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8716发布日期:2019-10-23 01:5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尤其指一种可提升该电池于电池盒内获得稳定收纳位置,以及提升该电池盒的防尘性,进而来提升电动车的使用功效的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



背景技术:

电动车1于供驾驶人搁脚用的脚踏板11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12,如图一所示,该容置空间12内收纳有供该电动车1动力电源的电池13。

如图1、2所示,该电池13系被收纳于一电池盒14内;该电池13具有一定重量与体积,且该电动车1须要保持一定的距地高度,因此该电池13连同电池盒14一般系以横放的方式被收纳于该脚踏板11下方的容置空间12内,为让该脚踏板11保持一定的支撑强度以供驾驶人脚的搁置,因此该脚踏板11与该容置空间12之间设有补强件15,藉由该补强件15的设置来提升该脚踏板11的支撑强度。

上述习用的电池盒14固然可供该电池13的收纳;然而,该电池13需要维修、更换或抽出另行充电时,驾驶人必须要将该脚踏板11及该补强件15予以卸除后,再将原横置的该电池盒14予以扳起竖立,亦即将该电池盒14扳成与该容置空间12成直立状,驾驶人再将收纳于该电池盒14内的电池13予以提取。此一先拆卸该脚踏板11及该补强件15后,再将该电池盒14予以扳起竖立动作来提取该电池13,一方面会拆卸该脚踏板11及该补强件15造成了工程上的繁杂,另一方面受该电池13被收纳于该电池盒14后,该电动车1于行驶时会有前后冲击的惯性力产生,该前后的冲击惯性力会造成该电池13于该电池盒14朝前冲出微移动,从而造成电池13收纳位置不稳定及易造成冲撞车体而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来便利电动车的电池的提取,以及提升电池于电池盒内具有稳定的收纳位置,已为电动车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藉此可克服习用电动车的电池被收纳于电池盒内无法获得稳定的收纳位置的缺失。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电动车至少具有一车架单元及一车体盖单元;该车架单元具有朝车体后方延设有脚踏管,该脚踏管系为左右一对设置的左脚踏管及右脚踏管;该车体盖单元至少具有可遮蔽该左脚踏管、右脚踏管的脚踏板;该车架单元上轴支有一收纳有电池的电池盒,该电池盒的二侧设有支轴,该电池盒藉由该支轴被轴支于该车架单元上,该电池盒具有电池取放口,该电池取放口上设有可罩覆该电池取放口的防护盖。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脚踏管上设有轴支托架;该电池盒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该开启装置具有一动力单元及一可被该动力单元所带动的被动件;该动力单元系设于该脚踏管的轴支托架上,该被动件系设于该电池盒的外周一侧上;该动力单元具有一动力马达部及一传动部,该被动件与该传动部相啮合。

为此,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其中,该脚踏管上设有轴支托架,该轴支托架设有枢设部及轴支部;该电池盒以该支轴来轴支于该轴支部上;该防护盖的下端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藉由一枢杆来枢设于该轴支托架的枢设部;该枢杆的二端套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二端分别支承于该枢设部与该枢接部上。

为此,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防护盖二侧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上分别轴设有勾件,该勾件具有勾部,该勾部的前端上缘系呈倾斜状的导部,该勾件与该侧壁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该电池盒对应该勾件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勾柱,该勾件可勾扣于该勾柱上。

为此,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防护盖二侧侧壁部的前端上设有略倾斜的导引部;该电池盒对应于该防护盒的导引部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导柱。

为此,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导柱套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轮,该导柱系导压于该导引部上。

为此,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防护盖朝该电池盒的前端缘外周套设缓冲垫,该电池盒于该电池取放口外周缘同样的套设有缓冲垫。

为此,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防护盖系为具有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二侧凸设有右侧壁部及左侧壁部的ㄈ字形盖体。

为此,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藉由该防护盖的本体部内凸设有多个顶柱。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一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令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稳定的被收纳而不会随前后的惯性冲力移动,以及提升该电池盒的防尘性,进而来提升该电动车的使用功效。

本发明藉由第二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便利该开启装置的安装与确保该开启装置的开启与收纳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三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简化该防护盖的枢设性及提升该防护盖的开启时的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四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与该电池盒的盖合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五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与该电池盒的连动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六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与该电池盒的导引连动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七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防护盖该电池盒的盖合性及防尘性。

本发明藉由第八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的刚性强度及该防护盖的罩覆效果。

本发明藉由第九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来提升该电池于该电池盒内的收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电动车电池盒的示意图。

图2是习知电动车电池盒提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车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车的电池盒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车的电池盒设置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池盒与防护盖的分解图。

图7至10是本发明电池盒由收纳位置至开启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11至14是本发明电池盒由开启位置至收纳位置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3、4、5所示,本发明的电动车的电池盒防护盖,该电动车2的车架单元21的前方设置有一头管22,该头管22上方设有一转向机构221,该转向机构221的下方连接前叉单元(前避震器)23,该前叉单元23的下方枢设有前轮24,该车架单元21由该头管22朝车体后方延设有一主管211,该主管211朝车体更后方延设有脚踏管,该脚踏管系为左右一对设置的左脚踏管212及右脚踏管213,该左脚踏管212及右脚踏管213朝车体后方设有左右一对的后车架214,该后车架214具有上升部2141与侧车架部2142,该上升部2141之间设有一横管2141a,该后车架214的后下方设有一后轮25,该后轮25的一侧设有一驱动马达3,该驱动马达3驱动该后轮25,藉此来令该电动车2前进;该转向机构221的后方且于该后轮25上方设置有乘座部26,该乘座部26与该转向机构221保持有间距;该电动车2的外周设有车体盖单元27,该车体盖单元27具有包覆该转向机构221的车头盖271,设于该车头盖271下方并包覆车体前端的前车体盖272,以及设于该前车体盖272后方的遮膝罩273,设于该转向机构221与该乘座部26之间下方的脚踏板274,该脚踏板274下方设置有一底盖275,该电动车2于该乘座部26下方的二侧设有侧车体盖276,该乘座部26的前端下方设有中央车体盖277,该乘座部26的下方设有一置物箱28,该置物箱28的上方系被该乘座部26所遮蔽;该电动车2的动力来源,本发明的图式系以驱动马达3驱动该后轮25来举例说明,实务上本发明的电动车2亦可以前置马达透过驱动链条或皮带来驱动该后轮25,抑或以马达和传动箱构成驱动机构来驱动该后轮25,因此本发明的后轮25的驱动方式并不局限于驱动马达3,特此先予以陈明。

如图3、4、5所示,该脚踏板274可形成一搁脚部29,该搁脚部29可供骑乘者搁脚用,该脚踏板274与该底盖275,以及该左脚踏管212及右脚踏管213可界定出一容置空间a,该容置空间a内收纳着电池4,该电池4电性连接该驱动马达3,藉此可提供电源给该驱动马达3来驱动该后轮25转动;藉此可藉由设于转向机构221上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绘出),来令该驱动马达3启动而来驱动该后轮25转动,进而来使该电动车2行驶。

如图3、4、5、6所示,该电池4系被收纳于一电池盒5内,该电池盒5系以朝该电动车2车体前后方向,被收纳于该左脚踏管212及右脚踏管213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a内,该左脚踏管212设有一左轴支托架2121,该右脚踏管213设有一右轴支托架2131,该左轴支托架2121与右轴支托架2131结构相同,故图六中仅以右轴支托架2131示出来举例说明,该右轴支托架2131上方设有右轴支部21311(左轴支托架2121为左轴支部21211),该右轴支托架2131下方设有右锁设部21312(左轴支托架2121为左锁设部21212),该右轴支托架2131前端下方设有右枢设部21313(左轴支托架2121为左枢设部21213);该电池盒5二侧朝车体左右方向凸设有支轴51,该设于该电池盒5二侧的支轴51系位于该电池盒5沿车体前后方向的电池盒中心线的上方,藉此该电池盒5藉由该支轴51以车体左右方向被轴支于该左脚踏管212左轴支托架2121的左轴支部21211及该右脚踏管213的右轴托架2131的右轴支部21311上;该电池盒5的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6;该电池盒5的前端设有一防护盖7。

如图3、4、5所示,该开启装置6具有一动力单元61及一可被该动力单元61所带动的被动件62;该动力单元61系被锁设于该右脚踏管213的右轴支托架2131上,该动力单元61具有一动力马达部611及一传动部612;该被动件62系为一齿形构件,更明确的说,系为一弧形齿条,该被动件62系锁设于该电池盒5的一侧,图中系以右侧来举例说明,该被动件62系与该动力单元61的传动部612啮合;该开启装置6系可以设于该电池盒5的左侧或右侧,即该开启装置6可设于该左脚踏管212或右脚踏管213上,本发明的实施例系以右脚踏管213来举例说明,并不以此来局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4、5、6、7所示,该防护盖7系为具有一本体部7a及由该本体部7a二侧凸设有右侧壁部7b及左侧壁部7c的ㄈ字形盖体,藉此该防护盖7系可罩盖该电池盒5的电池取放口52;该防护盖7的下端具有一枢接部71,该枢接部71藉由一枢杆72来枢设于该右轴支托架2131的右枢设部21313与左轴支托架2121的左枢设部21213上,藉此该盖防护盖7可以该枢杆72为摆动中心作倾仰动作,该枢杆72的二端套设有弹性元件s,该弹性元件s的二端分别支承于该右枢设部21313与左枢设部21213及该枢接部71上,藉此可确保该防护盖7的倾仰动作的确实性;该防护盖7二侧的左、右侧壁部7b、7c上方分别轴设有左、右勾件73、74,该左、右勾件73、74具有勾部731、741,该勾部731、741的前端上缘系呈倾斜状的导部7311、7411,该左、右勾件73、74与该左、右侧壁部7b、7c之间设有弹性元件s1,藉由该弹性元件s1来确保该勾件73、74的勾扣能力;该防护盖7二侧的左、右侧壁部7b、7c的前端上设有略倾斜的导引部75、76;该电池盒5对应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勾柱53、54,该勾柱53、54可供该勾件73、74勾扣,该电池盒5另对应于该防护盒7的导引部75、76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导柱55、56,该导柱55、56套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轮551、561,该导柱55、56系导压于该导引部75、76上;该防护盖7朝该电池盒5的前端缘外周套设缓冲垫77,该电池盒5于该电池取放口52外周缘同样的套设有缓冲垫57;该防护盖7的本体部7a内朝该电池盒5方向凸设有多个顶柱78,该顶柱78可供被收纳于该电池盒5内的电池4的抵顶。

如图3、4、7、8、9、10所示,当使用者与将电池4自该电池盒5中取出时,即可令该开启装置6来使该电池盒5自该容置空间a中该支轴51为转动中心而朝车体后方向被旋转,该电池盒5由呈水平状的收纳位置,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系被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的勾部731、741所勾扣,且该电池盒5的导柱55、56系位于该防护盖7的导引部75、76的最内侧(即接近该本体部7a最近处);当开启装置6带动该电池盒5以该支轴51为转动中心而朝车体后方向逐渐旋转时,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即会逐渐的压迫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的勾部731、741,而使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逐渐的被迫的向下偏摆,同时该电池盒5的导柱55、56沿该防护盖7的导引部75、76的最内侧逐渐的朝外移动(即远离该本体部7a),藉此该电池盒5的朝车体后方向旋转,同时迫使该防护盖7朝车体前方以该枢杆72为轴心斜偏,直到该电池盒5以与地面略成直角方式呈开启位置,藉此使用者即可轻易的自该电池盒5中提取该电池4。

如图3、4、7、11、12、13、14所示,当使用者与将电池4重新入该电池盒5中,并欲使该电池盒5被收纳于该容置空间a内,同样的令该开启装置6来使该电池盒5自该容置空间a中该支轴51为转动中心而朝车体前方向被旋转呈收内位置,此时该电池盒5系为以与地面略成直角方式呈开启位置,当开启装置6带动该电池盒5以该支轴51转动中心而朝车体前方向逐渐旋转时,该电池盒5的导柱55、56沿压该防护盖7的导引部75、76的最外侧逐渐的朝内移动(即接近该本体部7a),藉此该电池盒5的朝车体前方向旋转,同时迫使该电池盒5的导柱55、56压迫该防护盖7的导引部75、76,该防护盖7即会朝车体后方以该枢杆72为轴心偏移,该电池盒5再度逐渐的朝车体前方向旋转时,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会逐渐的压迫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勾部731、741的导部7311、7411上,而使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逐渐的被迫的向下偏摆,当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越过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勾部731、741的导部7311、7411上端,即该电池盒5的导柱55、56回到该防护盖7的导引部75、76的最内侧(即接近该本体部7a处),该防护盖7的勾件73、74勾部731、741即可藉由该弹性元件s1弹性力来勾扣于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此时该电池盒5即以略水平的方式被收纳于该容置空间a;该防护盖7上端藉由该勾件73、74来勾扣于该电池盒5的勾柱53、54上,下端则藉由该枢杆72的枢设,藉此来稳固的罩覆于该电池盒5的电池取放口52上,同时藉由该防护盖7的本体部7a所凸设的多个顶柱78来底顶该电池4,从而可令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5内稳定的被收纳而不会随前后的惯性冲力移动,及提升该电池盒5的隐密性与防尘性。

本发明的第一功效在于,藉由该电池盒5具有电池取放口52,该电池取放口52上设有可罩覆该电池取放口52的防护盖7;藉此可令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5内稳定的被收纳而不会随前后的惯性冲力移动以及来提升该电池盒5的防尘性,藉由来提该电动车2的使用功效。

本发明的第二功效在于,藉由该左、右脚踏管212、213上设有左、右轴支托架2121、2131;该电池盒5的一侧设有一开启装置6,该开启装置6具有一动力单元61及一可被该动力单元61所带动的被动件62;该动力单元61系设于该右脚踏管213上,该被动件62系设于该电池盒5的外周一侧上,该动力单元61具有一动力马达部611及一传动部612,该被动件62与该传动部611相啮合;藉此可便利该开启装置6的安装与确保该开启装置6的开启与收纳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功效在于,藉由该左、右脚踏管212、213上设有左、右轴支托架2121、2131,该左、右轴支托架2121、2131设有左、右枢设部21213、21313及左、右轴支部21211、21311;该电池盒5以该支轴51来轴支于该左、右轴支部21211、21311上;该防护盖7的下端具有一枢接部71,该枢接部71藉由一枢杆72来枢设于该左、右轴支托架2121、2131的左、右枢设部21213、21313;该枢杆72的二端套设有弹性元件s,该弹性元件s的二端分别支承于该左、右枢设部21213、21313与枢接部71;藉此来简化该防护盖7的枢设性及提升该防护盖7的开启时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7二侧具有侧壁部7b、7c,该侧壁部7b、7c上分别轴设有勾件73、74,该勾件73、74具有勾部731、741,该勾部731、741的前端上缘系呈倾斜状的导部7311、7411,该勾件73、74与该侧壁部7b、7c之间设有弹性元件s1;该电池盒5对应该勾件73、74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勾柱53、54,该勾件73、74可勾扣于该勾柱53、54上;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7与该电池盒5的盖合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7二侧侧壁部7b、7c的前端上设有略倾斜的导引部75、76;该电池盒5对应于该防护盒7的导引部75、76于二侧分别凸设有导柱55、56;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7与该电池盒5的连动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功效在于,藉由该导柱55、56套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轮551、561,该导柱55、56系导压于该导引部75、76上;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7与该电池盒5的导引连动效果。

本发明的第七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7朝该电池盒5的前端缘外周套设缓冲垫77,该电池盒5于该电池取放口52外周缘同样的套设有缓冲垫57;藉此来提升该防护盖7该电池盒5的盖合性及防尘性。

本发明的第八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7系为具有一本体部7a及由该本体部7a二侧凸设有右侧壁部7b及左侧壁部7c的ㄈ字形盖体;藉此来确保该防护盖7的刚性强度及该防护盖7的罩覆效果。

本发明的第九功效在于,藉由该防护盖7的本体部7a内凸设有多个顶柱78;藉此来提升该电池4于该电池盒5内的收纳效果。

本发明的第十功效在于,藉由该乘座部26的前端下方设有中央车体盖277,该电池盒5被收纳于该左脚踏管212、右脚踏管213、脚踏板274与底盖275所界定的容置空间a后,该电池盒5的后部至少有一部分系较该中央车体盖277更朝车体后方延设,藉此可避免该电池盒5大型化后与其他部品产生干扰,进而更可提升该电池盒5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上述的结构,可改善习知的缺失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习用者增进功效,显已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的申请。

附图标记列表

1电动车

11脚踏板

12容置空间

13电池

14电池盒

15补强件

2电动车

21车架单元

211主管

212左脚踏管2121左轴支托架

21211左轴支部21212左锁设部

21213左枢设部

213右脚踏管2131右轴支托架

21311右轴支部21312右锁设部

21313右枢设部

214后车架

2141上升部2141a横管

2142侧车架部

22头管

221转向机构

23前叉单元

24前轮

25后轮

26乘座部

27车体盖单元

271车头盖272前车体盖

273遮膝罩274脚踏板

275底盖276侧车体盖

277中央车体盖

28置物箱

29搁脚部

3驱动马达

4电池

5电池盒

51支轴52电池取放口

53、54勾柱

55、56导柱

551、561滚轮

57缓冲垫

6开启装置

61动力单元

611动力马达部612传动部

62被动件

7防护盖

71枢接部72枢杆

73、74勾件

731、741勾部

7311、7411导部

75、76导引部

77缓冲垫

78顶柱

7a本体部7b右侧壁部

7c左侧壁部

a容置空间s、s1弹性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