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4123发布日期:2018-10-23 22:47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货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一般电动车车头前侧均会安装存放货物的篮子,以方便进行存放购买的物品,普通的存货篮只能在电动车上使用,作用单一,使用者去逛街买菜时还需要拿取菜篮子,菜篮子装满货物后重量过重,不便于提起移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一物两用的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普通的存货篮只能在电动车上使用,作用单一,使用者去逛街买菜时还需要拿取菜篮子,菜篮子装满货物后重量过重,不便于提起移动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一物两用的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包括有放置篮、固定钉、移动部件、手提部件、开合部件、锁紧部件和推拉部件;固定板固接于放置篮内壁,固定钉与固定板螺接,且贯穿固定板、放置篮与电动车外壳螺接;移动部件固接于放置篮外底面;放置篮两外侧壁均铰接有手提部件;开合部件与放置篮顶部铰接,且盖住放置篮口;锁紧部件固接于放置篮外前壁,且与开合部件卡接;推拉部件固接于放置篮外后壁。

优选地,移动部件包括有螺纹槽体、螺纹杆和移动车轮;螺纹槽体均固接于放置篮外底面;螺纹杆与螺纹槽体螺接,移动车轮固接于螺纹杆。

优选地,手提部件包括有第一铰接架、手提环和扣架;放置篮两外侧部均固接有第一铰接架、扣架;手提环与第一铰接架铰接,且与扣架扣接。

优选地,开合部件包括有第二铰接架和开合网板;第二铰接架固接于放置篮顶部,开合网板与第二铰接架铰接,且开合网板盖住放置篮口,开合网板与锁紧部件扣接。

优选地,锁紧部件包括有放置块、卡杆、转轴、轴承座、第三铰接架、固定卡块和固定环;放置块、轴承座、固定卡块依次固接于放置篮外前侧;转轴与轴承座枢接,卡杆固接于转轴,且与固定卡块卡接;第三铰接架固接于开合网板,固定环与第三铰接架铰接,且固定环与固定卡块卡接。

优选地,推拉部件包括有固定架、第一折叠架、第四铰接架、第二折叠架、手拉环、拉绳和卡板;固定架、卡板依次固接于放置篮外后壁;拉绳固接于固定架,第一折叠架固接于拉绳,第四铰接架固接于第一折叠架,第二折叠架与第四铰接架铰接;手拉环与第二折叠架铰接。

优选地,该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还包括有橡胶套;橡胶套固接于手提环。

优选地,该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还包括有开合环;开合环固接于开合网板顶面。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一物两用的效果,通过固定板和固定钉能够方便将存货篮安装在电动车外壳或从电动车外壳上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存货篮能够作为菜篮子供使用者进行购物使用,通过手提部件能够将存货篮提起,方便移动,若货物较多可通过移动部件配合推拉部件将存货篮放在地面上拉动,节省使用者体力,通过开合部件及锁紧部件能够打开或关闭存货篮,防止货物在移动运输过程中从存货篮上掉落,并且防止他人偷窃,购物完毕还能够将存货篮安装到电动车上,达到了一物两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提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合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紧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推拉部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放置篮,2-固定钉,3-固定板,4-移动部件,41-螺纹槽体,42-螺纹杆,43-移动车轮,5-手提部件,51-第一铰接架,52-手提环,53-扣架,6-开合部件,61-第二铰接架,62-开合网板,7-锁紧部件,71-放置块,72-卡杆,73-转轴,74-轴承座,75-第三铰接架,76-固定卡块,77-固定环,8-推拉部件,81-固定架,82-第一折叠架,83-卡板,84-第四铰接架,85-第二折叠架,86-手拉环,87-拉绳,9-橡胶套,10-开合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如图1-8所示,包括有放置篮1、固定钉2、移动部件4、手提部件5、开合部件6、锁紧部件7和推拉部件8;固定板3固接于放置篮1内壁,固定钉2与固定板3螺接,且贯穿固定板3、放置篮1与电动车外壳螺接;移动部件4固接于放置篮1外底面;放置篮1两外侧壁均铰接有手提部件5;开合部件6与放置篮1顶部铰接,且盖住放置篮1口;锁紧部件7固接于放置篮1外前壁,且与开合部件6卡接;推拉部件8固接于放置篮1外后壁。

当需要使用本存货篮时,使用者通过固定钉2配合固定板3将存货篮固定在电动车外壳前侧,即可进行盛装物品,当使用者需要去购买物品时,可将固定钉2旋出,从而将存货篮从电动车上取下,随后可通过手提部件5将存货篮提在手上,一边逛街一边放置物品,代替菜篮子,从而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当购买后的物品放入放置篮1后,通过开合部件6将放置篮1口盖住,防止物品从放置篮1内掉出,并通过锁紧部件7将开合部件6扣住,以锁住开合部件6,防止开合部件6被掀开,使物品遭到偷窃;当物品购买过多,使用者通过手提部件5难以提起时,可事先安装移动部件4,移动部件4使放置篮1能够在地面上滚动,配合推拉部件8让使用者拉动放置篮1在地面上移动,达到多功能移动放置篮1的作用,当放置篮1移动至电动车旁时,通过固定板3及固定钉2将放置篮1安装在电动车外壳前侧,使用者可搭乘电动车将物品携带回去。

进一步,移动部件4包括有移动部件4包括有螺纹槽体41、螺纹杆42和移动车轮43;螺纹槽体41均固接于放置篮1外底面;螺纹杆42与螺纹槽体41螺接,移动车轮43固接于螺纹杆42;为了在地面上更方便的移动放置篮1,使用者可将螺纹杆42旋入螺纹槽体41内,从而将移动车轮43安装在放置篮1的外底面,使放置篮1配合推拉部件8能够在地面上拉动放置篮1,达到了便于放置篮1在地面运输的效果;当不需要使用移动车轮43时,可将螺纹杆42从螺纹槽体41内取下,从而方便叠加放置。

进一步,手提部件5包括有第一铰接架51、手提环52和扣架53;放置篮1两外侧部均固接有第一铰接架51、扣架53;手提环52与第一铰接架51铰接,且与扣架53扣接;当使用者需要用手提起放置篮1时,通过将放置篮1两侧的手提环52从扣架53内拔出,使用者通过手提环52将放置篮1拿起;当不需要使用放置篮1时,可将手提环52通过第一铰接架51沿放置篮1竖直方向插入扣架53内,即可将手提架扣住,达到方便回收的作用。

进一步,开合部件6包括有第二铰接架61和开合网板62;第二铰接架61固接于放置篮1顶部,开合网板62与第二铰接架61铰接,且开合网板62盖住放置篮1口,开合网板62与锁紧部件7扣接;当需要盖住放置篮1口时,通过第二铰接架61将开合网板62盖住放置篮1口,即可防止放置篮1内的物品掉落,通过锁紧部件7将开合网板62锁住,可防止放置篮1内的物品被偷窃。

进一步,锁紧部件7包括有放置块71、卡杆72、转轴73、轴承座74、第三铰接架75、固定卡块76和固定环77;放置块71、轴承座74、固定卡块76依次固接于放置篮1外前侧;转轴73与轴承座74枢接,卡杆72固接于转轴73,且与固定卡块76卡接;第三铰接架75固接于开合网板62,固定环77与第三铰接架75铰接,且固定环77与固定卡块76卡接;当需要锁住开合网板62时,通过将开合网板62盖住放置篮1口,并将固定环77通过第三铰接架75扣在固定卡块76上,固定卡块76贯穿固定环77,随后通过转轴73沿轴承座74带动卡杆72转动,并且卡杆72卡住固定卡块76上,固定卡块76配合卡拉卡住固定环77,使开合网板62受到固定环77的阻碍无法掀开,从而锁住开合网板62;当需要打开开合网板62时,将卡杆72转离固定卡块76,并将卡杆72转动至放置块71上放置,随后将固定环77从固定卡块76上取出,使固定环77失去固定卡块76和卡杆72的阻碍作用,开合网板62即可掀开。

进一步,推拉部件8包括有固定架81、第一折叠架82、第四铰接架84、第二折叠架85、手拉环86、拉绳87和卡板83;固定架81、卡板83依次固接于放置篮1外后壁;拉绳87固接于固定架81,第一折叠架82固接于拉绳87,第四铰接架84固接于第一折叠架82,第二折叠架85与第四铰接架84铰接;手拉环86与第二折叠架85铰接;当需要配合移动部件4将放置篮1在地面上移动时,使用者将手拉环86拉取出,从而将第一折叠架82、第二折叠架85张开,使用者可通过拉动手拉环86进行配合第一折叠架82、第二折叠架85、拉绳87拉动放置篮1,使放置篮1通过移动部件4在地面移动,当不需要使用推拉部件8进行移动放置篮1时,将第一折叠架82、第二折叠架85通过第四铰接架84折叠起来,并与手拉环86、拉绳87一同放置于卡板83上即可收回。

进一步,该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还包括有橡胶套9;橡胶套9固接于手提环52;通过设置橡胶套9防止使用者在提起放置篮1时手滑。

进一步,该电动车用可拆卸式存货篮还包括有开合环10;开合环10固接于开合网板62顶面;设置开合环10方便掀开开合网板6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