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763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已经从以往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均能通过自行车运动得到适度的锻炼,并可根据身体情况及环境因素灵活制定运动路线和运动强度计划,约束较少,自主性较强,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与大自然更多的接触,有益于身心健康。

现有运动自行车车座的设计往往是与自行车的车架固定连接,并存在着舒适度与省力程度之间的矛盾:如果车座如果过大,舒适度相应提高,但是骑行者腰部力量与自行车脚蹬之间的力量传输通道被车座过多阻挡,骑行过程中较为费力;如果车座过小,力量传递阻碍减小,可使骑行过程更加省力。但相应的,骑行者的大腿和车座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增大,在骑行时间较长时,舒适度大大降低,并容易对骑行者大腿根部皮肤或生殖器官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车座中舒适度和省力程度之间的矛盾,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可转动设置在支撑部上的转动部以及分别铰接连接在转动部两端的两块座板;所述转动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骑行方向的两侧,且转动部的两端可通过转动部和支撑部间的转动配合在骑行方向的两侧上下往复摆动,座板可通过座板与转动部之间的铰接配合沿骑行方向前后摆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套筒,所述转动部包括可转动套设在套筒中的转轴、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中部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的摆动杆,摆动杆包括分布在转轴转动中心线两侧的两根铰接杆、设置在转轴转动中心线下方的第二连接杆以及用于将两根铰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两块座板分别铰接连接在两根铰接杆上;由转动部和两块座板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位于转轴转动中心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沿转轴的径向设置,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沿转轴的径向设置,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减震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ㄇ字形的弹簧座,弹簧座的两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弹簧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通孔穿设在弹簧座内并设有限位板,在第一连接杆上位于限位板和弹簧座的中部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在所述弹簧座上位于限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供限位板的两端滑动的滑槽。

优选的,在所述套筒的筒壁上沿套筒的轴向设有用于与车架上的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第一滑杆。

优选的,所述两块座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轴套,两根铰接杆分别可转动穿设在两个轴套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轴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固定轴上的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顶端与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包括设置在第四连接杆上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端部分别铰接连接的两根长杆和两根短杆,其中一根长杆的中部与第四连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另一根长杆的中部与第四连接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两块座板分别铰接连接在两个短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铰接连接在固定轴远离第四连接杆一端的支撑座,在固定轴和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在支撑座上设有用于与车架上的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第二滑杆。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供骑行者两条大腿分别乘坐的两个座板可分别沿骑行方向前后转动,从而在骑行过程中两块座板可随着骑行者下肢的往复交替起伏而产生相对于骑行方向的前后摆动,使两块座板始终与两条大腿间保持相对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小压迫力并避免座板和大腿的摩擦,大大提高了骑行过程中的舒适度。

两块座板分别设置在转动部的两端,转动部可通过与支撑部之间的转动连接在骑行方向的两侧进行上下交替往复摆动。在骑行者腰部力量集中向一侧蹬车时,在腰部力量的带动下由转动部带动两块座板朝向发力一侧转动,在整个骑行过程中呈现往复的左右摆动,从而有效减少了车座对于蹬车力量传输的阻碍,使得骑行过程更加省力。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转动部相对于骑行方向既能灵活的左右摆动以达到省力目的,又使骑行者能够轻松掌握摆动平衡而不至于从自行车上摔落,本发明中由转动部和两块座板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位于转动部转动中心线的下方。通过以上机构形式,在非骑行时,由于重力因素会使得转动部和两块座板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处于最低的位置,以达到自然平衡状态。在骑行时,转动部随骑行者腰部发力摇摆的过程中,无论朝向左侧和右侧产生摇摆,由转动部和两块组座板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必然相对于平衡状态时的位置有所上升。与不倒翁原理相类似的,由转动部和两块座板组成的整体结构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获得使重心位置重新回到最低点以重新回归自然平衡状态的运动趋势。借助此运动趋势,可帮助骑行者掌握左右摇摆平衡,避免因一侧发力过猛而从自行车上跌落。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为设置在支撑部上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两根长杆和两根短杆共同组成罗伯威尔平衡结构,骑行者蹬车过程中,由于一侧发力,两块座板上受到不平衡的载荷,即两个短杆的顶端受到不平衡的载荷,首先在整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中引起内力,包括弯矩、轴力、剪力,这些内力在结点各铰接点发生分配,由于铰接连接的形式,无法传递弯矩给第四连接杆和固定轴组成的基本体系,只有轴力作用到下方的长杆,由于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在竖向具有对称性,两侧的两根短杆具有同样轴力,因此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平衡状态得以保持,且本结构能达到的平衡状态适于座板上受力点的位置无关,同样可扶着骑行者掌握左右摆动的平衡,避免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1、弹簧座,101、滑槽,2、第二连接杆,3、第一减震弹簧,4、限位板,5、第三连接杆,6、铰接杆,7、轴套,8、座板,9、第一连接杆,10、转轴,11、套筒,12、第一滑杆,13、第四连接杆,14、长杆,15、短杆,16、固定轴,17、支撑座,18、第二减震弹簧,19、第二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省力以及提高骑行舒适度功能的骑行车座,包括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可转动设置在支撑部上的转动部以及分别铰接连接在转动部两端的两块座板8;转动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骑行方向的两侧,且转动部的两端可通过转动部和支撑部间的转动配合在骑行方向的两侧上下往复交替摆动,座板8可通过座板8与转动部之间的铰接配合沿骑行方向前后摆动;由转动部和两块座板8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位于转动部转动中心线的下方。

转动部相对于支撑部的转动中心线沿骑行方向设置,也可使转动部相对于支撑部的转动中心线相对于骑行方向略微上仰或下俯;座板8相对于转动部的转动中心线垂直或大致垂直于骑行方向设置。通过以上结构,一方面使得在骑行过程中两块座板8可沿骑行方向的前后分别进行摆动,以减小骑行者大腿和会阴部与座板8的摩擦,提高了本发明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转动部在骑行方向的左右两侧进行上相往复摆动,减小了本发明对于腰部力量传输的阻碍,达到了省力的技术效果。为了使转动部左右摆动的平衡点易于掌握,避免因骑行者蹬车时发力过猛导致的侧翻,本发明中可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由转动部和两块座板8组成的整体结构的重心位于转动部转动中心线的下方。支撑部为套筒11,在套筒11的筒壁上沿套筒11的轴向设有用于与车架上的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第一滑杆12,通过两根第一滑杆12与固定在车架上的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固定连接,并调整本发明的高度以及与车把之间的距离。

转动部包括可转动套设在套筒11中的转轴10、一端与转轴10相背于车把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9以及中部与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连接的摆动杆,摆动杆包括分布在转轴10转动中心线两侧的两根铰接杆6、设置在转轴10转动中心线下方的第二连接杆2以及用于将两根铰接杆6与第二连接杆2分别连接的第三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2连接,两块座板8分别铰接连接在两根铰接杆6上。在转轴10和套筒11之间可设置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并降低噪音,滚动轴承选用成对的角接触球轴承,以避免转轴10在套筒11内产生轴向运动。两块座板8分别铰接连接在两根铰接杆6上,两块座板8底部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轴套7,两根铰接杆6分别可转动穿设在两个轴套7内。铰接杆6、第二连接杆2和第三连接杆5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第一连接杆9沿转轴10的径向设置,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与转轴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或通过减震机构连接。减震机构包括ㄇ字形的弹簧座1,弹簧座1的开口向下中部向上设置,弹簧座1的两端与第二连接杆2固定连接,弹簧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9远离转轴10的一端通过穿设在弹簧座1内并设有限位板4,在弹簧座1上位于限位板4的两侧分别设有供限位板4的两端滑动的滑槽101,在第一连接杆9上位于限位板4和弹簧座1的中部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3。通过第一减震弹簧3的软连接除了起到减震效果以外,还可避免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2之间的硬性作用力,从而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部包括固定轴16以及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固定轴16上的第四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3的顶端与固定轴16的远离车把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部包括设置在第四连接杆13上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端部分别铰接连接的两根长杆14和两根短杆15,其中一根长杆14的中部与第四连杆13的上端铰接连接,另一根长杆14的中部与第四连接杆13的下端铰接连接,两块座板8分别铰接连接在两个短杆15的顶端,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来辅助两块座板8的平衡,在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部还包括铰接连接在固定轴16远离第四连接杆13一端的支撑座17,在固定轴16和支撑座17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8,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在支撑座17上设有用于与车架上的车座高度及位置调整机构相连的两根第二滑杆1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例如本发明的支撑部可为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固定轴。对应的,转动部包括可转动套设在固定轴上的管套,摆动杆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结构形状。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