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63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国际专利分类为b62m,尤其是一种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自行车大都是依靠双腿交替脚蹬来实现运动,左右双脚交替踩蹬还造成瞬态用力不平衡,双手只能做到把握方向和刹车以及协助身体平衡。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都是回旋蹬踏式的,双脚交替踩蹬的机理如同曲柄连杆机构,产生上、下两个死点,因此无法连续做功,存在效率不高等缺点。当脚蹬杆与链轮中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于地面时,左右脚向下蹬踏均不能产生驱动力,只有当脚蹬杆与链轮中轴之间的位置成水平关系时,才不做无用功。

骑行过程想加速骑行或是遇到上坡路段,骑行者常有恨不得站立骑行,用自身重量作用在自行车脚蹬上,效果是明显的,全身站立重力大于坐姿蹬腿力,可以给自行车更大的加速度;问题也同时来了,全身站立向下用力的那只脚总是直接运行到最低的死点位置,无法在适当位置停住;因此,另一只脚也只能在最高的死点接力,导致双脚接力不顺畅而无法被大众接受。

快速、省力骑行是人们永远的追求,为此,有人设置了套扣式自行车脚蹬来克服上下死点的缺陷,让骑行者的脚在圆周任何位置都能紧贴着脚蹬板,如授权专利号:201020300738.7;套扣式自行车脚蹬有一个缺点是在发生车祸时人车难以分离。而且,骑行者的脚只有在圆周的下蹬位置时,才能对脚蹬板做出最大功效,除了下蹬位置外,骑行者的脚几乎无法对脚蹬板施力。还有人将圆形链轮设计为椭圆形,如授权专利号:201280041248.1,自行车的非对称椭圆形链轮,等等一切可谓是费尽心思改良自行车提高速度。为了让双手也能给双脚一臂之力,有人将残疾人的手摇机构用在自行车上,如美国专利us9,056,653b2的一种手足复合双棘轮的自行车hand-footcompoundbicyclewithdoubleratchet,其手摇机构带来左右不平稳,以及仍然没能解决回旋蹬踏式自行车必然产生上、下两个死点的固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通过创造性改进,增设了止步歇脚装置和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让站立踩踏骑行可以在高效位置上进行双脚交替轮换,充分发挥人体全身力量,骑车时达到驱动省力、高效快速的效果。此外,为了实现本发明既可以站立踩踏达到快速省力的效果,又保留坐姿蹬踏享受安逸舒适的习惯,由于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不同于传统自行车脚蹬,为此配备了特制的可调座椅500,以满足增设了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和止步歇脚装置后对座椅姿势的特殊调节要求。

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包括车前轮、带棘轮后轮、手刹车把、车主骨架、可调座椅、主动链轮和传递链条,车主骨架最低部位置固定着中轴承衬套,中轴承衬套内孔可旋转固定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上固定着传递链条;作为改进:

所述的驱动转轴两侧还固定着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所述的车主骨架上固定着止步歇脚装置,止步歇脚装置由一对成镜像对称布置的左踏板支架和右踏板支架所组成,右踏板支架上有右歇踏板,左踏板支架上有左歇踏板;

所述的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包括成镜像对称的十字交叉布置的双蹬右连杆和双蹬左连杆,双蹬左连杆与双蹬右连杆之间成空间垂直关系,双蹬右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蹬踏筒和第二右蹬踏筒,双蹬左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蹬踏筒和第二左蹬踏筒;

所述的中轴承衬套采用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所述的驱动转轴外圆表面有一层硬铬合金耐磨镀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主骨架包括骨架上横梁和骨架下横梁以及骨架支撑管,骨架支撑管下端与骨架下横梁下端共同焊接固定着骨架中轴座;

所述的骨架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骨架上孔和第二骨架上孔,所述的骨架下横梁上设置有第一骨架下孔和第二骨架下孔;

骨架中轴座上有中轴固定孔,中轴固定孔内过盈配合着中轴承衬套,驱动转轴可旋转固定在中轴承衬套内孔之中;

所述的驱动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右侧方柱和左侧方柱,右侧方柱和左侧方柱内侧分别设置有中轴卡槽,右侧方柱和左侧方柱外端都有中轴螺柱。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中的双蹬右连杆和双蹬左连杆上都有连杆转毂以及第一受力臂和第二受力臂,连杆转毂设置有转毂方孔和转毂挡孔;

所述的第一受力臂外端设置第一方孔,第一方孔上设置有方孔销孔;第二受力臂外端设置第二方孔,第二方孔上也设置有方孔销孔;

所述的双蹬右连杆上的第一方孔上配合着第一右方轴,双蹬右连杆上的第二方孔上配合着第二右方轴,双蹬左连杆上的第一方孔上配合着第一左方轴,双蹬左连杆上的第二方孔上配合着第二左方轴;

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固定在第一右方轴上,第一左蹬踏筒固定在第一左方轴上,第二右蹬踏筒固定在第二右方轴上,第二左蹬踏筒固定在第二左方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右踏板支架包括右歇踏板、右板圆柱销、右扭弹簧和右支撑板,右歇踏板后端弯卷成型有右踏板销孔;右支撑板前端垂直竖立有限位右挡板,限位右挡板上端设置有右挡板拐头,右支撑板后端弯卷成型有右底板销孔,右支撑板内侧边上垂直竖立有第一右吊条和第二右吊条。

所述的左踏板支架包括左歇踏板、左板圆柱销、左扭弹簧和左支撑板,左歇踏板后端弯卷成型有左踏板销孔;左支撑板前端垂直竖立有限位左挡板,限位左挡板上端设置有左挡板拐头,左支撑板后端弯卷成型有左底板销孔,左支撑板内侧边上垂直竖立有第一左吊条和第二左吊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扭弹簧和右扭弹簧的结构尺寸一样,都是由弹簧下脚和弹簧上脚以及弹簧螺旋孔所组成;

所述的右板圆柱销穿越右扭弹簧上的弹簧螺旋孔,右板圆柱销两端位于右踏板销孔和右底板销孔之中;将右歇踏板与右支撑板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支撑在右支撑板上平面,弹簧上脚紧托着右歇踏板下平面,所述的右挡板拐头限制住右歇踏板前端高度;

所述的左板圆柱销穿越左扭弹簧上的弹簧螺旋孔,左板圆柱销两端位于左踏板销孔和左底板销孔之中,将左歇踏板与左支撑板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支撑在左支撑板上平面,弹簧上脚紧托着左歇踏板下平面,所述的左挡板拐头限制住左歇踏板前端高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左吊条和所述的第一右吊条上都设置有第一吊条上孔和第一吊条下孔,第一吊条上孔和第一吊条下孔分别与所述的

第一骨架上孔以及所述的第一骨架下孔相对应;

所述的第二左吊条和所述的第二右吊条上都设置有第二吊条上孔和第二吊条下孔,第二吊条上孔和第二吊条下孔分别与所述的

第二骨架上孔以及所述的第二骨架下孔相对应;

第一上螺栓螺母组与第一下螺栓螺母组一起将第一右吊条以及第一左吊条对称紧固在骨架上横梁和骨架下横梁上;第二上螺栓螺母组与第二下螺栓螺母组一起将第二右吊条以及第二左吊条分别紧固在骨架上横梁和骨架下横梁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右方轴、所述的第一左方轴、所述的第二右方轴和所述的第二左方轴的形状尺寸都一样,四棱柱体一端为方轴螺柱,另一端为方轴销孔;

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所述的第一左蹬踏筒、所述的第二右蹬踏筒和所述的第二左蹬踏筒的形状尺寸都一样,圆柱筒体一端为四方套孔,另一端为方轴螺母沉孔,方轴螺母沉孔与四方套孔之间设有筒体挡孔;

四方套孔套在所述的四棱柱体上,所述的方轴螺柱穿越筒体挡孔后位于方轴螺母沉孔空腔内,方轴紧固螺母与方轴螺柱之间螺纹配合,限制住筒体挡孔在方轴螺柱上的轴向位移,将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所述的第一左蹬踏筒、所述的第二右蹬踏筒和所述的第二左蹬踏筒分别紧固在所述的第一右方轴、所述的第一左方轴、所述的第二右方轴和所述的第二左方轴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硬铬合金耐磨耐磨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cr:33-35、cu:5.6-5.8、w:4.5-4.7、ti:3.5-3.7、ni:2.7-2.9、mo:2.2-2.4、sn:1.6-1.8、zn:1.3-1.5、c:0.7-0.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mn少于0.03、si少于0.09、p少于0.009、s少于0.005;该硬铬合金耐磨耐磨材料的表面洛氏硬度值为hrc61-63。

所述的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包括下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镍:2.7-2.9%;石墨:2.4-2.6%;二硫化钼:2.1-2.3%,余量为铜;所述镍的粒度为140-160目,石墨的粒度为70-80目,二硫化钼为胶粒粉剂,纯度为93-95%,铜的粒度为170-190目;所述的支座孔衬套压坯的压制压力为235-245mpa。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骨架中轴座后面焊接固定有骨架后叉接管,骨架后叉接管后端焊接固定着后轮叉架,后轮叉架活动固定着所述的带棘轮后轮;

骨架下横梁前端与骨架上横梁前端同焊接固定着骨架前叉座,骨架前叉座上有前叉座通孔,前叉座通孔内可摆转固定着前轮叉架,前轮叉架下端可旋转固定着所述的车前轮,前轮叉架上端轴穿越所述的前叉座通孔后与车把立管下端可拆卸连接固定,车把立管上端与所述的手刹车把对中位置焊接固定;

骨架上横梁后端与骨架支撑管上端近口焊接固定,骨架支撑管上端口有座椅支撑孔,座椅支撑孔内可升降调节固定着所述的可调座椅;

所述的主动链轮中心方孔套在所述的左侧方柱上,所述的转毂方孔也套在左侧方柱上且位于主动链轮外侧;双蹬右连杆上的转毂方孔套在右侧方柱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在车主骨架上设置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和止步歇脚装置,不但让站立踩踏骑行可以在高效位置上进行双脚交替轮换,充分发挥人体全身力量,骑车时达到驱动省力、高效快速的效果;而且,保留坐姿蹬踏享受安逸舒适的传统骑行习惯。

(二)、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采用成镜像对称的十字交叉布置的双蹬右连杆和双蹬左连杆,坐姿安逸舒适骑行时,双腿用力依次交替蹬踏第一右蹬踏筒、第二左蹬踏筒、第二右蹬踏筒和第一左蹬踏筒,每次蹬踏的运动夹角在90度左右之时,就可双脚交替收腿轮换蹬踏用力做功,作用力与受力臂的夹角始终在正、负45度之间;

(三)、止步歇脚装置采用成镜像对称布置的左踏板支架和右踏板支架,站立高效加速骑行时,双腿依次交替抬腿踩踏第一右蹬踏筒、第二左蹬踏筒、第二右蹬踏筒和第一左蹬踏筒,借助于左踏板支架和右踏板支架上的右歇踏板和左歇踏板在45度夹角位置具有止步歇脚功能,彻底避免了因站立踩空的安全隐患;协助双脚交替抬腿轮换踩踏以全身重力做功,利用骑行者身体重力进行做功而无需蹬腿用力;每次踩踏始末位置与水平线的运动夹角在正、负45度之间,确保蹬踏效率在70%至99%之间,彻底消除了传统自行车的一直未能克服的上、下两个死点的固有弊端。

(四)、驱动转轴外圆表面有一层硬质铬合金镀层,可降低粗糙度,提高外圆表面光滑程度,摩擦阻力小,更加持久耐用。结合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的中轴承衬套与驱动转轴之间实现无油润滑,无需人工加油润滑,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前方位鸟瞰图。

图3为图1的后方位鸟瞰图。

图4为图1至图3中的车主骨架400单独立体图。

图5为图1至图3中的止步歇脚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右踏板支架900的立体图。

图7为图5中的右歇踏板972的立体图。

图8为图5中的右扭弹簧933的立体图。

图9为图5中右踏板支架900上的右板圆柱销999的立体图。

图10为图1至图3中的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的驱动转轴650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中的双蹬右连杆601或双蹬左连杆602的剖面图。

图13为图10中四只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右方轴611、第一左方轴622、第二右方轴633或者第二左方轴644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0中四只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右蹬踏筒610、第一左蹬踏筒620、第二右蹬踏筒630或者第二左蹬踏筒640的剖面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的可调座椅500部件的放大图。

图16为图15中的a-a剖视图,图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图。

图17为图16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处于被拉出脱开位置的状态图。

图18为图16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处于被拉出脱开,并进行推移的状态图。

图19为图16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7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图18中的移动锁位组件590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22为图16中的d-d剖面图。

图23为图15中的分别经过前转角低位锁销540轴心线和转角高位锁销560轴心线的剖面图。

图24为本发明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者右脚施力、左脚接力的状态图。

图25为本发明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者左脚施力、右脚接力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作进一步阐述:

结构构造:

图1、图4、图5、图10-12中,立站立踩踏坐姿蹬踏合金自行车,包括车前轮100、带棘轮后轮200、手刹车把300(图中省略刹车闸和刹车线)、车主骨架400、可调座椅500、主动链轮600和传递链条800,车主骨架400最低部位置固定着中轴承衬套469,中轴承衬套469内孔可旋转固定驱动转轴650,驱动转轴650上固定着传递链条800;

所述的车主骨架400包括骨架上横梁470和骨架下横梁480以及骨架支撑管450,骨架支撑管450下端与骨架下横梁480下端共同焊接固定着骨架中轴座460;

骨架中轴座460上有中轴固定孔466,中轴固定孔466内过盈配合着中轴承衬套469,驱动转轴650可旋转固定在中轴承衬套469内孔之中;

骨架中轴座460后面焊接固定有骨架后叉接管420,骨架后叉接管420后端焊接固定着后轮叉架240,后轮叉架240活动固定着所述的带棘轮后轮200;

骨架下横梁480前端与骨架上横梁470前端同焊接固定着骨架前叉座410,骨架前叉座410上有前叉座通孔413,前叉座通孔413内可摆转固定着前轮叉架140,前轮叉架140下端可旋转固定着所述的车前轮100,前轮叉架140上端轴穿越所述的前叉座通孔413后与车把立管130下端可拆卸连接固定,车把立管130上端与所述的手刹车把300对中位置焊接固定;

骨架上横梁470后端与骨架支撑管450上端近口焊接固定,骨架支撑管450上端口有座椅支撑孔455,座椅支撑孔455内可升降调节固定着所述的可调座椅500;作为改进:所述的驱动转轴650两侧还固定着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所述的车主骨架400上固定着止步歇脚装置,止步歇脚装置由一对成镜像对称布置的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所组成;止步歇脚装置位于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前方,

所述的骨架上横梁470上设置有第一骨架上孔471和第二骨架上孔472,所述的骨架下横梁480上设置有第一骨架下孔481和第二骨架下孔482;

所述的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包括成镜像对称的十字交叉布置的双蹬右连杆601和双蹬左连杆602,双蹬左连杆602与双蹬右连杆601之间成空间垂直关系,双蹬右连杆60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右蹬踏筒610和第二右蹬踏筒630,双蹬左连杆60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左蹬踏筒620和第二左蹬踏筒640;

所述的驱动转轴650两端分别设置有右侧方柱651和左侧方柱652,右侧方柱651和左侧方柱652内侧分别设置有中轴卡槽659,右侧方柱651和左侧方柱652外端都有中轴螺柱658;

双蹬右连杆601和双蹬左连杆602上都有连杆转毂664以及第一受力臂612和第二受力臂634,连杆转毂664设置有转毂方孔654和转毂挡孔665;转毂挡孔665外侧设置转毂沉孔662,转毂沉孔662可容纳中轴螺母663,避免中轴螺母663外凸伤人以及美观;

所述的第一受力臂612外端设置第一方孔680,第一方孔680上设置有方孔销孔689;第二受力臂634外端设置第二方孔690,第二方孔690上也设置有方孔销孔689;

所述的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一方孔680上配合着第一右方轴611,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二方孔690上配合着第二右方轴633,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一方孔680上配合着第一左方轴622,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二方孔690上配合着第二左方轴644;

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610固定在第一右方轴611上,第一左蹬踏筒620固定在第一左方轴622上,第二右蹬踏筒630固定在第二右方轴633上,第二左蹬踏筒640固定在第二左方轴644;

所述的主动链轮600中心方孔套在所述的左侧方柱652上,所述的转毂方孔654也套在左侧方柱652上且位于主动链轮600外侧;双蹬右连杆601上的转毂方孔654套在右侧方柱651上。

所述的右踏板支架900包括右歇踏板972、右板圆柱销999、右扭弹簧933和右支撑板971,右歇踏板972后端弯卷成型有右踏板销孔974;右支撑板971前端垂直竖立有限位右挡板961,限位右挡板961上端设置有右挡板拐头969,右支撑板971后端弯卷成型有右底板销孔973,右支撑板971内侧边上垂直竖立有第一右吊条921和第二右吊条922。

所述的左踏板支架700包括左歇踏板772、左板圆柱销777、左扭弹簧733和左支撑板771,左歇踏板772后端弯卷成型有左踏板销孔774;左支撑板771前端垂直竖立有限位左挡板761,限位左挡板761上端设置有左挡板拐头769,左支撑板771后端弯卷成型有左底板销孔773,左支撑板771内侧边上垂直竖立有第一左吊条721和第二左吊条722。

所述的右板圆柱销999与所述的左板圆柱销777形状和尺寸都一样,所述的左扭弹簧733和右扭弹簧933的结构尺寸一样,左扭弹簧733和右扭弹簧933都是由弹簧下脚331和弹簧上脚332以及弹簧螺旋孔330所组成。

所述的右板圆柱销999穿越右扭弹簧933上的弹簧螺旋孔330,右板圆柱销999两端位于右踏板销孔974和右底板销孔973之中;将右歇踏板972与右支撑板971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331支撑在右支撑板971上平面,弹簧上脚332紧托着右歇踏板972下平面,所述的右挡板拐头969限制住右歇踏板972前端高度;

所述的左板圆柱销777穿越左扭弹簧733上的弹簧螺旋孔330,左板圆柱销777两端位于左踏板销孔774和左底板销孔773之中,将左歇踏板772与左支撑板771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331支撑在左支撑板771上平面,弹簧上脚332紧托着左歇踏板772下平面,所述的左挡板拐头769限制住左歇踏板772前端高度;

所述的第一左吊条721和所述的第一右吊条921上都设置有第一吊条上孔791和第一吊条下孔891,第一吊条上孔791和第一吊条下孔891分别与所述的

第一骨架上孔471以及所述的第一骨架下孔481相对应;

所述的第二左吊条722和所述的第二右吊条922上都设置有第二吊条上孔792和第二吊条下孔892,第二吊条上孔792和第二吊条下孔892分别与所述的

第二骨架上孔472以及所述的第二骨架下孔482相对应;

第一上螺栓螺母组741与第一下螺栓螺母组781一起将第一右吊条921以及第一左吊条721对称紧固在骨架上横梁470和骨架下横梁480上;

第二上螺栓螺母组742与第二下螺栓螺母组782一起将第二右吊条922以及第二左吊条722分别紧固在骨架上横梁470和骨架下横梁480上;

四套螺栓螺母组共同将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对称固定在所述的车主骨架400两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中轴承衬套469采用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所述的驱动转轴650外圆表面有一层0.17-0.19毫米厚的硬铬合金耐磨镀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硬铬合金耐磨耐磨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cr:34、cu:5.7、w:4.6、ti:3.6、ni:2.8、mo:2.2-2.4、sn:1.7、zn:1.4、c:0.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mn为0.02、si为0.08、p为0.007、s为0.004;该硬铬合金耐磨耐磨材料的表面洛氏硬度值为hrc62;

所述的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包括下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镍:2.8%;石墨:2.5%;二硫化钼:2.2%,余量为铜;所述镍的粒度为150目,石墨的粒度为75目,二硫化钼为胶粒粉剂,纯度为94%,铜的粒度为180目;所述的中轴承衬套469压坯的压制压力为240mpa。

图13-图14中,所述的第一右方轴611、所述的第一左方轴622、所述的第二右方轴633和所述的第二左方轴644的形状尺寸都一样,四棱柱体699一端为方轴螺柱688,另一端为方轴销孔698;

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610、所述的第一左蹬踏筒620、所述的第二右蹬踏筒630和所述的第二左蹬踏筒640的形状尺寸都一样,圆柱筒体648一端为四方套孔641,另一端为方轴螺母沉孔643,方轴螺母沉孔643与四方套孔641之间设有筒体挡孔642;

四方套孔641套在所述的四棱柱体699上,所述的方轴螺柱688穿越筒体挡孔642后位于方轴螺母沉孔643空腔内,方轴紧固螺母与方轴螺柱688之间螺纹配合,限制住筒体挡孔642在方轴螺柱688上的轴向位移,将所述的第一右蹬踏筒610、所述的第一左蹬踏筒620、所述的第二右蹬踏筒630和所述的第二左蹬踏筒640分别紧固在所述的第一右方轴611、所述的第一左方轴622、所述的第二右方轴633和所述的第二左方轴644上。

方轴螺母沉孔643可容纳方轴紧固螺母,避免方轴紧固螺母外凸伤人以及美观。

图15、图16、图19、图22和图23中,所述的可调座椅500包括弯边升降柱520、铰链轴销530、转角低位锁销540、转角高位锁销560、座椅骨架570和座椅转滑板580,所述的弯边升降柱520由弯边斜柱521和弯边直柱522所组成,弯边直柱522上有两侧面平行的直柱扁平面524,直柱扁平面524上有4-6个转角锁孔525;直柱扁平面524上端有直柱扁平支座523,直柱扁平支座523上有支座通孔527。

所述的座椅骨架570上平面上有v型凸轨577,座椅骨架570下平面上有骨架转角座576,骨架转角座576通孔与转角调节斜杠550高位通孔之间由转角高位锁销560可摆转活动连接;转角调节斜杠550低位通孔与所述的转角锁孔525之间为选择性可摆转活动连接。

所述的座椅转滑板580上下两面分别有座椅装饰上面581和座椅下平面586,座椅下平面586上有两条相互平行的v型凹槽588;v型凹槽588与所述的v型凸轨577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的座椅转滑板580与座椅骨架570之间通过移动锁位组件590可滑移连接固定。

图15和图23中,所述的骨架转角座576上有骨架座孔565,所述的转角调节斜杠550分别有高位开槽551和低位开槽552,低位开槽552内间隙配合着直柱扁平面524;低位开槽552两旁有成对的低位支撑座553,低位支撑座553上有低位支撑孔554,成对的低位支撑孔554固定着转角低位锁销540,转角低位锁销540中段与所述的转角锁孔525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角低位锁销540一端有手动盖帽541,手动盖帽541挡在一侧的低位支撑座553外立面上;转角低位锁销540另一端有低位销螺柱542,低位销螺柱542上配合着手动螺母543,手动螺母543挡在另一侧的低位支撑座553外立面上。

高位开槽551内间隙配合着骨架转角座576两平行面;高位开槽551两旁有成对的高位支撑座557,高位支撑座557上有高位支撑孔556,成对的高位支撑孔556固定着转角高位锁销560,转角高位锁销560中段与所述的骨架座孔565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角高位锁销560一端有高位销盖帽561,高位销盖帽561挡在一侧的高位支撑座557外立面上;转角高位锁销560另一端有高位销螺柱562,高位销螺柱562上配合着高位销螺母563,高位销螺母563挡在另一侧的高位支撑座557外立面上。

图15和图22中,所述的座椅骨架570前端有转角开槽572,转角开槽572内间隙配合着所述的直柱扁平支座523;转角开槽572两旁有成对的转角支撑座574,转角支撑座574上有转角支撑孔573,成对的转角支撑孔573静止固定着铰链轴销530,铰链轴销530中段与所述的支座通孔527之间为可摆转滑动配合;

所述的铰链轴销530一端有轴销盖帽532,轴销盖帽532挡在一侧的转角支撑座574外立面上;铰链轴销530另一端有轴销螺柱531,轴销螺柱531上配合着轴销螺母533,轴销螺母533挡在另一侧的转角支撑座574外立面上。

图15-23中,所述的座椅骨架570后端有开齿上半部578和开齿下半部587,开齿上半部578上有凹凸上齿组合575,开齿下半部587上有凹凸下齿组合571,凹凸下齿组合571与凹凸上齿组合575之间为镜像对称一致;凹凸下齿组合571和凹凸上齿组合575一样都是包括有通孔深齿564、通孔浅齿566、盲孔深齿567和盲孔隔离568,盲孔深齿567和盲孔隔离568外侧有连接盲板555;通孔深齿564与盲孔深齿567之间滑动配合着前后移动滑块594两侧面,前后移动滑块594上有方形半盲孔529和固定两耳598,方形半盲孔529中央有前后滑块通孔526,两颗滑块螺钉589穿越固定两耳598通孔后将前后移动滑块594固定在座椅下平面586上。

所述的移动锁位组件590包括盲孔方块593和通孔方块595以及移动连接轴591,盲孔方块593一端有盲螺母凹孔559,盲孔方块593另一端有弹簧凹孔539,盲螺母凹孔559与弹簧凹孔539之间有盲块通孔549贯通;通孔方块595一端有一对拉手孔座597和通螺母凹孔579,盲孔方块593另一端有挡肩凹孔569,通螺母凹孔579与挡肩凹孔569之间有通块通孔519贯通;调节拉环599两端都有拉环转轴596,拉环转轴596可摆转固定在一对所述的拉手孔座597之中;移动连接轴591一端依次有连接轴挡肩515和连接轴通块段516以及通块段螺柱518,移动连接轴591另一端依次有连接轴盲块段546以及盲块段螺柱548。

盲块螺母547与盲块段螺柱548螺纹配合将所述的盲块通孔549固定在连接轴盲块段546上,弹簧凹孔539底平面抵住移动连接轴591与连接轴盲块段546之间的台阶面;通块螺母517与通块段螺柱518螺纹配合将所述的通块通孔519可旋转限制在连接轴通块段516,连接轴挡肩515位于挡肩凹孔569之中;自锁弹簧592一端抵住在所述的方形半盲孔529底平面上,自锁弹簧592另一端抵住在所述的弹簧凹孔539底平面上。

所述的支座通孔527上过盈配合着一个支座孔衬套528,支座孔衬套528内孔与所述的铰链轴销530外圆之间为滑动配合。

组装方法

一、可调座椅500组装步骤。

(一)、移动锁位组件590组装。

a、将通孔方块595上的通块通孔519套入连接轴通块段516上,通孔方块595上的挡肩凹孔569套在连接轴挡肩515上,通块螺母517与通块段螺柱518螺纹配合将挡肩凹孔569可旋转限制在连接轴挡肩515上。

b、先将调节拉环599上一端的拉环转轴596插入到一只拉手孔座597的通孔之中,再将弹性材料制成的调节拉环599进一步弯曲,把调节拉环599上另一端的拉环转轴596也插入到另一只拉手孔座597的通孔之中。

c、将移动连接轴591上的连接轴盲块段546端头穿越前后滑块通孔526,预先将自锁弹簧592的一端抵住在弹簧凹孔539底平面上,盲孔方块593上的盲块通孔549套入连接轴盲块段546上,盲孔方块593四周外缘与方形半盲孔529四方孔周边之间为滑动配合。

盲块螺母547与盲块段螺柱548螺纹配合将弹簧凹孔539底平面紧紧抵住移动连接轴591与连接轴盲块段546之间的台阶面;自锁弹簧592另一端抵住在所述的方形半盲孔529底平面上。

(二)、座椅转滑板580与座椅骨架570组装。

a、取两颗滑块螺钉589穿越固定两耳598通孔后将前后移动滑块594固定在座椅下平面586上。

b、将座椅骨架570后端的v型凸轨577与座椅下平面586前端的v型凹槽588相配合。

c、用一个手指拉住调节拉环599并略作旋转,将盲孔方块593拉住缩进到方形半盲孔529底平面上,如附图20状态,v型凸轨577与v型凹槽588之间更进一步滑动配合,前后移动滑块594两侧面穿插在通孔深齿564和盲孔深齿567之间。

d、手指松开调节拉环599,如附图21状态,由于挡肩凹孔569可旋转限制在连接轴挡肩515上,大概率情况是:通孔方块595被挡在通孔深齿564和通孔浅齿566的外侧面上,在自锁弹簧592自身复位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盲孔方块593仍然缩进在方形半盲孔529内,v型凸轨577与v型凹槽588之间可以继续相对移动;此时的移动连接轴591可以从上下对称的通孔浅齿566之间无阻碍滑移过。

e、当座椅转滑板580与座椅骨架570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调整到位后,微微相对移动v型凸轨577与v型凹槽588之间位置并通过调节拉环599反向复位旋转通孔方块595,使得通孔方块595与通孔深齿564之间完全对准方位,在自锁弹簧592自身复位力进一步作用下,盲孔方块593弹出方形半盲孔529且大半位置进入到盲孔深齿567之中,如附图19状态,与此同时,通孔方块595也完全进入到通孔深齿564之中;完成座椅转滑板580与座椅骨架570之间前后位置快速调整。

c、转角调节斜杠550与弯边升降柱520连接,将低位支撑孔554与其中的一个转角锁孔525对准,低位销螺柱542依次穿越低位支撑孔554和转角锁孔525,一只手捏着手动盖帽541,另一只手捏着手动螺母543,将手动螺母543与低位销螺柱542紧固配合,使得手动盖帽541紧贴在一侧的低位支撑座553外立面上,手动螺母543紧贴在另一侧的低位支撑座553外立面上。

d、转角调节斜杠550与座椅骨架570连接,将高位销螺柱562依次穿越高位支撑孔556和骨架座孔565,将高位销螺母563与高位销螺柱562紧固配合,使得高位销盖帽561紧贴在一侧的高位支撑座557外立面上,高位销螺母563紧贴在另一侧的高位支撑座557外立面上。

二、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安装。

(一)、两只中轴卡簧将驱动转轴650可旋转固定在中轴承衬套469内孔之中,用卡簧专用工具将两只中轴卡簧放在中轴卡槽659内,中轴卡槽659限制驱动转轴650在中轴固定孔466内的轴向位移;先将主动链轮600中心方孔套在左侧方柱652上,再将双蹬左连杆602上的转毂方孔654套在左侧方柱652上,将双蹬右连杆601上的转毂方孔654套在右侧方柱651上;两颗中轴螺母663分别与两端的中轴螺柱658配合,将双蹬左连杆602连同主动链轮600以及双蹬右连杆601与驱动转轴650连接紧固,双蹬左连杆602与双蹬右连杆601之间成空间垂直关系。

(二)、将第一右方轴611插入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一方孔680之中,取第一只第一销钉穿越第一方孔680上的方孔销孔689和第一右方轴611上的方轴销孔698,将第一右方轴611固定在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一方孔680中;

将第二右方轴633插入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二方孔690之中,取第二只第一销钉穿越第二方孔690上的方孔销孔689和第二右方轴633上的方轴销孔698,将第二右方轴633固定在双蹬右连杆601上的第二方孔690中;

将第一左方轴622插入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一方孔680之中,取第三只第一销钉穿越第一方孔680上的方孔销孔689和第一左方轴622上的方轴销孔698,将第一左方轴622固定在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一方孔680中;

将第二左方轴644插入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二方孔690之中,取第四只第一销钉穿越第二方孔690上的方孔销孔689和第二方孔690上的方轴销孔698,将第二左方轴644固定在双蹬左连杆602上的第一方孔680中;

取四只方轴螺紧固母依次与方轴螺柱688配合,分别将第一右蹬踏筒610固定在第一右方轴611上,第一左蹬踏筒620固定在第一左方轴622上,第二右蹬踏筒630固定在第二右方轴633上,第二左蹬踏筒640固定在第二左方轴644。

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安装完毕。

三、止步歇脚装置拼装。

(一)、右踏板支架900组装

(a)、将限位右挡板961垂直焊接在右支撑板971前端,将第一右吊条921和第二右吊条922下端依次垂直焊接在右支撑板971内侧边上;

(b)、将右板圆柱销999依次穿越右扭弹簧933上的弹簧螺旋孔330以及右踏板销孔974和右底板销孔973,使得右歇踏板972与右支撑板971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331支撑在右支撑板971上平面,弹簧上脚332紧托着右歇踏板972下平面,所述的右挡板拐头969限制住右歇踏板972前端高度。

(二)、左踏板支架700组装

(a)、将限位左挡板761垂直焊接在左支撑板771前端,将第一左吊条721和第二左吊条722下端依次垂直焊接在左支撑板771内侧边上;

(b)、将左板圆柱销777依次穿越左扭弹簧733上的弹簧螺旋孔330以及左踏板销孔774和左底板销孔773,使得左歇踏板772与左支撑板771之间可摆转连接,弹簧下脚331支撑在左支撑板771上平面,弹簧上脚332紧托着左歇踏板772下平面,所述的左挡板拐头769限制住左歇踏板772前端高度。

(三)、四套螺栓螺母组共同将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与所述的车主骨架400拼装

(a)、第一上螺栓螺母组741依次穿越第一右吊条921上的第一吊条上孔791和所述的第一骨架上孔471以及第一左吊条721上的第一吊条上孔791;

(b)、第一下螺栓螺母组781依次穿越第一右吊条921上的第一吊条下孔891和所述的第一骨架下孔481以及第一左吊条721上的第一吊条下孔891;

(c)、第一上螺栓螺母组741与第一下螺栓螺母组781一起将第一右吊条921以及第一左吊条721分别紧固在骨架上横梁470和骨架下横梁480上;

(d)、第二上螺栓螺母组742依次穿越第二右吊条922上的第二吊条上孔792和所述的第二骨架上孔472以及第二左吊条722上的第二吊条上孔792;

(e)、第二下螺栓螺母组782依次穿越第二右吊条922上的第二吊条下孔892和所述的第二骨架下孔482以及第二左吊条722上的第二吊条下孔892;

(f)、第二上螺栓螺母组742与第二下螺栓螺母组782一起将第二右吊条922以及第二左吊条722分别紧固在骨架上横梁470和骨架下横梁480上。

止步歇脚装置拼装完毕。

四、调整和使用过程:图1、图15至图25;

(一)、调整座椅转滑板580高度时,将弯边斜柱521插入到相配合的自行车架骨架支撑管450上的座椅支撑孔455中,拧紧车架座椅紧固螺钉512,确保弯边斜柱521位于座椅支撑孔455中的合适高度;

(二)、调整座椅转滑板580前后位置时,用一个手指拉住调节拉环599并略作旋转,手推座椅转滑板580朝所要调整方向相对于座椅骨架570移动后;手指松开调节拉环599,并通过调节拉环599反向复位旋转通孔方块595,使得通孔方块595与通孔深齿564之间完全对准方位,在自锁弹簧592自身复位力进一步作用下,盲孔方块593弹出方形半盲孔529且大半位置进入到盲孔深齿567之中,通孔方块595也完全进入到通孔深齿564之中;完成座椅转滑板580与座椅骨架570之间前后位置快速调整。

(三)、调整座椅转滑板580倾斜角度时,一只手捏着手动盖帽541,另一只手捏着手动螺母543,将手动螺母543与低位销螺柱542松开,拔出转角低位锁销540,通过上下选择转角锁孔525与低位支撑孔554再次对准,重新将转角低位锁销540依次穿越低位支撑孔554和转角锁孔525,再次将手动螺母543与低位销螺柱542拧紧。

(四)、骑行过程,图24和图25中,双手把住手刹车把300;

坐姿安逸舒适骑行时,人体坐在调整好位置的座椅转滑板580上,双腿用力依次交替蹬踏第一右蹬踏筒610、第二左蹬踏筒640、第二右蹬踏筒630和第一左蹬踏筒620;每次蹬踏的运动夹角在90度左右之时,就可双脚交替收腿轮换蹬踏用力做功,作用力与受力臂的夹角始终在正、负45度之间,确保蹬踏效率在70%至99%之间,消除了传统自行车的一直未能克服的上、下两个死点的固有弊端;

站立高效加速骑行时,双腿依次交替抬腿踩踏第一右蹬踏筒610、第二左蹬踏筒640、第二右蹬踏筒630和第一左蹬踏筒620,每次蹬踏的运动夹角也在90度左右,借助于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上的右歇踏板972和左歇踏板772在45度夹角位置具有止步歇脚功能,彻底避免了因站立踩空的安全隐患;

每次踩踏的运动夹角在90度左右之时,就可双脚交替抬腿轮换踩踏以全身重力做功,每次踩踏始末位置与水平线的运动夹角在正、负45度之间,骑行者身体重力与受力臂之间的夹角也始终处在正、负45度之间,确保蹬踏效率在70%至99%之间,彻底消除了传统自行车的一直未能克服的上、下两个死点的固有弊端。

五、本发明上述突出的实质性特征直接带来如下显著的进步效果:

(一)、在车主骨架400上设置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和止步歇脚装置,不但让站立踩踏骑行可以在高效位置上进行双脚交替轮换,充分发挥人体全身力量,骑车时达到驱动省力、高效快速的效果;而且,保留坐姿蹬踏享受安逸舒适的传统骑行习惯。

(二)、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采用成镜像对称的十字交叉布置的双蹬右连杆601和双蹬左连杆602,坐姿安逸舒适骑行时,双腿用力依次交替蹬踏第一右蹬踏筒610、第二左蹬踏筒640、第二右蹬踏筒630和第一左蹬踏筒620,每次蹬踏的运动夹角在90度左右之时,就可双脚交替收腿轮换蹬踏用力做功,作用力与受力臂的夹角始终在正、负45度之间;

(三)、止步歇脚装置采用成镜像对称布置的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站立高效加速骑行时,双腿依次交替抬腿踩踏第一右蹬踏筒610、第二左蹬踏筒640、第二右蹬踏筒630和第一左蹬踏筒620,借助于左踏板支架700和右踏板支架900上的右歇踏板972和左歇踏板772在45度夹角位置具有止步歇脚功能,彻底避免了因站立踩空的安全隐患;协助双脚交替抬腿轮换踩踏以全身重力做功,利用骑行者身体重力进行做功而无需蹬腿用力;每次踩踏始末位置与水平线的运动夹角在正、负45度之间,确保蹬踏效率在70%至99%之间,彻底消除了传统自行车的一直未能克服的上、下两个死点的固有弊端。

(四)、本申请采用可调座椅500,既可以通过移动锁位组件590便捷地调整自行车座椅前后位置,又可以通过转角调节斜杠550来调整座椅转滑板580的自身角度,确保骑行更加舒适。

(五)、驱动转轴650外圆表面有一层硬质铬合金镀层,可降低粗糙度,提高外圆表面光滑程度,摩擦阻力小,更加持久耐用。结合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的中轴承衬套469与驱动转轴650之间实现无油润滑,无需人工加油润滑,更加便捷。

(六)、主要部件组装分为:可调座椅500组装和十字交叉踩踏筒组件安装以及止步歇脚装置拼装,次序简洁、条理清晰、步骤有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