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96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母婴用品,婴儿车的主流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指的适合居家使用的推车,这种婴儿车一般体型比较大,稳重安全性高,满足可躺可做的需求,另一种就是伞车,伞车是婴儿推车的一种,特点是轻便易折叠,就像伞一样折叠方便收纳;目前,现有的婴儿伞车大多体型较大,车体结构复杂,收合后占位空间大,携带十分不便;针对这些问题,亟需我们设计一种易收合体型小便于携带的婴儿伞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收合便于携带的三段式婴儿伞车。

本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包括由第一底架管和第二底架管构成的车底支架以及由第一前支管、第二前支管、第一车手支架、第二车手支架和第二交叉管构成的车身支架;

所述第一底架管和第二底架管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管,第一交叉管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的一端通过U形夹铰接在第一底架管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底架管的第二套管上,第一交叉管的另一个管体一端通过U形夹铰接在第二底架管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底架管的第一套管上;

所述第一底架管和第二底架管前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前支管和第二前支管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分别连接有第一车手支架和第二车手支架;

所述第一前支管和第二前支管的管体上分别铰接有第一后支管和第二后支管,所述第一后支管和第二后支管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第一后支管和第二后支管管体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折弯管和第二折弯管,所述第一折弯管和第二折弯管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管和第二折弯管管体上转动设置有耳套,所述第二交叉管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折弯管的耳套上,第二交叉管的另一个管体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折弯管的耳套上;

所述第一车手支架和第二车手支架上端管体上设置有收车锁套,所述收车锁套通过钢绳与转动关节相连,第一车手支架和第二车手支架端部均设有L形把手,第一车手支架和第二车手支架之间设置有折合杆,折合杆上设置有解锁按钮。

作为本新型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耳套内套设有支座管,所述支座管一端转动设置在相对应的前支管上。

作为本新型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下端和第一底架管与第二底架管后端均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新型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下端的滚轮为万向轮。

作为本新型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底架管和第二底架管后端的滚轮上设置有脚踏锁定机构。

有益效果

本新型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收合方便,车体收合后底架管、前支管和车手支架三段折叠放置,通过设置的交叉管,车体左右两方向也向中间收合,收合后的车体体型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底架管,2、第二底架管,3、第一前支管,4、第二前支管,5、第一车手支架,6、第二车手支架,7、第一后支管,8、第二后支管,9、第一交叉管,10、第二交叉管,11、第一转动关节,12、第二转动关节,13、第一折弯管,14、第二折弯管,15、耳套,16、支座管,17、收车锁套,18、L形把手,19、折合杆,20、解锁按钮,101、第一套管,102、第一固定座,201、第二套管,202、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可收合的三段式婴儿伞车,包括由第一底架管1和第二底架管2构成的车底支架以及由第一前支管3、第二前支管4、第一车手支架5、第二车手支架6和第二交叉管10构成的车身支架;

所述第一底架管1和第二底架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管9,第一交叉管9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的一端通过U形夹铰接在第一底架管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底架管2的第二套管201上,第一交叉管9的另一个管体一端通过U形夹铰接在第二底架管2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底架管1的第一套管101上;

所述第一底架管1和第二底架管2前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02和第二固定座202,所述第一前支管3和第二前支管4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固定座102和第二固定座202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分别连接有第一车手支架5和第二车手支架6,所述第一固定座102与第二固定座202的下端和第一底架管1与第二底架管2后端均设置有滚轮,第一固定座102和第二固定座202的下端的滚轮为万向轮,第一底架管1和第二底架管2后端的滚轮上设置有脚踏锁定机构;

所述第一前支管3和第二前支管4的管体上分别铰接有第一后支管7和第二后支管8,所述第一后支管7和第二后支管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套管101和第二套管201上,第一后支管7和第二后支管8管体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折弯管13和第二折弯管14,所述第一折弯管13和第二折弯管14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管13和第二折弯管14管体上转动设置有耳套15,所述第二交叉管10由两个中部铰接在一起的管体组成,其中一个管体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02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折弯管的耳套15上,第二交叉管10的另一个管体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202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折弯管的耳套15上,所述耳套15内套设有支座管16,所述支座管16一端转动设置在相对应的前支管上;

所述第一车手支架5和第二车手支架6上端管体上设置有收车锁套17,所述收车锁套17通过钢绳与转动关节相连,第一车手支架5和第二车手支架6端部均设有L形把手18,第一车手支架5和第二车手支架6之间设置有折合杆19,折合杆19上设置有解锁按钮2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车体由展开状态收合时,按下解锁按钮20,手指拨动收车锁套17,收车锁套17通过钢绳解锁转动关节,第一车手支架5和第二车手支架6前折,第一前支管3和第二前支管4通过第一套管101和第二套管201下折与第一底架管1、第二底架管2重合折叠,车体左右两部分通过中间的第一交叉管9和第二交叉管10向中间折合,车体收合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