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骑行的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68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可骑行的爬楼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可骑行的爬楼车,属于爬楼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爬楼车只适合很轻的货物上楼。并在平路靠推拉行进。而且若推拉较重的物体或病人、儿童上楼。由于单轴承重,在上下楼过程中存在重心不稳,若重心往后,操作人负重大,重心往前会往前倾翻的问题。容易在上下楼过程中造成安全问题。

爬楼车在在上下楼过程中,爬楼车上楼时通常是通过棘轮来控制车轮的制动,下楼时,如果是载物的,操作人必须始终拉车,松手就向下滑动,如果是载人的,需要通过制动装置来制动, 结构复杂,当然也可以采用棘轮棘爪来控制爬楼轮的转动与否,但是因为棘轮棘爪在下楼时为了制动是相互卡固的,如果需要使棘轮棘爪分离,首先要通过爬楼轮适当翻转使得棘轮翻转,棘轮棘爪产生一定间隙后才能顺利脱离,但是两个动作需要同步完成,一个人是很难同步完成这两个动作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骑行的爬楼车,可以在平路骑行,上下楼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骑行的爬楼车,包括具有爬楼机构的爬楼车体,爬楼机构上设有爬楼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骑行车架,骑行车架的一端与爬楼车体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骑行车架分别固定于爬楼车体的前侧和后侧,骑行车架的另一端设有骑行轮,骑行车架上设有驱动骑行轮转动的骑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可骑行的爬楼车,将骑行车架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后侧,可以在平地上骑行,而如果将骑行车架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前侧,骑行车架及骑行轮可以作为爬楼车体的前支撑,防止爬楼车体向前倾翻,上下楼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中的骑行轮直径大于爬楼轮的直径。

爬楼车体上设有铰链轴,骑行车架前端通过铰链轴套转动连接铰链轴,骑行轮固定在骑行车架的后端,铰链轴角度可调的固定在爬楼车体上,这样将骑行车架固定在爬楼车体前侧时,可以通过调节铰链轴的角度来调节骑行车架的角度,适合上楼、下楼。

骑行机构有两个方案可选:

其一、骑行机构包括脚踏机构,脚踏机构通过链轮链条连接骑行轮,人力蹬踏来驱动骑行车架和爬楼车体一起前进。

其二、骑行机构可以是电机,电机连接并带动骑行轮旋转,类似于目前的电动车。

优选的,所述骑行车架上还设有骑行车座,还可以坐在爬楼车体上骑行。骑行车座与骑行车架可拆卸的连接,在上下楼时将骑行车座拆下来,便于上下楼。

优选的,所述爬楼机构包括爬楼爪,爬楼爪由多个放射状分布的爬楼杆构成,爬楼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爬楼轮,在爬楼爪的轴上固定有棘轮,爬楼车体上设有一个与棘轮配合的棘爪。上楼时棘爪防止爬楼爪回转,下楼时通过棘爪的摆动可以控制爬楼爪每次转动的角度,从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楼,当然在下楼时也可以采用制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棘爪还连接有预拉分离机构。棘爪通过扭簧连接车体,从而保证与棘轮的配合。在利用棘爪下楼时,由于爬楼车体以及负载的重量使得棘轮与棘爪相互卡紧,如果需要使棘轮与棘爪分离,首先要通过爬楼轮适当回转棘轮,棘轮与棘爪产生一定间隙后才能顺利脱离,但是回转棘轮与摆动棘爪需要同时完成,一个人是很难同步完成这两个动作的。本实用新型的该技术方案则解决了该问题,利用预拉分离机构给棘爪与摆动的预紧力,当手动回转棘轮时,棘爪在预拉分离机构的作用下摆动并与棘轮分离,棘轮失去棘爪的制动,在自重的作用下,棘轮、爬楼爪发生转动从而下楼。

优选的,所述预拉分离机构包括拉簧和棘爪拉筋,拉簧连接在棘爪与棘爪拉筋之间,棘爪拉筋与爬楼车体之间设有临时连接机构。利用拉簧施加给棘爪预紧力,棘爪拉筋将拉簧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固定在爬楼车体上,爬楼爪转动过程中,松开棘爪拉筋,棘爪在扭簧的作用下回摆并再次与棘轮卡紧,实现下楼过程的随时制动。

优选的,所述爬楼机构包括爬楼爪,爬楼爪由多个放射状分布的爬楼杆构成,爬楼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爬楼轮,爬楼爪连接有带动其旋转的蜗轮电机。

优选的,所述爬楼车体上设有一自调角度的座椅,座椅与爬楼车体之间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端与爬楼车体固定连接,限位杆上端与座椅上部铰接,爬楼车体上设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限位块,限位杆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座椅包括上横撑和下横撑,上横撑与下横撑相对应的两端分别通过减震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爬楼车体的后侧设有推拉扶手,推拉扶手下端与爬楼车体转动连接,推拉扶手与爬楼车体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推拉杆、滑动套和锁定机构,推拉杆的下端与爬楼车体转动连接,滑动套转动设置在推拉杆的上端,滑动套滑动设置在推拉扶手上,锁定机构固定连接滑动套与推拉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骑行的爬楼车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骑行的爬楼车,将骑行车架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后侧,可以在平地上骑行,而如果将骑行车架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前侧,骑行车架及骑行轮可以作为爬楼车体的前支撑,防止爬楼车体向前倾翻,上下楼安全可靠。骑行车架可以与爬楼车体分离,各自组成自行车和单体的爬楼车。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可骑行的爬楼车在平路上的组合状态图。

图2为该可骑行的爬楼车在上下楼时的组合状态图。

图3为骑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爬楼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爬楼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爬楼车体 2、骑行车架 3、骑行轮 4、脚踏机构 5、链轮链条 6、骑行车座 7、爬楼轮 8、铰链轴套 9、爬楼杆 10、蜗轮电机 11、座椅 12、限位杆 13、减震弹簧 14、推拉扶手 15、滑动套 16、锁定螺钉 17、推拉杆 18、棘轮 19、棘爪 20、扭簧 21、拉簧 22、棘爪拉筋 23、上横撑 24、下横撑 25、限位块 26、座椅支撑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该可骑行的爬楼车包括具有爬楼机构的爬楼车体1,爬楼机构上设有爬楼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骑行车架2,骑行车架2的一端与爬楼车体1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骑行车架2可以分别固定于爬楼车体1的前侧和后侧,骑行车架2的另一端设有骑行轮3,骑行车架2上设有驱动骑行轮3转动的骑行机构。将骑行车架2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后侧,可以在平地上骑行,而如果将骑行车架2固定在爬楼车架的前侧,骑行车架2及骑行轮3可以作为爬楼车体1的前支撑,防止爬楼车体1向前倾翻,上下楼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3,骑行轮3直径大于爬楼轮7的直径,骑行方便,而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爬楼车体1上设有铰链轴,骑行车架2前端通过铰链轴套8转动连接铰链轴,骑行轮3固定在骑行车架2的后端,铰链轴角度可调的固定在爬楼车体1上,这样将骑行车架2固定在爬楼车体1前侧时,可以通过调节铰链轴的角度来调节骑行车架2的角度,适合上楼、下楼。

骑行机构包括脚踏机构4,脚踏机构4通过链轮链条5连接骑行轮3,人力蹬踏来驱动骑行车架2和爬楼车体1一起前进。另外,骑行机构还可以是电机,电机连接并带动骑行轮3旋转。骑行车架2上还设有骑行车座6,还可以坐在爬楼车体1上骑行。骑行车座6与骑行车架2可拆卸的连接,在上下楼时将骑行车座6拆下来,便于上下楼。

爬楼机构实施例1

参照图4,爬楼机构包括爬楼爪,爬楼爪由多个放射状分布的爬楼杆9构成,爬楼杆9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爬楼轮7,爬楼爪连接有带动其旋转的蜗轮电机1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爬楼车体1上设有一自调角度的座椅11,座椅11与爬楼车体1之间设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下端与爬楼车体1固定连接,限位杆12上端与座椅11上部铰接,爬楼车体1上设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限位块25,限位杆12位于两个限位块25之间。随上下楼角度的变化,座椅11会绕其与限位杆12连接处摆动,从而调节角度,两个限位块25则限制座椅11的摆动角度范围。将限位杆12下端固定在爬楼车体1不同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载物的情况。

爬楼车体1的后侧设有推拉扶手14,推拉扶手14下端与爬楼车体1转动连接,推拉扶手14与爬楼车体1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具体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推拉杆17、滑动套15和锁定螺钉16,推拉杆17的下端与爬楼车体1转动连接,滑动套15转动设置在推拉杆17的上端,滑动套15滑动设置在推拉扶手14上,锁定螺钉16固定连接滑动套15与推拉扶手14,调节滑动套15在推拉扶手14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推拉扶手14的角度,锁定螺钉16将滑动套15固定在推拉扶手14的目前位置,从而将推拉扶手14的角度固定。

参照图5,座椅11包括上横撑23和下横撑24,上横撑23与下横撑24的前端通过减震弹簧13连接,同样,上横撑23与下横撑24的后端也通过减震弹簧13连接,限位杆12与上横撑23的中部转动连接。限位杆12的上端还固定有座椅支撑扶手26。

爬楼机构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的爬楼机构包括爬楼爪,爬楼爪由多个放射状分布的爬楼杆9构成,爬楼杆9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爬楼轮7,在爬楼爪的轴上固定有棘轮18,爬楼车体1上设有一个与棘轮18配合的棘爪19。上楼时棘爪19防止爬楼爪回转,下楼时通过棘爪19的摆动可以控制爬楼爪每次转动的角度,从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楼,当然在下楼时也可以采用制动装置。

棘爪19还连接有预拉分离机构。棘爪19通过扭簧20连接车体,从而保证与棘轮18的配合。在利用棘爪19下楼时,由于爬楼车体1以及负载的重量使得棘轮18与棘爪19相互卡紧,如果需要使棘轮18与棘爪19分离,首先要通过爬楼轮7适当回转棘轮18,棘轮18与棘爪19产生一定间隙后才能顺利脱离,但是回转棘轮18与摆动棘爪19需要同时完成,一个人是很难同步完成这两个动作的。本实用新型的该技术方案则解决了该问题,利用预拉分离机构给棘爪19与摆动的预紧力,当手动回转棘轮18时,棘爪19在预拉分离机构的作用下摆动并与棘轮18分离,棘轮18失去棘爪19的制动,在自重的作用下,棘轮18、爬楼爪发生转动从而下楼。具体的,预拉分离机构包括拉簧21和棘爪拉筋22,拉簧21连接在棘爪19与棘爪拉筋22之间,棘爪拉筋22与爬楼车体1之间设有临时连接机构,临时连接机构可以是挂钩,也可以是魔术贴。利用拉簧21施加给棘爪19预紧力,棘爪拉筋22将拉簧21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固定在爬楼车体1上,爬楼爪转动过程中,松开棘爪拉筋22,棘爪19在扭簧20的作用下回摆并再次与棘轮18卡紧,实现制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