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椅收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738发布日期:2018-06-19 21:1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折叠桌椅收纳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收纳器具,特别是指一种折叠桌椅收纳车。



背景技术:

折叠桌或折叠椅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尤其是餐厅、营业场所、机关学校、企业团体,宴会、会议、聚会、展示等,视空间、人数、设备弹性配设。

发明人因为经营餐饮业务,需要装设一些活动式的折叠桌与折叠椅,其中折叠桌、折叠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搬运时;需要一张一张搬运,耗时费力。

如图1所示的折叠桌3(桌脚开口型的八状)、图2、图2A所示的折叠桌30(桌脚闭口型的U状)、图3、图3A所示的折叠椅4(椅脚开口型的U状)、图4、图4A所示的折叠椅5(椅脚闭口型的U状)堆置时;站太挺容易倾倒;站太斜容易滑倒。很容易东倒西歪,站也不是,躺也不是,数量愈多、问题愈大。

虽然还有其它形态的折叠桌或是折叠椅,但是并不是会被营业的场所广为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仅针对使用过的简单型态的前述两种态样,桌椅脚开口型的八状或U状,桌椅脚闭口型的U状进行追寻使用的标的。

希望买收纳架摆放,以GOOGLE 搜寻竟然没有看到折叠桌(或椅)制造商为他们的折叠桌椅设计一个规格化的专用收纳架。

使用量大的使用者只好自力救济,使用附设轮子的推车以减少来回次数,降低人员搬运的负担。此外都采用卧式堆栈,虽然可以堆栈很高,但是愈下面的承受重量愈大,容易损坏,如果桌(或椅)堆栈相对位置,非平面接触,而是点接触,则会摇晃无法稳固堆栈,点接触部位因为承受所有重量,更容易造成损坏及危险,也无法单独抽出最上方以外的任何一张桌椅。

由此可见,在折叠桌的大量搬运上,现有技术并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而折叠椅具有大量搬运的需求,有一种卧式收纳二至三十张的移动车被提供给使用者,现有款式的立式收纳车,其收纳方式也不甚理想,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发明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的折叠桌或折叠椅使用上易产生无法同时间多量同时移动与收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桌椅收纳车,折叠桌(或椅)不用时;可以井然有序陈列收纳在本实用新型上,整齐美观,不论储存、移动、布设、回收,都可以利用装设的转轮,以拉杆移动至任意位置,轻松方便,省时省力,数量愈多效益愈明显。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具有一对前侧板与后侧板,在前侧板与后侧板间下半侧锁接有一对左承力板与右承力板,在前侧板与后侧板间上半侧锁接有另一对左限制板与右限制板,于承力板的两端底面分设有一转轮,在同侧的承力板与限制板上各等间隔设有一条连续的主卡槽与次卡槽,当承力板位于内侧且其主卡槽朝内、限制板位于外侧且其次卡槽朝内以两侧夹住封闭型的折叠桌椅;当承力板位于外侧且其主卡槽朝内、限制板位于内侧且其次卡槽朝上以两侧主卡槽夹住开放型的折叠桌椅;另外,于前侧板的外侧中线处枢接有一拉杆,并于前侧板外侧中线以一开口夹扣住拉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桌脚开口型的折叠桌收折时立体图。

图1A为现有的桌脚开口型的折叠桌展开时立体图。

图2为现有的桌脚闭口型的折叠桌收折时立体图。

图2A为现有的桌脚闭口型的折叠桌展开时立体图。

图3为现有的椅脚开口型的折叠椅收折时立体图。

图3A为现有的椅脚开口型的折叠椅展开时立体图。

图4为现有的椅脚闭口型的折叠椅收折时立体图。

图4A为现有的椅脚闭口型的折叠椅展开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可使用图1时的立体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图5时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后视斜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加长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可使用图1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图7部份剖开的立体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图7使用上一个图1物的立体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图7A使用上一个图1物的立体图。

图7D为本实用新型图7使用上放满图1物的立体图。

图7E为本实用新型图7斜拉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图2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图8使用上一个图2物的立体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图8使用上放数个图2物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图3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图9使用上一个图3物的立体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图9使用上放满图3物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图4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图10使用上一个图4物的立体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图10使用上放满图4物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同时使用图1及图3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图11使用上一个图1及多个图3物的后视立体图。

图11B为本实用新型图11使用上一个图1及多个图3物的前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收纳车   10  转轮

11  前侧板   12  后侧板

13  左承力板  14  右承力板

15  左限制板  16  右限制板

17、21  主卡槽

18、22  次卡槽   18-1、22-1 卡槽沟

19  拉杆    20  开口夹

21 横杆

3 折叠桌   4   折叠椅

30  折叠桌 7   折叠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现列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如图5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桌椅收纳车1,主要如图5A所示,具有一对前侧板11与后侧板12,在前侧板11与后侧板12间下半侧锁接有一对左承力板13与右承力板14,在前侧板11与后侧板12间上半侧锁接有另一对左限制板15与右限制板16,于承力板13、14的两端底面分设有一转轮10,在同侧的承力板13、14与限制板15、16上各等间隔设有一条连续的主卡槽17、21与次卡槽18、22。

另一实施例;当承力板13、14位于内侧且其主卡槽17、21朝内、限制板15、16位于外侧且其次卡槽18、22朝内以两侧夹住封闭型的折叠桌椅(如图8与图10);当承力板13、14位于外侧且其主卡槽17、21朝内、限制板15、16位于内侧且其次卡槽18、22朝上,其中18-1、22-1的卡槽沟可扣住折叠桌椅的横杆21(如图7B),主卡槽17、21内侧夹住开放型的折叠桌椅(如图5与图6、图7、图9);另外,于前侧板11的外侧中线处枢接有一拉杆19,并于前侧板11外侧中线以一开口夹20扣住拉杆19。本实用新型的收纳车1的前侧板11、后侧板12、承力板13、14、限制板15、16,就是前后左右上下的六块木头(如南方松实木)所制成,是取其易于成型制作,也能快速运用螺丝进行锁接就地组装完成,当然使用塑料、金属等材料也可以制成,使用木头主要是要有一个基本的重量,方便将折叠桌椅一个一个直立插入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下方一对承力板承住重量,配合左右两侧的限制板从两侧或下方以松配合方式扣住桌脚或是椅脚,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因应所有各种型态的需求,从四五个的容量也能扩大至二三十个折叠桌椅的容量。这是使用木头易于配合进行主卡槽与次卡槽的加工过程。更能配合不同厂牌的折叠桌椅去进行客制化的作业。其中图5与图6不同的是承力板与限制板的长度。图5与图7不同的是前侧板与后侧板的上层部位宽窄。其余各图的关系请参阅基本的图5A由其组装成图5;或是变化成图8与图9、图10;就是承力板与限制板的内外设置位置;或是承力板上的主卡槽及限制板上的次卡槽的相对应关系有所不同;其夹开口型为主卡槽向内开设且承力板位于下外侧、次卡槽向上开设且限制板位于内上侧;另外,夹闭口型为主卡槽向内开设且承力板位于下内(或外)侧、次卡槽向内开设且限制板位于上外侧(如图8A、图10A)。均形成四点夹置桌椅脚的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步实施例为可将数张折叠桌及数张折叠椅同时装设在同一部折叠桌椅收纳车上,(如图11、图11A、图11B)。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特色。以形成直立式的插置使用状态。只要一拉便能快速移动进行收合或展置的动作,远比其它的现有技术更方便。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特殊设计就能配合不同折叠桌椅脚以一对承力板与一对限制板进行相关位置与卡住插置后的状态,与一对前后侧板便形成有转轮与拉杆的移动型收纳车,其整体结构让人最容易了解与实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与便利性,为一完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