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9448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具体是一种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装载机前车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前车架搬运到某处。目前搬运前车架主要是通过天车和叉车来完成,天车搬运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不能实现不同车间的跨车间运输,叉车运输需要专业司机操作,非常不方便,因前车架较大叉车适合吊起,不适合运输。同时,也需要人工将车架通过天车或叉车放在特定车辆上完成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将车架卸下放在指定位置,占用了人力及物力资源,劳动强度大,操作周期长,而且工作效率低,再加上天车和叉车的维修保养,使得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便于运输,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包括车架,车架为槽钢构件,车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左、右纵梁的两端设有前横梁、后横梁;后横梁下方的后轴安装有左、右后车轮,所述左、右纵梁为前高后低的阶梯形结构,车架前端的下部通过车架支撑件与上旋转盘的上表面固接,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相对应,圆盘形结构的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通过其圆心的转轴铰接,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之间设有滚动体,滚动体置于下旋转盘的圆形轨道内,轨道由圆形的内圈和外圈构成;下旋转盘的下部与前轴支撑件的上部固接,前轴支撑件与安装有前车轮的前轴连接,前轴支撑件前端的中部设有拉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减轻劳动轻度,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更换车辆就能适应各种不良环境,不需要专业人员,节省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所述车架支撑件是槽钢结构件,车架支撑件包括垂直于运输车车架纵向中心线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平行于运输车车架纵向中心线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对称置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侧,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部的两端分别与运输车车架前端的下部固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下部分别与上旋转盘的上部固接;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下部分别与上旋转盘的上部固接。

所述滚动体是钢球。

所述前轴支撑件为矩形结构的槽钢构件,包括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的上部与下旋转盘的下表面固接,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的下部通过前轴支撑耳座与前轴连接。

所述前车轮为一个,前车轮置于前轴的中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车架1;左纵梁1-1;右纵梁1-2;前横梁1-3;后横梁1-4;前加强梁1-5;后加强梁1-6;前轴2;前车轮2-1;后轴3;后轴支撑耳座3-1;右后车轮3-2;左后车轮3-3;车架支撑件4;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第一纵梁4-3;第二纵梁4-4;转向机构5;上旋转盘5-1;内圈5-2;滚动体5-3;外圈5-4;下旋转盘5-5;转轴5-6;前轴支撑件6;第三横梁6-1;第四横梁6-2;第三纵梁6-3;前轴支撑耳座6-4;拉杆7;耳座7-1;销轴7-2;把手7-3;转载机前车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图2,一种装载机前车架的运输车,车架1为槽钢构件,刚性好。车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为前高后低的阶梯形结构,左纵梁1-1、右纵梁1-2的两端焊接有前横梁1-3、后横梁1-4,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垂直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左纵梁1-1、右纵梁1-2、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构成矩形的框架。

车架1为Z形,前高后低,高度差与转载机前车架8底座高度差相等,当装载机前车架8底座也成阶梯状时,放在车上比较平稳;当转载机前车架8底座为平面时,则将转载机前车架8放在车架的后面,降低重心,不易侧翻。

车架1的前部设有前加强梁1-5,前加强梁1-5垂直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并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焊接;车架1的后部设有后加强梁1-6,后加强梁1-6垂直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并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焊接。后横梁1-4的下方安装后轴3,后轴3通过两侧的后轴支撑耳座3-1与车架1连接。后轴3的两端安装右后车轮3-2和左后车轮3-3,右后车轮3-2和左后车轮3-3位于车架1的两侧。右后车轮3-2和左后车轮3-3采用高级航空级橡胶轮胎耐高温,耐腐蚀;直径大,大工件运输省力;有效的保护车间塑胶地面。

车架1前端的下部通过车架支撑件4与转向机构5的上旋转盘5-1的上表面焊接。车架支撑件4是槽钢结构件,车架支撑件4包括垂直于运输车车架1纵向中心线的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之间焊接有平行于运输车车架1纵向中心线的第一纵梁4-3和第二纵梁4-4,第一纵梁4-3和第二纵梁4-4对称置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两侧,第一横梁4-1与前横梁1-3对应,第二横梁4-2与前加强梁1-5对应,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上部的两端分别与运输车车架1前端的下部焊接,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的下部与上旋转盘5-1的上部焊接。第一纵梁4-3和第二纵梁4-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梁4-1和第三横梁4-2焊接,第一纵梁4-3和第二纵梁4-4的下部与上旋转盘5-1的上部焊接。

转向机构5的上旋转盘5-1和下旋转盘5-5相对应,上旋转盘5-1和下旋转盘5-5为圆盘形结构,上旋转盘5-1和下旋转盘5-5通过转轴5-6铰接,转轴5-6位于上旋转盘5-1和下旋转盘5-5的圆心,上旋转盘5-1和下旋转盘5-5之间设有多个滚动体5-3,滚动体5-3是钢球,滚动体5-3分别与上旋转盘5-1的下表面和下旋转盘5-5的上表面接触。滚动体5-3置于下旋转盘5-5的圆形轨道内,轨道由圆形的内圈5-2和外圈5-4构成,内圈5-2和外圈5-4分别与下旋转盘5-5的上表面焊接。下旋转盘5-5的下部与前轴支撑件6的上部焊接。转向机构5使车辆转弯省力,转弯角度大,承载力大。

前轴支撑件6为矩形的槽钢构件,包括垂直与车架纵向中心线的第三横梁6-1和第四横梁6-2,第三横梁6-1和第四横梁6-2的两端焊接第三纵梁6-3和第四纵梁,第三横梁6-1和第四横梁6-2的开口侧向外,第三横梁6-1的开口侧焊接有加强板,第三横梁6-1和第四横梁6-2的上部与下旋转盘5-5的下部焊接,第三纵梁6-3和第四纵梁的下部分别焊接有前轴支撑耳座6-4,前轴支撑耳座6-4的下部与前轴2连接。前轴2的中部安装有一个前车轮2-1,前车轮2-1与右后车轮3-2和左后车轮3-3的材料相同。

前轴支撑件6的第三横梁6-1前端加强板的中部焊接有耳座7-1,拉杆7的尾端通过销轴7-2与耳座7-1铰接,拉杆7的前端焊接有水平的把手7-3,拉杆7呈T字形。拉杆7长度大,转向省力,前端横把手7-3,方便工人操作,也可以和叉车对接节省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