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09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车载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附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儿童座椅,该车载儿童座椅可以应用于绝大部分的自行车,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通常在车座的前后留有一定的空间,对于儿童或者其他人而言,可以通过在该车座前后空间设置相应的车载座椅实现乘坐。

现有的车载座椅结构过于强调结构的强度,而忽略了座椅的适应性。由于不同的车辆的车座和车梁的位置,车座前部空间的大小不一,导致现有的车载座椅的专用性较强,难以在其他车型车辆上使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款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兼容性,拆装方便快捷的车载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车载座椅无法适应不同结构车辆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车载儿童座椅,在保证其牢固稳固的前提下,具有相当的兼容性,能够在不同结构的车辆上固定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儿童座椅,包括车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座本体的靠近车的一侧的固定装置I;所述车座本体用于儿童或者较小个子的成人乘坐;所述固定装置I朝向车的方向延伸;

所述固定装置I的一端与车相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I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II;

所述固定装置II上至少设置有朝向所述车座本体方向延伸的固定装置III以及朝向车方向延伸的固定装置IV;

所述固定装置III围绕所述固定装置I延伸并用于连接并固定所述固定装置I与车座本体的位置关系;

所述固定装置IV用于连接并固定所述固定装置I与车的位置关系;

所述固定装置IV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装置I的延伸方向之间至少存在一夹角。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I沿着所述固定装置I的延伸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II 以及固定装置IV的与所述固定装置II相连接的一端可分别沿着所述固定装置II 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朝向车的车座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的一端与车的车座部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的对向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II。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设置于所述车座本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II 的一端与所述车座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V 朝向车的车梁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IV 的一端与车的车梁部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座椅的固定装置分别固定车座和车梁,具有包裹结构的固定装置III通过对固定装置I的包裹固定,较好地实现了稳定性。且通过设置固定装置II的槽结构或者类似结构,实现了车座本体的前后移动以及保证固定装置I与车座本体固定连接的基础上,令固定装置III和固定装置IV与车座本体之间能够相互位置移动,便于车载儿童座椅在不同结构车辆上进行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本体的由侧面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本体的省略了固定装置IV后的由前向后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座椅本体省略了固定装置IV后的由前向后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车载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100的靠近车的一侧的固定装置I101;所述座椅本体100用于儿童或者较小个子的成人乘坐;所述固定装置I101朝向车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记载的车载儿童座椅通常是安装在车上的,所述车可以是自行车、电动车。但对于车的结构稍有要求,详见下述。座椅本体100被固定于车的车座的前端或者后端,尤其提供儿童,或者个子较小的人乘坐。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令本实施例记载的车载儿童座椅能够适应于不同结构的车,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装置对座椅本体100进行固定,同时要能够满足座椅可以进行适度的位置调整。因此,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一端与车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II102。固定装置I101为主要固定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固定装置与座椅本体100相连接。固定装置可以为开设于固定装置I101上的槽,或者条形的凸起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II102上至少设置有朝向所述座椅本体100方向延伸的固定装置III103以及朝向车方向延伸的固定装置IV104。固定装置I101通过固定装置 III103实现与座椅本体100的连接,同时又能够满足固定装置I101的与座椅本体100之间的适度的位置改变。固定装置IV104则为一辅助的车辆连接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III103围绕所述固定装置I101延伸并用于连接并固定所述固定装置I101与座椅本体100的位置关系。固定装置III103尤其是围绕固定装置 I101的周向方向延伸,防止座椅的左右摇晃,且可以提高座椅本体100与固定装置I101之间接触面积,有助于令座椅本体100的连接更为稳固。

所述固定装置IV104用于连接并固定所述固定装置I101与车的位置关系;所述固定装置IV10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延伸方向之间至少存在一夹角200,固定装置IV104和固定装置I101均于车体相连接,但朝向不同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I101朝向车座方向延伸,固定装置IV104朝向车梁或者向下延伸,该夹角随着车辆的车座和车梁的位置有所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I102沿着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延伸方向延伸,两者大致是平行的。在固定装置II102为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固定装置I101 的侧面开设槽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II103以及固定装置IV104分别可沿着固定装置 II102往复移动,两者的与所述固定装置II102相连接的一端可分别沿着所述固定装置II10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固定装置III103与固定装置IV104的一端分别为卡扣,通过与固定装置II102的槽结构的卡合从而实现往复移动。因此固定装置III103和固定装置IV104可以适应不同结构的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101朝向车的车座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一端与车的车座部分固定连接,包括直接与车座或者与车座轴连接。固定装置I101采用结构较为坚固的槽钢,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槽钢的与座椅本体100相连接的一端被固定装置III103包围实现固定,且槽钢的顶端直接与座椅本体100的下端解除,用于承载重量。进一步地,固定装置I101也可以使用其他结构的钢材,或者其他硬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101的对向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II102。固定装置I101的侧面可设固定装置II102的情况下,通过在槽钢两侧,即对向地设置固定装置II102可以防止车座本体的左右方向的摇晃,同时对槽钢的结构强度也不会影响太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101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100的下方,利用固定装置I101的上端面承载座椅本体10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II103的一端与所述座椅本体100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是,可以直接将座椅本体100底端面的一部分材料向下卷曲形成围绕固定装置I101的形状,二固定装置III103也可以具有较少的延伸长度,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V104朝向车的车梁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IV104的一端与车的车梁部分固定连接。在车没有车梁或者车梁埋设与车辆的其他部件下时,可以利用固定装置IV104形成座椅本体100下方的固定支撑。固定装置IV104的材料可以是硬质或者软质具弹性的材料。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