干分布在键槽孔周围的螺栓孔,左、右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组件的安装槽,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与竖板平行的车轮泥瓦安装平台;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一侧设有中空凸台及定位键,其另一侧设有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凸台、定位键与键槽孔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在左、右侧板上设置安装槽并通过凸台、定位键对制动件和车轮轴皮进行定位,不易与车轮支架本体产生滑动,可用于左右轮的车轮、车轮轴皮、制动件的安装,装配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机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前两轮三轮车,其内部轴承与转轴组件的装配是在和车轮支架组装时一起进行的。由于前两轮三轮车的摇摆转轴的轴承外套和左右轮的连杆均是焊接件,而车轮支架的装配形式是刚性连接,使得装配后前两轮三轮车产生的形位偏差很难通过调整来消除,再加上其装配工艺不便利,导致装配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通过模具加工单个部件,用模块化工艺组装,左、右车轮支架本体可以相互通用,在转轴组件安装的位置,车轮支架本体采用开口式长槽并以车轮支架本体作为平台,通过螺栓分别完成转轴组件、各种刹车夹器和车轮轴安装座的装配,在刹车夹器和车轮轴安装座上可装配车轮轴皮和车轮防脱安全钩以适应车的轮径大小、连杆宽窄尺寸的变化,起到柔化性生产的作用,提高生产精度、降低成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形位偏差难以消除、装配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所述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包括车轮支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架本体一侧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所述车轮支架本体由竖板及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板两侧的左、右侧板组成,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带键槽的键槽孔及若干分布在所述键槽孔周围的用于固定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螺栓孔,所述左、右侧板上开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安装转轴组件的安装槽,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竖板平行的并开设螺孔的车轮泥瓦安装平台;所述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凸台及靠近所述中空凸台的外侧壁设置的定位键,其另一侧设置有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所述中空凸台、定位键与所述键槽孔配合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转轴组件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右侧板上开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转轴组件脱落的防脱钩定位孔。
[000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左、右侧板上设置用于安装转轴组件的安装槽并通过中空凸台、定位键对制动件和车轮轴皮进行定位,不易与车轮支架本体产生滑动,可用于左右轮的车轮、车轮轴皮、制动件的安装,装配方便,能提高形位公差的精度,提高了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中车轮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中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与转轴组件、车轮轴皮的安装示意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与摆架装配的摇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丨一车轮支架本体;丨丨一竖板;丨i丨一键槽;112—键槽孔;113—螺栓孔;12—侧板;121—安装槽;122—车轮泥瓦安装平台;123—防脱钩定位孔;2—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1—中空凸台;22—定位键;23—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231—车轮轴安装座;232—制动件安装螺孔;3—转轴组件;31—转轴防脱钩垫圈;4一车轮轴皮;5—第一连接轴;6—螺栓;7—摆架;71—连杆;72—支架;8—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在左、右侧板12上设置用于安装转轴组件3的安装槽121并通过中空凸台21、定位键22对制动件和车轮轴皮4进行定位,不易与车轮支架本体I产生滑动,可用于左右轮的车轮、车轮轴皮4、制动件的安装,装配方便,能消除形位偏差,提高了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的稳定性。
[001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包括车轮支架本体I及设置在车轮支架本体I一侧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车轮支架本体I由竖板11及分别垂直设置于竖板11两侧的左、右侧板12组成,竖板11上开设有带键槽111的键槽孔112及若干分布在键槽孔112周围的用于固定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的螺栓孔113,左、右侧板12上开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安装转轴组件3的安装槽121,左、右侧板12上分别设置有与竖板11平行的并开设螺孔的车轮泥瓦安装平台122;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凸台21及靠近中空凸台21的外侧壁设置的定位键22,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制动件(图中未示出)、车轮轴皮4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23,中空凸台21、定位键22与键槽孔112配合设置。
[0018]如图4所示,优选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转轴组件3分别可拆卸设置在车轮支架本体I的两侧,螺栓孔113对称设置在竖板11的两侧,方便安装;左、右侧板12上还设置有靠近车轮泥瓦安装平台122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及减重孔(图中未示出),左、右侧板12与车轮泥瓦安装平台122—体成型;车轮支架本体I为门型支架,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2可用于各种刹车夹器、抱闸或涨闸的安装,刹车夹器优选碟刹,中空凸台21、定位键22设置在车轮支架本体I的靠近转轴组件3的一侧,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23包括车轮轴安装座231及制动件安装螺孔232 ;车轮轴皮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5,第一连接轴5依次穿过车轮轴安装座231、中空凸台21、键槽孔112并通过螺栓6固定。
[0019]如图5所示,优选的,将两个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分别与摆架7的两端连接形成长方形结构的摇摆机构,摆架7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连杆71及安装在连杆71上的支架72,每个连杆7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组件3,在三轮车转向时,两个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与两连杆71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有效降低三轮车的重心,避免三轮车转向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侧倾。
[0020]转轴组件3的两端还分别与左、右侧板12可拆卸连接,左、右侧板12上开设有用于防止转轴组件3脱落的防脱钩定位孔123。
[0021]优选的,防脱钩定位孔123背离安装槽121的开口端设置,转轴组件3通过第二连接轴8卡设在安装槽121内,第二连接轴8通过螺栓6与左、右侧板12固定,转轴组件3上位于螺栓6与侧板12之间套设有转轴防脱钩垫圈31,转轴防脱钩垫圈3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转轴组件3进行限位的弯曲部(图中未示出),转轴防脱钩垫圈31倾斜安装在左、右侧板12上便于将转轴组件3牢靠固定在安装槽121内,弯曲部与防脱钩定位孔123配合连接以防止转轴组件3从安装槽121的开口处脱落,提高了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包括车轮支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架本体一侧的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所述车轮支架本体由竖板及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竖板两侧的左、右侧板组成,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带键槽的键槽孔及若干分布在所述键槽孔周围的用于固定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螺栓孔,所述左、右侧板上开设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用于安装转轴组件的安装槽,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竖板平行的并开设螺孔的车轮泥瓦安装平台;所述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凸台及靠近所述中空凸台的外侧壁设置的定位键,其另一侧设置有制动件和车轮轴安装座,所述中空凸台、定位键与所述键槽孔配合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两轮三轮车的车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右侧板上开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转轴组件脱落的防脱钩定位孔。
【文档编号】B62K5/05GK205707093SQ20162059044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发明人】方建华
【申请人】宁波格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